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沒有撤走,只是在默默脫鉤

京港台:2025-4-12 03:24| 來源:建設性意見 | 評論( 8 )  | 我來說幾句

微軟沒有撤走,只是在默默脫鉤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4月3日,華大基因使用的Microsoft 365突然被停止服務;

  4月10日,中山大學使用的Microsoft 365突然被停止服務。

  「突然」這兩個字可不是什麼標題黨吸引眼球的套路,而是兩家機構數萬名用戶發現賬號無法登陸、數據無法取回時的真實感受。

  有知情的朋友告訴我,突然被停止登錄許可權后,中山大學給全體師生用戶留了2天時間從Microsoft 365雲端取回數據。「就這2天搶救數據的時間,還是溝通商議后對方施捨來的」。

  這裡說的「對方」指的是Microsoft 365在中國區的獨家代理商世紀互聯。

  再聯想到上周,微軟外包服務商微創公司大規模裁撤與微軟中國相關的項目團隊。還有今年,微軟Office向鴻蒙操作系統的授權到期未續約,意味著今後鴻蒙系統的用戶將無法再使用Office系列軟體。

  以上信息串聯起來,難免讓人多想:

  微軟,要全面撤出中國了嗎?

  針對這個猜測,日前微軟中國已經正式澄清,沒有停止中國市場運營的計劃,並且4月23日還將在北京舉辦「微軟創想未來峰會」,同時慶祝微軟成立50周年。

  但截至發稿前,微軟方面並沒有回應華大基因和中山大學購買的Microsoft 365服務被單方面突然停用的原因。

  其實,事情已經很清晰了,只是微軟和世紀互聯方面都不方便把真實原因說出來:

  微軟沒走,只是在默默地與中國市場一點一點脫鉤。

  前天寫《中美脫鉤斷鏈,沒有回頭路了》那篇文章時我就已經提醒過大家,關稅戰只是一個突出現象,它反映的是中美兩國正在脫鉤的現實。並且,脫鉤絕不會僅限於貿易和經濟,一定會向科研、教育等更多的領域蔓延。

  作為一家商業公司,微軟自身絕不可能幹出在合約期內無緣無故給客戶停權的事,那會極大傷害其雲服務產品賴以生存的信用。

  但作為一家美國企業,微軟服從美國政府頒布的(制裁實體機構等)法規,或者是嗅探到什麼大環境變化后提前作出切割動作,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微軟暫時還不會走,但已經在默默脫鉤。

  對於微軟產品的用戶,特別是將數據儲存在雲端的Microsoft 365用戶來說,以上變化需要引起高度注意,別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的重要數據獻給中美脫鉤做了犧牲品。

  據了解,華大基因在變化發生后已全員轉用WPS系列軟體和雲服務,中山大學因為集中採購流程的原因,還沒有整體轉向某個替代方案,一眾國產軟體都有機會,其中WPS因為功能齊全和用戶廣泛的原因可能性最高。

  另外我注意到一個特別有標誌性意義的數據,對於我這個人生第一節電腦課就用微軟的85後來說特別有感觸: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考試科目可以在微軟Office和WPS Office之間選擇一個,2024年,選擇WPS的報名人數接近200萬規模,首次超過微軟Office。

  時代真是變了。

  而且,微軟還面臨一個難題,就是它的AI工具遲遲無法在中國落地,短期內好像也看不到機會。

  此前微軟雲服務因合規的原因無法獨立在中國內地運營,後來微軟將雲服務整體授權給中國公司世紀互聯來獨立運營,這才滿足了法規要求。但AI應用的市場格局與雲服務有很大不同,微軟估計很難找到一家類似的中國公司來承接運營。

  中國大陸市場占微軟全球營收比例僅1.5%,或許這也是微軟默默脫鉤的背後原因之一。

  一點建設性意見:

  中美脫鉤大背景之下,誰也不知道下一個受影響的會是哪裡。無論機構用戶還是個人用戶,都該早做準備了。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8 06: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