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溝通師"漸火:智商稅,還是「花錢買安慰」?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寵物喜不喜歡自己、它們的身體有哪裡不舒服?是不少養寵人關心的問題。近期,寵物溝通師在社交平台興起。溝通師們聲稱,僅憑照片或視頻,就可以與寵物「深度連接」,幫助主人與寵物對話,了解寵物們的心理活動,甚至可以幫忙「定位」走失寵物。或出於對寵物的疼愛,或僅僅因為好奇,不少養寵人紛紛試水。
但這個新興的「職業」,尚未建立市場標準。隨意定價、收款后消失不見,溝通出現事實性偏差拒不退款等,是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平台上吐槽最多的問題。
同時,由於大部分交易是私下點對點轉賬,消費者難以通過第三方平台或者其他通道申訴,維權無門,往往選擇「不做追究」,或者「就當交了智商稅」。
進入門檻低、缺少專業資質認證……在這個新興市場,有快速「學成」后的入局者,也有藉機騙錢的不法分子。
「事情都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但消費者維權的難點在於,目前國內對於寵物溝通師還沒有清晰的認定。由於這個行業還沒有成體系,缺乏明確的標準來量化寵物溝通師的溝通效果。」 北京市東衛律師事務所錢汪龍律師說。
服務差、退款難
吳歡的貓叫豆豆,她想知道為什麼豆豆總是尿床。社交平台上的一篇寵物溝通師「安利帖」,引起了吳歡的注意。她「順藤摸瓜」,與這位寵物溝通師互加微信,並按要求向對方支付寶轉賬188元。支付后,便可以進行溝通。
聊天記錄截圖。受訪者供圖
「因為發布安利帖的網友沒什麼粉絲,因此判斷這可能是真正的顧客體驗,而非營銷號的廣告。」吳歡說。
「溝通」在微信中進行,對方要了吳歡和寵物的生日,以及寵物的照片。不一會兒,溝通師告訴吳歡,她五行屬火,而貓屬金,「火克金,你們氣質、氣場不和。」接著這位溝通師又搬出「磁場」理論,輔證自己的說法。最後,他聲稱自己算出吳歡的父親是寵物心中的榜樣,因為父親曾當著寵物的面凶過吳歡,所以有時寵物就會對她「愛理不理」。
這種推測很難讓吳歡信服,「我爸爸超溫柔的。」
一個半小時后,「溝通」完畢。吳歡發現,所謂的「溝通」其實「很扯」,「(溝通師)在順著我的話說,有些話是前後推理出來的」,甚至部分回答出現了事實性偏差。
她突然明白,之前看到的那些「安利帖」,其實是寵物溝通師為了營銷的慣用套路。
同樣的「套路」,李欣彤和林念也經歷過。
就像很多寵物主人一樣,李欣彤也想知道,自己養的小兔子朝朝在想什麼,它喜不喜歡自己。
李欣彤的小兔子朝朝。受訪者供圖
李欣彤也是在社交平台刷到一個「安利帖」,發帖人說她找的寵物溝通師「特別准」,只需通過寵物的照片或者視頻,就能說出寵物哪裡有病痛。李欣彤十分心動,與寵物溝通師互加微信。隨後,對方要求李欣彤支付寶轉賬260元,同時約定當晚10點,通過微信進行線上溝通。
轉賬時,支付寶平台提示「當前交易存在被騙風險」。但吳歡沒有多想,將260元轉至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中。
轉賬成功,但晚上10點寵物溝通師並未「如約而至」。直到晚上12點,溝通師仍杳無音信。
這時李欣彤收到了網友留言,「這是廣(告),別信」。待她點開評論,帖子已被刪除。
社交平台發帖、微信溝通、支付寶轉賬,似乎已成為寵物溝通師「提供服務」的一種模式,林念也十分認同。
糰子是林念從小帶到大的寵物貓。為了糰子,林念讀研期間選擇在校外租房,開車跨城搬家,只為了方便帶著糰子。
