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賈躍亭與樂視"蒙眼狂奔"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3 02: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文刊發於《中國經濟周刊》2017年第17期)

  

  如果上帝給了你兩個按鈕:左邊,只要按下去就可以拿到100萬美金;右邊,你有一半的機會拿到1億美金,還有一半的概率則是什麼都沒有。你會如何選擇?可能絕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左邊,先將100萬美金落袋為安。但對於賈躍亭來說,選擇則毫無疑問會是右邊。

  僅僅用了5年多時間,樂視系的估值體量就從數十億飆升至千億級別,上市公司的營收也實現了百倍的增幅。樂視的業務版圖從網路視頻,擴展到互聯網及雲、內容、體育、大屏、手機、汽車以及互聯網金融七大生態體系,而且還高調開始了全球化進程。

  這本來應該是一張獲得滿堂彩的成績單,樂視卻收穫了涇渭分明的兩極化評價。因為在這個過程中,這家公司一直在「蒙眼狂奔」,賈躍亭口中的樂視秘訣——「生態化反」至今也讓人看不懂、追不上。公司的股價和輿論的評價如坐過山車般跌宕起伏,看多者不免隱隱有些忐忑:有點看不懂呀?看衰者也時常陷入焦灼:難道看走眼了?

  「要麼偉大,要麼死亡。」賈躍亭說,「我願意把我生命的全部交給我的夢想,我相信世界會為All-in者讓路。」這是賈躍亭的選擇,或許也是樂視這家公司的宿命。

  

  賈躍亭與樂視「蒙眼狂奔」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孫冰 | 北京報道

  >> 二線視頻網站「做電視」

  2012年9月,還被公眾認知為一家二線視頻網站的樂視突然宣布:我們要做電視。彼時,還沒有「互聯網+」的概念,傳統行業和互聯網還是涇渭分明、彼此嗤之以鼻的兩極,任何企圖越界的行為都被認為是「找死」,尤其是在已經多年沒有成活過新品牌的電視機行業。不過,傳統家電廠商和互聯網公司們倒是在樂視做電視的問題上達成了難得的一致:這是個笑話。消息放出,樂視網(300104.SZ)的股價一度跌去了四成。

  也許正因為這次集體不看好,樂視逃過了傳統家電廠商在供應鏈和渠道上的圍堵,也逃過了BAT的追逐剿殺,他們都在觀望,既沒有入局模仿,也沒有投資分羹。2013年5月,號稱「兩倍性能、一半價格」的樂視超級電視上市了。賈躍亭將其描述成電視的顛覆者,是一個「不靠硬體而靠生態盈利」的「新物種」,他甚至喊出「傳統電視已死」的口號。

  其實,賈躍亭並不是第一個看到客廳里互聯網機會的人,「電視大屏將成為消費電子和互聯網產業下一個金礦」「未來幾年傳統電視將被智能電視取代」……這些判斷國內外很多企業都做出過,也有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嘗試,但效果並不好,所謂智能電視、互聯網電視的銷量並不盡如人意。

  但賈躍亭「賭」贏了這一局。

  樂視超級電視迅速成為國內智能電視的銷量冠軍,並且僅僅用了三年多的時間,就實現了近1000萬台的保有量,這個數字意味著樂視已經進入國內電視機行業的一線陣營。

  更為重要的是,電視可以賠錢、半價甚至免費,但是會員付費、內容付費、大屏營銷才是樂視電視真正的財源。所以,樂視超級電視敢於放出成本價賣電視、賠錢賣電視甚至「免費」送電視……一系列大招,亂拳打死老師傅,這些是靠硬體盈利的傳統電視機廠商難以招架的。

  於是,樂視電視成為當年「看不起、看不懂、追不上」的最典型案例。不少錯過了這次「下注」機會的投資人事後捶胸頓足。這或許也是後來當樂視的故事和野心越來越大,仍然有很多人追逐的重要原因。

  一位工號在20號以內的樂視創業團隊成員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因為遇到了一個不錯的創業機會,他在2011年從樂視離職。

  「那時候還叫樂視網,是個很小的視頻網站,但賈老闆確實很早就低價在手中囤了很多影視版權,那時盜版橫行,沒人花錢買版權。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太有眼光了,正版化浪潮一來,樂視靠分銷版權賺了大錢、上了市。」他說。但他最初也非常不理解樂視為什麼要做電視,「搞不好賺來的錢就打水漂了。不過,最後老賈沒成笑話,離職樂視的我倒成了朋友們最愛講的笑話了。」

  >> 樂視「剎車檢修」

  

  2016年11月,在樂視成立12周年之際,賈躍亭在樂視內部發出了一封全員信,他首次公開反思一直「蒙眼狂奔」的樂視擴張節奏過快,他表示過去那種一味瘋狂燒錢發展的策略將停止

