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2300萬克拉鑽石,這個國家卻窮成人間煉獄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當人骨可以制毒,屍體就保不住了。
最近幾個月,塞國首都弗里敦已有數百名年輕人因吸毒而死亡。
4月4日晚間,獅子山總統比奧宣布,獅子山因毒品濫用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並宣布了一系列打擊毒品的計劃。
此毒品名為「庫什」(Kush),可以致幻,能使人在幾個小時內都飄飄欲仙,但它極容易引起器官衰竭。
庫什的成分里包含著有毒化學品、草藥、大麻,更有相當一部分是磨碎的人骨,骨頭中含有的微量的硫可增強藥效。
這就引發了一系列魔幻操作,許多人開始盜墓掘屍,生刨人骨。
為此,獅子山已出動大量警力,以守護墓地安全。
然而,此舉終究治標不治本,因為庫什的藥性很強,價格便宜,很容易獲得,所以它在西非已經非常普遍,想要徹底禁毒,絕非一朝一夕。
獅子山失控,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準確地講,塞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慘烈的「失控史」。
多數人知道獅子山,是因為它有個響亮的名頭:「鑽石之國」。
在僅僅7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它有1/3的土地都蘊含鑽石,其中最著名的一顆被稱為「獅子山之星」,原石重968. 8克拉。
但也因為這巨大的寶藏,它成了資本家們的「兵家必爭之地」。
幾百年來,它飽受資源詛咒,被奴役、被掠奪、內戰不斷。
可以說,獅子山的每一顆鑽石上,都沾滿了鮮血。
因此,它也被稱為「血鑽之國」。
獅子山的鑽石儲量2300多萬克拉,其中的每一小粒,都足夠一個普通的家庭擺脫貧困。
然而,它至今都是全球最窮的國家之一。
塞國人民的財富與命運,向來掌握在別人的手裡。
1462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了這片土地,只為掠奪黃金、象牙、香料,從事奴隸貿易。
此後的300多年,這裡的黑奴貿易猖獗,充滿了血腥與罪惡。
隨著葡萄牙在全球的影響力下降,英國逐漸確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它自是不會放過獅子山這塊肥肉。
1808年,獅子山沿海地區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原本這裡的黑奴尚能在艱苦的勞作中苟且偷生,但自從1870年南非發現了幾個巨大的鑽石礦后,塞國人民隨即由「苦難」掉進了「地獄」。
● 圖片來源:紀錄片《獅子山:生存的意志!》
為了增加產能,大大小小的勞力都被拉過去淘鑽,婦女和兒童也不能倖免。
為了防止礦工偷藏鑽石,礦主對他們的監視極為嚴密,礦工們必須赤身裸體在泥沙中勞作,即便中途上廁所,也都要在刀口下被扒開嘴、脫下褲子,以檢查嘴裡、腳趾縫、肛門裡是否藏了鑽石顆粒。
偷盜者一旦被發現,當場斃命。
而且,礦區的工作環境危險,掉深坑裡摔死的人不計其數。
他們終其一生都沒見過這些閃光的礦石被打磨得晶瑩璀璨,放在高檔商場里被售賣的樣子,更妄想消費得起。
他們只是日復一日地干著最要命的活兒,拿著最微薄的收入。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 圖片來源:紀錄片《獅子山:生存的意志!》
二戰後,全球各殖民地掀起了獨立運動,獅子山也加入其中。
1961年,獅子山宣布獨立,但因實力弱小,它仍在英聯邦的管轄範圍內,獨立了個寂寞。
直到十年後的1971年,獅子山共和國才正式成立。
好不容易當家做主,塞國人民期盼著迎來自己的財富與自由,然而等待著他們的,是長久的、無法擺脫的貧窮。
你很難想象,這裡一半的國民是文盲,一半的人口沒有工作,人民沒有清潔的飲用水,只有3%的地區通電,全國幾乎沒有網際網路,甚至作為一國首都的弗里敦,連條像樣的柏油馬路都沒有。
● 圖片來源:紀錄片《獅子山:生存的意志!》
在紀錄片《獅子山:生存的意志!》里,卡車司機們為了謀生,開著報廢的車子,沒日沒夜地行駛在路上。
● 圖片來源:紀錄片《獅子山:生存的意志!》
這裡的路況之糟糕,讓每一個司機都直呼「受罪」,而必經的那座橋是殖民時代就建造的,如今已經殘破不堪,每次通過它全靠上帝保佑。
司機們如此冒險,不過是為了幾塊錢的酬勞,而他們一路奔波的充饑之物,不過是幾片沒有黃油、沒有乳酪的麵包片。
「我沒有別的選擇,我得活下去。」
● 圖片來源:紀錄片《獅子山:生存的意志!》
為何一個已經獨立的,且能靠自己站起來的國家依舊貧窮至此?
