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依法揭露、批駁凈空的邪見邪說不屬於說四眾過

[複製鏈接]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1 08: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有所依止 於 2012-1-12 11:41 編輯

回復 mrtanqi 樓 的帖子

依法揭露、批駁凈空的邪見邪說不屬於說四眾過

  其實,說在家、出家眾破戒之事和批判邪見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而維護凈空法師的人往往分不清甚至將批判邪見的討論等同於打罵出家人,用在家人不要說出家人過失的護身符保護邪見。

  下述為引用宗舜法師所言:

  「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是指不得說在家、出家眾破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說破見之事。所謂過,就是過失、罪過,泛指一切犯戒行為。
  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初篇說過戒第六中解釋說過的六種情況云:

  一,見地上菩薩為物逆行,謂非而說。二,見三賢菩薩及四果聖人微失而說。三,說自和上、闍梨之過。四,說傳法住持人過。五,說同類凈戒過。六,說破戒人、無戒人過。此六皆初重次輕,應知。

  此段的意思是說,有六種情況,就算犯了說四眾過戒:第一,見到登地菩薩(初地以上)為了度化眾生,方便示現種種犯戒之象,如濟公之飲酒吃肉,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二,見地前菩薩(三賢菩薩即位居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在登初地之前)及證得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聖人有輕微的過失,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三,講說自己的親教師(和上)、教授師(阿闍梨)的過失。第四,講說傳法人(如上師)、住持人(過去的住持多為領眾修學者,如禪宗的叢林,住持往往為開悟的善知識)的過失。第五,講說同受凈戒的戒兄弟的過失。第六,講說破戒人、無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體者)的過失。這六種情況中,說前面的比說後面的要嚴重。」

  濟群法師說:「尤其應該注意的是,說四眾過是指犯戒的事,若是四眾弟子有對佛法見解上的錯誤,放心大膽指出,這是沒話好說的。」

  最著名的邪師莫過於佛在世時的提婆達多,他是不是出家的法師?我們可不可以批駁他的邪說?佛陀當時那些佛弟子們對提婆達多的批評也是犯「說四眾過」?也來看看佛陀是怎麼做的吧,難道作為表率的佛陀也犯「說四眾過」?

  在《增壹阿含經》中佛說:「我不見提婆達多有毫釐之善法。以是故。記彼提婆達多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所以然者。提婆達多愚痴。貪著利養。起染著心。作五逆惡。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所以然者。利養心重。敗人善本。令人不到安隱之處。諸比丘。頗有見提婆達多清白之法乎。然復提婆達多為惡深重。受罪經劫不可療治。於我法中。不見毫釐之善可稱記者。以是之故。我今說提婆達兜諸罪之原首不可療治。猶如有人而墮深廁。形體沒溺。無有一凈處。」

  在《五分律》中佛說:「在舍利弗。汝往調達﹝提婆達多﹞眾中。作是唱言。若受調達五法教者。彼為不見佛法僧。」
  佛陀也殷殷教導我們要破除邪見。

  在《優婆塞戒經》中佛說,「若教千人,於佛法中生清凈信,若壞一人殷重邪見」。也就是說,教化千人對修習佛法產生信心,與摧壞清除一個人的深重邪見是一樣的。

  佛在《藏經》中說:「若有教令遠離般若波羅蜜多者。是為菩薩惡知識。若於般若波羅蜜多。自所宣說轉教他人。復為他人廣示魔業及魔過失。勸令覺了覺已復令遠離。又復勸令不離諸佛。須菩提當知。是人被大乘鎧大乘莊嚴安住大乘。是為菩薩摩訶薩善知識。」

  除了凈空法師和清海無上師之外,還有很多現出家相的外道,難道我等佛子眼看著佛陀教法遭到破壞、邪說肆意泛濫橫行而贊僧或者靜默?比如,海空「上師」和傳中華崑崙女神功的妙航等,妙航竟然說出下述昏話,難道不應該指出來以使眾生警惕?

