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袁世凱叫屈:孫中山破壞協議 給袁穿小鞋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3 0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雪珥 鳳凰歷史

  

  袁世凱

  1911年10月18日,星期三。

  英國《泰晤士報》駐華記者、澳大利亞人莫理循離開了他那座位於北京王府井大街的宅院,趕往前門火車站。

  匆匆穿過王府井大街的莫理循沒有想到,幾年後,「中華帝國」的皇帝袁世凱,會用自己的名字給這條大街命名,並立起「MorrisonStreet」的英文路牌。

  此時的莫理循,要趕上前往漢口的火車。

  

  在北京著名的購物街王府井大街,一度曾被命名為「莫里森大街」

  8天前(10月10日),那裡發生了暴動,後來被稱為「武昌起義」。此時,政府軍正在那裡與民軍發生激烈的戰鬥。與莫理循同行的,還有英國使館的一名武官及俄國的一名官員,這場正在迅速向全國蔓延的暴動,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

  3名外國人在河南信陽被攔截了下來。這裡是政府軍將領蔭昌的前線指揮所。蔭昌告訴他們,再往前就是交戰區,政府軍無法護送他們,將沒有任何安全保障。

  莫理循等三人只能返回北京。他錯過了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候深入漢口、武昌前線的機會。但是,從他那含糊的日記中,後世研究者卻錯誤地得出了他曾經在漢口前線採訪多日的結論。

  

  袁世凱贈與莫理循的照片

  莫理循的漢口之行,一直要到12月13日才成行。那時,戰事已經停歇,他乘坐著袁世凱提供的專列,在軍警的保護下,前往漢口採訪「和平會議」。

  無論是否親臨前線,甚至即使不懂中文,莫理循都能寫出洋洋洒洒的中國報道,吸引全世界的眼光。與其說他是記者,不如說他更像是一名政客,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牛津大學教授休·特雷弗·羅珀認為,莫理循「並不僅僅報道事實,他是在策劃報道」。

  澳洲牛仔

  莫理循出生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季隆,父母是蘇格蘭移民。莫理循自小喜歡冒險,18歲那年,他孤身一人徒步穿越澳洲大陸,在123天行走了2000英里。23歲時,他去新幾內亞進行探險,結果遇到土著人襲擊,被長矛刺中,被送到蘇格蘭愛丁堡就醫,才取出了長矛的倒刺。他也順帶在愛丁堡完成了他的醫學訓練。

  隨後,作為醫生,他先後到西班牙、摩洛哥等地探險。1893年,莫理循到達遠東,先在日本呆了一段時間。次年、即甲午年,當中日爆發戰爭的前夕,他自上海沿長江到重慶,轉道雲南,然後徒步前往緬甸的仰光,行程3000英里,而路費僅僅是靠母親所給的40英鎊。

  

  《泰晤士報》駐華首席記者 莫理循

  這之後,他將沿途的日記和照片,整理出版了《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一書。該書出版時,中日甲午戰爭剛剛結束,遠東局勢成為國際關注的焦點,正逢其時的莫理循處女作,大為暢銷。這令他名聲大噪,並被英國《泰晤士報》聘為駐華首席記者。自此,莫理循在中國生活20多年,見證和參與了清末民初的社會大變局,並為《泰晤士報》發出了大量的報道。

  儘管莫理循不懂中文,只能依靠翻譯,但他似乎對中國政治和涉及中國的國際政治具有天生的敏感。作為半道出家的記者,他並不嚴格恪守新聞記者的求實求真準則,而是經常將自己的揣測作為事實進行報道。弔詭之處在於,這種揣測卻經常在事後被證明是事實。這令英國外交部十分尷尬,因為他們的情報總是落後於莫理循的報道,招致國會和輿論的批評,外交部官員只好自嘲說:「新聞工作者的日常主要職責就是搶先,而外交官的主要目標是準確」。莫理循因此奠定了他作為中國問題專家的牢固地位,被稱為「中國的莫理循」。