只因為,政府太過無能,甚至,他們對本國國民的掠奪,比外來的入侵者更為暴虐。
2006年,小李子主演了一部電影《血鑽》。
故事的背景,就是根據獅子山當地骯髒血腥的鑽石交易而改編的。作為電影,它終究是把人性給美化了,而現實是赤裸裸的醜陋和殘酷。
獅子山共和國成立之後,西亞卡·史蒂文斯上位,作為國家的第一任總統,他首先做的不是帶領人民建設國家,而是進行政治大清洗。
在經濟上,他將開採權分配給一群群鑽石商,因為管理混亂,這裡的鑽石交易合法與非法並存。
他在位的14年間,塞國的經濟原地踏步,只養肥了一幫貪官和與之勾結的國際資本。
● 西亞卡·史蒂文斯
而他的繼任者約瑟夫·賽義杜·莫莫,依舊hold不住這爛攤子,他也在鑽石開採權上頗費心思,但在他的「精心管理」下,鑽石的產量連年下降,而社會的暴力事件逐漸增加。
各地的軍事政變頻發,其中最具勢力的,就是福迪·桑科領導的「革命聯合陣線」(簡稱「聯陣」)。
● 福迪·桑科
1999年1月6日,「聯陣」搶劫了弗里敦,這場襲擊沒有章法,毫無規矩,近6000人被殺。
獅子山內戰爆發,整個國家淪為人間煉獄。
桑科手下的「聯陣」堪稱世界上最殘暴的部隊,其最無人性之處,就在於培養了一支童子軍。
這些小孩從小就被訓練成了毫無感情的殺人機器,他們不僅會對敵人挖心、肢解,甚至會將槍口對準自己的親人。
● 圖片來源:電影《血鑽》
為了對抗「聯陣」,政府軍也出來鎮壓,打仗是需要錢的,軍費開支從哪來呢?
鑽石。
獅子山內戰期間,一小兜鑽石就能換回一卡車的AK-47突擊步槍。
佔領一個鑽石礦有多容易?誰的槍杆子硬,鑽石就屬於誰。
毫無疑問,這裡的每一顆鑽石都是人民拿命換來的,而換回的武器,最後又變成了射殺自己的子彈。
這場荒謬的戰爭於2002年1月才結束,持續了11年,它導致了5萬人喪生,約200萬人流離失所。
● 圖片來源:《獅子山:生存的意志!》
而本該屬於塞國人民的鑽石,在這期間被大量走私,人民只剩下了貧窮。
2003年3月,桑科即將被移交法庭受審,在那裡等待著他的是17項反人類罪行的指控。
然而在開庭前不久,桑科便因中風而死亡。
他那罪惡滔天的一生,終究沒能得到審判。
內戰結束了,而獅子山非法的鑽石交易依舊在進行。
● 圖片來源:電影《血鑽》
只要鑽石依舊被資本家們賦予著高昂的價值,它就依舊代表著金錢和利益,也就會持續不斷地帶來血腥與殺戮。
血鑽的背後,是明晃晃的貪婪的人性。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是鑽石巨頭戴比爾斯最為驕傲的廣告詞。
鑽石的價值究竟怎麼評定呢?
雖然它的成分就是地球上很常見的元素——碳,但要形成一顆鑽石確實不容易,所以從客觀上來講,天然鑽石確實很稀缺。
但若不人為地給它賦予價值,再稀缺的東西也不值錢,而戴比爾斯很聰明,它成功地將鑽石與愛情結合在了一起。
有了巨大的市場,便有了變態的商業手段。
● 淘鑽的獅子山礦工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裡,戴比爾斯都控制著全球85%以上的鑽石開採量,靠著飢餓營銷,鑽石在國際市場上一直保持著高價。
更鬼才的是,他們還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鑽石質量分級標準,也就是說,什麼樣的鑽石值錢,全靠人家的一張紙。
而買過鑽戒的都知道,這玩意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后,馬上轉手就不值錢。
過去的百年內,鑽石收割了天量的智商稅,堪稱20世紀最精彩的「營銷騙局」。
然而,鑽石的神話終究走向了破滅的邊緣。
一來,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地區也發現了大量鑽石礦,鑽石的供給不再稀缺。
二來,越來越多的文學、影視、媒體報道挖掘了鑽石背後的血腥交易,讓這包裹著浪漫光輝的鑽石,沾染上了血的氣味。
三來,愛情都跌落神壇了,依託著愛情而生的鑽石,便越來越失去了用武之地。
而真正給了鑽石以致命一擊的,是中國的河南商丘。
這裡的金剛石產業基地早就成型,據統計,2022年中國在「全球人工培育鑽石產業鏈」中貢獻了一半的產量,這其中80%來自河南。
這裡每年培育的鑽石產能達到600萬克拉,因此,河南柘城縣也被譽為「全球人造鑽石之都」。
極高的性價比之下,戴比爾斯也慌了,2018年,他們也跟風推出了人造鑽石子品牌Lightbox。
鑽石回歸本位的倒計時,終於開啟。
但它曾經光鮮的外表下,藏匿的礦工的鮮血、童工的眼淚、侵略者的壓迫、資本家的謊言,永遠無法被洗白。
● 淘鑽的獅子山礦工
而獅子山,一個被鑽石「詛咒」的國度,至今未能時來運轉。
2014年的埃博拉病毒,奪走了獅子山近4000條生命(實際人數遠不止如此)。
2020年的新冠病毒,擁有著750萬人口的獅子山,只有1台救命的呼吸機。
2022年,獅子山的人均GDP僅為475.8美元(作為參考:中國2022年的人均GDP為 8.53萬元/人)。
當下,塞國又陷入了難以自救的毒品危機。
這片土地自誕生之日起,就未曾有過一絲安寧,因此,它一直被媒體稱為「被悲劇定義的地區」。
好在,塞國的人民天生堅韌不拔,沒有人期待這個世界會有蜘蛛俠,他們每個人都是為自己而活。
● 圖片來源:紀錄片《倖存者》
掙扎是真實的,苦難也是真實的,但他們選擇了微笑面對。
● 圖片來源:紀錄片 《獅子山:生存的意志!》
「獅子山」,這個詞在最初佔領這塊領土的葡萄牙人的語言中,是「獅子山」的意思,而獅子的精神也刻在了獅子山人的心裡。
他們一直為生存、為自由而奮戰。
就像這位平凡的司機所說:
「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這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戰鬥。」
● 圖片來源:紀錄片 《獅子山:生存的意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