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際網路銀行想要「去實體」靠譜么,進度如何了?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11 04: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伴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以及自身盈利能力的下滑,線下網點承受著地租飛漲、人工成本上升、客戶流量減少等困擾。

  

  網際網路金融

  2016年年底,繼小米宣布新網銀行設立之後,美團也獲批籌建網際網路銀行。而在2014年底和2015年夏天,騰訊旗下微眾銀行和螞蟻金服旗下網商銀行已經分別正式對外開業,網際網路銀行市場顯露出將步入「激烈競爭」的端倪。

  網際網路銀行和傳統民營銀行最大的區別,在於其純線上的運營模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於直銷銀行,網際網路銀行屬於以區域性中小銀行為定位的民營銀行,其牌照功能相對齊全,不僅可以經營線上業務,也可以設有線下網點。以網商、微眾為代表的民營銀行是自願放棄設立線下網點,選擇成為純粹的網際網路銀行。

  伴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以及自身盈利能力的下滑,線下網點承受著地租飛漲、人工成本上升、客戶流量減少等困擾。入局銀行業的網際網路巨頭們開始用全新的線上模式探索新出路,與此同時,物理網點即將被逐漸淘汰的論調也不絕於耳。

  時至今日,網際網路銀行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了線下網點?目前來看,巨頭們恐怕並未給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案。

  線下網點功能性逐漸減少,是事實

  根據銀監會2016年10月的披露數據,截至2016年10月16日,全國共批准各銀行約565家支行、分理處、儲蓄所、營業網點、自助銀行停止營業,而2015年全年這一數字僅為191家。另外,據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銀行業離櫃交易金額達1762萬億元,同比增長約32%,行業平均離櫃業務率為77.76%,同比提高近十個百分點。

  網點收縮成為大勢所趨,線下網點遭遇的多方困境已是老生常談。

  銀行信息優勢逐漸喪失。從過去的經驗看,物理網點的重要作用,在於其提供了銀行和客戶互動的實體接觸點,理論上櫃員承擔著提供服務、諮詢和信息的職責。

  隨著電子渠道的普及,信息不對稱越來越少,人們的投資理念、金融知識也在進一步增長。平時需要的業務和產品也就這麼幾個,再加上櫃員專業素質普遍偏弱,在櫃檯得到的信息並不比自主查詢的多。

  有調查顯示,顧客來銀行只是完成一項基本業務,而櫃員試圖做的是向他們追加銷售或交叉銷售,更不用說主動建議和幫助其實現資金或金融的安全。

  重營銷輕產品。雖然當下傳統銀行都感受到網際網路金融攪局以及同業競爭的壓力,紛紛強調用戶體驗以及產品創新,但骨子裡還是走的老一套。

  對於銀行來說,大部分網點的主要功能還是在於吸收存款,有了存款就好辦,對客戶的劃分標準就是有錢還是沒錢,沒辦法也沒心思細分客戶群體,也就無法針對性地推出個性化產品。

  網點運行效率低。慢,已經成為大多數線下網點給客戶留下的刻板印象。不少人表示,去網點辦業務,就沒碰到過不用排隊的時候。銀行網點辦理業務系統流程效率低下,櫃員業務操作繁瑣緊張,即使目前不少銀行開始尋求智能機器人、超級櫃檯等手段,但很多還是形式大於實際作用。

  所以真的不需要線下網點了嗎?

  作為最先定位為網際網路銀行的網商銀行和微眾銀行,如今發展狀況如何?

  先看兩家銀行目前的主營貸款業務。

  2016年6月,開業滿一年的浙江網商銀行對外表示,其在一年內共計服務了170萬家小微企業,貸款資金餘額為230億元,戶均貸款金額不到4萬元;而微眾方面,2016年5月15日,微粒貸上線一周年,累計放貸超400億,貸款筆數超500萬筆,單筆金額7000-8000元之間。與2015年底的數據相比,兩家銀行的單筆放貸金額都有下滑。

  再與其他三家首批民營銀行橫向對比下盈利狀況。

  根據2016年數據,2015年3月末開業的民商銀行最先實現盈利,在去年末便實現凈利潤1018萬元;同年4月末開業的金城銀行僅在2016年上半年就實現凈利潤9800萬元。而網商銀行2015年年報則顯示虧損6900萬。

