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這個800萬人小國有21人獲諾獎自然科學獎,為什麼

[複製鏈接]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7-10-7 05:5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7-10-06 11:14:58 來源: 知識分子
  

  2017年諾貝爾化學獎的得主之一,瑞士科學家雅克·迪波什(Jacques Dubochet)

  撰文|趙亞傑

  責編|李曉明

  提起瑞士,你想到的是什麼?

  手錶、巧克力、瑞士軍刀亦或是少女峰?
  

  你可能不知道,

  瑞士還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諾獎大國

  雅克·迪波什是第21位瑞士籍諾貝爾自然科學類獎項得主,

  歷史上,瑞士有5人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7人獲諾貝爾化學獎,

  9人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同時雅克·迪波什也是第25位瑞士籍諾貝爾獎得主

  憑藉這麼多的諾獎得主,

  瑞士獲得諾獎的人數位居世界第六位
  

  截至2011年4月,諾獎得主國家分布圖,瑞士排名第6

  與其擁有的眾多諾獎得主形成鮮明對比的是,

  瑞士只有重慶市面積的一半,

  狹小的國土面積,只有41,285平方公里

  以及834萬人,

  約為北京市常住人口是三分之一,

  而根據洛桑國際管理髮展學院(IMD)的一項統計,

  瑞士每100萬人中就有1.111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在歷史上,

  有超過113位諾貝爾獎得主與瑞士相關,

  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出生於德意志帝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

  1895年,年僅16歲的愛因斯坦

  參加了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

  他的理科取得了高分,

  但是文科考試卻不合格

  未能順利入學,

  之後他去一所瑞士高中補習了,第二年9月

  才順利進入蘇黎世理工學習物理
  

  瑞士知名的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俯瞰

  1901年,早已放棄德國國籍的愛因斯坦獲得了瑞士國籍

  1902年,他在伯爾尼的瑞士專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第二年轉了正

  兩年後的1905年,這位籍籍無名的專利員刷屏了

  這一年

  他的博士論文《分子大小的新測定法》終獲接受他成了愛因斯坦博士

  這一年他發表了四篇論文,

  關於光電效應、布朗運動、狹義相對論、質量和能量關係,

  在物理學的四個不同領域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這一年被後人稱為「愛因斯坦奇迹年」

  瑞士與諾獎得主的緣分,

  還不僅僅局限於瑞士國籍的科學家

  眾多諾獎得主雖然不是瑞士籍,

  卻是在瑞士完成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有十位諾獎得主在蘇黎世理工,

  十一位在蘇黎世大學,

  還有七位在日內瓦以及巴塞爾任教或完成他們的研究,

  提起這些大學,就不得不說一些瑞士世界領先的高等教育體系
  

  根據2017年的最新的QS世界大學排名,

  瑞士共有九所大學進入世界前一千,

  有八所大學居於世界前五百,

  四所大學位於世界前一百,

  其中蘇黎世理工以及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分列世界第十以及第十二位,

  超過了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耶魯大學以及哥倫比亞大學

  其中,說起來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1969年獨立建校,僅僅只有不到五十年的歷史

  為什麼瑞士可以擁有如此之多的諾獎得主呢?
  

  Richard Ernst(1933—)由於他對高解析度核磁共振光譜發展的貢獻,獲得了1991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199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瑞士籍化學家

  Richard Ernst是這樣說的:

  第一,

  在一戰和二戰期間,

  瑞士都能夠置身戰火之外,

  吸引了眾多歐洲智慧學者的到來

  第二,

  在過去的50年中,

  瑞士為科研人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環境,

  這不是在短期內能夠具備的優厚條件,

  因為果實的成熟是長期的醞釀

  憑藉著優越的地理環境和豐厚的研究資金,

  瑞士至今仍在吸引著來自世界的研究者,

  其世界領先的高等教育體系,

  也在為瑞士培養著一代又一代科學家

  相信未來,

  瑞士這樣一個「彈丸小國」,

  仍會湧現出更多的諾獎得主,

  繼續延續他們在諾獎上的輝煌

  自然科學類瑞士籍諾獎得主名單

  1909年 Emil Theodor Kocher:生理學或醫學獎

  1913年 Alfred Werner (在法國Mülhausen出生,從1894成為蘇黎世市民):化學獎

  1920年 Charles-Edouard Guillaume(自1883年生活在法國):物理獎

  1921年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德國Ulm出生,1901-1955蘇黎世市民):物理獎

  1937年 Paul Karrer:化學獎

  1939年 Leopold Ruzicka (出生在前奧地利-匈牙利的Vukovar,自1917年成為蘇黎世市民):化學獎

  1948年 Paul Hermann Müller:生理學或醫學獎

  1949年 Walter Rudolf Hess: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0年 Tadeus Reichstein(出生在波蘭的Wloclawek,1916年成為蘇黎世市民):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1年 Max Theiler (自1922移居美國):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2年 Felix Bloch(自1934移居美國):物理獎

  1957年 Daniel Bovet(自1947年移居義大利):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5年 Vladimir Prelog (出生在薩拉熱窩,自1959成為蘇黎世市民):化學獎

  1978年 Werner Arber:生理學或醫學獎

  1986年 Heinrich Rohrer:物理獎

  1987年 Karl Alexander Müller:物理獎

  1991年 Richard Robert Ernst:化學獎

  1992年 Edmond Henri Fischer(出生於上海,自1947年成為日內瓦市民):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6年 Rolf Zinkernagel:生理學或醫學獎

  2002年 Kurt Wüthrich:化學獎

  2017年 Jacques Dubochet:化學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22: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