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人為什麼喜歡「喪權辱國」的右翼新總統?

京港台:2023-11-21 22:46| 來源:智谷趨勢 | 評論( 51 )  | 我來說幾句

阿根廷人為什麼喜歡「喪權辱國」的右翼新總統?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又一個「特朗普」橫空出世!

  又一個國家即將發生驚天之變。

  這個國家,就是球王梅西的祖國——阿根廷。

  2023年11月19日,哈維爾·赫拉爾多·米萊在第二輪投票中,以55.95%的得票率擊敗對手馬薩,成功當選新一任阿根廷總統。

  米萊在勝選演講中說,「阿根廷的重建,從今天開始。阿根廷衰落的終結,從今天開始。」

  作為一名右翼的政治素人總統,初次當選的米萊自然會獲得一定的關注度。

  不過,總的來說這種關注度依然停留在有限的範圍內,一則是這些年歐美集體右轉,各國冒出「特朗普」式的領導人已不再是新聞;二則是除了足球外,當今的阿根廷在國際政經的影響力實在堪憂。

  然而,偏偏是這樣一個國家,收穫了來自中國本不應該有的大量關注,而且無關足球。

  要知道,假設在北京鑽洞穿過地心直到地球的另一側,那麼最終會從阿根廷破土而出。中國和阿根廷這兩個國家,在地理位置上恐怕是最遠的了。

  現在,地球另一端的自媒體大聲疾呼:

  「阿根廷推開了地獄之門」。

  阿根廷變天,為啥中國人如此激動?

  究其原因,還是這位新晉阿根廷總統提出的施政措施在國人看來太過逆天,最大的擔心恐怕是:這幾年中國丟在阿根廷的那些人民幣,怕是是要打水漂了。

  

  新總統真的「逆天」?

  來看看我們的阿根廷新總統是怎樣「離經叛道」的吧:

  在經濟上,米萊主張削減政府支出以實現開支平衡,將阿根廷的20個國家部門減少至8個,停止公共支出,還要把阿根廷的養老、醫療、教育甚至監獄等全部私有化,以減少政府支出;  

  在稅收政策上,大幅削減政府稅收,取消大部分的稅種和稅收;

  在社會問題上,他認為僅在懷孕婦女生命受到威脅時才應該人工流產,並提議通過公投廢除墮胎合法化;

  此外,他還支持平民擁有槍支;贊成器官交易合法化;囚犯要通過工作來掙錢支付監獄費用,而不是用納稅人的錢來供養;否認全球變暖等等等等……

  如果說上面這些還都是些獨立議題,到了中國人認為大是大非的領土問題上,米萊的發言也堪稱逆天,「馬島可以是英國的」。

  而在所有計劃中,最讓中國人覺得最不可思議的,還是米萊宣稱的廢除阿根廷本國貨幣比索,採用美元作為國家貨幣。

  我的乖乖,連國家經濟命脈都送到美國頭上,堪稱喪權辱國。

  一些中文自媒體認為米萊是將阿根廷推入地獄深淵的推手,但實際上,阿根廷人早已被在地獄邊緣被地獄之火煎烤多時了。

  過去幾年,這個南美第二大經濟體經歷嚴重的惡性通脹。

  而造成惡性通脹的罪魁禍首,就是阿根廷央行。

  為了支付飆漲的公共開支,阿根廷央行無節制地印鈔,導致阿根廷的通脹率飆升。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阿根廷過去12個月的通脹率達到142.7%,創32年來新高,是全球通脹最高的國家之一。匯率方面,阿根廷比索的官方匯率大跌了近50%,至1美元兌350比索左右。黑市匯率跌幅更大,據報道為1美元兌600比索。

  事實上,阿根廷民間早就在用美元私下進行日常小額的商品交易,法定貨幣比索與廁紙無異。用米萊的話來說,阿根廷的貨幣「甚至連糞便都不值」。  

  為了終結這種局面,米萊要乾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剝奪阿根廷央行的印鈔權,廢除比索。要知道,美元的印鈔權可不在阿根廷央行手裡。如果美元化,那麼目前的惡性通貨膨脹將得到遏制。

  沒錯,米萊的確是一個政治素人,從政經驗尚淺。但很巧合的是,米萊在經濟領域有著相當分量的發言權。

  他曾獲得了貝爾格拉諾私立大學的經濟學學士學位,並在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和托庫阿托迪泰拉私立大學獲得了兩個碩士學位。

  他曾擔任瑪克薩菲養老金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布羅達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以及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的顧問。他還曾擔任滙豐銀行的高級經濟學家,也曾在其他國家和政府公共機構擔任首席經濟學家。

  一個國家不發行使用自己的貨幣,全面美元化的政策真的可行嗎?

  

  阿根廷,請再死得徹底一些

  其實,美元化先例不是沒有,而且還很多。

  巴拿馬、厄瓜多和薩爾瓦多這三個拉丁美洲國家都曾經有過美元化的歷史。

  拋開1904年就已經美元化的巴拿馬不談,厄瓜多2000年美元化后,GDP在20年內增長10倍。即便政府出現財政問題,貨幣也依舊保持穩健,通脹率也維持在了拉丁美洲國家中最低水準那一檔,2023年其通脹率預測僅為2.5%。

  

  反觀阿根廷,病入膏肓久矣。

  不僅是阿根廷,對於很多拉美國家來說,高通脹都是國家經濟的頑疾。

  為什麼阿根廷央行會跌入無止境印鈔的惡性循環呢?

