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日將近 香港《基督教時報》頭版留白

京港台:2024-6-1 23:29| 來源:RFI 華語 | 評論( 32 )  | 我來說幾句

六四日將近 香港《基督教時報》頭版留白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香港天主教周刊周六版的頭版幾乎空白,本周是中國政府鎮壓北京天安門廣場運動35周年。據《基督教時報》寫道,在這個變得如此「限制性」的社會,它只能「以空白替換文欄位落來應對當前的情況」。

  據法新社今天報道稱,香港天主教周刊《基督教時報》周六版的頭版幾乎空白。自由不斷減少的香港,長期以來曾經是中國唯一一個獲准在香港中央廣場維園舉行紀念六四活動的地方。

  這些紀念活動通常以燭光守夜的形式紀念當天被軍隊殺害的許多示威者,但自 2020 年起就被禁止了,當時北京開始在香港實施了一項非常嚴格的安全法,這使人們對中國曾經留予香港的大部分自由生存產生了質疑。

  英國於1997年將香港歸還給中國。

  本周,七人在香港再次被捕,被指控煽動叛亂,因為他們「利用即將到來的敏感日期」在社交網路上發布帖子。

  《基督教時報》的社論稱,「近年來,香港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限制越來越多。」該報通常每年都會發表與天安門事件相關的文章。但今年的社論稱,「即使是祈禱,如果它是撫慰歷史記憶,也可能是有問題的。」

  為紀念六四屠殺而舉行了30多年的天主教彌撒,最終也於2022年被取消,組織者擔心此舉違反香港安全新法律。

  北京和親北京的香港當局為該國安法律辯護,稱在2019年大規模的民主抗議活動之後,有必要結束暴力並恢復秩序。

  此前,據天主教亞洲新聞報道稱,天安門廣場事件35周年紀念日6月4日即將到來。依照傳統,香港會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守夜活動來慶祝這一周年紀念日,直到2020年北京實施嚴厲鎮壓,也讓這一活動陷入了沉寂,並將關押2019年6月最後一次活動的推動者。

  中國也因此以「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讓香港天安門事件紀念陷入沉寂;多年來,香港天主教教區甚至不再為天安門事件的受害者組織彌撒活動,而此前曾在這一場合舉行過。多年前,每到6月4日晚上,成千上萬的香港人聚集在那裡並點燃蠟燭。

  在此背景下,香港福音派基督徒試圖以另一種方式打破當局強加的沉默,發起的倡議就顯得非常有意義。據對華援助協會(China Aid)網站報道,紀念北京學生慘案35周年的中文禱文已在網上發布多日,並邀請任何認同該文本的人親自簽名。其目的是將其轉變為付費廣告,並於6月2日在香港福音派周刊《基督教時報》上發布。發起人在一份說明中指出,「沒有任何個人或組織發起這份請願書,它是由大家共同簽署的」。

  所選擇的標題體現了這個禱告的基調:「我們坐在巴比倫河邊哭泣」,即聖詠137篇的開頭,其中講述了以色列人被俘虜的經歷。對耶路撒冷「頹垣敗瓦」的記憶與天安門廣場的殘酷鎮壓相比,與「多少年輕生命的熱血和激情」相比較。「即使今夜無星,也無燭光可點,讓我們在上主奇異恩典的大光中,在靈魂深處燃亮一根蠟燭,將他們未竟之志延續在光影禱聲中,莫失莫忘,上主啊!」。

  禱文還提到了香港的局勢,一股力量「權力如粗曠的手伸向不同的角落,教人恐懼和畏縮」。禱文引用了宗徒保祿在《羅馬書》中的話,祈求天主教導我們即使在這個時代也要堅持著「善良,包容和愛的力量,為修補社會的裂痕禱告,守護公義與真理不容在社會中消失」。

  最後,禱文紀念那些被驅散、監禁或流放的人們。禱文總結道:「用禰大能的膀臂,給我們,堅固,幫助,扶持,在紛亂的世情中明白上主的旨意,明辨,篤信,踐行,直到基督的再來」。

  沒有消息報告,香港當局是否光顧了《基督教時報》的編輯報道行為。

        更多港澳特區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6 18: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