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老子天下第一」?為什麼印度「阿三」?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17 03: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按:唐朝以道家為先,儒家為次,佛教為末;有人說這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來歷,而孔子只能屈居第二,故被反對者稱為「孔老二」,因佛教來自印度,所以中國人至今稱印度人為「阿三」。

  隋朝末年,社會上廣泛流傳著「天道改,老君子孫治世」、「楊氏將滅,李氏將興」的政治讖語。這些讖語,一方面動搖了隋朝統治,統治者因之下令「盡誅海內凡李姓者」,加速了社會的動亂。另一方面,有志之士也利用這一讖語大造政治輿論,蠢蠢欲動。隋大業十三年(617),李淵起兵晉陽,道士們積極響應起義軍。樓觀道岐暉大肆宣傳「李氏興,天道改」,稱李淵為「真主」、「真君」,開倉獻糧,支持起義軍。著名道士王遠知在李淵起兵前,自稱奉老君旨意,密傳符命。道士的附稱,實際上是利用老君李姓,附會李淵集團製造皇權神授,以此來號召社會民眾,推翻隋朝腐敗的統治。

  唐代結束了從東晉南北朝以來胡戎交替侵犯、南北分裂的紛亂局面,創造了欣欣向榮、剛健樂觀的社會局面。伴隨著門戶開放和對外文化交流,波斯的祆教、摩尼教,阿拉伯的伊斯蘭教、景教等紛紛從絲綢之路和海上航道傳入中土,在長安及大城市商埠出現了禮拜寺等宗教活動場所,進行傳教活動。多民族的交往,多種文化思想的交融,多種音樂藝術的交雜,表現了多元文化的形態。與此同時,社會政治中也有一種以宗教作為統攝意識的中心目的,將道教與儒學、佛教綜合起來的三教平等互存的形態。因此,在中國歷史上,這個時期,可以稱為宗教鼎盛時期。

  李氏唐朝建立后,尊崇老子為「聖祖」。武德初年,唐高祖稱老君顯靈下降羊角山,詔令於其地建立太上老君廟,舉行盛大的崇祀活動;同時,因樓觀道士佐唐有功,賜賞豐厚,並對道教採取了一系列扶植、推崇的政策。隨著社會地位的提高,道教在全國各地也迅速地發展起來。

  唐朝初期崇奉道教的另一個政治原因是利用道教來抑制佛教的發展。南北朝以來,魏武帝崇道排佛、梁武帝崇道尊佛、周武帝抑道毀佛,都成為社會政治中的大事件,都是政權鬥爭的產物。唐高祖和唐太宗雖然尊崇道教,但並不迷通道教,只是巧妙地利用道教為其政治統治服務。《舊唐書·太宗紀》曰:「南朝梁氏父子,志尚浮華,惟好釋氏,老子之教,致使國破家亡,足為鑒戒。」武德八年(625)唐高祖提出以中華本土之道教為先,儒教居中,佛教為末的三教序位,認為:道教能經邦致理,返樸還淳;教主老子,是唐宗室的先祖,李氏王朝的建立,實賴老君的功德。貞觀二十一年(647),唐太宗祭祀老子,下詔重申:「老君垂範,義在清虛;釋迦貽則,理存因果。求其教也,汲引之跡殊途;窮其宗也,弘益之風齊致。然則大道之行,肇於邃古,原出無名之始,事高有形之外,邁兩儀而運行,包萬物而亭育,故能經邦致理,返樸還淳。」同時,朝廷還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下命朝內百官研習《老子》五千文,科舉策試增加《老子》條目,設立宗正寺,掌管道士佛徒。由於政策的優惠,出家為道的人數激增,道館林立,道教在全國很快地發展起來。

  然而,佛教徒們也不甘示弱,圍繞著道、佛二教教義優劣之爭,華夷先後之爭,老子西去化胡之辯的佛道爭論由此展開。僧法琳等作《辯正論》駁斥道教,道士李仲卿作《十異九迷論》、劉進喜作《顯正論》等反駁佛教。由於唐王室的支持,道教在辯論中取得了勝利。

  盛唐時期的唐玄宗,在他近半個世紀的統治中,自始至終地崇奉道教。隨著道派的湧現,經典的編纂,宮觀的興建,儀軌的修定,道教逐漸成為國教,走向了全面發展的高峰。

  唐玄宗在武則天、韋后專政下度過青少年時代,對兩后利用佛教和僧人稱帝專權深惡痛絕。即位后,一改中宗、睿宗舊制,推行崇道抑佛政策。他在天寶改元詔書中聲稱:「朕粵自君臨,載弘道教,崇清靜之化,暢玄元之風,庶乎澤及蒼生。」(《混元聖記》卷八)設置老子在佛儒之首,稱為「萬教之祖」,確定了道教的領導地位。

  唐玄宗在治國經略上,主張「發揮道教,弘長儒風」,即以道家思想為精神主導,以崇奉道教淳德天下,以儒家綱倫整治社會。

  唐玄宗一再強調以道治天下,認為:「人君以道德清靜為教」,「以無為不言為教」,又言:「無為則清靜,故人自化,無為則不擾,故人自富。好靜則得其性,故人自正,無欲則全和,故人自朴。此無事取天下矣。」「侯王若能守道無為,則萬物自化。」所以,唐玄宗認為帝王好清靜之化,施無為之治,「同歸清靜,共守玄默」,那麼,為臣者可以保身,兼濟於人,百姓自然返樸歸真,安分守己,樂於家業,知善而不犯刑。上下合道,天下同心,社會昌盛。這就是唐玄宗以清靜無為之道治理國家的基本思想。

