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湯曉鷗猝然離世,有趣的靈魂又少了一個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12月16日17時許,商湯科技發布訃告:「我們敬愛的創始人、人工智慧科學家、浦江實驗室主任、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因病救治無效,於2023年12月15日23時45分,永遠離開了我們。」
資料顯示,湯曉鷗於1968年出生於遼寧鞍山,終年55歲。
訃告還高度準確地概括了他的一生:「湯曉鷗教授是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的傑出代表。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富有家國情懷和戰略眼光。他甘為人梯、獎掖後學、矢志創新、勇擔重任,把全部精力奉獻於計算機科學研究,積極推動原創技術發展,為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科技事業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二十多年來悉心培養學生,桃李滿天下。他們將傳承湯曉鷗教授的精神和理念,在發展人工智慧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除了是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還在2020年被Guide2Research評為亞洲五大計算機科學家,他還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北京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另外還擔任過計算機視覺國際會議(ICCV)主席和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會議(CVPR)主席。
在得知湯曉鷗教授去世的消息后,很多網友評價「天妒英才」。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立在朋友圈悼念他的恩師:「遇見了你,我們才有這最好的時光。」
他被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國內計算機視覺學術和商業化的先驅。2009年,被評為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據悉,湯曉鷗發明的人臉識別技術,是世界上第一個超過人眼識別能力的計算機演演算法。
在2018年11月1日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作為會上10位發言代表之一,商湯科技創始人湯曉鷗教授當時提出兩點建議:
第一,科學規劃,布局人工智慧發展。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個獨立產業,是能夠幫助傳統產業提高生產效率的技術,建議政府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幫助實體經濟和傳統產業的人工智慧的升級改造上,為人工智慧落地提供更多的場景。
第二,鼓勵國企與民企聯手,推動國際合作。商湯通過與MIT牽頭組建全球人工智慧學術聯盟,與美國高通在智能晶元、與日本本田在自動駕駛、與新加坡在智慧城市、與馬來西亞在智能交通等領域的深度合作,積累了國際合作經驗。我們期待國家能夠推動國企和民企合作出海,以人工智慧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湯曉鷗1990年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91年於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96年於麻省理工學院(MIT)獲得博士學位,於香港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任教授。
湯曉鷗除了擁有極為專業的科學素養,還擁有東北人獨有的幽默感,是科技圈裡知名的幽默家和段子手。
在人工智慧最炙手可熱的2016—2018年間,作為商湯科技的創始人以及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人物,湯曉鷗經常被邀請參加各種論壇和演講,也讓我們對這位學者型企業家有了更多的了解,讓虎嗅印象深刻的是,2017年9月8日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舉辦的「洞見」論壇上,湯曉鷗展現的風趣幽默和智慧。
這場論壇的對話嘉賓包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原院長錢穎一教授、北京大學理學部主任饒毅教授、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Brian K. Kobilka教授、斯坦福大學張首晟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湯曉鷗教授和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
湯曉鷗說:「有人說創業就是痛並快樂著,我想跟在做的各位說:只有痛,沒有快樂。在國外創業的成功率可能只有百分之五,做大的概率也就千分之一、萬分之一,但在中國,得再減小十倍。」
他還當著馬化騰的面抨擊了當時國內科技領域站隊BAT的不良風氣:「你想想,前面有谷歌、Facebook,後面有一群小公司想著怎麼山寨,頭頂還有(BAT)三座大山(全場笑),這種三分天下的局面,其實(創業者)已經很難再有機會了,大家其實壓力都是蠻大的,大家很早就去站隊。在國外實際上是沒有這種現象的,不可能說你跟谷歌做點兒事,就不能跟微軟再合作,就不能再跟IBM合作,沒有這樣的道理。在中國基本上就是這樣一種局面。從我們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很願意跟大家都合作的。」或許是覺得這個話題太嚴肅,湯曉鷗話鋒一轉:「實際上我們做學術的是有骨氣的,就是說『不能為五斗米折腰』,但是你如果是六斗的話……畢竟它比五斗多一斗。」
當時馬化騰不得不正面回應這個問題,並直言湯曉鷗是段子手。
湯曉鷗回應道:「我不是段子手,我是幽默(全場笑)。幽默是幹什麼的呢?幽默是看到事物的本質。事物的本質有兩個方面,一個是可笑的一面,一個是更可笑的一面。其實我講的這些事情呢,大家真的可以笑一下,但笑完了以後我希望大家再哭一下。我們這個悲慘的現實實際上是很值得哭一下的。」
