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青年王岐山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硨磲大爺 發表於 2016-10-20 21: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西北大學1973級歷史系歷史專業的同學有一個微信群。2015年3月19日,群里有人發了一則消息:王岐山即將訪美,緝拿外逃貪官。有幾位同學在消息後點了贊,有人則留言說:「老同學又要發力了。」他們說的「老同學」就是王岐山。群成員劉安琴說:「我們都為有王岐山這樣一位同學而感到驕傲。他雖然不在群里,但一有關於他的消息,就會有人分享到群里。」

  在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王岐山當年的小夥伴講述了他青年時期的風雲際會。

  

  1976年7月16日,西北大學1973級歷史系歷史專業學生畢業留念。後排右六為王岐山。(劉安琴 提供)1知青歲月能吃苦,有威信

  1969年,不到21歲的王岐山到延安插隊。春天剛到,知青們就要學著在地里施肥播種。肥料不是化肥,而是生物肥。「牛糞、驢糞、羊糞都有。每天要趕著驢從村裡往山上運兩次糞,每次都要一個多小時。干糞每袋四五十斤,有點水分就重一點,六七十斤。」當時的大隊支書尹治海回憶,趕驢馱糞上山不是件容易的事,山路是崎嶇的羊腸小道,一腳踩不穩,就會滑到溝底。大隊長韓志厚擔心知青們幹不了這活。但王岐山說:「我們現在就是康坪村的一員,生產隊的活就是大家的活。」韓志厚聽了,半開玩笑地說:「你娃娃要是真能送了糞,才算得上是康坪村的一員。」

  第一天送糞,知青們將糞袋抬到驢背上,驢剛走兩步,糞袋就掉了下來,他們不得不喊住驢,再抬,再趕,再掉……後來王岐山經過觀察發現,要想讓糞袋不掉下來,必須要將糞袋裝瓷實,給驢壓力,還要把糞袋放在驢背的正中間,以保持平衡。下午的時候,男知青們在王岐山的帶領下,已經能順利地送糞了。

  知青到來后,康坪大隊副業和集體經濟發展起來,大隊的幹部和財務工作受到無端猜忌。王岐山建議財務公開,他與大隊支書尹治海、村會計高志強一起,核查了村裡的農業、副業和知青安家費的開支情況,並沒有發現不妥。調查組把各項開支公示,還了生產隊幹部一個清白。如今在知青窯洞里,還保存著當年王岐山書寫的調查記錄:「1969年康坪知青安家費每人由公社實發194.00元,共2716.00元。生活費開支1342.19元,醫藥費71.08元,建窯費840.00元……總之,康坪知青安家費收支平衡。」右下角是調查組各成員簽名,日期為1970年9月8日。

  

  當年在康坪大隊插隊的北京知青合影,後排右一為王岐山。2大學時代

  愛讀書,有魄力

  1971年,陝西省博物館(今西安碑林博物館)從延安的北京知青中招講解員,23歲的王岐山被錄用。和他一批下鄉插隊,又一起被招到博物館的吳永琪告訴記者,他每次半夜起來上廁所,都看到對門的燈還亮著。「有時我就敲敲門說:『岐山,怎麼還不睡呀?』他說:『我看會書。』有時候他看書看高興了還念出聲來。」吳永琪說,「我們也看書,但我們拼不過他。王岐山在博物館工作期間,李先念曾來參觀。館里的軍代表一擼袖子說:『這事我來干。』館里的革委會主任就說:『你還是全面負責保安,李先念同志還是由岐山來接待。』」

  1973年,25歲的王岐山考入西北大學歷史系學習,1976年畢業后回到陝西省博物館工作。1976年,「四人幫」倒台。各地掀起一場小型政治運動——「清理三種人」:追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造反起家的人,幫派思想嚴重的人,打砸搶分子。吳永琪回憶,館長袁仲一老先生也被捲入其中,成為被「清理」的對象。「袁先生是知名考古學家,被稱為『秦俑之父』,沒犯什麼錯誤。他跟我說:『我不想活了,想自己消滅自己。』我當時是館里的團支部書記,正在入黨,也被莫名其妙地安上『突擊入黨,突擊提干』的罪名。王岐山也被盯上了,但他的心態比我們好,他跟我說:『你害怕什麼呀?!你什麼問題都沒有,該吃吃,該喝喝。別人整你,你自己還整自己呀!』我把他這話轉告給袁先生,後來大家都挺過來了。」