  在學術思想領域中,唐玄宗竭力推崇《老子》,尊封為《道德真經》,視為李氏王朝的「家書」,詔諭天下「士庶家藏一本,勸令習讀,使知指要」,(《詔慶唐觀》)希望「同心同德,化流四裔。……家藏《道德經》,冀德立而風靡,道存而日用,則朕之陳祖業,尚家書,出門同人,無愧於天下矣。」(《再詔下太上老君觀》)玄宗還親手註釋《道德真經》,頒於全國,命令設立崇玄館,招收生徒,研習《老子》以及《莊子》、《文子》、《列子》,命貢舉加試諸策,以明經例保舉后,可獲得崇玄博士稱號。天寶二年(743),唐玄宗加封老子為「大聖祖玄元皇帝」。八年又封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又進封為「大聖祖高上金闕玄元天皇大帝」。並在全國範圍內增建老子廟,兩京改稱太清宮、太微宮,毫州老子廟亦稱太清宮,天下諸州的改稱紫極宮。諸宮皆擬宮闕之制,祭獻太清宮的禮儀與祭獻太廟同。玄宗又命名地鑄老子像,或繪祀老子像。老子不僅是唐王朝的「聖祖」,而且也成了護國、護教神。

  盛唐時期,湧現了許多道派,有正一派、高玄派、昇玄派、金明派、三皇派、靈寶派、上清派等。各派間俱有嚴格的經戒、法籙傳授次序,有不同的齋醮儀式。出現了眾多有名望、有道術的道士,如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杜光庭、張萬福、史崇玄、葉藏質等。

  司馬承禎(647~735),字子微,法號道隱,又自號白雲子、天台白雲子、中岩道士、赤城居士。河內溫人。出家於嵩山。得潘師正親口傳授《金根上經》、三洞秘籙,以及符、籙、辟穀、導引、服餌等道術。研習道教經典,成為陶弘景正一法統的三傳弟子。

  景雲二年(711),司馬承禎奉旨入宮,睿宗問其陰陽數術和修身治國的大事,司馬承禎以老莊哲學、道教思想的「順物自然」、「淡漠無為」為宗旨,向睿宗說教,深受睿宗的讚許。

  玄宗時,司馬承禎被多次召見,並向皇帝親授法籙和上清經法。司馬承禎認為五嶽山川祭祀的神祠,都是山林之神,上書請別立齋祠,玄宗聽從其言,令在五嶽名山重建真君祠,祠內諸神形像、冠冕、章服、佐從神仙、殿宇設計,以及祠內的各項制度,皆由司馬承禎按道教經典推意創造。由皇帝親自許令道士在五嶽重鎮按道教傳統建立齋祠,主持祭典,這在道教發展史上是少有的。從道教方面來看,創立道教齋祠,主管五嶽祭祀,是由司馬承禎首開先例,從此,道教得以參加國家重要祭典活動,並與儒教祭祀山川的禮式抗衡,擴大了社會影響力。隨著道教宮觀的建立和發展,道教科範儀式的完善,道教更加成為統治階級的御用工具。

  司馬承禎宗教理論思想主述於老莊哲學,兼受儒教的影響。同時,在唐初佛教流行的情況下,也兼受佛教哲學的理論影響。在多重影響下,司馬承禎宣揚清靜無為、主靜去欲、修心得道的道教修鍊思想方法,秉承道家哲學的宗旨,提出「坐忘」的論點。坐謂本心不起,本心不被外念惹動。內不接物,外不逐物,攝澄一切煩惱、物慾,忘乎一切內外事物,達到這樣極其虛靜的程度,便能合「道」大通,在道教修鍊上,則謂之「得道」了。

  宋葉夢得《玉澗雜書》曰:「道釋二氏,本相矛盾。子微之學,乃全本於釋氏。大抵以戒、定、慧為宗。」張右史曰:「是道也,智者得之為止觀,司馬子微得之而為坐忘,皆一道也。」這樣一種摒棄一切感覺和思維活動,強抑制性的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的主觀唯心主義的修鍊過程,乃是由「漸悟」以至「頓悟」的修鍊。這種方法宗源於道家哲學思想,同時又兼取佛教宗旨,與佛教的止觀、禪定方法相類似。

  司馬承禎「收心」、「坐忘」的修鍊思想,對後世哲學思想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宋代理學家程顥所宣傳的「定性」,即使人保持心理狀態的平靜,既不是全不應物,也不是應物而不返;周敦頤《太極圖說》中「無欲故靜」的去欲主靜說等,與唐代道家、道教哲學思想均有師承關係。

  唐帝國在宣宗大中(847~859)年間曾一度「中興」,之後,國勢便江河日下。唐武宗、唐僖宗好長生術,耽溺於金丹方術之中,迷信神鬼,崇道滅佛。黃巢起義后,帝室避難入蜀,仍重開道場,扶持道教,造成前後蜀的通道風氣。道教在四川的復興,直接影響了江西、南唐地區的道教活動,促使了北宋真宗、徽宗的崇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6: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