  妙航說:「釋迦出生不久,其母去世,他長大后決定出家探索生死的奧秘。他先苦修了六年瑜伽功,能量已達4.4級,眉輪具足明亮的秋月,又在樹下打坐入定七天七夜,能量達4.9級,把秋月煉成摩尼珠。隨後去林中打坐入定48天,能量達7.4級。女神功的修持法,實際就是釋佛的修法。女神功系列功法,先講三部聖典,就是先把理搞明,傳出九陰功,就是要把摩尼珠煉出來,然後再煉九陽功,就是解決大顛和尚五步行中的后三步。這種一步一步朝前走,刻苦實修的精神,貫穿在女神功整個的修持過程之中。」

  如果李x志先出家披上袈裟再傳播邪說,是不是也不能駁斥他的邪見了呢?!邪師們可以肆意傳播邪見,別人卻不可以指出嗎?可見,即使出家人有邪見,作為在家人也不能駁斥的這種說法,表面上是在維護佛法,而實際上卻是在變相地敗壞佛法,嚴重地違背了釋迦牟尼佛依法不依人的諄諄教誨。

  在佛經中不僅有維摩詰白衣居士經常呵責、制止出家眾的種種不正確的見解的經典案例(其中被斥責的大比丘很多,被斥為邪說外道的例子也不少),甚至還有經典記載,佛在世時生地某寺院的當家主持因為是個煩惱增勝的惡性比丘,故而被在家佛弟子不僅強行趕出了其所在寺院,而且還不允許他停留在生地的所有其他寺院。

  譬如:「生地諸優婆塞聞此生地尊者曇彌(比丘)。生地尊長。作佛圖主。為人所宗。凶暴急弊。極為粗惡。罵詈責數於諸比丘。因此故生地諸比丘皆舍離去。不樂住此。生地諸優婆塞(居士)聞已。即共往詣尊者曇彌所。驅逐曇彌。令出生地諸寺中去。」《中阿含經》
  顯然,僧絕對不是不能議,而是怎麼議的問題。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沙發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1 08:20 | 只看該作者

不說四眾過的真義

                            不說四眾過的真義


   說在家、出家眾破戒之事和批判邪師邪見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維護邪師的人往往分不清,甚至將批判邪見的討論等同於打罵出家人,妄用『在家人不要說出家人過失』或以「說四眾過戒」的護身符,保護邪見。

  我們看看宗舜法師的開示:
  「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是指不得說在家、出家眾破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說破見之事。所謂過,就是過失、罪過,泛指一切犯戒行為。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初篇說過戒第六中解釋說過的六種情況云:

  「一,見地上菩薩為物逆行,謂非而說。二,見三賢菩薩及四果聖人微失而說。三,說自和上、闍梨之過。四,說傳法住持人過。五,說同類凈戒過。六,說破戒人、無戒人過。此六皆初重次輕,應知。」

  此段的意思是說,有六種情況,就算犯了說四眾過戒:第一,見到登地菩薩(初地以上)為了度化眾生,方便示現種種犯戒之象,如濟公之飲酒吃肉,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二,見地前菩薩(三賢菩薩即位居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在登初地之前)及證得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聖人有輕微的過失,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三,講說自己的親教師(和上)、教授師(阿闍梨)的過失。第四,講說傳法人(如上師)、住持人(過去的住持多為領眾修學者,如禪宗的叢林,住持往往為開悟的善知識)的過失。第五,講說同受凈戒的戒兄弟的過失。第六,講說破戒人、無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體者)的過失。這六種情況中,說前面的比說後面的要嚴重。」(《菩薩戒四條淺說》)

  濟群法師說:「尤其應該注意的是,說四眾過是指犯戒的事,若是四眾弟子有對佛法見解上的錯誤,放心大膽指出,這是沒話好說的。」(《心靈環保》第二講)

  最著名的邪師莫過於佛在世時的提婆達多,他是不是出家的法師?我們可不可以批駁他的邪說?當時,佛陀和弟子們對提婆達多的批評,難道也是犯「說四眾過」?我們來看看佛陀是如何護持正法,批判邪師邪說的吧。

  在《增壹阿含經》中佛說:「我不見提婆達多有毫釐之善法。以是故。記彼提婆達多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所以然者。提婆達多愚痴。貪著利養。起染著心。作五逆惡。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所以然者。利養心重。敗人善本。令人不到安隱之處。諸比丘。頗有見提婆達多清白之法乎。然復提婆達多為惡深重。受罪經劫不可療治。於我法中。不見毫釐之善可稱記者。以是之故。我今說提婆達兜諸罪之原首不可療治。猶如有人而墮深廁。形體沒溺。無有一凈處。」

  在《五分律》中佛說: 「在舍利弗。汝往調達﹝提婆達多﹞眾中。作是唱言。若受調達五法教者。彼為不見佛法僧。」

  在《優婆塞戒經》中佛說:「若教千人,於佛法中生清凈信,若壞一人殷重邪見」。也就是說,教化千人對修習佛法產生信心,與摧壞清除一個人的深重邪見是一樣的。

  佛在《藏經》中說:「若有教令遠離般若波羅蜜多者。是為菩薩惡知識。若於般若波羅蜜多。自所宣說轉教他人。復為他人廣示魔業及魔過失。勸令覺了覺已復令遠離。又復勸令不離諸佛。須菩提當知。是人被大乘鎧大乘莊嚴安住大乘。是為菩薩摩訶薩善知識。」

