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孟羽童"愛恨情仇":從"被選中"到「被怒斥"

京港台:2023-12-16 18:27| 來源:上游新聞 | 評論( 4 )  | 我來說幾句

董明珠孟羽童"愛恨情仇":從"被選中"到「被怒斥"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12月14日,網上流傳一則「董明珠怒斥孟羽童」視頻引發熱議。董明珠在格力電器2023屆大學生入職儀式發言中再提及孟羽童,批評其做不好秘書本職工作,而只是「藉助我們平台變成一個網紅,不能容忍這樣的人在格力,所以把她開除了」。隨後,#董明珠怒斥孟羽童#話題引爆微博熱搜。

  

  #董明珠怒斥孟羽童#話題引爆微博熱搜。

  15日,孟羽童表示自己正在備考中,不太方便出來回應一些事情。據孟羽童此前發布內容顯示,她正在申請去外國讀研究生。

  2021年,孟羽童參加職場類綜藝節目《初入職場的我們》並由實習生轉正成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的秘書。2023年4月7日,董明珠稱孟羽童不再當她的秘書,並表示相比秘書工作,孟羽童更熱愛直播工作。5月10日,格力電器稱孟羽童已離職。

  上游新聞梳理髮現,從2021年9月入職格力,到今年5月孟羽童官宣從格力「畢業」,職場新人孟羽童與中國製造業大佬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的這場「真人秀」可謂跌宕起伏,對此,上游新聞整理公開報道及期間二人的言論,嘗試還原這一場女企業家與職場新人的「愛恨情仇」。

  緣起:

  綜藝牽手製造業大佬職場新人

  董明珠:我希望未來的接班人能夠是她一樣的人

  公開資料顯示,孟羽童於1998年出生,畢業於浙江大學2017級西班牙語專業本科。其曾多次參與綜藝節目,而後在《初入職場的我們》這一節目中成功出圈,並於2021年9月正式入職格力電器成為董明珠秘書。

  據遼瀋晚報報道,在孟羽童進入格力初期,董明珠對這位「接班人」是十分看好的,董明珠曾表示:「她的品質我是認同的,我希望企業未來的接班人能夠是她一樣的人。」在同年10月初的中國製造業領導峰會上,董明珠再次對其給予高度評價,公開宣稱「我要把她培養成第二個董明珠」,在此之前格力方面從未公開提及過接班人人選的問題,這一發言使得孟羽童獲得大量關注,可謂是全網爆紅。

  

  董明珠孟羽童曾關係密切。孟羽童個人社交媒體

  孟羽童:我就是那個被董明珠選中的22歲女生

  據九派新聞2021年11月11日報道,當天,不久前在網上走紅的年僅22歲的董明珠秘書「孟羽童Morita」,在社交平台發布視頻回應稱:我就是那個被董明珠選中的22歲女生,和大家說說心裡話。

  孟羽童在回應中感謝網友對自己提出中肯的批評和建議,讓她可以及時去反思自己的不足。同時她在視頻里說「現在內心是非常惶恐的」,自己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和一個打工人,因為非常幸運遇到了很好的老闆和平台才受到這麼多的關注。最後她表示,希望大家多多監督自己,同時自己也會努力做好工作,用心過好生活。

  升溫:

  職場新人獲開直播號、註冊商標

  董明珠:我不是簡單把她作為網紅來培養

  據紅星新聞報道,綜藝節目結束后,孟羽童時常在個人抖音賬號上分享作為董明珠秘書的生活:跟著董明珠參加博鰲論壇、為董明珠做好採訪準備,以及分享她收到董明珠年輕時的西裝和裙子等。

  另據紅星新聞2021年11月28日消息稱,抖音賬號「明珠羽童精選」悄然上線,被董明珠力捧為格力「接班人」的22歲女秘書開始在抖音帶貨了。截至11月28日17時,該賬號發布了5個視頻,其中4個都是孟羽童為格力電器帶貨。從11月24日到28日,「明珠羽童精選」的粉絲數量就從7000漲到8.7萬。

  據了解,2021年11月,孟羽童在格力電器官方直播間進行了直播帶貨首秀,直播進行了4個小時,共上架24件商品,總觀看人數超11.3萬人,單場銷售額約62萬元。

  天眼查APP顯示,2021年11月,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申請註冊多個「明珠羽童」「孟羽童」「羽童」商標,國際分類含廣告銷售、科學儀器、方便食品等。

  對此,董明珠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表示:「我不是簡單地把她作為網紅來培養。一個人要成為管理者,方方面面都要去體驗,即使大家認為她是網紅也不奇怪。」

  

  截至2023年12月14日,孟羽童小紅書賬號粉絲數漲至134.1萬;抖音個人賬號粉絲數漲至217萬,個人微博粉絲數也漲至29.8萬。 網路截圖

  據央視財經2022年1月26日報道,記者問董明珠:您的秘書孟羽童,她其實現在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比較火,您說過要把她打造成下一個董明珠,是要怎麼做呢?董明珠回應稱:董明珠,不是一個標籤,是一個總經理,是一個董事長的標籤。要敢於吃苦,敢於去挑戰自己,我的性格本身就是不服輸。孟羽童本身就有那種精神在裡面,我希望把她的這種精神培養幾年,也許她有一天真的能接我的位置。

  孟羽童:很喜歡格力市場營銷相關的工作

  據報道,今年4月7日上午,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稱孟羽童不再當她的秘書,並表示相比秘書工作,孟羽童更熱愛直播工作。

  當天,也似乎是對董明珠栽培的回應,孟羽童在自己的微博發文,表示很享受在做的市場營銷相關工作:下班啦!!謝謝大家關心!現在很喜歡也很享受我在做的格力市場營銷相關的工作,這也是我最開始就感興趣的領域和自己職業規劃的方向。祝我們都可以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周末愉快喲!!

