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無力還貸黑名單人數激增 原因何在?

京港台:2023-12-5 06:50| 來源:自由亞洲 | 評論( 4 )  | 我來說幾句

中國無力還貸黑名單人數激增 原因何在?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在結束了為期三年的新冠疫情封控政策后,中國經濟並未如期迅速復甦。與此同時,中國有關無力還貸的人數統計卻大幅增加。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呢?

  英國《金融時報》上周六援引中國地方法院的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多達854萬中國民眾因為無力償還貸款,而被列入失信黑名單。這些民眾的年齡大多在18至59歲之間,比例佔中國勞動人口的1%。

  相比中國2020年的有關數據,當年被列入黑名單的人數為570萬人,而在為期三年的新冠清零政策下,無力還貸的人數有快速增加的趨勢。報道指出,黑名單人數激增與中國民眾在過去十年大幅借款,但如今遇到經濟停滯而無力還款有關。而這些失信人群被列入黑名單的最初原因,是因為他們拖延還款后,被銀行等債權人告上法院。

  學者:中國政府此前過度鼓勵消費釀苦果

  針對無力還貸人數迅速增加的問題,美國民間機構「信息與戰略研究所」經濟學者李恆青在接受本台採訪時表示,中國民眾出現還款危機是因為政府在過去十年過度鼓勵消費:「在中國經濟上行、膨脹的時候,中國政府一直鼓勵大家去消費、超級消費,譬如像信用卡、貸款來刺激消費。作為一個良性、經濟上行的社會,這個情況是正常的。但是經濟不可能一直保持昂揚向上,總會有高峰有低谷,一旦進入低谷就會產生負面作用。」

  李恆青表示,隨著中國經濟整體狀況不斷下滑,被列入失信黑名單的人數只會越來越多。

  對此,旅美政治經濟評論人士秦鵬也告訴本台記者,中國的經濟衰退導致欠債民眾越來越多:「原因當然有疫情的原因,中共封城;還有中共對民企的打擊,導致民營資本的投資下降;再有國際關係惡化導致進出口下降、外資逃跑;還有消費在下滑。」

  學者:中國需比照美國建立破產機制

  《金融時報》的報道也指出,被列入黑名單后,中國民眾在從事諸多經濟活動時都會遭遇限制,如無法購買機票、無法報考公職以及無法使用微信支付等電子支付,種種限制都會為他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不便。同時,由於被列入失信黑名單后遭遇諸多限制以及如今面臨的高失業率問題,都使得這些違約人的還貸過程更為艱辛,有些人也因此逐漸放棄了重建財務信用。

  針對建立失信黑名單的機制,李恆青認為,中國政府其實面臨兩難:「進入失信名單后,不能去坐高鐵、不能坐飛機。他原來要談生意,不坐高鐵、飛機他去不了,這是一種矛盾。可是如果你讓他去坐,這對債權人來說就非常不公平。因為你欠我這麼多錢,結果我還在吃糠咽菜,你卻高消費。」

  秦鵬則認為,面對大量民眾無法還貸的問題,中國政府需要比照美國,建立更好的破產保護機制:「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其實經歷過好幾次破產,但破產並沒有影響他的發展。而這個破產過程當中,其實涉及到和銀行與債權人的債務重組問題。但中國的銀行是國有,它會直接把他(負債人)列為失信人,這個其實非常不合理。如果能更好地處理、不把他給弄死,實際上銀行(情勢)可能會更好,等他(欠貸人)緩過來之後發展更好。」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7 17: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