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 | 周末讀書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2-2 23: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有一種危機,叫做「四分之一人生危機」。顧名思義,它指的是我們在人生的四分之一處,迎面撞上的一種危機感,我們姑且稱它做「青年危機」吧。青年危機與年齡信號緊密相關,從25歲-35歲之間的人群,都可能承受著這種危機感的折磨。

  尤其是在即將步入30歲這個門檻級年齡的時候,自我、親人、社會對我們的期許是「三十而立」。我們被認為應當已經成家、已經立業。可現實的狀況卻是,房價飛漲買房無望;交際圈狹小沒有穩定的親密關係;甚至摸不清楚自己到底擅長做什麼...... 時間推著我們到了要「三十而立」的關口,可期望與現實的落差卻仍然將我們再次扔回未知的深淵:三十而立,究竟「立」的是什麼?又要如何「立」?如果還「立」不起來,要如何應對?

  1

  四分之一人生危機的種種

  若不是看到「青年危機」癥狀的自我檢測量表,以及維基百科對Quarter-life Crisis(「青年危機」,直譯為「四分之一人生危機」,英文縮寫QLC)建立的詞條,很多人也許還不知道,「青年危機」這個現象已經可以通過一套心理、生理方面的知識來界定了。首次提出青年危機的人是亞歷山大·羅賓斯和艾比·維爾納,二人是好友,當她們意識到自己在這四分之一人生節點不那麼開心時,便試圖統計同齡人是否有相同的處境。她們採訪了上百人,發現很多人和他們一樣都在掙扎以及尋求出路,但都沒有將其歸結為「遭受危機」。2001年她們合寫的《四分之一人生危機:你二十幾歲時獨特的人生挑戰》面世並成為暢銷書,「青年危機」也就成了描述成年人早期[1]困境的專有名詞。

  英國學者羅賓森(Oliver Robinson)在2008年寫成了他的博士論文《成年人早期的發展危機:複合定性分析》,自那以後他做了一系列的定量研究、定性分析和深度採訪。他搜集數據,發現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在進入了「現實世界」之後,大部分都喪失了安全感,經常失望、寂寞以及沮喪。2011年5月,他基於Gumtree.com網頁所發起的千人調查的數據,在格拉斯哥召開的英國心理學年會上發表了相關的研究結果。結果顯示,有86%的人認為自己30歲之前在人際關係、經濟收入以及職業等方面要獲得成功「很有壓力」。25歲~35歲之間的人,與其說在這「四分之一」的關卡上嘗到積極生活的甜頭,不如說他們較早地經歷了對現狀的否定和懷疑。「危機」在青年們身上的普遍程度與社會對該階段危機的普遍忽視是同時存在的。

  怎樣才是體驗到了青年危機?當人生的現階段總是被一些困難、壓力、負面情緒佔據時,就可以說你已經感受到「人生危機」了。青年們常被一些芝麻綠豆的事情挑起自我的否定和懷疑。

  

  《人生四分之一危機: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講述他們的壓力》

  作者:(美)海斯勒 著

  譯者:孫璐 譯

  版本:新華出版社  2012年1月

  比如圍繞「修身」的種種:很久沒完整地讀完一本書了;記憶力好像已經開始衰退;體力開始不支;膠原蛋白開始流失,髮際線開始上升,照鏡子好像有魚尾紋了,白頭髮也多了起來;少鹽少油少碳水化合物,多水果多蔬菜多鍛煉核心肌肉群......

  圍繞「成家」的種種:這個從大學(高中)就開始待在我身邊的人,似乎已經不是最適合我的人了;異地戀與異地婚;婚禮要露天的還是室內的,中式的還是西式的;過年要回家;又收到請帖了;又有人生小孩了;戒煙戒酒,要提前一年服葉酸才行。

  圍繞「立業」的種種:只能做專業不限的相關工作——端茶、倒水和打雜;在大城市還是小地方之間猶豫;在要工作還是要生活上踟躕;在租房還是買房問題上倍感壓力;干哪一行才能買得起學區房的疑惑;無薪酬的加班;沒有靈魂的職業微笑。

  這些細節看似分散,卻是每一個人的日常。而且,任何一個小點帶來的否定最終都是全面性的,把你連根拔起。一開始只是一些情緒,積累久了便逼迫自己提出這樣一個哲學問題:對於這種現狀我真的滿意了嗎?