  此後,在一浪高過一浪的質疑聲中,樂視先後發布了樂視手機、宣布了造車計劃,並開始將「樂視生態」推進至更多領域和更多國家。

  2015年4月,因患胸腺癌而消失了一年多的賈躍亭高調推出了樂視的又一款硬體產品:超級手機。樂視超級手機仍然採用「硬體頂配但價格最低,不依靠硬體盈利,而靠內容和增值服務獲得更高收益」的邏輯,手機價格甚至可以為0元。

  賈躍亭似乎又要再贏一局了,樂視超級手機成為2016年全行業增速最快的品牌,年銷量超過2000萬部。樂視超級汽車也進展迅速,概念車出爐、投資法拉第未來、莫干山超級汽車項目動工、量產車登場……

  樂視迅速膨脹出互聯網及雲、內容、體育、大屏、手機、汽車以及互聯網金融七大生態,甚至有計劃再增加一個人工智慧;全球化計劃也開始啟動,從香港到美國,從印度到俄羅斯,樂視開始化身為LeEco,賈躍亭也成為了YT Jia。

  一家賣電視、做手機的視頻網站能否造出好汽車?面對質疑,賈躍亭如是解釋樂視生態以及它們將如何「化反」(化學反應):「在傳統的工業時代,樂視生態的7個子生態意味著7個不相關的不同行業,但在今天的互聯網時代下,工業時代下的專業化分工模式已經漸漸遠去,產業鏈的垂直整合和跨產業的價值重構將會成為未來的主題,這也是樂視生態的精髓。」「生態化反」這一賈氏語錄很快成為互聯網熱詞。

  為了宣布這些新業務和新進展,樂視甚至一年要召開100多場發布會;幾乎每過幾天就會傳出某某跳槽樂視的消息,一年時間員工就從6000人擴大到13000人;樂視體育等子生態不斷創下融資紀錄,收購易到、收購美國最大智能電視品牌Vizio、收購酷派、收購花兒影視、入股TCL、巨資買下體育賽事和影視劇的獨家版權、冠名地標性建築、在中國和美國拿地建廠……

  但是,這一切在2016年年底似乎要戛然而止。「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桃花扇》中的這幾句話被頻繁地用來描述2016年年底的樂視和賈躍亭。

  2016年11月,在樂視成立12周年之際,賈躍亭在樂視內部發出了一封全員信,他首次公開反思一直「蒙眼狂奔」的樂視擴張節奏過快,他表示過去那種一味瘋狂燒錢發展的策略將停止。「樂視需要剎車檢修了。」

  實際上,在此之前,市場上開始出現各種關於樂視資金鏈緊張的傳聞,甚至傳言樂視的供應鏈已經出現巨額欠款,用戶全款預訂的樂Pro3手機遲遲不發貨,連員工工資都被暫緩發放;樂視網的股價也一路暴跌,4個交易日市值蒸發超過128億元,股價創下13個月來的新低。

  儘管賈躍亭表示,這些傳聞並不屬實,但是他也坦承,樂視的資金鏈確實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樂視對資金的需求已遠遠超出樂視的融資能力。」據不完全統計,樂視過去6年對外投資金額已經近750億元人民幣。而樂視的造車計劃更是動輒就需要百億級別的投資。樂視超級手機雖然銷量增速很快,但是手機的供應鏈模式對現金流要求很高,手機的高速成長反而成了樂視摔跤的重要原因。

  樂視網既是創業板的「股王」,但也是創業板的第一「妖股」。2010年,樂視網上市時市值僅僅40億元,高峰時期的2015年6月,市值飆升至1500億元,而目前則不足600億元。

  樂視是一家全員持股的公司,為了不稀釋股份,包括賈躍亭在內的高管選擇頻繁進行股權質押來解決公司發展所需資金,而不願意太多接受外部融資。股價的暴跌使得樂視的資金更加捉襟見肘,甚至數度傳出樂視已經被平倉的消息。

  夢想很豐滿,但錢袋太骨感。賈躍亭開始陷入「龐氏騙局」質疑,樂視的融資也開始亮起了紅燈。

  >> 「白武士」孫宏斌讓賈躍亭不再任性?

  

  孫宏斌自曝,最初與賈躍亭見面本來是為了購買樂視手中的一處物業,結果最終變成了二股東

  2017年1月15日下午,一身運動裝、牛仔褲的賈躍亭和西裝革履、戴著金絲邊眼鏡的融創董事會主席孫宏斌的手握在了一起。這兩位剛剛認識不久的山西老鄉一起製造了一個跨界「大新聞」:融創以總計150億元的代價,獲得樂視網8.61%股權、樂視影業15%股權、33.5%的樂視致新股權。交易完成後,融創將成為樂視網的第二大股東。

  地產大亨孫宏斌成為賈躍亭的「白武士」,這多少讓人覺得意外。「即使樂視在最艱難的時候,其實還是有資本願意進入的,只不過條件肯定要嚴苛一點兒。」一位參與了樂視融資的投資圈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我們以為賈會選擇接受來自資源互補方的投資,最終選擇了房地產公司投資,很可能是為了更大程度地保留對公司戰略的控制權。」

