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俄羅斯必敗」的馮玉軍,不再是復旦的了

京港台:2024-4-22 11:12| 來源:風慢慢 | 評論( 56 )  | 我來說幾句

說「俄羅斯必敗」的馮玉軍,不再是復旦的了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前幾天,《經濟學人》發表了一篇馮玉軍的文章《俄羅斯在烏克蘭必敗無疑》。

  馮玉軍認為,因為烏克蘭的頑強抵抗、國際社會的支持、俄羅斯工業力量及指揮、控制、通信、情報體系的老舊、普京執政時間太長陷入「信息繭房」這4個因素,俄羅斯的失敗就會不可避免。

  他判斷俄羅斯將從包括克里米亞在內的所有烏克蘭被佔領土上撤出,即使有核武器也無濟於事。

  俄烏戰爭以來,馮玉軍與大多數國際問題專家或軍事專家的看法相左,一是戰爭的性質,他認為這是侵略,一是戰爭走向,他一直看衰俄羅斯。

  我認同他的觀點。事情的發展也證明他是對的。

  其實得出這樣的觀點並不難,但當下的中國,諸如俄烏這樣的問題已經不能被正常地討論,常識和真相往往被蹂躪碾壓,立場以及由立場帶來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你講了一句真話,不僅得不到任何正反饋,還會被攻擊會被封口,但如果你講的是符合某種政治立場的話,就會得到巨大的獎勵,即使這些話違背常識和良知。

  結果就是像馮玉軍這樣的人越來越少。古人用8個字來描述這種現象:

  黃鐘毀棄,瓦釜雷鳴。

  另外,馮玉軍的官方身份是復旦大學教授、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這讓我這樣的校友在別人意味深長地說起「張維為是你們復旦最知名的教授」時,能夠回一句「我們還有馮玉軍」。

  俄烏戰爭之初,張維為說俄羅斯在世界上有廣泛的同情者和支持者。這得多無恥才能說這樣的話。

  而馮玉軍則說,烏克蘭享有國際社會普遍支持。

  於是我可以辯解一下,如果張維為是「出奇」,那麼堅持學術品格的馮玉軍則是復旦的「守正」。

  

  當然在復旦,無數教授都像馮玉軍一樣「守正」,只是當張維為在公共輿論場過於奇葩時,需要馮玉軍來對沖一下。

  然而,《經濟學人》的文章最後有一句作者介紹:「Feng Yujun is a professor at Peking University」。國外把北京大學稱為Peking University,簡稱P大,也就是說,馮玉軍現在是北京大學的教授。

  很多自媒體在引用馮玉軍這篇文章時仍然說他是復旦大學教授,但《經濟學人》應該是不會在這個問題上出烏龍的,或者這個介紹,很可能就是作者馮玉軍本人提供。

  我看了下復旦國際問題研究院的官方網站,副院長一欄沒有馮玉軍,專任教師那裡也沒有。有沒可能編製是在國關學院呢?在國關學院網站,也沒找到馮玉軍。

  那麼他確實是去了北京大學。

  在北京大學網站,還沒有看到馮玉軍作為北大教授出現的資料。該網站今年1月份刊登的一個會議新聞里,馮玉軍的身份是復旦大學教授。

  而復旦國際問題研究院網站在今年2月23日還發了一篇文章介紹馮玉軍的新書。那麼可以推測,馮玉軍是在近2個月內離開的復旦,而入職北大的流程還沒有完全走完,或者是北大的網站沒有及時更新。

  無論如何,「我終於失去了你,在擁擠的人群中;我終於失去了你,當我的人生第一次感到光榮」。

  馮玉軍為什麼要跳槽呢?我並沒有一手的資料,作為記者需要去採訪相關當事人,但作為自媒體只能對現有資料進行分析。

  馮玉軍本科是在河北大學,碩士在吉林大學,博士在外交學院,碩士畢業后在現代國際關係學院工作,2016年到復旦國際問題研究院。相比於在復旦讀過書的其他教授,他做出離開的決定會容易一些,他的跳槽應該是因為自身原因。

  

  上面提到的復旦國際問題研究院網站文章介紹他的新書,書名叫《誰將接管俄羅斯:普京之後的俄羅斯政治精英》。這一本書是在香港出版。

  可以想見,他的新書不太可能在內地出版,他的「俄羅斯必敗」的文章,也不太可能見諸於國內媒體。

  這樣的境遇,自然不會因為他去了北京大學而改變。

  在《俄羅斯必敗》的文章最後,馮玉軍警告:如果俄羅斯的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不發生根本性變化,衝突可能會陷入僵局,這隻會讓俄羅斯在休養生息後繼續發動新的戰爭,使世界面臨更大的危險。

  倘若我們認同這一判斷,對一些問題的決策是否應該發生調整呢?和一個註定要失敗的國家綁緊,是否明智呢?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4 00: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