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家長痛恨孩子春秋假?

京港台:2025-9-20 01:19| 來源:旅界 | 評論( 1 )  | 我來說幾句

​為什麼很多家長痛恨孩子春秋假?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01

  這兩天,我的朋友圈裡有兩種聲音尖銳對立。

  一邊是旅遊從業者們拍手叫好:春秋假終於放開了,酒店、民宿、旅行社有新生意了。

  另一邊則是不少家長語氣里藏不住的無奈:孩子放秋假了,可我們上班怎麼辦?

  事情的起因,其實是近日商務部等九部門發布的一份政策文件——《關於擴大服務消費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這份政策中,有優化學生假期安排,探索設置中小學春秋假,相應縮短寒暑假時間,增加旅遊出行等服務消費時間的相關表述。

  由此,春秋假這個原本只在北京等少數試點地區學校試行的概念,突然就被全國範圍關注到了。

  消息發布前後,廣東、浙江、江蘇等地積極響應,陸續公布了今年的秋假安排。

  比如,今年浙江杭州多城區的學校秋假安排為9月28日至30日,剛好連上國慶,構成超級長假,江蘇也明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試行將五一前3個工作日、國慶前3個工作日分別設置為中小學春假和秋假。

  

  相關政策截圖

  佛山、溫州、寧波等地部分學校則將今年學生秋假設置在11月12-14日,錯開高峰人流。

  一石激起千層浪。

  在鼓勵錯峰休假的大旗下,一些文旅企業看到了轉機,尤其是酒店、親子游、周邊游從業者,他們習慣了暑期的忙,也早已習慣了春秋季的冷。

  現在,春秋假政策給了旅遊從業者淡季回暖的希望。

  但另一邊,家長的聲音卻越來越刺耳。

  「杭州秋假9月28日開始,家長也能提前放假陪孩子嗎?」

  「秋假只放學生,家長只能請年假,誰來批?」

  「孩子放假了沒人管,只能拚命求老人支援。」

  小紅書上相關詞條閱讀量飆升,幾張截圖在家長圈瘋傳,核心訴求很明確,要麼全家放,要麼別瞎折騰。

  

  不過,家長群體的分裂,也在這次春秋假政策公布后展現得淋漓盡致。

  也有一部分家長支持春秋假,認為孩子能在課業重壓下適當喘口氣,哪怕不能出行,也能在家恢復狀態。

  但更多的聲音卻是質問,為什麼放假的是孩子,受累的卻是父母?

  旅遊業在叫好,家長卻在崩潰,這讓春秋假成為一個典型的雙刃劍政策。

  02

  春秋假政策背後,旅遊業者對於這一政策能順利落地已經期待多年。

  這些年,每到長假、小長假、暑期,中國的熱門景點幾乎都要上演一次「人從眾」盛況,酒店、民宿房價被推到天花板,連一杯咖啡都能賣出節日溢價。

  即使今年國慶,很多酒店收客不及預期,依然讓眾多消費者吐槽太貴、住不起,這背後是其實是亘古不變的供需曲線,假期過於集中導致需求扎堆爆發,服務質量跟不上,體驗自然打折。

  事實上,攜程董事局主席梁建章等業內專家學者,早在幾年之前就頻繁呼籲推廣中小學春秋假,認為這項改革不僅對旅遊行業有重大利好,也會對中國家庭的時間安排、親子教育、代際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與此同時,他們也在呼籲春秋假不能只放孩子,還要同步推動更靈活的年假制度,讓家長也能休。

