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看拜習會:世界安全了一點點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德國媒體繼續關注舊金山拜習會帶來的變化。
德國廣播電台表示:拜習會前,美中處於對峙狀態,而且有很多爭吵。拜習會後,世界略略安全了一點點。在南中國海因衝突出現危險的軍演之前,兩國首腦會先通電話。雖然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冰川時代結束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春天就要到來。但在多個領域重又出現的談話意願可帶來進一步的結果。中國因經濟蕭條需要投資者。美國總統拜登在競選戰中迫切需要在反毒品戰中獲得勝利。如果雙方能將近年來的對峙轉為純粹的競爭,那麼,舊金山拜習會將是一個真正的成就。
德國《星星》周刊表示:雙邊關係成功的關鍵是交流。從這一點來看,近來變得冷冰冰的美中關係可能還是會有一個未來。雖然拜習會沒有帶來滿面春風,但至少解凍了。兄弟之吻在這裡當然是期待不到的。但兩個首腦畢竟一起會談了。他們四小時的會談,給世界留下了四點:世界會變得更綠一些。雙方將在氣候保護方面做出更大努力。毒品的力量會受到一些限制。台灣繼續是雙方爭吵的首要話題。在這一點上,雙方誰也沒有向對方走近一步。拜習會最後發出的可能是最重要的信息,即兩國首腦又相互會談。沉默是銀,談話是金。雙方許諾還會繼續會談。這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法蘭克福彙報》認為,直接對話可以起到緩和緊張局勢的作用。隨著中國的崛起,兩國已成為典型的戰略競爭對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都是如此。在拜習會上,習近平顯然毫不掩飾他準備使用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的事實。不幸的是,人們必須認真對待這件事。
《新奧斯納布呂克報》認為,在美中和解的背後,可能存在這樣一種認知:雙方合作不了,但沒有彼此也過不下去。兩個經濟體緊密相連,不能簡單地將和平共處拋之腦後。但這並不能改變根本利益衝突繼續存在的事實。例如,台灣問題依然是衝突的根源,而且衝突隨時可能上升。拜登總統毫不掩飾他將習近平視為獨裁者的事實。系統競爭繼續存在。
《柏林日報》表示:一個不穩定的中國不僅對亞洲,而且對美國和德國都不利。超級大國之間的妥協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