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王下22: 1-20>

[複製鏈接]

3378

主題

339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700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0-6 04:5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下22: 1-20】【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一年。他母親名叫耶底大,是波斯加人亞大雅的女兒……。】在列王紀下第二十二章中記載了,猶大好王約西亞。約西亞收集百姓所奉獻的銀子,用來修理聖殿;他在殿里發現律法書而向神求問;女先知戶勒大預言聖城將要被毀,但約西亞能「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裡」。本章首先說到:【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一年。他母親名叫耶底大,是波斯加人亞大雅的女兒。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約西亞登基的時候年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十一年。他母親名叫耶底大,是波斯加人亞大雅的女兒」。約西亞出生前三百多年,已經有神人預言他的來臨(王上13:2)。約西亞在猶大「作王三十一年」,耶利米(耶1:2)、西番雅(番1:2)在他執政期間做先知。「約西亞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行他祖大衛一切所行的,不偏左右」。雖然此時猶大背道之風流行全國,但約西亞沒有隨從他父親和祖父的罪惡,卻一心行神眼中看為正的事,不偏左右,在猶大王中,很少有這樣的評語。【約西亞王十八年,王差遣米書蘭的孫子、亞薩利的兒子書記沙番上耶和華殿去,吩咐他說:『你去見大祭司希勒家,使他將奉到耶和華殿的銀子,就是守門的從民中收聚的銀子,數算數算,交給耶和華殿里辦事的人,使他們轉交耶和華殿里做工的人,好修理殿的破壞之處。就是轉交木匠和工人,並瓦匠,又買木料和鑿成的石頭修理殿宇,將銀子交在辦事的人手裡,不與他們算賬,因為他們辦事誠實。『】「約西亞王十八年,王差遣米書蘭的孫子、亞薩利的兒子書記沙番上耶和華殿去,吩咐他說:『你去見大祭司希勒家,使他將奉到耶和華殿的銀子,就是守門的從民中收聚的銀子,數算數算」。「書記」是負責管理外交公文,相當於外交部長。耶利米書中經常提到「書記沙番」,他的三個兒子、兩個孫子都是敬畏神的人。「希勒家」是耶路撒冷的大祭司(12:10)。「守門的」指守聖殿門的利未人。修殿的銀子,是「看守殿門的利未人從瑪拿西、以法蓮,和一切以色列剩下的人,以及猶大、便雅憫眾人,並耶路撒冷的居民收來的」。(代下34:9)。此時亞述帝國疲於應付東方的敵人,無力控制西方的行省,所以北國剩下的百姓也回到聖殿敬拜。「交給耶和華殿里辦事的人」,「辦事的人」,就是監督耶和華殿的做工的人,「使他們轉交耶和華殿里做工的人,好修理殿的破壞之處」。「就是轉交木匠和工人,並瓦匠,又買木料和鑿成的石頭修理殿宇」。「木匠和工人」就是工匠和建築工人。「瓦匠」應該是砌牆工,因聖殿建築中沒有用到「瓦片」。「將銀子交在辦事的人手裡,不與他們算賬,因為他們辦事誠實『」。因這些聖殿中專業管修理聖殿的人「辦事誠實」,他們獲得大家的信賴,甚至不用派人監督。亞撒和約阿施時期曾經修建過聖殿(12:4-16;代下15:8),但之後就再也沒有修建過,而且還被眾偶像的壇所玷污(16:10-15),現在約西亞決定修建聖殿,表示了他向神的熱心。

【大祭司希勒家對書記沙番說:『我在耶和華殿里得了律法書。『希勒家將書遞給沙番,沙番就看了。書記沙番到王那裡,回復王說:』你的僕人已將殿里的銀子倒出數算,交給耶和華殿里辦事的人了。』書記沙番又對王說:『祭司希勒家遞給我一卷書。』沙番就在王面前讀那書。】「大祭司希勒家對書記沙番說:『我在耶和華殿里得了律法書。』希勒家將書遞給沙番,沙番就看了」。這裡的「律法書」,是摩西五經的一部分,可能是申命記中有關離棄耶和華所招來的災禍之經文 。在瑪拿西作王時期,可能銷毀了國中藏有的律法書,但瑪拿西時代的忠心祭司冒著生命危險把它藏在聖殿里。「書記沙番到王那裡,回復王說:『你的僕人已將殿里的銀子倒出數算,交給耶和華殿里辦事的人了』」。約西亞吩咐祭司去從聖殿收集得來的銀子「數算」后,就直接交給工人,用以買材料。「書記沙番又對王說:』祭司希勒家遞給我一卷書。『沙番就在王面前讀那書」。「祭司希勒家遞給我一卷書」,這是神賜恩與約西亞,使他發現早就被遺忘的律法書。沙番所讀的,很可能是申命記中陳明福禍的部分(申二十八-三十章),約西亞的復興,正是以申命記為根據的。【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便撕裂衣服,吩咐祭司希勒家與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米該亞的兒子亞革波、書記沙番和王的臣僕亞撒雅,說:『你們去為我、為民、為猶大眾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因為我們列祖沒有聽從這書上的言語,沒有遵著書上所吩咐我們的去行,耶和華就向我們大發烈怒。『】「王聽見律法書上的話,便撕裂衣服,吩咐祭司希勒家與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米該亞的兒子亞革波、書記沙番和王的臣僕亞撒雅,說」,「撕裂衣服」是痛悔和自卑的表現。約西亞王聽到神的話語之後的反應是憂傷痛悔,他為全國的罪而傷痛,因此便「撕裂衣服」。「你們去為我、為民、為猶大眾人,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約西亞是牧養神百姓的君王,所以他「聽見律法書上的話」,不是只顧自己痛悔,而是要帶領全體百姓迴轉,所以他說要「為我、為民、為猶大眾人」求問神。「以這書上的話求問耶和華」,是為了知道神審判是否真會降臨,就是求問耶和華神是否如申命記28:15-68中所寫的,將詛咒降在不遵從神的誡命之人的身上。「因為我們列祖沒有聽從這書上的言語,沒有遵著書上所吩咐我們的去行,耶和華就向我們大發烈怒」。約西亞在神話語的光照中看到了他們的罪,所以沒有把國家遭難的責任推給神,也沒有為祖先遮掩罪過,而是立刻承認了猶大人的罪,因「列祖沒有聽從這書上的言語,沒有遵著書上所吩咐我們的去行」,因此「耶和華就向我們大發烈怒」。