  拉美政府往往會在經濟上採取民粹主義去討好選民,在政府開支上毫無節制,造成債台高築。

  政府拿外債沒辦法,頂多偶爾能拉中國這種需要人民幣國際化的國家救救急;內債可就太easy了,為了化債,政府控制的央行便會將債務貨幣化大肆印錢,通脹也就隨之而來了。

  美元化也就意味著央行失去了濫發貨幣的權利,美元化國家的公民也會享受與美元掛鉤的低利率和更長的貸款期限。此外,由於貨幣發行權不在自己手上,對於制約國家和政府胡亂花錢也就有了硬性約束。  

  阿根廷的美元化之路能夠一帆風順嗎?

  很多評論家都不看好。

  原因是,阿根廷解決不了巨量的美元來源問題,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實施這樣雄心勃勃的計劃。

  雖然說,阿根廷人私下交易普遍開始使用美元。但是,這僅僅限於日常交易行為本身。

  假如一個國家要廢除原先的本國貨幣,完全美元化。那麼該國所有居民的資產和存款勢必要完全轉為等量美元去計量。

  這個數目對於現在的阿根廷來說,可是一個天文數字!

  數據顯示,阿根廷近期外匯儲備已不足320億美元,其外債規模在2022年底達2767億美元。

  而近年來,因為信用一塌糊塗,阿根廷已經無法進入全球債務市場。

  那麼,巨量美元從何而來?貿易嗎?

  雖說美國也是阿根廷的重要貿易夥伴,但美國對阿根廷需求寥寥,靠那點貿易額遠遠不夠。

  是啊,美國人從阿根廷買什麼呢?

  糧食?美國自己就是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  

  礦產資源嗎?阿根廷有的,美國都有。

  汽車?別開玩笑了!

  難不成,靠進口牛肉?……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美國人對於阿根廷優勢產業的需求,真沒多少。

  阿根廷要想順利完成國家美元化,還得靠美國拉一把。

  問題是,阿根廷通脹雖然高,但國家還沒破產。既然沒破產,其國內資產的價格就還是太高了。

  所以,當一些中文自媒體渲染米萊會把阿根廷帶入地獄,恐怕很多阿根廷人反倒會樂見其成。

  至於「窮人」,反正他們一沒有多少存款,二早已使用美元日常交易,受影響反而是最小的。

  恐怕阿根廷人內心的OS是: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不置之死地,如何能得新生?

  

  中阿關係大逆轉?

  米萊當選,假如真的推動阿根廷美元化,那麼早些時候中阿之間的不少協議怕是要泡湯了。

  今年6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與阿根廷中央銀行續簽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互換規模為1300億元人民幣/4.5萬億比索,有效期3年。  

  一旦阿根廷完全美元化,中國手上持有的比索,怕是連廢紙都算不上。

  既然如此,問題來了。

  阿根廷要美元化,為什麼不選中國?

  中國也有大量的美元啊。

  再說了,阿根廷離美國那麼近,選擇美元化之後,不怕國內資產被美國收購,不怕國家經濟命脈掌握在美國手上嗎?

  阿根廷,重回製造業大國的路不走,非要當美國的狗嗎?

  這話還真的說到點子上了。

  阿根廷政府為什麼總是會揮霍無度?

  很多人應該都聽過《阿根廷別為我哭泣》這首歌吧?這首歌背後的故事,就是上個世紀阿根廷的著名總統貝隆的夫人艾薇塔。

  作為多次當選阿根廷總統的貝隆,是依靠民粹力量上台的。

  為了滿足底層民粹的要求,加強民眾的社會福利和高工資。貝隆加大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使得私有企業競爭力不斷減弱。與此同時,貝隆將許多企業國有化,採取保護主義政策,對外資建立關稅壁壘,以保護該國薄弱的工業。

  平心而論,阿根廷是建立起了自己的工業體系,比如汽車產業,在拉丁美洲屬於第一梯隊。  

  但是,由於阿根廷單方面強調進口替代,國有企業效率極低,人浮於事,缺少競爭動力,根本沒有辦法跟正常世界其他廠商抗衡,更加依賴國家保護和財政補貼。

  貝隆的繼任者,為了繼續討好選民,只能繼續加碼,推出大量基建和福利措施。

  於是,債務雪球就越滾越大,從1827年至2021年之間,阿根廷曾有九次主權違約記錄。

  貝隆不行,與貝隆政見不同的右派上台就行了嗎?

  不存在的。

  因為右派一上台,必然要縮減財政開支和砍福利,而國企又把控了社會的大部分財富,財富都在少部分人內部打轉。對於大多數民眾而言,如果沒有政府打開福利這個水閘,他們連湯都喝不到,右派政策必然激起民怨沸騰。

  於是左派又一次上台,國家再一次循環往複。

  所以,美元化可能確實是阿根廷為數不多的出路。

  米萊稱:「拉丁美洲只有再次接受自由理念,才有出路。政府不能干涉個人的生命、自由和財產。」

  站在阿根廷人的位置,如果只有靠美國才有可能重返榮耀,為什麼不徹徹底底地靠一次呢?

  而且,「所有發展中國家都渴望發展成為發達國家」是中國人以自己的想法去揣度他國民眾心思的一個思維誤區。

  熟悉阿根廷歷史的人都知道,阿根廷祖上真富過。對於曾經富過的阿根廷人來說,國家發展從來都不是真問題,畫個發展的大餅對於他們來說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

  對他們而言,甭管發不發展,紅利能不能分到自己頭上,才是最迫切的問題。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0 20: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