  孫宏斌自曝,最初與賈躍亭見面本來是為了購買樂視手中的一處物業,結果最終變成了二股東。「投資樂視是融創自成立以來第一次跨產業投資,也是最大一筆對外投資,但是整個過程只用了36天就敲定了,而且是要通過投資一次性解決樂視的資金問題,缺多少給多少。」

  孫宏斌表示,過去一個多月他一直在樂視上班,對於樂視的錢去了哪兒、怎麼就缺錢了他比賈躍亭還清楚。而且,他還詢問了柳傳志等多位業內人士和樂視投資人,也聘請了專業的審計公司和律所對樂視進行全方位的「盡職調查」和多角度了解,最後發現樂視的戰略、策略都是對的,團隊也非常好,只是「缺點兒錢」。

  一個缺錢、一個有錢。融創在房地產行業中排名第七,手握600億元現金。根據融創中國(1918.HK)今年3月發布的財報,2016年全年融創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506億元,同比增長121%;收入總額為人民幣353.4億元,同比增加53.6%;毛利48.5億元,同比增長70%。

  面對「是不是被賈躍亭的夢想力量所感染才產生了投資衝動?」的提問,孫宏斌表示,賈躍亭的這種企業家精神在這個時代確實非常稀有,但是投資樂視對於融創來說,是一門生意。「我們是買賣,合適就繼續投,不合適就不投,我不是慈善機構,也不是急救隊。」

  雖然在發布會上,孫宏斌表示不會對樂視的業務有太多的干預,「我們的買賣比這都大,沒那麼多時間放在樂視。」他只是提醒賈躍亭,樂視不要改變戰略方向,但要改變戰略節奏。賈躍亭似乎不能再那麼任性。不少人推測,樂視可能很快會成為孫宏斌心目中想要的樣子。孫宏斌表示,樂視要把業務該切的切、該合的合、該賣的賣、人員該調整就調整……這些不是負面,是正面。「你把樂視的各個板塊分開來看都是對的,但是合起來就不對了,因為你沒有資源。」

  在這個「切、合、賣、調」的過程中,易到和周航成為了第一個決堤口。今年4月17日,易到創始人周航發布聲明,承認易到確實存在資金問題,並向樂視發難,認為這是因樂視挪用了易到13億資金所致。之前,已經發生了數次易到司機因提現困難到多地易到公司進行抗議的事件。

  2015年10月,樂視以7億美金拿到易到用車70%的股權,成為了易到的控股股東。周航曾表示,彼時,在滴滴和優步補貼大戰的擠壓下,易到已經「彈盡糧絕,近乎崩潰,依稀聞到了死亡的氣息」。就在易到拿到樂視投資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滴滴和優步中國合併了。

  在未經當事人證實的傳聞中,當賈躍亭得知周航對外發布了「抹黑」(樂視稱,雖然貸款的主借款方是易到,但是主要抵押物是樂視大廈,借款用途也約定為主要是用於樂視)樂視挪用易到資金的公開信時大怒。市場早有傳言,孫宏斌「建議」賈躍亭將一直在燒錢的易到儘快「處理掉」,而周航也有想法在此時聯合「外人」低價抄底,重新獲得易到的控制權。在傳聞中,這個「外人」很有可能是雷軍。周航在兩個月前成為新增的順為投資合伙人,順為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正是雷軍,而雷軍的小米和樂視是一對長期「互懟」的冤家。

  不過,司機的提現和用戶充值的返還並不是易到最大的問題,也並非難以解決。易到在發給記者的回應中表示:易到新的核心高管層已經到位,易到的融資取得突破性進展,外界所關心的司機提現等問題也將在5月得到徹底解決。但是,樂視要如何對待易到這塊燙手的山芋則是個大問題,而樂視手中這樣的山芋還不止一塊。

  >> 2017年能打破「飛升之劫」嗎?

  如今擺在樂視和賈躍亭眼前的不再是夢想,而是盈利,儘可能快地盈利。4月20日,樂視網公布了2016年度財報,2016年營業收入為219.1億元,同比增長68.64%;但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55億元,同比下跌3.19%,出現8年來凈利潤的首次下滑。


沙發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3 02:48 | 只看該作者
  此次財報發布,樂視還首次補充發布了一封來自賈躍亭的「致股東信」,賈躍亭在信中表示,樂視網將打響「2017年盈利之戰」。賈躍亭將2016年稱為「飛升之劫」,並表態2017年樂視大屏將率先實現扭虧,樂視內容端將再度發力。

  據記者了解,樂視分為三大體系:上市公司(樂視網)、非上市公司(LeEco)和樂視汽車。上市公司主要包括樂視視頻、樂視電視和樂視雲等業務,非上市公司體系包括體育、手機、影業、金融等業務,樂視汽車則是一個獨立體系。

  在賈躍亭的規劃中,上市公司是樂視之本,要保證足夠的利潤,並且「未來會將越來越多的優質資產放到上市體系中」。而上市公司能否盈利的關鍵則是樂視致新(樂視電視業務)。樂視網的財報顯示,2016年,終端業務收入占樂視網總收入的46.09%,達到101億元,同比增長66.15%,為樂視網第一大收入來源。樂視網在去年營收增長近七成但凈利下滑,這最大的「窟窿」就是來自於樂視致新,凈利潤虧損6億多元,這直接導致了樂視網凈利潤的下滑。

