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王上20: 1-43>(一)

[複製鏈接]

3338

主題

3358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26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8-22 05: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王上20: 1-43】【亞蘭王便哈達聚集他的全軍,率領三十二個王,帶著車馬上來圍攻撒馬利亞……。】在列王紀上第二十章中記載了,亞蘭王便哈達與以色列王亞哈之間的兩次爭戰。第一次亞哈與亞蘭軍對敵,按照先知的預言大敗亞蘭軍;次年第二次對敵,按照神人的話大敗亞蘭軍;因亞哈放走亞蘭王便哈達,先知預言神必要追討亞哈王的性命,以色列民也要因此付出慘痛的代價。本章首先說到:【亞蘭王便哈達聚集他的全軍,率領三十二個王,帶著車馬上來圍攻撒馬利亞;又差遣使者進城見以色列王亞哈,對他說:『便哈達如此說,你的金銀都要歸我,你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也要歸我。『以色列王回答說:』我主我王啊,可以依著你的話,我與我所有的都歸你。『使者又來說:』便哈達如此說:『我已差遣人去見你,要你將你的金銀、妻子、兒女都給我。但明日約在這時候,我還要差遣臣僕到你那裡,搜查你的家和你僕人的家,將你眼中一切所喜愛的都拿了去。『】「亞蘭王便哈達聚集他的全軍,率領三十二個王,帶著車馬上來圍攻撒瑪利亞」。亞蘭王便哈達「率領三十二個王」,由此可知,以大馬色為京城的亞蘭國是一個由許多城邦組成的聯邦王國;「撒瑪利亞」是北國以色列的京城。「又差遣使者進城見以色列王亞哈,對他說:『便哈達如此說」,「使者」是招降的使者;「進城」就是進入撒瑪利亞城,此時亞蘭軍已經兵臨城下。「你的金銀都要歸我,你妻子兒女中最美的也要歸我」,這是勸降的話,表示亞蘭國擁有藩屬國的所有權,可以隨心所欲地奪取對方視為寶貴的錢財和妻女。「以色列王回答說:』我主我王啊,可以依著你的話,我與我所有的都歸你『」。以色列王同意投降臣服,承認主權的歸屬。「使者又來說:』便哈達如此說:我已差遣人去見你,要你將你的金銀、妻子、兒女都給我『」。這是重申勸降的話。「但明日約在這時候,我還要差遣臣僕到你那裡,搜查你的家和你僕人的家,將你眼中一切所喜愛的都拿了去」。這是宣告即將進行搶劫掠奪。而亞哈所敬拜的偶像,在以利亞面前不可一世的耶洗別,現在全都束手無措,只能向亞蘭王俯首稱臣。

【以色列王召了國中的長老來,對他們說:『請你們看看,這人是怎樣地謀害我,他先差遣人到我這裡來,要我的妻子、兒女,和金銀,我並沒有推辭他。』長老和百姓對王說:『不要聽從他,也不要應允他。』故此,以色列王對便哈達的使者說:『你們告訴我主我王說:王頭一次差遣人向僕人所要的,僕人都依從;但這次所要的,我不能依從。』使者就去回復便哈達。便哈達又差遣人去見亞哈說:『撒馬利亞的塵土若夠跟從我的人每人捧一捧的,願神明重重地降罰與我!』以色列王說:『你告訴他說,才頂盔貫甲的,休要像摘盔卸甲的誇口。』便哈達和諸王正在帳幕里喝酒,聽見這話,就對他臣僕說:『擺隊吧!』他們就擺隊攻城。】「以色列王召了國中的長老來,對他們說:『請你們看看,這人是怎樣地謀害我」。「國中的長老」是商討並處理國家大事的人;「謀害」就是勸降和進行搶劫掠奪。「他先差遣人到我這裡來,要我的妻子、兒女和金銀,我並沒有推辭他」。就是接受招降。「長老和百姓對王說:『不要聽從他,也不要應允他』」。「長老和百姓」代表在撒瑪利亞城內的人,他們提出不接受其通牒。「故此,以色列王對便哈達的使者說:『你們告訴我主我王說:』王頭一次差遣人向僕人所要的,僕人都依從」,就是接受其招降。「但這次所要的,我不能依從。使者就去回復便哈達『」。就是不接受其招降。「便哈達又差遣人去見亞哈說:』撒瑪利亞的塵土,若夠跟從我的人每人捧一捧的」,便哈達的話是誇口自己人多勢眾。「願神明重重地降罰與我『」。這是以賭咒的語氣表示自己言出必行,否則甘願受罰。「以色列王說:』你告訴他說,才頂盔貫甲的,休要像摘盔卸甲的誇口『」。意思是等到打贏了仗,卸下了盔甲,再誇口得勝吧。「便哈達和諸王正在帳幕里喝酒,聽見這話,就對他臣僕說:』擺隊吧!他們就擺隊攻城『」。「擺隊」就是排好攻擊隊形,等候開戰的命令。