  由上可知,佛陀殷殷教導我們要破除邪師的邪見邪說,才能真正護持正法,利益眾生。回觀殘酷的現實,除了凈空邪師和清海無上師之外,還有很多現出家相的邪師,難道我等佛子眼睜睜看著佛陀教法遭到破壞、邪說肆意泛濫橫行而錯誤地贊僧或者靜默?比如,海空「上師」和傳中華崑崙女神功的妙航邪師等。難道不應該指出來使眾生警惕?

  如果李x志先出家披上袈裟再傳播邪說,是不是也不能駁斥他的邪見了呢?邪師們可以肆意傳播邪見,別人卻不可以指出嗎?所以,我們要深思和深知,「不說四眾過」是指不得說在家、出家眾破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說其邪見之事。否則表面上是在維護佛法,而實際上卻是在變相地敗壞佛法,嚴重地違背了釋迦牟尼佛依法不依人的諄諄教誨!


  轉載自:http://www.xynf.com/ly/wd/2011-03-21/1190.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3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1 08:22 | 只看該作者

依法揭露、批駁邪師邪說不違佛陀教誨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1-11 08:23 編輯

                 依法揭露、批駁邪師邪說不違佛陀教誨   
   

    「由於相似正法非真正法能障正法」 ,對於佛法的破壞,往往難以估量,所以摧滅相似正法,是菩薩應行之正業。(見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第二十八「本地分中聲聞地第十三第二瑜伽處之三」,《大正藏》第30卷第438頁上。)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云:
  「四者,菩薩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隨所生起一切疑惑,護持如來妙正法眼,令得久住。於能隱沒如來聖教像似正法,能知、能顯、能正除滅,當知是名善入如來密意言義勝利之業。」

  這就是說,菩薩應該護持正法,使正法久住。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必須對於能夠隱沒遮蔽佛陀正法的相似正法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能了知,不為邪說迷惑(能知)。
  第二,能揭露,不使其迷惑眾生(能顯)。
  第三,能如法摧滅,消除其對佛陀正法的破壞力(能正除滅)。

  這是最能善巧契入如來密意、語言、法義的最為殊勝的行為!

  《瑜伽菩薩戒本》云: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嗔恚心,自贊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為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凈信者發生凈信,已凈信者倍復增長。」 (第39條。見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一「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戒品第十之二」,《大正藏》第30卷第519頁中。)

  此戒即明,如果菩薩以貪慾煩惱之心(染愛心)、嗔恨憤怒之心(嗔恚心),讚歎自己,斥責他人,即為違犯。毀,並不完全是指誹謗(毀謗),也有詆毀、詈罵的意思,更有指責,攻擊的涵義(可參見《漢語大詞典》第6卷1496頁的解釋)。這一條戒和四重戒的第1條贊己毀他的區別,即在第1條側重於以不實之辭毀人的誹謗,而第39條側重於對他人進行斥責、攻擊。菩薩斥責乃至攻擊他人,而不犯菩薩戒的情況有四種:
  第一:為了摧伏邪見外道。
  第二:為了維護聖教,住持正法。
  第三:為了調伏對方的煩惱,如馬爾巴大師之於密勒日巴尊者。
  第四:為了令未對佛法生起凈信者生起凈信,已經生起者凈信增長。

  可見,斥責的目的、對象,是考察有沒有違犯菩薩戒的關鍵。佛教講慈悲,但慈悲不是沒有原則的調和。不簡擇內外道的差異的和稀泥,有破失三歸依戒體的危險。通俗不是庸俗,平常心更不是平庸心。對於相似菩薩對佛法的破壞,菩薩戒中是十分警惕的。」

  作為佛弟子,為維護正法,對於壞正見、滅法眼的內、外道論斷的破斥是合乎菩薩戒戒條和菩薩戒精神的。也就是說,不論廣說不廣說,都不違背菩薩戒。至於要不要廣說,那就要看某種邪說的影響範圍。菩薩畏因,不等於菩薩怕邪。因果不是拿來嚇唬人、不許人開口的。只要持之有據,言之成理,都可以拿出來講,何嘗不是在積集成道資糧呢。如果斤斤計較於個人的得失利害,不以聖教三寶為念,聽任邪說橫行,根基既毀,大廈何存!這樣的人,說修大乘,其實不如二乘。蕅益大師謂:「居常謂壞法門者,皆撐法門人。齊桓晉文,尊周適所以壞周。方痛懲之不暇,奚忍蹈其覆轍!」(見金陵刻經處本《靈峰宗論》卷五之一「書一」第18頁。)逆耳忠言,寧不深思!!!