  去年樂視電視全年銷量在500多萬台,比原定目標600萬台略低,「硬體免費」的模式,雖然使得樂視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大量用戶,但是也導致盈利狀況不佳。樂視致新總裁梁軍表示,2017年會逐漸減少在硬體上的虧損,但盈利還是主要依賴於生態運營。樂視網年報顯示,2016年樂視網會員及發行業務收入67.83億元,是樂視網的第二大收入來源。其中,付費業務收入又是「大頭」,達56億元,同比增長106.65%。

  雖然非上市體系的數據樂視並未公布,但賈躍亭曾透露,2016年樂視全生態的營收應該能夠突破500億,2015年這一數字是180多億,同比實現150%的增長。手機已經有了步入正軌的苗頭,但體育、影業等業務則在激烈的調整中,據說樂視高價購買的中超版權也是被孫宏斌叫停的,理由是「中超一年十幾個億不值」。

  樂視汽車是樂視最被質疑的項目,孫宏斌也把投資鎖定在除了汽車以外的樂視業務。賈躍亭曾無數次表示,造車是他的終極夢想,他本人在樂視汽車上,已陸續花掉100多億的自有資金,甚至自嘲是世界上最窮的CEO,沒有之一。目前還一家8口人住在不到200平米的房子里。

  「樂視是一家開創型的公司,選擇做擁有顛覆力量的新物種,而不是跟隨型的公司。」賈躍亭說,不過,他也在反思,他將樂視接下來發展方向總結為「三大變與不變」,即樂視的核心價值觀不變,顛覆精神不會變,生態戰略更不會改變;但戰略實現節奏將會調整、經營策略會進一步優化、組織變革將開啟。

  實體企業看樂視:顛覆者、造夢者走下神壇?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侯雋 | 北京報道

  

  2017年春天,對於樂視來說是壞消息接踵而至的嚴峻時刻。

  離職、欠薪、挪用融資資金、賣地、停止收購等等「壞消息」紛紛被爆出,一句話概括:樂視無樂事。

  在眾多「壞消息」中,有一則新聞被很多人忽略。

  4月11日,樂視全球集團有限公司與北美第二大電視機廠商Vizio公司聯合發布聲明,由於監管趨嚴的不利因素,收購Vizio的合併協議將不再繼續推進。此前,樂視計劃收購Vizio曾被認為是全球電視產業史上最大的收購計劃。

  2013年5月,樂視超級電視以家電界最大黑馬的角色闖入傳統家電行業,成為顛覆者,此後,樂視又接連殺入手機、汽車等領域。4年來,那些被樂視顛覆,以及樂視表態要去顛覆的行業變了嗎?這些行業中的實體企業又如何看待樂視?

  家電行業

  4年廝殺,我們再也不怕樂視

  2017年4月12日,樂視致新CEO梁軍發布公開信《論樂視超級電視的持久戰》,梁軍抨擊了電視行業的亂象,稱靠低質低價競爭的企業即將消亡。但曾幾何時,樂視正是憑藉史上最具顛覆性的低價闖入家電業的。

  >> 「羊毛出在豬身上」的另類價格殺手

  改革開放以來,電視領域的價格戰司空見慣,傳統的電視行業巨頭們用了20年,打敗了索尼、日立等外資企業,可謂都是「價格戰」老手。

  但是,2013年5月,樂視正式推出樂視TV·超級電視X60以及普及型產品S40,一台40多英寸的互聯網電視價格僅為千元水平,這一價格幾乎與一部中低端手機的售價相當。賈躍亭對超級電視「顛覆、低於量產成本定價、生態補貼硬體」的介紹也讓傳統電視廠商們目瞪口呆。

  「我們買了一台超級電視回去拆開,從面板到螺絲進行了成本核算,發現他們用的材料全部都極其便宜。」一位電視生產廠商負責人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說。

  對於電視廠商來說,樂視的低價策略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如果採取價格跟隨策略,低於成本價銷售,任何一家靠賣硬體的公司「必虧無疑」。

  奧維雲網的數據顯示,樂視超級電視等互聯網電視誕生后,2014年6月彩電整體價格曾創下當年的最低價,跌破3000元。3年過去后,2016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規模達到5089萬台,同比增長7.8%;但全行業零售額為1560億元,同比下滑1.8%。

  低價策略直接導致行業的尷尬現狀:增量不增收。2014年創維集團副總裁、彩電事業部總裁劉棠枝曾在樂視、小米等互聯網企業進入電視領域后表示,樂視、小米已拉低整體彩電價格10%。

  劉棠枝表示,「互聯網企業的低價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常規的方法,但是江湖有一句話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他認為,花時間、精力、技術生產出的產品,生產成本是1000元,但售價只有800元,這種低價模式是違反經濟規律的。

  「價格低僅僅是一方面,樂視的營銷模式和傳統企業是反著來的。」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他分析說,樂視提出「買會員送硬體」,並且堅信「硬體免費」模式,樂視構建的所謂生態是將自己的影視內容裝進由代工廠生產的自有品牌電視終端,將其他內容商與終端廠商同時變成競爭對手,構建了一套「自娛自樂」的封閉體系,企圖借「客廳經濟」完成逆襲。

  劉步塵認為這個盈利模式看上去確實行得通,也比較符合「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思維,因此這種負利銷售模式一度成為樂視顛覆傳統彩電企業的殺手鐧。

  >> 「僧多粥少」后,樂視生態還玩得轉嗎?