【於是,祭司希勒家和亞希甘、亞革波、沙番、亞撒雅都去見女先知戶勒大。戶勒大是掌管禮服沙龍的妻;沙龍是哈珥哈斯的孫子、特瓦的兒子。戶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區。他們請問於她。】「於是,祭司希勒家和亞希甘、亞革波、沙番、亞撒雅都去見女先知戶勒大」。舊約中除了戶勒大這位女先知,還有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出15:20)和士師底波拉(士4:4)。戶勒大是耶路撒冷人,她以能說預言受人尊敬。當時在猶大地除了她,還有先知耶利米、西番雅等。但因戶勒大住在耶城,祭司和書記奉王命,就近向她求問。「戶勒大是掌管禮服沙龍的妻;沙龍是哈珥哈斯的孫子、特瓦的兒子。戶勒大住在耶路撒冷第二區。他們請問於她」。「掌管禮服」,就是掌管王室或祭司的禮服。「耶路撒冷第二區」,位於耶路撒冷西北第一道與第二道城牆之間,最靠近王宮。因他們知道戶勒大是被神呼召的女先知,因此在緊急的情況下,就去找戶勒大「請問於她」。【她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們可以回復那差遣你們來見我的人說,耶和華如此說:我必照著猶大王所讀那書上的一切話,降禍與這地和其上的居民。因為他們離棄我,向別神燒香,用他們手所做的惹我發怒,所以我的忿怒必向這地發作,總不止息。『】「她對他們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你們可以回復那差遣你們來見我的人說」,就是叫那些來找她的人去回復王。真先知的話語帶有權柄,是因「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耶和華如此說:我必照著猶大王所讀那書上的一切話,降禍與這地和其上的居民」。「猶大王所讀那書上的一切話」,是指申命記中所預言的咒詛(申28:15-68)。
女先知戶勒大的預言,神必按照律法書上的內容,降禍與犯罪的猶大百姓。「因為他們離棄我,向別神燒香,用他們手所做的惹我發怒,所以我的忿怒必向這地發作,總不止息」。根據申命記的祝福與詛咒的原則,神要詛咒違背神的誡命,拜偶像的以色列百姓。神是公義的,即使敬虔的約西亞王謙卑的來悔罪,也為百姓代求,該執行的懲罰也要執行,因為百姓雖然表面跟隨約西亞的復興,但心裡還是繼續離棄神、得罪神。此時猶大百姓真實的屬靈光景,記載在耶利米書二至六章。

【然而,差遣你們來求問耶和華的猶大王,你們要這樣回復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至於你所聽見的話,就是聽見我指著這地和其上的居民所說、要使這地變為荒場、民受咒詛的話,你便心裡敬服,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應允了你。這是我耶和華說的。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裡;我要降與這地的一切災禍,你也不至親眼看見。』他們就回復王去了。】「然而,差遣你們來求問耶和華的猶大王,你們要這樣回復他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至於你所聽見的話,就是聽見我指著這地和其上的居民所說、要使這地變為荒場、民受咒詛的話,你便心裡敬服,在我面前自卑,撕裂衣服,向我哭泣,因此我應允了你。這是我耶和華說的」。「你便心裡敬服」,是指約西亞在神的話語面前心裡「柔軟」,這與「心硬」相反。因約西亞在神面前謙卑,所以神延遲了審判。「我必使你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到你列祖那裡;我要降與這地的一切災禍,你也不至親眼看見」。女先知戶勒大預言,約西亞王將「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就是在他有生之年不會看見「這地變為荒場、民受咒詛」。約西亞後來在與埃及法老尼哥的戰役中,埃及王將他殺了(23:29),他的遺體從北方米吉多運回耶城安葬,就應驗了女先知所說「平平安安地歸到墳墓」的話。他沒有見到巴比倫王攻陷耶路撒冷城,擄走其民的「災禍」。約西亞是蒙福的,他不會親眼看見那些可怕的日子。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不敬畏神的黑暗時代,因世人拒絕聽神的話,世上必會遭受神的懲罰!只要我們像約西亞那樣聽從神的話,敬畏神,在神面前自卑,神也會使我們像約西亞那樣蒙福。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聽從神的話,遵行神的旨意,敬畏神,在神面前自卑,這樣我們就能蒙神賜福!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5: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