【有一個先知來見以色列王亞哈,說:『耶和華如此說:』這一大群人你看見了嗎?今日我必將他們交在你手裡,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亞哈說:』借著誰呢?『他回答說:』耶和華說,借著跟從省長的少年人。『亞哈說:』要誰率領呢?『他說:』要你親自率領。『於是亞哈數點跟從省長的少年人,共有二百三十二名。后又數點以色列的眾兵,共有七千名。】「有一個先知來見以色列王亞哈說:『耶和華如此說」,「有一個先知」,就是傳達神旨的那位神人。「這一大群人你看見了嗎?今日我必將他們交在你手裡,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交在你手裡」,就是使你大獲全勝」,這樣「你就知道我是耶和華」。雖然神早已預備了審判亞哈和以色列的器皿,但因時候還沒有到。但神主動施行拯救的目的,不是因為他們配得,而是讓百姓在迦密山之後,能第二次「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就要順服這位與百姓立約的自有永有的神。「亞哈說:『借著誰呢?』他回答說:『耶和華說,借著跟從省長的少年人』」。「借著誰」就是如何獲致勝利;「省長」是管轄北國行政區域的長官;「跟從省長的少年人」,此刻各行政長官帶著自己的年輕侍從避難於撒瑪利亞城內。「亞哈說:『要誰率領呢?』他說:『要你親自率領』」。神並不是要亞哈親自率軍出戰,而是讓他們主動出擊,而不是被動防禦。「於是,亞哈數點跟從省長的少年人,共有二百三十二名。后又數點以色列的眾兵,共有七千名」。「后又數點」也許亞哈覺得少年人的人數太少,心裡還不太放心,所以才又數點其餘的;「七千名」是北國以色列當時舉國的兵力,使用他們作「後援」部隊。

【午間,他們就出城;便哈達和幫助他的三十二個王正在帳幕里痛飲。跟從省長的少年人先出城;便哈達差遣人去探望,他們回報說:『有人從撒馬利亞出來了。』他說:『他們若為講和出來,要活捉他們;若為打仗出來,也要活捉他們。『】「午間,他們就出城;便哈達和幫助他的三十二個王,正在帳幕里痛飲」。「午間」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中東人通常都在休息,以色列軍出其不意得發動突襲;亞蘭邦聯的首長們「正在帳幕里痛飲」表示輕敵,未將戰事當作一回事。「跟從省長的少年人先出城」,即指二百三十二名年輕侍從擔任先鋒隊。「便哈達差遣人去探望,他們回報說:『有人從撒瑪利亞出來了』」。「探望」就是探察軍情;「有人從撒瑪利亞來了」,表示輕視敵人的數目,不以為意。因先出城的「少年人」只有232名,所以便哈達不能肯定他們是來「講和」還是「打仗」。「他說:『他們若為講和出來,要活捉他們」,表示他們的人數太少,不可能是為打仗出來;「活捉他們」表示和談期間已過,不再姑息。「若為打仗出來,也要活捉他們』」。就是不容敵人逃脫。【跟從省長的少年人出城,軍兵跟隨他們;各人遇見敵人就殺。亞蘭人逃跑,以色列人追趕他們;亞蘭王便·哈達騎著馬和馬兵一同逃跑。以色列王出城攻打車馬,大大擊殺亞蘭人。那先知來見以色列王,對他說:『你當自強,留心怎樣防備;因為到明年這時候,亞蘭王必上來攻擊你。『】「跟從省長的少年人出城,軍兵跟隨他們」,「出城」就是主動出擊;「軍兵」指七千名正規軍。「各人遇見敵人就殺。亞蘭人逃跑;以色列人追趕他們」。「見敵人就殺」就是近身廝殺,亞蘭人轉身逃跑,以色列人乘勝追擊。「亞蘭王便哈達騎著馬、和一些馬兵一同逃走」。王的護衛部隊,掩護王迅速逃走。「以色列王出城攻打車馬,大大擊殺亞蘭人」。以色列人攻擊亞蘭軍的精銳部隊,即戰車馬兵,亞蘭人潰不成軍。「那先知來見以色列王,對他說:『你當自強,留心怎樣防備」,「那先知」就是那位傳達神旨的神人。「你當自強」就是不可因為勝利而鬆懈下來,而應加強戰備,「因為到明年這時候,亞蘭王必上來攻擊你』」。「明年這時候」,可能指明年春天雨季結束以後。神指示亞哈做好準備,因為亞蘭人次年雨季結束后必會捲土重來。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15: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