  裂痕:

  發爭議微博職場新人遭批接私活

  孟羽童:靠別人永遠不如靠自己

  5月9日,孟羽童發文稱:我的人生信條——靠別人永遠不如靠自己。這條微博在引發熱議后,次日被刪除。孟羽童解釋稱:「只是有感而發,完全沒有說公司的意思。」

  據報道,在此之前,孟羽童曾在4月間發布微博稱,「工作21個小時打卡」「人的極限就是可以不斷被挑戰」「是誰已經兩個月沒有一個完整的休息周末」「本周末工作時長超過20個小時」等。據瀟湘晨報報道,截至2023年11月8日,相關微博內容已不存在。

  

  孟羽童微博截圖。網路截圖

  另據媒體報道,此前外界傳言董明珠對其開出了百萬年薪,但只有12萬元為基礎薪資,其餘則是績效與銷售達標后的效益工資。對此,孟羽童在視頻中否認了百萬年薪的說法,「其實我的工資和格力應屆大學生的水平是一樣的,基本上在五千到一萬塊錢這個區間內。」

  

  孟羽童微博截圖。網路截圖

  格力市場部員工:經常曠工參加商務活動,接私活

  據媒體今年5月10日報道,近日在短視頻APP上用「明珠羽童精選」搜索,僅出現一條為「格力明珠精選」的直播間。這意味著「明珠羽童精選」已經改名為「格力明珠精選」。該直播間曾經的頭像是董明珠和孟羽童的合照,而現在頭像只剩董明珠一人。翻看該直播間早期視頻,發現已沒有孟羽童的身影。

  此外,孟羽童兩度談及格力工作量的內容,被格力內部員工「否認」。據媒體報道介紹,格力市場部員工指出,自孟羽童2023年來到市場部工作,很少在辦公室看到她,經常無故不來上班,工作時間對接時找不到人。且在月末部門公示的考勤表格里,能看到她的考勤異常率80%以上。孟羽童在公司期間「經常曠工參加商務活動,接私活」,在公司與其談話后仍進行相關活動,未有改進。

  當時格力電器告訴南方都市報記者:「孟羽童已離開,不在公司任職。人員流動很正常,感謝關心。」而孟羽童也發布視頻回應,表示離職後下一階段將繼續讀書並申請研究生,目前其抖音資料確實指出在「申研備考中」。

  結局:

  離職后被批只想成網紅

  孟羽童:從格力順利畢業

  5月11日,孟羽童在個人微博發視頻回應從格力離職。

  孟羽童表示:「我已經從格力順利畢業啦。我覺得無論是我還是大家,經歷這樣的一個人生變動吧,都沒必要把它當成一個消極的事情,它只是我們人生某一個階段的選擇而已。」

  孟羽童還表示,至於我發的那個微博「靠別人不靠自己」,是看到一個講親密關係的帖子,然後有感而發,覺得女孩子一定要自立自強,自省自足,完全沒有說公司(格力)的意思,大家別誤會了。

  孟羽童表示,如果沒有格力的平台,沒有董總,我什麼都不是,剛畢業,普普通通的一個學生,就來到格力這麼好的平台,有很多的成長空間和機會,又受到了很多的關注。

  孟羽童告訴大家自己的下一個階段的任務,就是準備繼續讀書,然後申請研究生。值得注意的是,搜索發現,截至目前,孟羽童多個社交賬號的個人簡介為「前500強董事長秘書」。

  董明珠:只想著用格力平台自己當網紅

  11月6日,在接受廣東衛視《財經郎眼》欄目採訪時,被問及網紅員工問題時,董明珠正式做出了回應稱:網紅不網紅看人品質,人在格力去外面做廣告是不合規的。「不是離職,而是因違反公司紀律被『開除』。」5月16日下午,每日經濟新聞就此聯繫上格力電器市場部人士,該人士對孟羽童因違反公司紀律被開除的說法未予否認,僅表示「感謝關注」。

  

  董明珠批評孟羽童。新聞截圖

  12月14日,網上流傳一則「董明珠怒斥孟羽童」視頻引發熱議。董明珠在格力電器2023屆大學生入職儀式發言中再提及孟羽童,批評其做不好秘書本職工作,而只是「藉助我們平台變成一個網紅,不能容忍這樣的人在格力,所以把她開除了」。隨後,#董明珠怒斥孟羽童#話題引爆微博熱搜。

  15日,孟羽童表示自己正在備考中,不太方便出來回應一些事情。據孟羽童此前發布內容顯示,她正在申請去外國讀研究生。

  至此,製造業大佬董明珠與職場新人孟羽童的「愛恨情仇」似乎迎來了結局,而在「八卦」之外,事件涉及到了傳統製造業管理理念與當代年輕人價值觀的衝突,對此光明網評論道:董宇輝和孟羽童都通過現代傳播技術獲得了自身身份的重塑,也實現了對傳統企業員工的超越。職場之外的廣闊世界,為他們提供了多元的可能。也是在這個背景下,他們成了企業難以安頓的「不穩定因素」,衝突似乎不可避免。這樣的結果,也不能說企業有什麼不對,企業要追求集體目標,和明星員工的關係本身就很微妙。對企業來說,其實不用太過糾結這種衝突,這是超出自己控制能力的「勢」,是技術進步與產業演進帶來的副產品,公司結構對個人命運的掌控已經被解構了。

        更多大千雜聞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7 13: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