明年林念要去北京讀博,暫時無法把糰子帶在身邊,這讓她產生了一種分離焦慮。林念想讓糰子知道,自己去外地上學,只是和它暫時分離,而不是拋棄它。
焦慮之下,林念在社交平台尋找寵物溝通師。比較之下,她選擇了回復私信消息最快的一位,並與對方互加微信。按照要求支付寶轉賬55元后,對方承諾溝通結果會在半小時后反饋。
「一直到加微信回復速度都很快,聊得也很好,結果付完錢以後就開始不回消息。」隨後,這位寵物溝通師回復「自己的手機在維修」,並答應退款。可是當林念提供給對方自己的收款碼時,這位寵物溝通師再次「消失不見」。
即便如此,或出於好奇,或出於化解自身的養寵焦慮,不少寵物主人紛紛試水,為此買單。
林念最終買到了她想要的服務,對方讀出了自家貓「走路不是特別快」「我怎麼舒服怎麼來」之類的話。
林念覺得,寵物溝通師反饋的內容,「的確是我家貓會說的話。」她感覺糰子現在更黏她了,也明顯更開心了,「本來它就很黏我,現在更黏我了,恨不得天天掛我身上。」
但沒過多久,林念的焦慮感又捲土重來。
「要真正化解自己的焦慮,不如去找心理諮詢師。」她說。
「寵物溝通」市場,標準何在?
活躍在各個社交媒體的寵物溝通師,從何而來?
「學習它沒門檻,其實這就是一種技能,就像學游泳一樣。」寵物溝通師李丹認為,人人都能學會「寵物溝通」,「但是要做好,門檻比較高。」
2021年,李丹在一家名叫「亞洲動物溝通聯盟」的機構,學習了寵物溝通師線上培訓課程。課程收費14800元,為期一個半月,結業時提供機構頒發的培訓證書。
李丹記得,線上授課時,老師會引導學生進入「冥想狀態」,再與寵物溝通。溝通的寵物一般是機構老師的,問的一般都是日常生活的問題,比如寵物喜歡吃什麼、去哪裡玩等等。學員說的準不準、是否與寵物「連接」上,由老師判斷。
公開資料顯示,亞洲動物溝通聯盟由「廈門貓一個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創立。該公司註冊資本為100萬,是成立於2019年的微型企業。
據「亞洲動物溝通聯盟」微信公眾號顯示,該機構提供動物溝通預約服務與教學,提供「業界唯一獲得專利認證與版權之動物溝通培訓課程」。對考核通過的動物溝通師頒予亞洲動物溝通師的認證鑒定書。70%以上的準確率就能通過考溝通師的考核,頒發國際證書,亞洲動物溝通師證書。
除此之外,李丹還參加了另一家民間機構「六隻腳寵物訓練」的線上課程,不發證書。「學了三天半,兩個下午一個上午。過程很快,課程結束后的第二天就可以開始溝通了。」
對此,世界寵物協會工作人員連先生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談到,可稱之為「師」的職業,需要得到業界認可,要有行業案例,應制定培訓體系以及行業統一認定標準,「某個機構頒發的證書,只能叫做機構結業培訓證書,證明個人接受過相關技能的培訓,但不代表這一證書得到了官方協會和公眾的認可。」
「當某個行業進入紅利期,而且這種業態越來越旺盛的時候,因此派生的任何東西都不奇怪」。但是因為沒有統一的標準,寵物溝通師是否能夠作為一種職業,依然有待商榷,連先生補充說。
在國內寵物市場,寵物心理調整師和寵物行為分析師是相對成熟的職業。
張海是一名寵物心理調整師,在業內有著較高的認可度。他的工作主要是通過寵物的聲音、情緒、肢體語言等來分析寵物的心理,然後建立寵物與人之間的良好「關係」,來幫助寵物調整心理和行為問題。
張海認為,寵物心理學更多的是面向寵物主人,教會主人如何通過寵物釋放的訊號與之進行溝通,從而了解寵物,「相較之下,寵物溝通師的溝通往往是擬人化表達,以人類的表述習慣為出發點,更多的是滿足寵物主人的心理需求和精神寄託,而非真正為了寵物。」