  2

  「危機感」:一種持續的不安

  對生活和世界的信任能夠壓過這份懷疑,哪怕有了「我很焦慮」、「我的出路究竟在哪裡」、「我真要一直這樣下去嗎」的疑惑,青年們也很少將自己歸結成為正在經受「危機」。

  他們有自己的一套自我認識系統——「焦慮不安是可恥的」;一整套屏蔽系統——「可能只是我多想了,現實狀況沒那麼糟糕」;也有一套自我勸服的方式——「我只是不夠努力」。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中據說引發很多人共鳴的一句話:「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就成了瞎子,聾子,眼裡除了他,什麼都沒有,連傷害都覺得這是一次關於愛情忠貞的測試,你還會傻不兮兮地告訴自己,要堅強。」如果換成了「愛生活」,這句話就是大部分人面對生活危機時自我勸慰的套路:當下經歷的焦慮只是個非常個體的情緒罷了,鬧一鬧就好,接下來還得繼續和現在的日子談戀愛。

  

  《自體的分析: 一種系統化處理自戀人格障礙的精神分析治療》

  作者: 海因茨·科胡特 版本: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12年9月

  不過,上述的自我認識很容易動搖,因為處境始終與自認為的「更好」有差距。屏蔽系統也很容易被攻破,至於勸服自己的方式則需要不斷更新和升級:一開始只是發條自我激勵的朋友圈就好,後來得作詩、唱歌、寫日記、吃大餐才覺得痛快,再後來得拉著別人傾吐2個小時以上的負能量,以及總得問出「原來你也過得不好」才心滿意足。或者乾脆化壓力為暴力:欺負一下電商的客服代表或外賣小哥,打個牌侮辱一下牌友,看場球咒罵一下球隊,廁所蹲坑刷微博調侃以及嘲笑一下別人的大事小事和糗事。一切都還維持著表面的和平,直到這些問題被隨便的一個人「以表關心地」隨便一問:你怎麼還在讀書啊?你找的什麼工作啊?你收入怎麼樣啊?有對象了嗎?有對象那結婚了嗎?買房了嗎?……這些問題讓自己重又回到壓力和危機的漩渦中。

  處境沒有實質性改變,危機感便會一直存在。那一整套自我認識、屏蔽和勸服的技藝,其實都出於本能的自我保護:我要儘可能地迴避,也儘可能地延後「轉變」的時機。因為對於「如何改變現在的處境」,青年們其實毫無頭緒。

  

  弗蘭克·克默德《結尾的意義》

  青年階段不同於其他年齡階段,社會賦予了這個階段太多的期待。

  (1)它與特定的「年齡」——尤其是30歲——聯繫得非常緊密;

  (2)它暫時是隱蔽且不為人重視的,因為它不會關係到生死這樣的終極問題,而且社會正需要年輕人的活力,如果表明他們其實精神上是「死氣沉沉」或「患得患失」,這不僅在生理上顯得不可能,而且在社會角色的定位上也不符合期待;

  (3)危機的日常化,可以通過某個日常生活細節全面地誘發或強化;

  (4)它,如果存在的話,其實表明了一個趨勢:有危機感的群體在向著年輕化發展,而且體驗危機的年齡還有不斷提前的趨勢。由於這個年齡段的人很可能孕育出了下一代,他們很容易將自己的危機感「傳染」給下一代,並且以「不能輸在人生的起跑線」為目的來規劃孩子的人生。所以,很可能現在的小學生其實也有不同於以往小孩的「危機」感。

  3

  年齡的「無聲語言」和世界的「有聲信息」

  

