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電動車競爭 歐洲車企要求供應商降低成本

京港台:2024-2-26 04:23| 來源:美國之音 | 我來說幾句

面對中國電動車競爭 歐洲車企要求供應商降低成本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2024年對歐洲的汽車企業以及它們已經陷入困境的供應商而言,恐怕是一個非常艱難的一年,因為它們必須設法進一步降低電動車的生產成本,以便在自己的領土和市場上與價格低廉的中國電動車競爭。

  路透社2月25日報道說,歐洲的車企面臨的一大問題是,它們還能從供應商身上榨出多大油水,因為有些供應商已經在裁減工人,而一些小的公司更因新冠疫情期間遭遇的供應鏈問題而受到重創。

  報道表示,本周舉行的日內瓦車展將是歐洲傳統汽車大廠與專門聚焦於電動車生產的中國車企之間的一場大比拼。由於疫情干擾,日內瓦車展在停辦四年後首次恢復舉行。

  不過,在這次車展上舉行新聞發布或記者會的重量級廠商只有法國的雷諾汽車公司(Renault)以及中國的上海汽車集團和比亞迪汽車公司。上汽和比亞迪與多家中國車企一樣,已經把目光鎖定歐洲的市場。

  雷諾將在車展上發布R5系列的電動車,上汽則將推出MG名爵系列的M3油電混合車。與此同時,比亞迪海豹車則是很可能贏得「世界年度車」大獎的車型。如果海豹車贏得這一大獎,這將是中國車企首次榮獲這一世界大獎。

  「它們真的就像粉筆和乳酪(意即沒有可比之處),」全球化專業諮詢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合伙人兼雜誌主任尼克·帕克(Nick Parker)在向路透社比較歐洲傳統車企與中國競爭對手時作了這樣的比喻。

  路透社說,歐洲車企在生產傳統油車或新式電動車時,主要依賴外部不同供應商供貨,從而涉及不同的供應鏈。但是它們的中國競爭者則高度縱向整合,幾乎在企業內部生產所有的零部件,從而得以將成本大幅降低。

  中方車企的這一特性有助於在競爭中擊敗歐洲的同行。路透社表示,比亞迪生產的海豚五門五座電動車在英國的售價是25,490英鎊(約合32,300美元)起步,比大眾相似的ID.3車型在價格上低了27%。特斯拉的生產方式也與中國車企相似。

  艾睿鉑諮詢公司的帕克向路透社表示,歐洲汽車公司如果要與這樣的對手競爭,其利潤空間未來將受到「嚴重挑戰」,因為它們能從外部供應商身上榨取的東西總是有限的。

  路透社表示,由於從油車向電動車的轉移過渡比預期要慢,歐洲傳統車企遭遇的挑戰更是雪上加霜,因為它們需要同時維持兩條不同的供應鏈。本周出爐的數據顯示,歐盟全電車今年1月的銷售比去年12月下滑42.3%。

  雷諾和荷蘭的斯特蘭迪斯汽車公司(Stellantis)本月強調了各自在電動車生產上降低成本的努力,而賓士公司(Mercedes)則下修了對電動車市場需求的預期,並將其傳統車型的生產預期更新至下一個十年的中晚期。

  路透社說,斯特蘭迪斯公司首席執行官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話說得更絕,告訴供應商由於電動車成本的85%與採購的材料有關,它們需要成比例地承受削減成本的負擔 。

  「我就是將現實告訴我的合作夥伴:如果你的責任你不承擔,那麼你就會將自己排除在外,」他說。

  同時,彭博社報道說,曾對中國電車廠商不以為然的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目前也對來自中國電動車廠商的威脅拉響警鐘。他今年1月在一次與投資者的電話會議上說,如果允許進入美國市場,中國的電動車將基本上摧毀其他美國汽車廠商。而美國最大的汽車公司也已經開始認識到,在中國電動車廠商吃掉它們的午餐前,它們必須想出如何儘快製造出低成本電動車的方法。

  報道說,在特斯拉、通用和福特等都推出高價豪華電動車的同時,中國公司已經開始給消費者提供不同價格選擇的電動車。

  在美國車廠仍在設法爭取國內客戶的同時,北京已經籌劃在全球,包括在美國,如何繞過經濟壁壘推銷中國的電動車。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0 20: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