「個人認為寵物溝通師是沒有科學依據的,玄學多於科學。」 有6年工作經驗的寵物行為分析師文建國更加一針見血。
他向記者舉例,寵物狗在主人回家時會熱情地撲上來。這種行為從科學的邏輯來看,作為群居動物的狗狗,接觸熟悉的同伴,或者看到對方帶著獵物回來,會非常開心,「這是天性表達。」
「但很多寵物溝通師可能就會把這些場景擬人化,讀出狗『思念主人的話』。」 文建國說。
文建國說,不少寵物主人都願意接受寵物溝通師的說辭,「很難評價這到底是不是一種科學的愛、理性的愛。」
無論寵物溝通師科學與否,還是寵物主人只是想「花錢買安慰」,都無法影響一個事實:這個市場在逐漸火熱,同時因缺少標準顯得有些混亂。
從2022年初至今,李丹已經接了幾十單。以半小時為單位,普通溝通(包含寵物日常生活習慣等問題)收費298元;寵物離世溝通和走失溝通,收費400元。
談及收費定價標準,李丹說道:「在一定程度上參考了同行的定價,但也不是完全參考行業,每個人定的價格都是特別個人化的。」
維權困境
吳歡與寵物溝通師的溝通過程並不愉快,她因此提出退回部分費用,對方卻以吳歡態度差、溝通中又補充其他問題為由,拒絕退款。
溝通師收完錢「消失」后,林念決定維權。她舉報了對方的支付寶賬戶,但由於是正常的私下轉賬交易,申訴被駁回。
李欣彤選擇舉報寵物溝通師的微信賬號,進行維權。投訴后,微信團隊反饋審核結果:「根據你提供的信息,暫無法認定投訴對象存在違規行為」。一周后,投訴再次得到反饋,對方賬號「涉嫌違規」。
微信投訴反饋。受訪者供圖
但事情還未結束。由於李欣彤曾通過銀行卡轉賬支付,且對方賬戶存在3條違規,因此交易被銀行和警方識別為電信詐騙,對李欣彤所有的銀行卡進行「保護性止付」。無奈之下,李欣彤去派出所將自己的銀行卡解凍,並接受了反詐教育宣傳。
至於自己支付的「溝通服務費」,由於金額較小,沒達到立案標準。如果想要追回損失,只能通過民事訴訟,「誰會為了這幾百塊打官司?」
北京市東衛律師事務所錢汪龍律師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說,根據現行法律規定,消費者被騙金額未達500元的,不構成詐騙罪,「但是一名或多名消費者累計被騙金額達到犯罪地立案標準的,則可能成立詐騙罪。若寵物溝通師收錢以後消失不見,且向不特定的許多人發布廣告或傳單,詐騙的可能性比較大。」
談及消費者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錢律師認為,現階段支付寶、微信都實行實名認證,因此轉賬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追回,或通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進行投訴。
另一方面,成年消費者作為一個成熟的民事主體行為人,是第一責任人。除非掌握對方明確的身份信息,或就某項交易達成協議,在認定一定的前提條件后,才能轉賬支付。「盡量不要選擇私下轉賬,防騙從自身做起。」錢律師表示。
與此同時,社交平台對用戶發布的寵物溝通師相關的業務、涉及金錢交易的行為,需從嚴審核和把關。如若消費者遭受一定的損失,且平台存在審核不嚴的情形,從法律角度考慮,平台可能要承擔一定的連帶責任。
「事情都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但消費者維權的難點在於,目前國內對於寵物溝通師還沒有清晰的職業認定。由於這個行業還沒有成體系,缺乏明確的標準來量化寵物溝通師的溝通效果。」錢律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