  現在的人越來越怕提到年齡,要麼怕別人輕看了自己——你還小。要麼怕別人覺得自己很老。尤其女士,被問「你今年多大了」時會覺得自己受到了冒犯。

  其實年輕人對年齡敏感,不是數字本身帶來的,而是這個數字背後那些被人們「貼上」了「質」的東西,即它背後的社會要求。父輩們的教導常常是「在合適的年齡做恰當的事」。這本身無功無過,但「合適的年齡」其實並沒有一個顯性規定,它以一種無聲地語言在傳達它的「標準」。社會正是用標記年齡、賦予起相應價值,標記工作時長與休息時長等無聲的方式,實現它的組織性和秩序性,哪個時期都一樣。

  父輩們可能隨口就來,「我到了你這個年紀的時候,早就已經……」,這可能涉及到結婚年齡、生育年齡、工作年齡。勞動市場也會以它的方式來「分門別類」,比如,招聘啟事上通常都是有年齡規定的。30歲在現代社會正好是這樣一個年紀:在父輩們看來(與自己相比)差不多必須完成成家立業等事情,而大部分行業,它可能是招聘啟事上的年齡上限了。

  

  《秋空爽朗:童話故事與人的後半生》

  作者: 艾倫.奇南(美)

  譯者: 劉幼怡

  版本: 東方出版社 1998年9月

  人與動物的一個顯著區分,就是人的「嬰幼兒時期」相對較長,而且這個時期基本上無法離開別人的幫助。但是,現代社會培養一個人成才的時間也在延長。一入校門,一學可能就是20多年。20多年意味著,當初要閱讀並背誦全文的那些課文早就收進倉庫了,教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方法也已經更新換代了。2002年《瘋狂英語》曾經有一篇文章叫《回歸垃圾堆》,最後那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生活像是在跟教育者開玩笑,花了半輩子時間所學到的東西,到了後半輩子,發現都是錯的」。而這種「回歸垃圾堆」在碰到成人世界的時候來得更加「實在」:一直堅信只要努力便可以不斷激發自己的巨大潛力,如同所有勵志片的劇情設定那樣有極好的工作、聲望、成就與財富,直到發現自己最後不過是個順從的打字員,擠地鐵的沙丁魚。

  另外,人們獲得的信息是「世界性」的,相應的「選擇」似乎就多了起來。當問及60年代或70年代出生的人,他們如何度過他們的30歲,如何做職業選擇的時候,他們回答得很簡單,「盯著手頭要緊的事去做就行」。現在的年輕人,盯緊的卻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抬頭望著整個星空。他們競爭的對象已經不是隔壁班的小紅和小明了。「做得好不好」這個比較可以從華南比到華北,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世界的信息在量上是「星空」,而在質上,我們更容易被這樣一些故事版本吸引住眼球:一個人付出如此少,但是他卻成功了;一個人付出的如此多但他其實是一個失敗者;或一個人他不夠努力,所以得到得太少。現代人眼裡的「成功」不僅意味著對「這個人擁有多少」進行了量化和比較——有幾套房產,有多少的休閑旅遊時間;還意味對著他成功的原因也可以量化分析,他的路徑值得模仿——因為他的父親有錢,因為他輟學了。參照著世界的信息,在自戀與自負的交互作用下去選擇了一個想象的「目標」,正因「目標」的內容本身是超負荷的,它帶來的壓力也是超負荷的。

  

  網上流傳的教你如何畫一匹馬:1.畫2個圓圈;2.畫馬腳;3.畫馬臉;4.畫鬃毛;5.添加一些小細節。可是如何「添加一些小細節」最終成就這匹馬卻是個最神秘的未知。

  現在,每個人的頭腦里都裝著一個計算器,有一整套計算的知識和公式。連最具有文化內涵的「儀式」也是可以計算的。越來越多人說,早就感受不到婚禮的「儀式感」了,鑼鼓鞭炮,鬧婚習俗還令人相當尷尬。體驗到儀式感是需要「時間」的。比如,寫情書。如果是飛鴿傳書,光想象對方收信、讀信、寫信,在等待和懷疑著「到底有沒有給我寫信」的時間中,就已經把自己的情感完全充實起來了。當生活已被計算時,婚禮就成了一種規劃,一個流程——30歲之前必須結婚,必須有一場盛大的婚禮。