  在梁建章等人看來,對企業而言,實施員工帶薪假期制度不會嚴重妨礙運營,對學生而言,一到兩周的休假也不會耽誤學生的學習進度,並且現有的寒暑假制度在時間上也不甚合理。

  這套邏輯其實很完整,甚至可以說非常理想。

  你若給了孩子3天假,卻不給大人配套安排,那這3天很可能就是孩子窩在家裡刷遊戲、看綜藝、發獃,原本設想的文化旅遊、親子共育、走出課堂,在現實面前全線落空。

  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如果沒有配套設計,就容易成為紙上假期。

  更現實的問題還在於,放假在一些地方,成為教育焦慮的引爆點。

  有朋友告訴我,江蘇雖然已經發文鼓勵秋假安排,但南京不少學校依舊無動於衷,背後則是教育局接到了大量投訴,而且是來自所謂有身份有背景的家長。

  他們的理由聽起來也很現實:「家裡沒人帶孩子,這3天耽誤了,還考什麼985、清華北大?」

  你可能都聽笑了,但教育競爭在內卷到極致的東亞社會,從來沒有緩過這口氣。

  當假期成了學習的障礙,「多放三天」就可能被視為「落後三天」,政策想要改善生活質量的善意,也難逃功利主義詰問。

  所以,很多家長對春秋假出奇憤怒背後,反映的是一個結構性問題——

  你可以減學生的負擔,但你得先減父母的壓力。

  家長之所以焦慮,是因為他們必須協調工作、孩子、教育進度和生活節奏,任何一個變數的錯位,都會帶來一連串連鎖反應。

  如果能做到孩子放得輕鬆,大人請得從容,春秋假就會從家長口中的假期災難,順利化身旅遊業和家庭之間的平衡閥。

  03

  春秋假要真正走進家庭,不僅僅是和家長的年假要協調一致,它還需要更多細節的支撐。

  比方說,最現實的一點,就是放假信息要大幅提前公布。

  今年一些地方學校的秋假安排,是在九月中下旬才臨時公布,家長根本沒有準備,旅遊產品也來不及對接。

  結果本來能錯峰的時間,最後還是擠在一起。

  假期如果真要成為消費窗口,就必須提前至少半年到一年公布,讓家長有餘地去調班,讓企業有空間去配合,讓旅遊業者有時間推出匹配的產品。

  而春秋假期一旦穩定,酒店、旅行社、景區完全可以提前規劃專門的產品。

  比如周邊兩到三天的親子研學游,或者輕量級的自然體驗項目,都非常契合春秋假期的屬性。

  對酒店業者也一樣,過去春秋兩季的入住率常常冰點,如果能配合假期提供更靈活的套餐,比如帶娃家庭房、親子活動、短途游聯動,完全可以把冷清的大廳點亮。

  

  酒店親子做披薩活動/旅界實拍

  說白了,很多家庭其實並不想在春秋假遠赴外地,只想帶孩子到近郊走一走,如果文旅企業能把產品打磨得更接地氣,春秋假就能迅速變成淡季的流量入口。

  還有一點更關鍵。

  各地沒必要一窩蜂放假,只是把春秋假簡單地疊加在國慶和五一之前,那樣效果有限,反而可能製造新的出行高峰。

  真正有效的錯峰,是在全國範圍內形成差異化安排,有人在九月放,有人在十一月放,學生分批走出校門,旅遊市場才會真正均衡。

  家長的另一個擔心是亂收費。

  這幾年,補課、託管、社會實踐活動常常夾帶著收費爭議,假期一旦變成新的收費窗口,家長的支持度會迅速下降。

  其實解決辦法也很簡單,把選擇權留給家庭。

  家長忙不過來,可以把孩子交給託管,家長有精力,可以自己安排出行,關鍵是要堅決禁止假放假、真補課。

  今年春天,杭州市教育局辦公室就發布過一個明確的通知,裡面寫得很細:

  春秋假託管不收取託管服務費,學校組織開展春秋遊或其他社會實踐活動的,收費按有關規定執行,而學生用餐據實收費,收費標準應公示並事先告知家長,相關減免按政策規定執行,嚴禁學校利用春秋假違規亂收費。

  這樣的規則若能落實,家長的信任感自然會提升。

  春秋假就像一塊拼圖,教育、企業、家庭、文旅行業,每一方都要把自己那一角補齊。

  當假期可以提前公布,亂收費被嚴格禁止,文旅產品跟上腳步,春秋假才會從爭議里走出來,變成一場真正的全民假期。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8 23: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