  

  1983年,王岐山(右)與同事高文斌在湖北赤壁。3研究生涯

  愛思考,有擔當

  1979年,31歲的王岐山作為實習研究員,調到近代史所民國史研究室工作。民國史研究室的同事發現,王岐山不僅關心學術,還關心國家的前途,很愛琢磨新現象。「那時候廣東剛剛有人開始做生意,但我們身邊還沒有,有一次王岐山問我,你是願意每月賺90塊錢端泥飯碗,還是每月賺60塊錢端鐵飯碗呢?我想了半天,沒有回答上來。我心裡琢磨,他考慮的問題都很新啊!」曾與王岐山同在民國史研究室的任澤全告訴記者。

  80年代初,王岐山從社科院調入國家農業委員會,1982年,國家農委被撤銷,成立了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以下簡稱農研室)和國務院農村發展研究中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王岐山在農研室聯絡室工作。

  在農研室工作期間,王岐山還在事業上幫助過很多同事。曾與王岐山一道被合稱為「四君子」的黃江南告訴記者,王岐山在農研室工作期間經常參加有關農業經濟和改革問題的研討,總能提出意見甚至是核心意見,但文章發表之後,他從來不署自己的名字。「岐山樂於在同伴背後做推手,不和別人爭功。我遇到過一些幹部,下屬寫了文章,他不僅要署名,還恨不得把別人的東西說成是他的。兩相對比之下,差距太大了。所以,看岐山的學術貢獻,不能以文獻量作為唯一標準,很多成果有他的思想,卻沒他的署名。」

  4

  他一直行走在人間正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王岐山

  我們知道,王岐山的青年時代,經歷了歷史學、經濟學等專業領域,經歷了陝西省博物館、社科院、國家農委等多個部門,「跨界」特點鮮明。但他都能很快進入狀態,不管在哪兒都幹得風生水起。日後,他走上更大的舞台,從防範廣東金融風險、抗擊北京「非典」、籌辦北京奧運會,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再到挑起中紀委大梁,力推反腐倡廉、從嚴治黨的新氣象,也是如此。他之所以有如此的「穿透力」,把個人的情懷交給國家的命運無疑是一個重要因素。他坐得住歷史研究的冷板凳,也能在經濟改革的眾聲喧嘩中探尋方向,還葆有傾聽各方意見的虛懷若谷。他的書本里有國家命運。正是這一點,給了他遠行的底氣和力量。

  誠然,今天的王岐山之所以受人關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反腐和廉潔政治建設不僅深刻影響著中國社會,也牽動著海內外關注的目光。由之而來的一個問題是,青年王岐山為今天的政治生涯埋下了怎樣的「伏筆」?

  嚴於律己是一個答案。作為高幹家的女婿,他生活樸素到近乎苛刻;作為局級幹部,他身上的「官氣」太過稀薄,以致在幹部門診遭到護士的奚落;作為中央工作人員,他拒絕地方官場陋習,讓頂著酒杯跪地的幹部灰頭土臉……所有這些,讓人看到了一個青年幹部頂天立地的正氣,感受到了權力的謙抑,更感受到了一個「堪當大任」者對民眾發自心底的敬重。這,正是走好從政之路的堅固基石。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十八大以來,氣勢如虹的正風反腐,不正是基於對腐敗現象零容忍的邏輯起點嗎?不正是為執政黨乃至整個社會掃除積弊、涵養正氣嗎?從當年嫉惡如仇的「岐山」,到今天人們津津樂道的「老王」,他踩著不變的步伐,一直行走在人間正道。

  來源:環球人物雜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04: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