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現身廣交會 展商拿不到外商幾張名片

京港台:2024-4-20 02:33| 來源:自由亞洲 | 我來說幾句

李強現身廣交會 展商拿不到外商幾張名片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4月15日在廣州開幕。連日來,中國官媒力捧廣交會參展商數量近三萬個,中國參展商則說商品價格便宜得好像大白菜,有展商拿不到外商幾張名片。

  簡稱廣交會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本周一在廣州開幕。據官媒報道,有三萬家企業參展,在開幕前已經有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合共144000名境外採購商申請前往廣交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周四在廣交會企業館巡館時說,要深入落實習近平關於辦好廣交會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發展,推動廣交會越辦越好,讓廣交會這個「金字招牌」不斷煥發新的時代風采。不過,在網民上傳的廣交會現場視頻中,一位中國展商在不停抱怨說花了幾十萬元參展,見不到外商前來看貨:「不要擺了,不要擺了,一個展位花了十多萬塊錢,人都沒有。」

  另一位中國參展商說:「2024年,我相信是所有做外貿的(企業)最辛苦的一年,奔波於全球各個展會之間,每天不停的奔波,但最後得到的結果是希望越高,失望越大。要麼拿不到客戶,要麼拿到客戶訂單,利潤低得可憐,賺不到錢。那些展位也沒用啊,2024年怎麼做呢?」

  展商抱怨利潤微 市場慘淡

  據路透社報道,吳華占(音)的中國電視機廠過去曾規定最低訂單量,以有效管理生產。但當前市場如此慘淡,有任何訂單都是好的。在廣交會上,吳華占表示,佛山市逸日盈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利潤率已從大約三四年前的2%降至微薄的0.5%。他是這家工廠的合伙人,也是眾多對業務感到擔憂的出口商之一。還說:「我們銷售的電器就像大白菜一樣便宜。」他補充道:「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一兩年,我們就得改行了。」

  資深財經評論人士蔡慎坤周五接受本台採訪時說,受大環境以及中國生產成本上升影響,中國出口商品的利潤愈來愈低:「國際市場競爭導致價格壓得愈來愈低,加上匯率變化,導致出口貿易愈來愈難。現在的企業依靠出口,他或多或少還能夠有一點銷售額。國內很多企業現在產品沒有銷量,根本無法生存。」

  蔡慎坤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出口商品的形勢將會愈來愈糟,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從而壓制中國輸出過剩的產能。

  一位網民發帖說,廣交會參展商在抱怨參展效果不太好,比如最近的香港燈飾展,好幾個都在說沒人,一天拿不到幾張名片,比如廣交會,說是老外人數看著多,但詢價的人少。

  此前,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對路透社表示,今年廣交會的關鍵詞將是「低價」。他說,由於中國國內對商品的需求遠低於往常,而且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因此製造商必須降價以實現更多出口。

  官媒稱「新三樣」出口破萬億人民幣

  不過,新華社報道,電動載人汽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被稱為中國外貿「新三樣」。金融學者司令認為,此次廣交會經營慘淡一方面與中國產能過剩有關。他對本台說:「說明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關於中國產能過剩,導致全球為之承受巨大災難的論斷非常正確。在廣交會出現的情景為中國產能過剩拉響了警報。中國需要調整產業結構,同時停止對外擴張性的貿易政策。」

  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出口機電產品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所謂新三樣正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滿中國輸出的主要商品。資深財經評論人士鄭旭光對本台說,中國改革開放數十年,各省政府每年都會到西方國家招商引資,廣交會存在的價值遠不如上個世紀重要。他說:「因為傳統商家有長期聯繫,對中國比較了解的商人也沒必要上廣交會。可能有新的渠道商對這種展會形態有興趣。」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4 00: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