  從數據上看,兩家銀行的業務開展只能算不溫不火,波瀾不驚,純線上的銀行運營模式仍處於初期探索階段。

  首先,電子賬戶功能不全。如上文所說,顧客來銀行只是完成一項基本業務——存、貸、匯,支付結算,以及中間業務,這些都是銀行賬戶的基本功能。

  目前的網際網路銀行電子賬戶,受制於I類賬戶開戶規則,無法實現遠程開戶,網際網路銀行成了資金沉澱的中間通道,存款業務受限,信用卡業務也無法開展。

  比如像阿里的網商銀行,在支付寶有獨立的賬戶體系,並且已經積累了十多年的情況下,現在也是在做基於原來的小微貸款的業務,除了理財,以及如貸款之類的用戶權益類服務,產品有限,收益有限,暫時沒有其他功能。換言之,目前的電子賬戶,連基本的銀行賬戶功能都無法實現。

  其次,企業規模和所在地區不同,其對渠道的選擇偏好也有所差別。雖然越來越多的銀行業務都開始從線下往線上遷移,但仍有不少小微企業和個人更傾向於選擇傳統的、客戶經理在日常經營中佔主導的銀行門戶。

  資金安全是客戶最關心的問題,欺詐行為數量不斷增加,而且更為複雜、更難追蹤。沒有傳統大銀行的口碑積累,新入局的網際網路銀行要說服用戶相信其安全性,需要一個很長的教育過程。

  同時,並不是只有頂部用戶才會有面對面服務的需求,不少小微企業,其實是需要銀行承擔可信賴的顧問角色,特別是風險顧問的。如何幫助其應對市場不確定性?如何應對監管變化?安全問題如何把控?這些問題都需要銀行的專業知識,完全靠一個網上銀行的系統永遠無法提供。

  最後,貸款偽純線上化。網際網路銀行貸款並不是純線上化,有些需要客戶線下面簽。比如網商銀行面向線下推出「網商貸」、「旺農貸」 等產品,雖然號稱為小微企業、創業者的借貸帶來了便利,但主要的客戶和實際操作都在線下。

  原因在於,雖有大數據加持,但完善的風控體系需要大量用戶案例的積累。目前客戶的信用數據還是比較割裂的,依然需要憑藉很多渠道判定借款人的還款能力、還款意向、資金流向等。

  另外,貸款后的風險控制也無法完全依賴線上。由於目前幾家網際網路銀行都專註於小貸業務,未來壞賬率必然會不斷上升,如何做好不良的應對必定涉及網際網路銀行的線下經營能力,畢竟要賬和打官司沒法在線上進行。

  總體來說,就好像電子書和實體書店的關係一樣,雖然線下實體網點逐漸式微,純線上渠道仍無法完全將其取代。

  對此,《網際網路銀行》一書曾作出過解讀:

  分行不會完全消失,但不再是交易中心。分行作為零售網點不會徹底消失,而是以分行為基礎的銀行概念本身將會消失。

  銀行需要保留一些分行,用於銀行產品銷售和維護客戶關係,而正是基於這個原因才造成目前分行體系面臨消亡,新的分行體系將長存。

  沒有線下網點,網際網路銀行怎樣克服?

  網際網路銀行的基本理念是降低營運成本和增加數字化客戶的參與體驗。在沒有實體網點的情況下,樹立品牌,提升參與度和互動性是增強「真實感」的唯一途徑。這意味著銀行需要細分客戶群,針對不同長尾客群的需求,推出對口的產品和服務,使其個性化被規模化滿足,這是目前網際網路銀行發展的一條較實際的道路。

  在差異化競爭的問題上,國外發展得比較成熟的直銷銀行提供了一些可借鑒的思路。比如波蘭的mBank,將目標客戶定位在25~35歲的年輕人,強化客戶最核心的銀行交易功能。mBank推出儲蓄產品、支票賬戶、按揭貸款、投資產品等四大類產品,致力於以低成本的方式為客戶省錢,比如:為客戶提供更高的儲蓄產品利息,有星巴克、Levis等品牌商戶提供的現金返還,更優惠的保險、基金等投資產品,根據交易的歷史數據進行客戶的貸款預審批等。

  網際網路銀行的未來有很多想象,需要各種科技手段解決各種問題。當下幾家網際網路銀行都有一顆「普惠金融」的心,但比起宏圖遠志,精準定位客戶群,至少先從服務某一類客戶開始,做差異化產品實現創利或許來得更實際些。

143

主題

989

帖子

203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37
沙發
飛龍之雲 發表於 2017-5-11 06:49 | 只看該作者
線上要有,線下也要有,不可能完全脫離線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9: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