  顯然,這種與眾不同的模式讓樂視在電視領域確實嘗到了甜頭。樂視電視是樂視的「現金奶牛」,也是過去幾年樂視做得最成功的板塊。2017年4月19日,樂視網2016年年報顯示,去年終端業務收入占樂視網總收入的46.09%,系樂視網第一大收入來源。

  但是,電視業務的快速擴張也相應成為樂視網利潤增長的絆腳石。樂視網2016年年報顯示,新業務處於成長期造成利潤總額下降。同時,因前期超級電視主要以高配置、高性能、極致體驗、顛覆價格快速獲取用戶的原因,以及公司快速發展帶來的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上升,使得公司營業利潤同比降低。

  此外,一大波互聯網電視的接踵而至也讓樂視措手不及。

  在2013年5月樂視推出兩款超級電視后,當年9月,小米電視對外發布;2015年5月,聯想宣布推出專門的電視品牌「17TV」,蘇寧旗下的PPTV也推出首款智能電視;2015年12月,兆馳股份、東方明珠,聯合海爾、國美、風行網共同推出風行互聯網電視;2017年3月,「芒果TV+國美+創維+光大優選」推出「愛芒果電視」,同月,TCL正式發布互聯網電視品牌「雷鳥」。

  「當僧多粥少的局面來了,選擇餘地多了,樂視電視的盈利自然會受到影響。」 家電分析師梁振鵬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分析道,「到目前為止全世界所有的消費電子企業沒有一家是通過軟體內容盈利的,即使蘋果公司其每年的軟體服務收入才占整個公司收入不到10%。因此以軟體服務代替硬體的生產研發製造是本末倒置。」

  劉步塵認為,以樂視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的精明之處在於他們清楚地知道如果單純比拼硬體,他們資歷尚淺。一旦通過低價的方式把競爭的焦點引到軟體、內容上,整個電視行業就能進入到下半場——互聯網的主場。

  「內容付費帶來的會員收入、流量變現帶來的廣告收入都是互聯網公司的拿手戲。當然,這對消費者是好事,彩電行業已經從之前的純粹比拼硬體升級為『硬體+軟體+內容+服務』層面的較量。一個企業盲目擴張,依靠概念講故事,從樂視網延伸到樂視電視,這是生態。但從樂視網延伸到樂視汽車、樂視金融,就變成了『偽生態』、非理性多元化。」劉步塵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梁振鵬認為,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都在和視頻網站合作,有的甚至和愛奇藝、優酷土豆等幾大視頻網站都有合作,可以看到更多的互聯網電視內容。而樂視本身是個二線視頻網站,內容豐富度低,所以有用戶會反映樂視的視頻內容並不如宣傳上的那樣多,雖然其硬體免費、內容付費的會員模式開了業內先河,但樂視在第二階段的競爭中,該領域競爭形勢也比較嚴峻,不僅面臨小米、PPTV、暴風等老對手,還有新增的微鯨等競爭者。

  也許正如一位電視行業的老兵所說的,過去30年,電視行業不斷有新玩家湧入,也不斷有品牌漸漸從視線中消失。互聯網電視因為善於營銷、打造聲勢,從而給人一種獲得「壓倒性優勢」的感覺,但是「這是一場持久戰,我們不怕它」。

  汽車行業

  賈躍亭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汽車行業

  如果說,樂視在電視行業確實稱得上顛覆者的話,那麼在汽車行業,則是一個造夢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7-5-3 02:48 | 只看該作者
  4月24日,據媒體報道,英國豪華跑車製造商阿斯頓·馬丁與樂視的合作已經中止。一位接近阿斯頓·馬丁公司董事會的人士表示:「不是技術原因導致合作停止,而是樂視沒有投入資金。」此前,樂視已缺席本年度中國汽車界最大盛事——上海車展。

  >> 手機、電視和汽車是一個事?