  

  莫理循與中國人合影

  有趣的是,當日本人取得了日俄戰爭的勝利,莫理循卻失望地發現,「所有以前俄國所犯下、遭到我們譴責的罪惡現都在我們同意下被日本人重複了,這真是個奇怪的世界」。他開始成為一個抗日分子,這令英國外交界與讀者都大惑不解。莫理循解釋道:「當我在報紙上看到說我傾向這個國家,或者反對那個國家時,我很氣憤。我是一個英國人,我所想的和我所希望貢獻的是我自己祖國的利益」。日俄戰爭后,莫理循將報道的重點轉回中國內政。在清末新政中,大多數的西方記者和外交官對中國前途十分悲觀,莫理循與他們不同,認為中國人的民族意識正在覺醒,中國的前景十分光明。而一個穩定、繁榮的中國,是有利於英國的根本利益的。他認為,中國社會最大的問題不在於人民,而在於政府,當時的中國政府是世界上最腐敗的政府,成為中國發展的最大障礙。只有引進英國的治理模式,才能有效地改造中國,而這需要一個清政府強大的「新權威」——只有袁世凱才能救中國。

  實力決定一切。清帝退位后,孫文辭去了「臨時大總統」一職。但弔詭的是,原本竭力主張「總統制」的孫文,突然改弦更張,要求實行「內閣制」。這兩種制度的區別,在於總統的權力。民國初建時,孫文自認為首任總統非他莫屬,而宋教仁則在積極爭取當上中國的首任內閣總理,因此,宋教仁主張採用法國式的內閣制,但孫文堅決反對,認為內閣制會架空總統,而要求採用美國式的總統制,賦予總統極大的權力。最終,孫文如願以償。

  如今,孫做了兩個月的「臨時大總統」,要讓位給袁世凱,突然堅決地提出,要修改約法,改行內閣制,讓總統成為榮譽頭銜。同時,孫文又突然提出必須定都南京、袁世凱必須到南京就職等新的條件。

  袁世凱當然不願意穿孫文給他定製的「小鞋」,莫理循在此時痛斥孫文「破壞協議,那是不能容忍的」。莫理循建議袁世凱,效仿古希臘馬拉松之戰中爭奪總指揮位子的做法。當時,為了解決希臘軍隊的指揮權紛爭,10位雅典將軍進行投票,結果每人都認為自己最為勝任,將自己的名字放在第一位,而把原先的總指揮米爾泰底的名字放在第二位,結果他們的選票互相抵消,最後還是米爾泰底當選。莫理循建議可以讓各省來投票,他們一定會將自己的省會作為首都,將北京作為第二選擇,到時北京一定能勝出。

  這一「高招」,袁世凱並未採用。他採用了最直接的辦法:同意南下,但忽然間,北京就發生了兵變。在巨大的國內和國際的「維穩」壓力下,孫文只好同意袁世凱在北京宣誓。

  在共和的名義下,對於權力爭奪的不擇手段,正在為這個新生的民國埋下了無盡的災難。

  袁世凱當選總統后,莫理循被聘任為總統特別顧問,成為袁世凱22人外籍顧問團成員之一。

  在出任這一重要職務之前,莫理循最後一次以記者名義回到英國。對於剛剛年過半百的莫理循來說,這一次英國行在他的人生中十分重要:一是為袁世凱和新生的中華民國辯護和宣傳,駁斥那些認為民國混亂無希望的輿論,二是迎娶他的新娘。

  1919年,中國作為戰勝國,組團出席巴黎和會,莫理循也隨團趕赴法國,為捍衛中國利益與日本進行對抗。不久,莫理循病倒,趕回英國進行治療,並於次年在那裡去世,享年僅58歲。此時的中國依然處在內戰的混亂之中,交戰各方都高舉著革命的大旗……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4:1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