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大省出口數據慘不忍睹 供應鏈轉移的太快了

京港台:2024-4-30 04:56| 來源:徐三郎 | 評論( 7 )  | 我來說幾句

手機大省出口數據慘不忍睹 供應鏈轉移的太快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河南手機出口陡降6成,不可低估供應鏈多元化對地方經濟影響

  內容提要:

  一季度全國手機出口同比增長6.3%,但河南手機出口下降了60.7%。河南智能手機出口狂降,因為蘋果將製造業供應鏈多元化到大陸以外。在我們這投資了十幾二十年的蘋果、富士康,現在正在埋頭建設印度和越南。從蘋果生產線轉移,看供應鏈多元化的速度有多快。

  一、一季度全國手機出口同比增長6.3%,但河南手機出口下降了60.7%。

  最近一則經濟新聞,令三郎頗為難過,也因此陷入沉思。

  鄭州地方海關公布的數據顯示, 2024年一季度,河南智能手機出口總量為665萬部,同比下降60.7%。河南海關數據沒有提供按品牌劃分的手機出口明細,所以無法確定哪些品牌下降的更多,哪些更少。但眾所周知,鄭州富士康向來是蘋果手機的主要生產線。

  而同期全國手機累計出口量為18140.8萬台,同比增加1075萬台,增長6.3%。當然,全國手機出口同比增長,主要得益於國產品牌手機全球出貨量的大幅增長。比如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第三的小米,一季度手機出貨量增加了1031萬台,同比增長33.8%至4080萬台。傳音手機出貨量增加了1308萬台,同比增長84.9%到2850萬台。小米在某為手機「愛國營銷「的衝擊下,一季度國內銷量僅900萬台左右,與同期持平,未擠進國內市場前五。可見其增加的出貨量均為出口增量。傳音國內市場很小,主要做國際市場。這就意味著如果剔除小米和傳音,包括蘋果手機的其他品牌手機出貨量,一季度下降了10%。

  怎麼算,河南省智能手機出口狂降6成,與全國手機出口增長6.3%或者不含小米、傳音手機出口下降10%對比,這個數據都非常難看。

  

  當然,如果用全國手機出口增長6.3%和不含小米、傳音手機出口下降10%對比,意味著國產手機品牌出口增長的同時,大陸代工的海外手機品牌的出口量在大幅度下降。

  

  手機出口量大幅下滑,對河南的外貿經濟產生了嚴重影響。一季度河南進出口額同比減少485億元,下降23.4%,降幅僅次於江西,為全國第二。

  二、河南智能手機出口狂降,因為蘋果將製造業供應鏈多元化到大陸以外。

  

  河南省是全球最大的iPhone製造廠的所在地,其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口同比狂降6成,反映著蘋果在大陸以外地區實現生產多元化努力的影響。

  我們注意到,一季度河南智能手機出口大幅下降,是在2023年該省手機出口比2022年下降了14.5%,出口量從6736萬部下滑到5760萬部之後的持續下滑。

  從生產鏈的角度觀察,2023年下降14.5%和2024年一季度下降60.1%,這兩個數字反映了蘋果供應商的廣泛推動,包括主要的iPhone組裝商富士康科技集團,在擴大其越南和印度等市場的製造供應鏈的同時,大幅度縮減了其在大陸,特別是河南的生產規模。

  

  10-20年前的富士康,在大陸廣受歡迎,是各地招商引資的座上賓。但自疫情防控以來,其出現在媒體上的時候,負面的消息便越來越多。停留在三郎記憶之中的,已經只剩下兩個畫面。

  一個是在2022年底因擔心冠狀病毒傳播,成千上萬的鄭州富士康園區的工人逃離外流,隨後因員工津貼而發生暴力抗議活動后,該公司在2022年底開始,突然發力,加大了多元化努力。

  2023年2月,河南的領導發起了魅力攻勢,希望說服富士康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保留其在鄭州的本地業務和投資。據當地報紙《河南日報》報道,富士康是該省最大的單一進出口商。

  

  第二個畫面是在2023年10月底,突然傳出有關部門將依法對富士康旗下企業進行稅務稽查和用地情況調查,注意了,是「雙線」調查,不僅查稅還要查地。

  富士康這些年對我們的經濟發展,應該說是有貢獻的。畢竟它創造了非常多的就業崗位,巔峰時期有百萬員工,四十多家產業園。但最後淪落到被「雙線」調查,也不清楚這是富士康轉移生產線的因,還是果。

  三、在我們這投資了十幾二十年的蘋果、富士康,現在正在埋頭建設印度和越南。

  

  印度在2023年已經取代我們,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五年前取代我們,成為世界上經濟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根據研究公司Canalys的數據,自2017年第三季度以來,印度一直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

  去年12月,富士康又獲得批准,將再投資至少10億美元,在印度建設一家生產蘋果產品的工廠。這標誌著其在大陸以外建立一個龐大生產中心的目標有了重大進展。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報道,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子合同製造商將在早些時候為班加羅爾機場附近300英畝(121公頃)的場地預留的16億美元的基礎上花費這筆款項。

  

  印度鹽鋼集團塔塔集團(Tata Group)去年收購了緯創集團(Wistron Corp)在印度南部的工廠后,剛剛在蘋果公司的最新供應商名單上首次亮相。

  據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塔塔還在探索最早於5月收購代工製造商和碩在印度的iPhone組裝業務。

  蘋果還計劃增加在越南的投資。

  4月15日,在蘋果公司CEO庫克抵達越南進行為期兩日商務訪問之際,蘋果當天宣布將增加對蘋果越南供應鏈的投資支出。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上周承諾在該國「增加對供應鏈的支出」,並補充說,自2019年以來,蘋果在越南的累計投資已達到近160億美元。

  包括富士康、立訊精密工業和歌爾在內的蘋果原大陸供應商,也跟隨蘋果供應鏈向越南的轉移,都在越南投資建廠,以方便承接蘋果的訂單。

  四、從蘋果生產線轉移,看供應鏈多元化的速度有多快。

  

  儘管如此,大陸仍然是蘋果主要的製造基地。但在蘋果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正在不斷降低。比如從供應商數量來看,從2021年開始,蘋果大陸的供應商便不斷減少,在截至 9 月的上一財年中,蘋果又取消了 4 家大陸供應商。

  從蘋果手機出貨量佔比來看,蘋果向東南亞轉移的動作更快。

  蘋果2021財年印度的iPhone產量僅佔全球的1%,到2023年印度iPhone的產量佔比已經達到14%了,2024年預估至少能提高到25%。

  從出口額來看,根據諮詢公司Trade Vision的數據,印度的iPhone出口一直在大幅增長,在蘋果2023財年,印度蘋果的出口比去年同期的62.7億美元增長近一倍,達到121億美元。

  

  按照這個轉移速度,再有三到五年,基本就轉移完畢了。五到十年,蘋果在印度、越南的產能,大概率會超過我們。

  讓越來越多人,用上印度製造iPhone,就像蘋果10年前要讓越來越多的人用上中國製造的iPhone一樣,作為全球科技消費品第一品牌,蘋果的供應鏈變化趨勢,可能意喻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和另一個時代的興起。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4 15: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