  因此,這些信息保留在了頭腦中,以「人生鬧鐘」的方式,在適當的年齡關頭,全方位地拉響警報。青年危機一方面來自於帶著社會導向的年齡-價值,另一方面便來自於自我誤解:世界在說著形形色色人的成功信息,它們與「我」是「同時代」的,那麼我也可以通過比較、量化和模仿「同樣達到」這種成功。

  4

  化危機為轉機

  也許,理清頭緒首先要從正視「危機感」開始。弗蘭克·克默德在《結尾的意義》(The sense of an end)一書中說,「人們出生之後就迅速『進入中間』」。人的出生是很容易想象的,但是結尾卻往往是難以確定的,因此人會一直處於惴惴不安的狀態中,如何度過這個生與死的「中間」階段其實一直緊隨了這樣一種不安的情緒。危機本質上就是一種提前來臨的終結感,一種對「結尾」的隱喻,「在這麼下去就快結束了,我是不是該做點什麼了」。這種結尾感刺激我們讓未來提前來臨,以便更好地總結過去和把握當下。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與危機》中便指出,青年危機、青少年危機、中年危機、老年活臨終者危機在時間結構上都是類似的。承認人生各個「轉變」的節點都可能爆發危機感,這才是度過危機的開始。

  因此,對於青年來說,危機感雖然讓結尾提前來臨,但它同時還意味著一個新開端。羅賓森認為,正是那些「極其想要轉變」的人才更容易體驗到「青年危機」:極其想要成功的;關於要過一種什麼樣的生活有著強烈理想主義的;以及在一定年齡需要實現這些計劃卻沒有實現的。人從體驗青年危機到度過青年危機會經歷4個階段:感受到自己被禁錮(locked in)住;分離(separation);試驗-失敗-試驗的反覆探索;重新解決。而且羅賓森的研究表明,大部分人在事後回望自己的整個過程,發現這一「成長」雖然痛苦,但的確讓自己過上了更貼近於自己傾向和喜好的生活。

  我們習慣於用一些符號調侃那些危機中的困頓群體(剩男剩女,單身狗,碼農,房奴)。這些標籤背後既是同情,但也隱藏了價值取向:這樣的生活是不可以取的。它們無異於在提醒馬上要進入這個階段的年輕人,要像預防疾病一樣地防止自己感染上這種「癥狀」。無論是出於同情還是隔離,給一個現象命名不代表真正的理解,不見得賦予一個東西名稱,人就可以成為控制它的主人。這些做法偶爾會妖魔化青年,讓青年調適的空間被壓縮得更窄,他們會在行動之前就被這些名稱背後的無聲指責所打敗。

  

  《自我與自性》

  作者: C.G.榮格

  譯者: 趙翔

  版本: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4年4月

  青年自己也應該認識到危機其實既在刺激人做決定,是重新審視,也是自我突破。危機的背後其實是發展的轉機。自我審視比照的對象不能太大,否則會生荒誕感,拿自己所匱乏的東西與全世界其他人所擁有的東西作比較,就像說「我的脖子太短了,長頸鹿的就挺長」。要從無從下手到找到方向,先得找到相鄰的參照系。

  自我突破還要有勇氣捨棄生活現階段所維繫的表面和平。所謂「表面」,是已開始覺得生活流於形式化,卻無力動手。它會讓自己覺得周圍的一切是「由他人決定的」。這種外來的控制,寫進了意識,它們讓自己在任何場合都覺得自己不過是個「局外人」,因此總想拿個橡皮把它們擦除乾淨。羅賓森認為「試驗-失敗-試驗的反覆探索」是度過危機的必經之路,這意味著要敢於嘗試,不要害怕失誤和犯錯。生活要變為自己的主場,不是屢戰屢敗,養成了習得性無助,而是屢敗屢戰,在現在的戰場上至少拿下自己的一分。

  [1]參見發展心理學理論的劃分。埃里克森(Erikson, E.H.)提出了人生髮展的八階段理論,萊文森(Levinson, D.)則劃分出了「人生髮展的四季」和成人初期階段(Early Adult)。綜合二者,羅賓森(Robison, O.)將21-40歲稱為成人初期階段。該階段的人開始結束青少年階段,逐步走向成人世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9: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