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黃鴨"的危機?浴缸玩具或隱藏致病風險?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8-4-15 10:2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04-14 21:32:54 來源: 中國科學報

  

  ■本報記者 張文靜

  浴缸里可愛的小黃鴨玩具竟然隱藏著致病風險?最近,瑞士和美國科學家聯合進行的一項研究讓家長們有些揪心。

  這項研究表明,孩子們最喜歡泡在浴缸里玩耍的橡皮鴨子和其他軟質塑料玩具的內表面藏有大量細菌和真菌,當它們被孩子擠壓時,裡面骯髒的液體常會噴射出來,給孩子帶來致病風險。

  浴缸玩具或用品是否真的如此危險?我們又該如何保證浴室用品的使用安全呢?

  濕潤環境為細菌滋生提供條件

  這項研究是由瑞士聯邦水科技研究所、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和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科學家聯合進行的。研究人員用人們使用過的浴缸玩具和新玩具進行了對比試驗。在11周的時間裡,他們將一些新玩具放在清水裡,另一些則放在含有肥皂和體液等物質的臟洗澡水裡。結果發現,在所有試驗玩具中,有80%都滋生出可能致病的細菌,包括軍團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它們是一些嚴重感染的罪魁禍首。

  「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分佈有大量的微生物,包括細菌和真菌。環境中的菌絕大多數並不是致病的,即使是致病菌也有量的要求,只有超過一定數量的菌才能致病。」針對該項研究中提及的細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博士段雲峰向《中國科學報》記者解釋說,「研究中提到的軍團菌和銅綠假單胞菌,都屬於條件致病菌,也就是說它們本身就存在於空氣、水和土壤等環境中,只有數量較多而且恰好人體免疫力較差等條件都滿足時,才會發生感染,導致疾病。具體而言,軍團菌感染常使人發熱,導致呼吸系統病變和肺炎;銅綠假單胞菌也叫綠膿桿菌,它感染人後常會引起皮膚髮炎和化膿,也能引起肺炎。」

  這項研究指出,這些玩具內部之所以會滋生大量細菌和真菌,是因為浴缸中的環境為其生長提供了理想條件。研究人員稱,這些玩具通常由劣質聚合物製成,當溫水進入玩具后,這些聚合物會釋放出有機碳化合物,成為細菌菌落生長的養分。此外,在沐浴過程中,人體產生的其他關鍵養分如氮、磷以及尿液和汗液等體液、外部污染物和個人護理產品等,都會導致細菌和真菌在玩具內滋生,而孩子們常常喜歡把這些玩具里的水擠到臉上,這可能會導致眼睛、耳朵甚至腸胃感染。

  「細菌和真菌的滋生需要的主要條件就是濕潤環境,浴室環境濕度很大,這些玩具中也會殘留大量水分,並且進入玩具內部的水更不容易排出來,這確實給細菌和真菌提供了絕佳的環境。」段雲峰介紹說,「而浴缸和玩具的表面都比較光滑,不易殘留水分,材質上也都是防水的,一般情況下都不會滋生細菌。」

  段雲峰補充說,實際上,在人體濕潤的部位,如腋窩、腳趾、屁股等部位,濕度也很大,這些部位的環境也給上述細菌和真菌提供了理想的環境。所以,這些部位也有大量的微生物生長。上面提到的這些細菌,在人體的這些部位也都有分佈。

  不必太過擔憂

  除了該研究中提到的玩具,我們也經常在浴缸中使用一些海綿用品來打泡泡等,它們是否也很容易滋生細菌呢?

  對此,段雲峰表示,任何水分較多的日常用品都可以為細菌和真菌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但是它們的滋生條件除了濕度,還需要營養物質。浴室中的用品上營養物質並不充足,除了皮膚分泌物、汗液、死皮等有機物質,其他營養物質並不多,所以微生物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即使水分充足,生長也會受限制。打完泡泡的海綿,只要充分沖洗,並且懸掛晾乾,滋生的細菌量並不多,所以不用擔心。

  這項研究提醒大家重視浴缸玩具的致病風險,並呼籲對用於生產浴缸玩具的聚合物材料加強監管。但段雲峰也表示,人們不必因此太過擔憂。

  「要想安全地使用浴缸玩具和用品,只要做到及時晾乾水分就可以了,缺少水分,絕大多數微生物都不能生長。每次洗完澡后,及時把玩具從水裡拿出來,擦乾或甩干,放置在空氣可以自由流通的架子上,用具的口朝下,讓水分能流出來。購買玩具時也要注意盡量不買結構複雜、內部積水不易排出的。浴室里的其他物品,如毛巾、浴巾、牙刷和搓澡巾等都容易吸水,都可以滋生細菌,所以,避免細菌滋生的方法也是儘快讓它們保持乾燥。另外,經常把浴室里的東西放在太陽下晾曬,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以起到殺菌作用。」段雲峰說。

  在段雲峰看來,對於孩子來說,也無須過多地追求無菌,因為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以及人體的體表和體內,都生活著數以萬億計的微生物,它們中的絕大多數與人類是共生關係,並不會引起疾病。相反,生活在無菌環境中,過於乾淨反而會影響人體免疫系統的發育,就像生活在溫室中的植物,不能適應外界多變的環境一樣,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只要我們控制生活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量,保持在合理範圍內,它們就不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傷害。」段雲峰說。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20:0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