導航成精了!AI注入導航 網友驚呼

京港台:2024-6-12 05:11| 來源:量子位 | 評論( 12 )  | 我來說幾句

導航成精了!AI注入導航 網友驚呼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AI正在守護人們的出行安全。

  請看VCR:

  

  

  最近,大量高德用戶曬出類似圖中的體驗,發出感慨:現在導航都這麼智能了???

  還有用戶在社交平台發帖,瘋狂安利騎友們:跑山請開高德,求擴散!!!

  

  是什麼讓用戶當起「自來水」,甚至點贊直呼「黑科技」?

  高德地圖「車道級安全預警」功能。兩輪四輪都能用,新老司機都剛需…

  無需額外裝硬體,一個APP就搞定。

  高德導航在Next level了

  「高德給力!」「高德變了?!」「高德什麼時候變得這麼智能了?!」

  在各種社交平台上,尤其是假期前後出行高峰,這些評論開始大量出現,相關視頻接連成為「爆款」。

  

  

  結果仔細一看發現啊,他們所討論的是高德地圖的導航功能。不光有App用戶,還包括不少車機用戶;視頻中也是各種覆蓋白天黑夜;會車超車彎道各種場景。

  種種體驗感受,歸結起來就是:高德導航已經在Next Level了。

  比如一個視頻中,車輛夜間正常行駛,結果導航突然鳴笛播報提醒:

  後方有大型貨車逼近,請小心駕駛。

  

  結果給用戶搞懵了:哪裡來了的車輛?!也沒看到啊。

  

  結果幾秒鐘之後, 側後方果然就有一輛大貨車疾馳而過。

  

  這這這,高德是在後面安了透視眼嗎??甚至還知道具體車輛類型。

  

  除了能看到後方,高德也能對前方路況了解得一清二楚。

  像實時通知前方有交通事故已經不足以道了。而是已經上升到「你在我前面,我知道你在幹嘛」這種秒級識別並響應的Level了。

  比如這位用戶正在高速路上堵車中,結果收到「前方有車輛急剎,請小心行駛」提示。

  

  結果沒過多久,前方旁邊那輛白色車輛就出了交通事故…這位司機直呼:好險~~

  家人們,這真的能降低事故風險了。

  

  還有像那種山中彎路這種場景,高德也是大秀了一把操作。

  這種路口完全就是視野盲區,根本看不到來車,再加上路又窄,大家一般會沿道路中部行駛。

  這時候高德來一句預知的提醒:「前方彎道來車,注意不要壓線」。結果,幾秒之後,對面真的有車!大家都靠右,讓出中線會車,對司機來說,真的是很安心。

  而且也不只是開車的,就是騎車開摩托的用戶,高德也會標識出後方來車超車和彎道會車高發的路段。

  

  系統還會依據後方來車的速度以及特殊車輛類型,提供特殊警報,引導用戶作出合適的避讓動作。

  不少理想車主也表示,在跑長途開啟輔助駕駛時,高德地圖提供的動態施工信息,也會提示預警信息。

  短短几個案例就可以看出來,不管是前後左右、白天還是黑夜,高德竟然都能都能顧及到——

  實時探測到行車風險。

  一邊感嘆著高德給行車和乘車的安全感;一邊又同時疑惑著,高德什麼時候裝上千里眼的。

  給用戶裝上「千里眼」

  高德的確變了,而且早就變了。其實從去年起,高德陸續上線了車道級安全預警10大場景:

  前方有車輛急剎,有慢速車,彎道有來車,貨車前方有來車

  夜間前方有貨車,無燈路口有來車

  後方有快速來車,有快速貨車

  左、右側有車輛匯出

  這10大場景下,如果雙方車主都正在使用高德地圖導航,程序探測到風險時,導航就會及時語音示警。

  也就是從過去的「車道級導航」,進化為「車道級安全預警」,每天使用次數達千萬級。

  

  不再只追求「導的準確」,還要「導的安全」,體現在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上。

  時間上,秒級響應,及時、準確的給到用戶。

  空間上,給用戶安上「千里眼」,提供一種超視距的預警,即超越車主的視野局限。

  人的視野,終歸有限,更不要說遇到前方有大車,或者是夜晚了。

  但在用戶視野之外,高德可以利用北斗衛星,感知到用戶之間的位置關係,判斷行車風險,及時給到預警,無形中幫用戶擴大了感知範圍。

  

  高德此舉,其實是從過去的連接「人與車」,轉向連接「人與人」,將更多交通參與者,納入同一張網路。

  理論上來說,參與的人越多,網路預警的能力就越強,體現了一種現實世界的Scaling Law。

  規模越大,能力越強。

  用戶規模,也正是高德做車道級安全預警的一大優勢:

  據阿里巴巴2024財年 Q2 財報顯示,高德地圖日活躍用戶峰值超過2.8億。

  QuestMobile披露的《2024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春季大報告》顯示,2024年Q1,高德地圖月活為8.01億。

