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跟蹤哈佛學霸,終於發現:牛逼的人靠的是…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最近,閨蜜甜甜,跟我瘋狂吐槽現在的生活。
今年剛剛30歲的她,混跡職場六七年,卻依舊還是小職員,每天還在擔心被裁。
她說:「哎,到了我這個年紀,真的會焦慮。」
我笑笑對她說:「你的焦慮,不是因為年紀,而是因為一事無成,當你個人的能力跑過年紀的增長時,你是不會焦慮的。」
「我也很努力啊!」
聽她說完,我忽然就想到了哈佛學霸魯林希說過的一句話:
「努力是獲取能力最笨拙的方式,一個人想要超越年紀的快速成長,學習力才是關鍵。」
13歲學渣,22歲逆襲上哈佛
是學習力,讓她逆風翻盤
魯林希,最先進入大眾視野的角色,是獲得2019年《我是演說家》第五季亞軍。
當時24歲的她,人生已經完成了2次逆襲轉變。
從「學渣」逆襲到省一級重點高中,22歲修完哈佛碩士學位;
從演講小白,一個月時間成為《我是演說家》全國亞軍。
談到魯林希,很多人都認為她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小孩」,一直聰明伶俐,成績超乎尋常。
可是她卻說,以前的自己是個貪玩、不學習,成績十分差的「叛逆少女」。
在小學一年級開始,魯林希的成績就開始吊車尾,長期霸佔班級倒數的位置。
一份科學卷別人都能考90多分,而她最多考40幾分,老師都嘲笑的說,就沒見過這麼笨的孩子。
到了初二,家長一心想讓她考進當地最好的高中——杭州二中,可是,她的成績水平,想都不用想,根本考不進。
媽媽跟她聊了一個晚上,有一句話讓她記憶尤深:現在你再不努力,可能就真的爬不起來了。
從那之後,她決心考學,將荒廢掉的知識補回來。
她開啟了瘋狂的備考模式,每天5點,起床背書。
課上狂寫筆記,課下遨遊題海,連等公交、打飯排隊都在背課文,路上大聲背單詞,從來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她將學習方法細分,研究出一套「學習力金字塔」,從認知提升、效率管理到方法技巧,構建了自己的學習方法論。
一套記憶方法,以前3天背不會的課文,現在越背越快,還不容易忘記;
一個學習方程,學習過程拆解,用最快方法學到要學的知識,事半功倍;
一個自學套路,不僅學習速度加快,還能全面發展,快速掌握了好幾項課外技能;
初二那年,靠著這套方法,成績倒數的她,竟然真的奇迹般的逆襲了。
成績一躍成為班級前三,課外還有餘力參加徵文、演講、數學比賽,先後獲得各項一等獎,成為全校名人。
之後,她的學習能力極大提升,解題和反應能力比正常人快了兩倍。
初三下半年,她穩居班級第一,考上省里最好高中;
高考,放棄保送清華北大的機會,考進美國華盛頓大學;
研究生,22歲的她以全A成績獲得哈佛心理學碩士。
「叛逆少女」搖身一變成為哈佛學霸,魯林希實現了逆襲,成為備受矚目的優等生。
▲魯林希帶娃參加哈佛大學畢業典禮
而她靠的不是家境,不是絕密資料,而是學習力,一種能與絕大多數同齡人迅速拉開差距的能力。
學習上的逆襲,讓她信心倍增,同時在其他方面,照樣讓她逆風翻盤。
真正厲害的人
換了領域也不會太差勁
2019年3月,魯林希參加《我是演說家》,憑藉《堅守初心與匠心》的精彩演講贏得全國第五季亞軍。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勇奪亞軍的演說家,在決賽前還是個不不折不扣的「小白」。
在《我是演說家》第一輪競演結束后,她是唯一一個被留下來重新錄製的。
被留下錄製節目后,她花了1周的時間研究了50多本演講書籍,上千部演講視頻。
就為了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演講方式,然後再結合自身經歷,用語言搭配肢體動作,將最好的一面展現給了觀眾。
1周時間,閱讀50本演講圖書,還能將重點內容歸類總結;
半個月時間,就完成了1000部演講視頻的研究,鋪滿整整30套思維導圖;
一個月下來,演講大咖的100+套肢體行為已經完全掌握,臨場發揮,也得心應手;
......
1個月後,她從演講小白逆襲成《我是演說家》全國亞軍。
總決賽時,所有評委集體大跌眼鏡,完全想象不到這麼短的時間,她的變化會這麼大!
魯豫評價稱讚她:「魯林希的改變真讓人驚奇,她的演講水平,即便是有5年的實戰經驗的人,可能都達不到。」
「林希講的很多話,我覺得社會都需要這樣的聲音,但是只有她說出來了1」
一貫冷靜的洛勇老師也對她大加讚賞:「她的經歷,造就了她的厚重,很有內涵!」
有人問她,這麼短的時間,有這樣的進步,怎麼做到的?
而她卻說,強大的學習力,是她成功的底牌。
這些知識提煉,別人可能至少要花上3個月,而她用高效的學習力,只用到一半甚至更少的時間,就達到了。
就像哈佛教授偉林教授所說:「一個人普通與優秀的差距,僅僅在於學習力。」
最近一年,魯林希被邀請到各類綜藝節目中分享「知識心得」和「學習方法論」。她現在,已經幫助15萬人實現了逆襲。
作為哈佛教育學院的研究生,一位教育心理學的博士,她致力於將這套學習法,教給更多人。
因為超高知名度,她在美國麻省女子監獄長期任教,是監獄里唯一的外籍老師。
只用了半年時間,就幫助了近百位只有小學水平的服役學員通過美國高中學歷考試。
只有24歲的魯林希,獲得了高學歷、美滿的婚姻還有超乎常人的生存之道。
魯林希坦言:學習力是最重要的,也是支撐她走到現在的原因。
上哈佛,做名人,成為同齡人的榜樣,24歲的她全都做到了。
提到學習,很多人覺得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學好。
不是的,沒有方法的學習,往往是無用功。
近些年,心理學家、教育家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很多所謂的「天賦」,其實都可以通過後天習得。
資歷平平的魯林希,從學校、職場,到社會的逆襲,就是最好的明證。
有人問:教別人學習的課程很多,為什麼要選擇魯林希的課程呢?
兩個原因:因為她不僅僅能教會孩子考高分,更重要的是幫助任何職業的人都能找到提升高效學習能力的秘訣。
10歲小智升學考試,2個月時間,靠「遊戲激勵法」將數學成績提升了20分;
25歲大玉找工作,1個月研究了數百版簡歷,用「學霸筆記法」做簡歷,被知名大企業直接錄取;
45歲寶媽范姐考會計證書,用「輸入輸出學習法」擺脫「學了就忘」的痛苦,半年順利拿到證書;
......
逆襲從來不是一個勵志雞湯故事,而是被驗證過的方法和策略,而這個高效學習的能力,只要你肯學,就能掌握,你也能成為一個具有與別人拉開差距能力的人。
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斯也說過: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