  賈躍亭從未動搖過造車夢。

  「對於我們來說,手機、電視和汽車是一個事,就是一個智能終端,只是場景不同而已。」賈躍亭不止一次這樣表示。

  但是,從做電視到生產汽車,不僅僅是售價相差數十倍,難度也提升百倍。電視只有幾百個零部件,但汽車則有幾萬個,而且汽車不僅是交通工具,還與安全息息相關。因此,即使電視的模式可以複製,但也絕非簡單的平移。

  2014年春節過後,賈躍亭便開始全面籌劃智能電動汽車和車聯網項目,高調宣布進入汽車行業,聲稱「互聯網+汽車」將成為傳統汽車行業的顛覆者,並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挖走大量汽車業內「大佬」,包括上汽集團前副總裁丁磊、張海亮等。

  從那時開始,在無數次的發布會中,賈躍亭開始在PPT中描述樂視的超級汽車。

  「我們的目的不是造一輛汽車,而是也像樂視做電視和手機一樣,我們希望是打造一個完整的互聯網智能交通生態系統。」賈躍亭表示,「樂視超級汽車是完全電動的,完全智能的、互聯網化的,我們希望汽車成為一個全新的互聯網產品,能夠無縫接入互聯網。樂視的汽車並不是OEM(代工)的,而是從頭完全自主研發的。」

  樂視同時也引發了有著互聯網背景企業造車的集體熱情,與樂視一樣,包括蔚來汽車、威馬、和諧富騰等,一批新興汽車企業,幾乎無一例外以全新模式「闖入」汽車行業,以「新能源+智能互聯+共享」的模式,打造全新的出行方式,希望以蘋果、華為顛覆諾基亞的方式,成為未來汽車市場的贏家。

  >> 造車得燒錢,但不光靠燒錢

  

  賈躍亭不止一次地表示,「對於我們來說,手機、電視和汽車是一個事,就是一個智能終端,只是場景不同而已。」

  可是,現實比想象困難得多。

  2016年10月,賈躍亭投資10億美元,位於美國內華達州的FF工廠身陷欠款糾紛,被指面臨停工。樂視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不斷對此進行澄清,但仍未打消外界疑慮。

  2016年12月28日,樂視在莫干山的園區動工。2017年年初,該項目被媒體報道稱,「幾乎沒有進展,僅在園區門口造了個警衛室」。

  2017年3月,樂視超級汽車聯合創始人、樂視超級汽車全球副董事長、中國及亞太區CEO丁磊宣布離職。

  2017年4月,媒體實地探訪樂視北美車廠,稱「只有風的呼嘯和鷹的盤旋」。

  此時,賈躍亭為他的「汽車夢」已經燒掉了100多億資金。

  「汽車不是錢燒出來的產業,這是一個門檻極高的行業,產業鏈極長且複雜,甚至要以國家為競爭單位。但是,當智能系統和電池取代發動機和變速箱成為未來汽車的核心競爭要素,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間被打開,無數有夢想的人想造車可以理解。」衍進商務諮詢首席合伙人張兆鈞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在業內看來,樂視的造車方向和模式沒有錯,否則不會有一波新興的造車勢力也跟進。「我覺得賈躍亭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汽車行業。」 張兆鈞表示,互聯網汽車也是汽車,造車需要平台,僅一個平台的打造,沒有上百億元就不可能完成,造車投入大而且時間長,如觀致汽車,7年時間投入超過150億元。

  蔚來汽車CEO李斌也表示,做出一輛能跑的車沒有什麼難的,一兩千萬美元就能做出來。但是研發一款車可能是這個錢的10倍,生產準備所需資金是研發這個車的至少兩倍,進入市場至少是研發這款車的4倍。

  顯然,賈躍亭是不甘心的。

  在樂視汽車業務板塊里,他個人已投入了100多億元,這是導致樂視公司整體缺錢的重要原因。「我們推遲了商業化,這是我們為反常規付出的代價,樂視汽車甚至是反常識的。」賈躍亭說。

  但是,「造汽車」資金鏈緊張與管理層動蕩給這個新興造車公司蒙上了幾層陰影,樂視汽車的創業夢仍然難以令人信服。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傳統車企高管接受《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採訪時表示,樂視資金鏈緊張主要受累兩個原因:一是汽車行業的投入,大大超過樂視的預期;二是樂視採用的融資方法,並不適用於汽車行業。

  「目前,投入電動車產業的至少有180家公司,個個都說自己有情懷。國家對電動車扶持力度非常大,傳統車廠在做,跨界做汽車的也很多,這和賈躍亭當初做電視、雷軍當初做小米手機只有有限的競爭者不同,可以說已經是『百家競爭』,都是一套邏輯都能拉來資金,現在企業搶奪用戶都是搶時間上的資源,誰也占不了便宜。」 張兆鈞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兆鈞認為,汽車行業是一個具有極高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的行業,樂視現有的人才儲備、經驗積累特別是現金流情況遠遠不能支撐這一行業。

  樂視體育:「生態化反」的失敗案例?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銀昕 | 北京報道

  

  冠名國安后,樂視想更深入地進入中超,不但出價 27 億元購得中超新媒體轉播權,還提出「無樂視,不中超」的口號

  自樂視成立以來,「生態化反」和「跨界顛覆」是賈躍亭在公開場合說出次數最多的詞。賈躍亭希望縱向上整合產業鏈,橫向上整合用戶關係圈,以最好地達到拓展外部資源的目的。

  作為樂視最初的兩個「生態」之一,2014年3月,樂視網中的體育頻道正式被拆分,成為一家獨立運營的公司,樂視體育正式成立,樂視也宣布將打造全球一流的互聯網體育生態公司。