  地圖導航賽道第一,國內移動網際網路第四。

  

  在海量用戶的基礎上,高德從用戶需求出發,結合技術雙輪驅動,打造了車道級安全預警。

  具體地說實現,比如前車急剎預警,就是在前方多輛車輛均出現踩下剎車的情況時,結合北斗衛星的高精定位能力,高德能夠判斷出速度的異常變化,結合交通環境進一步分析,高德能夠計算出現急剎車。

  高德利用這些信息,結合自研時空感知模型,會從上億正使用導航的車輛,精準找到後方將受前車急剎影響的車輛,提前給到提示。

  

  安全預警等多個導航相關功能背後,也是大模型在賦能提效。

  類似的安全預警,目前一些智能車,藉助感測器,比如激光雷達,已量產的測繪距離最遠可達250米,遠遠超出肉眼的能力,已經算「遙遙領先」了。

  但這依然無法做到穿透感知多輛車,而且硬體成本比較高。

  這類車子售價一般都在20萬元以上,往往還都是新能源車輛。

  所以,高德其實是以更普惠的方式,給保有量巨大的燃油車,以及性價比新能源車型裝上了「千里眼」,讓最廣大的車主受益。

  

  同時,這種將車輛、路況以及雲端信息結合,實時同步的方式,也可以說是對「車路雲一體化」的初步探索,為未來發展提供了參考和想象空間。

  不過目前這還比較遙遠,就近期來看,高德地圖主要還是提供更好的導航出行服務。

  下一階段,將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滿足用戶新的需求:

  更精細的場景,更高效的導航。

  AI讓出行更個性,安全更普惠

  隨著AI、大模型技術的飛速發展,它已經悄然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可能並不容易感知,但確實是AI應用的天然場景。作為日常衣食住行中的「行」,這個我們每天都會用到的高德,正是這一趨勢的生動體現。

  首先,從車道級導航到車道級安全預警,本質上是AI技術加強。它不再只是一個簡單的導航工具,更是一個能夠預測和預警風險的智能助手。

  它通過對大量經驗數據積累,深度學習路徑特徵和交通模式,結合實時場景的推理,來預測即將到來的場景,從而輔助用戶決策,為駕駛者提供了更為安全和可靠的導航服務。「讓出行變得更加智能」也由此變得更加具象化。

  事實上,也不僅是功能預警。高德向我們透露,高德上面很多功能是弱感知,大家可能都察覺不到它是AI應用。比如每次從一開始的路線規劃,還是在行駛過程中的實時路況/事故計算等背後都伴隨著大量數據生成和處理,以及各種複雜演演算法融合計算驅動。

  

  其次,高德地圖的此次升級,還代表了一種新的出行趨勢。

  以往對於導航的認知,更多的是在於它的精準。尤其在結合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定位,手機導航精度甚至可以在一米之內。

  此次在精準基礎之上,更重要的是用戶安全體驗的提升,在不同場景、不同時間段、不同交通狀況,為用戶提供更為個性化更智能的導航決策。

  高德透露,年內將進一步提供更多個性化的服務。針對不同的駕駛者有著不同的駕駛習慣,滿足各種個性化的訴求。

  從導的精準、導的安全再到導的個性,這種「千人千面」甚至「一人N面」的導航服務,讓每一位用戶都能感受到定製化的出行體驗。

  另外在車機領域,高德在實現開啟智駕狀態語音+文字預警提醒的基礎上,未來還會跟一些車廠合作開發基於精準的車道級施工信息實現優雅規避的功能,可以提前自動實現變道繞過施工佔用車道。

  高德地圖的這一改變,不僅是技術上的升級,也是對用戶需求深入理解和滿足的體現。

  

  最後,不同於當前火爆的ChatBot,關於AGI的想象力,出行導航系統可能率先被人觸達。

  首先億級的用戶群體,每天都會有海量數據的處理和生成。其次,有著最常用的端側交互場景,就像GPT-4o點燃的「實時交互」,可能時時刻刻都在高德地圖上發生。關鍵後者面向著更為強烈的需求。

  當然,更重要的是,高德地圖的服務具有一定的社會普惠性。

  它不僅僅服務於少數人,而是面向所有用戶,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AI帶來的便利和安全。

  

  從近期高德地圖推出的其他功能中,比如防晒導航、室內導航等,我們可以看到AGI和大模型,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已經開始顯現,而高德地圖正是這一變革的先行者。

  總結來說,高德地圖的車道級安全預警功能升級,不僅是技術上的一次飛躍,更是AI在出行領域革新用戶體驗的一個縮影。

  它讓我們看到了AI如何讓出行變得更加個性化和安全,同時也預示著在AGI時代,地圖導航服務將如何更好地服務於社會,實現更廣泛的普惠性。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9 04: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