如今,圖中的張首晟教授和湯曉鷗教授都離開了我們,令人唏噓,圖:虎嗅
同年10月12日,湯曉鷗被阿里巴巴邀請在杭州雲棲大會發表題目為《人工智慧的雲中漫步》的演講。他完美銜接了一個月前對馬化騰的「刁難」,他說:「前些時候我跟馬化騰還有一些學者在清華做了一次對話,我當時當著馬化騰先生的面提了一些意見。今天我到了阿里這裡,我想我也不會客氣的,作為學者,我們就是要敢於提意見。所以當時我敢於當面給Pony(馬化騰)提意見,今天(到了阿里這)我就準備在背後再給Pony提一些意見。」
除了是科技界的知名段子手,湯曉鷗教授的職業生涯更光鮮靚麗。
2001年,教授創立了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2016年,該實驗室與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一道入選世界十大人工智慧先鋒實驗室。
2005年—2007年,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擔任視覺計算組主任。
2008年12月起,為促進深港兩地的研究人員交流互通和協同創新,湯曉鷗牽頭組建了香港中文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聯合實驗室——多媒體集成技術研究室,任主任和研究員。
2009年,湯曉鷗和其學生、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研究生何愷明,聯同當時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任職的孫劍,憑論文「基於暗原色的單一圖像去霧技術」奪得IEEE電腦視覺與模式識別大會(CVPR)該年度的「最佳論文獎」,也是該會議創辦二十五年來首次有亞洲學者獲得最高獎項。
這裡有個插曲,湯曉鷗與何愷明、孫劍三人之間有著神奇的交集和緣分。
2003年9月,何愷明進入清華大學后,放棄原本保送的專業,轉而選擇基礎科學班,大學期間連續3年獲得清華獎學金。2007年,還未畢業的何愷明進入微軟亞洲研究院(MSRA)實習,出於對計算機圖形圖像課程的興趣,他選擇加入MSRA視覺計算組,實習導師為孫劍。
2011年,何愷明博士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多媒體實驗室,之後正式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2016年8月,何愷明離開微軟亞洲研究院,加入Facebook AI Research(FAIR),擔任研究科學家。他透露,2024年他將重返學術界,加入MIT。
2003年在西安交通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2003年在微軟亞洲研究院擔任首席研究員,2016年7月離開微軟、加入曠視科技,擔任該公司首席科學家、曠視研究院院長。2022年6月14日,孫劍博士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年僅45歲。
8月16日上午10點,在北京、香港兩地共同舉辦的2023未來科學大獎新聞發布會,正式揭曉了2023年未來科學獎獲獎名單,「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獎」獲獎者為何愷明、孫劍(已逝世)、任少卿和張祥雨,這一獎項表彰他們提出深度殘差學習,為人工智慧做出了基礎性貢獻。獲獎的4個人,加上湯曉鷗教授,都曾經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工作甚至同事過。
2014年,湯曉鷗團隊發布研究成果,基於原創的GaussianFace人臉識別演演算法,在LFW資料庫上準確率達98.52%,首次超越人眼識別能力(97.53%),超過Facebook同時間發布的DeepFace演演算法(97.35%),被評為人工智慧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國際會議AAAI2015的最佳學生論文。
同年,成立商湯科技。 2021年12月30日,商湯集團(0020.HK)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並於上海和香港同步舉行上市慶祝儀式。截至2023年6月,湯曉鷗持有商湯的股份比例為20.63%。
2023年2月,湯曉鷗以25億美元的身價位列2023年《福布斯》雜誌香港富豪榜第33位;3月,以130億美元的身價排名2023年胡潤全球富豪榜第1782位。
2022年12月,在IDC發布的《2022 上半年人工智慧及軟體市場追蹤報告》中,商湯科技位居中國AI軟體市場第一。同時,在關鍵的計算機視覺子市場,商湯連續六年第一,整體市場份額佔比達20.7%。
湯曉鷗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商湯科技將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產業落地、國際合作等領域持續發力,「把增強原創作為重點,以關鍵核心技術為主攻方向,確保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不過今年對商湯科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11月28日,美國做空機構灰熊(Grizzly Research)發布針對商湯集團的報告,稱商湯集團人為地誇大了收入。並調侃商湯與其自稱是人工智慧公司,不如自稱是「人工(非)智能誇大收入公司」。
灰熊在這份報告里主要質疑了三點:
1. 商湯集團通過刻意隱瞞關聯方以及關聯交易進行財務操縱——虛增收入,但即便這樣也無法改善目前公司短缺的現金流,每年依然虧損達數十億元人民幣。
2.商湯科技的核心業務之一人臉識別無利可圖,來自同行的競爭異常激烈,且拿不到政府的大額訂單,因此商湯每年依然虧損達數十億元。
3. 聰明的錢開始套現離場,湯曉鷗及其控股公司Amind於6月30日出售了18.7億股商湯科技的股份,大的機構股東像軟銀和阿里巴巴也在逐步減持。
商湯科技對此進行回應稱:「該報告並無依據,且包含無根據的推測及誤導性結論和詮釋。其亦缺乏對公司業務模式及財務報告結構的基本理解,缺乏對本公司公開信息的全面解讀。該報告的作者並沒有與集團聯繫以確認相關信息的真實性或就本集團的財務報告獲得任何理解。本公司董事會正在審查這些指控,並考慮採取適當的行動來保護全體股東的利益。並將按照聯交所的適用規則及條例要求適時作出進一步的披露,以及採取適當行動保護公司及股東的一切權利。」
作為商湯科技創始人的湯曉鷗猝然離世,留給年輕的商湯科技一個更加不確定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