  3年多來,從母體中剝離出來的樂視體育曾掌握大量的賽事版權,也曾謀求與北京國安俱樂部的合作,但在進入2017年後,樂視體育卻似乎陷入掙扎。

  >> 一丟再丟的賽事版權

  樂視體育的「生態化反」分四個環節:賽事運營、內容平台、智能硬體和增值服務,這個鏈條只有在擁有基數龐大觀眾的前提下才有實現的可能,於是搶奪賽事版權成了當務之急,「買買買」一度成為樂視體育的常態。樂視體育所持有的賽事版權最多時共有20個大項,超過250個小項,其中73%為獨家持有,一年賽事直播超過12000場。

  2015年,體奧動力曾以80億元買下中國足球協會超級聯賽,即中超聯賽版權,樂視體育隨即以27億元的價格購得2016和2017兩個賽季獨家新媒體版權。據一位樂視體育版權業務部門的前員工回憶,當時內部有不同意見,最終賈躍亭拍板促成了此筆交易。賈躍亭隨後「下令」,2016年直播中超的收入必須達到5億元,然而,全年只有4億元入賬。

  有分析認為,出於觀眾的收視習慣,以及小屏幕對賽事現場氣氛呈現不足等原因,樂視所購得的新媒體版權並未將觀眾從電視機前爭奪過來。《中超聯賽商業價值評估白皮書》顯示,2016年新媒體平台收視人次不足2億,而電視機收視人次為2.84億。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副教授王諍認為,樂視所選擇的賽事種類比較尷尬,不適合新媒體直播平台。「中超聯賽基本都在晚上舉行,觀眾有條件按照傳統的收視習慣守在電視機旁,與之相比擁有NBA轉播權的騰訊則比較討巧,NBA比賽一般在北京時間上午舉行,觀眾沒有條件看電視,只能在新媒體上收看。」

  而在進入2017年後,樂視體育更是接連丟掉了自己手中的幾項賽事版權。

  按照與亞足聯簽訂的4年版權協議,樂視需在2017年1月1日前支付亞足聯第一年2675萬美元的費用,有消息稱,樂視在簽約時繳納了極少的一部分費用,但在經過2016年下半年的「多事之秋」后,已無力負擔2675萬美元的費用。

  2月下旬,樂視曾獨家轉播了廣州恆大、江蘇蘇寧和上海上港三支中超球隊的亞冠第一輪小組賽,隨著三支球隊取得全勝戰績,樂視對外高調宣布,「共有2000萬球迷通過樂視體育全終端收看了比賽,新增會員收入突破750萬元。」

  但樂視唱完高調僅兩天,體奧動力就於2月24日宣布與亞足聯及拉加代爾達成協議,獲得2017—2020年剩餘賽事的版權,間接宣布了樂視「被棄」。樂視曾試圖籌集一部分資金支付部分款項,但亞足聯並未買賬。據媒體報道,樂視於2月27日失去了亞冠比賽信號;2月28日,亞足聯在其官方網站宣布終止與樂視的合作,隨後樂視體育發布對用戶的致歉聲明確認此事。值得注意的是,亞足聯旗下賽事中,除亞冠外,亞洲杯和2018年世界盃亞洲區預選賽決賽(即「12強賽」)均為受關注程度較高的「大IP」,樂視均將其拱手讓出。

  失去中超版權發生在一周后,宣布的方式同樣頗為「間接」。3月3日,蘇寧體育傳媒宣布從體奧動力手中拿下2017賽季中超聯賽獨家新媒體版權,旗下的PPTV將擁有「PC、移動和OTT」三端全場次播放權。對蘇寧體育的聲明,樂視表示「不予置評」。與丟失亞足聯賽事版權相比,樂視對中超版權有幾分「主動」放棄的意味。在融創中國投給樂視150億元「救火」后,融創中國董事會主席孫宏斌曾說:「一年有一萬場賽事直播,沒有中超也沒關係。花十幾個億買中超版權沒有意義。」

  但一個尷尬的事實是,2016年樂視體育發起買電視送會員活動,一些球迷買回電視后發現其所關注的賽事版權被樂視接二連三地丟掉。「電視我買回家了,說好的亞冠和中超呢?」一位用戶無奈地表示,有的球迷為了觀看亞冠和中超,一口氣買了樂視體育6年的會員資格,對這部分用戶的補償該如何進行?樂視的方案是:免費延長半年的樂視超級會員資格,且只有通過樂視官方商城、京東、天貓等渠道單獨購買樂視超級體育會員的用戶才屬賠償範圍內,通過「購電視送會員」或「購會員送電視」活動獲得會員的用戶不能獲賠,有用戶隨即表示這個方案「毫無誠意」。

  亞冠、中超、12強賽、英超和CBA被譽為中國體育市場五大核心版權,截至4月25日,樂視已丟三城。而就在4月25日當天,國際職業網球聯合會(ATP)宣布結束與樂視的合作,原因是「欠款超過一個億」,樂視再丟一項賽事版權。

  >> 與北京國安的合作可能是場「忽悠」?

  先許願,「畫大餅」,最終未能兌現。此種做法並不僅出現在樂視與版權持有方的合作中。

  2016年1月19日,樂視與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對外宣布達成深度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俱樂部經營、俱樂部品牌建設、俱樂部青訓體系建設等方面展開全面戰略合作,並探討未來股權合作的可能性。」樂視以一億元購得國安隊冠名權,並將「陸續投入共20億元」。

  2016年7月一則消息稱,樂視的一億元冠名費在第一筆5000萬元入賬后始終未付清,將「陸續投入」的20億元更不知所終;2016年10月,北京國安正式對外宣稱與樂視的股權談判破裂,將尋找其他有股權合作意向的投資方。破裂的原因為,北京國安的母公司中信集團死守50%股權的底線,而樂視方面希望控股成為第一股東。隨後,螞蟻金服、IDG資本和中赫集團陸續成為中信集團的談判對象,中赫集團最終入股國安俱樂部並成為控股方。

  一位接近北京國安俱樂部的知情人士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雖然發布會上稱之為「深度戰略合作」,實際上雙方只有「合作意向」,「陸續投入20億元」的前提是雙方股權談判有進展。「所謂一億元冠名權只是對外的說法,其實只有5000萬,樂視覺得5000萬不好聽,於是與國安私下達成一致,對外說成一個億。」

  上述知情人士稱,在合作過程中,國安俱樂部對樂視合作的誠意存疑,這也影響到了股權談判。冠名國安后,樂視想更深入地進入中超,不但出價27億元購得中超新媒體轉播權,還提出「無樂視,不中超」的口號。一位樂視體育前員工回憶稱,在與體奧動力談判階段他們就已在私下達成共識:「如果連中超都不拿的話,樂視就別做體育了。」

  但這些卻都不是已被樂視冠名的北京國安希望看到的。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國安俱樂部和球迷都希望冠名商能一心一意地對待國安。一旦獲得整個中超的版權,樂視就要一碗水端平地對待所有球隊,這樣一來樂視的冠名商身份如何明顯地體現呢?對北京國安的投入又體現在哪裡?」事實上,除冠名外,樂視體育少有將中超頻道的特殊資源有傾向性地向北京國安單獨開放,其內容上也幾乎看不出樂視是某一支球隊的贊助商,這引起了國安俱樂部的猜疑和國安球迷的不滿。「先冠名國安,后又買下整個中超的轉播權,樂視的誠意存疑,現在看來有可能是場『忽悠』。」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 樂視體育「敗」在何處?

  在發布會上宣稱重大深度戰略合作並描繪美好願景,但最終事與願違不止一次發生在樂視及其合作夥伴上。「樂視喜歡密集地開發布會,謀求獲得融資,但業務的推進情況卻很少有持續地對外宣布過。」一位互聯網觀察人士評論說。

  「在2015年11至12月間,經常出現一周兩場發布會的情況。」一位樂視影業前員工回憶。據統計,樂視體育僅在2016年就舉行了27場發布會,包括與線下俱樂部合作、投融資事件、戰略合作、版權合作和賽事冠名等內容。

  星瀚資本合伙人楊歌認為,樂視並未走其他互聯網公司的老路以流量模式開端,而是較早地進入了資本運作階段,「資本運作就是儘力吸引投融資,需要向投資人講好聽的故事,於是我們才看到了那麼多場發布會。」楊歌認為,凡是進入資本運作模式的公司,其核心管理層已意識到其商業模式不合邏輯,於是瘋狂吸引融資並極力尋找「接盤俠」。

  據接近樂視體育高層的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樂視原本想憑藉付費觀看走上一條盈利的路線,可現實是高端體育賽事內容的用戶貨幣化程度並不高,變現能力較弱,最終形成了資金漏洞和倒掛。

  「體育產業這個概念在國內出現也不過是近幾年的時間。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公眾更多地把體育當作是一件福利性的事業,而非產業。國內最大的兩項賽事,CBA和中超的收看都是免費的,體育公共設施是免費的,公眾沒有形成付費收看比賽的習慣,這就導致樂視高價收購回來的轉播權無法變現。另一方面,樂視體育的確也沒有預料到資金鏈斷裂這件事。好像突然有一天,樂視體育發現自己沒有錢了。」該人士稱。

  據該人士介紹,目前樂視體育內部已經有一些人在陸續離開,這些離職人員在離開樂視以後有很大一部分都還在體育產業領域工作,畢竟樂視體育在國內體育產業發展中的地位是不可忽視的。「也許有一天你會發現,國內在搞體育產業的都是『樂視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3

主題

989

帖子

203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37
4
飛龍之雲 發表於 2017-5-3 06:21 | 只看該作者
樂視的資金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其發展的一個主要因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6: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