  該文節錄自宗舜法師《菩薩戒四條淺說》
  全文原始網址:http://www.jcedu.org/dispdir.php?class=001814
  全文本站網址:http://www.xynf.com/bbs/forum.ph ... &extra=page%3D1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3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34
4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1-11 08:27 | 只看該作者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0 19:22
                 依法揭露、批駁邪師邪說不違佛陀教誨   
   

依法論事與造謠生事是不一樣的。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3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34
5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1-11 08:31 | 只看該作者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0 19:20
 不說四眾過的真義

請問, 悲智同學是佛弟子嗎?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

帖子

2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6
6
mrtanqi 發表於 2012-1-11 23:23 | 只看該作者

可留存帖子

真假自有分曉;因果終受不爽;無需自染耳目;修行正道是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7
xu3331 發表於 2012-1-12 01:39 | 只看該作者
小疑小信,大疑大信,不疑不信。
即使對佛法疑問,也無不可。真理越辯越明。
佛門不是其它宗教,容不得質疑,對不信者甚至動武,如十字軍,異端裁判。

無論對哪位法師質疑,理所當然。但決不可謾罵,哪知暴露自家心地有問題。

凈空法師講經說法多年,本人覺得不錯,也覺得有錯處如:他說摩門教在美國加利福尼亞,事實是在猶太州,鹽湖城。
口誤也罷,其它錯誤也罷,凡夫焉能無錯? 後學豈能憑此辱罵?攻擊?

本人見過一個帖子,對法師幾乎全盤否定,但人家客客氣氣,據理陳詞。

邪師,這兩個字就免了罷。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8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2-1-12 04:57 | 只看該作者
xu3331 發表於 2012-1-12 01:39
小疑小信,大疑大信,不疑不信。
即使對佛法疑問,也無不可。真理越辯越明。
佛門不是其它宗教,容不得質 ...


『無論對哪位法師質疑,理所當然。但決不可謾罵,哪知暴露自家心地有問題。』

這話講得太對了, 針對法師所說之法是如法或非法正確性的質疑, 都可討論, 但是謾罵或者無根誹謗,在世間法上己是有法律責任而不容許, 何況關乎法身慧命的佛法論壇 ? 可見那個 Tanjian 網是完全沒有這方面的基本常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9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12 21:10 | 只看該作者
謗僧的罪很大,因為會在自己八識田裡留下毀謗三寶的種子,導致將來很難得到三寶和善知識救拔,等於在八識田裡種下了遠離僧寶的種子,而不是某位法師的種子,自斷慧根,所以懂的人評價法師時比較謹慎。但是有時又認為某位法師講的不如法甚至行為違背戒律,作為佛弟子要維護正信的佛法,又如何處理呢。對於自己認為某位法師講的佛法不對,一方面,因為有可能自己對佛法理解不透徹或者對某位法師的本意理解不了,因為佛法不能單從字面理解,特別是禪宗,有俗諦和勝義諦的不同,另一方面,即使講錯了,為避免在自己八識田裡種下這個遠離僧寶的種子,妥當的辦法是就事論事,闡述自己的看法。這樣即使是自己錯了,也不會犯謗僧的罪。何況如果自己錯了,自己要背因果的,一句不昧因果換來五百年的狐狸身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佛法不怕有疑問,但疑問變成武斷就障礙自己修道了,何況起信論講:信為道元功德母。至於戒律方面,佛弟子不宜太多指責甚至謾罵,因為給自己八識田種下的是遠離三寶的種子,而不是遠離某位法師的種子。而作為出家眾,出家功德大,但背的因果也重,何況是違背戒律的事。這就是佛陀禁止在家弟子看出家眾戒律的原因,因為怕用出家眾戒律評價出家眾,斷自己善根。這不得不謹慎,想護持正法,卻自斷善根。
佛法是要我們去掉貪嗔痴,如果現在對待佛法討論時,也是貪嗔痴,那就不是討論佛法了,也無論如何不是維護正法,只不過是自己貪嗔痴三毒的流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10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12 21: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發菩提心 於 2012-1-12 21:27 編輯

學佛最忌起惡念,即使對於類似於提婆達多這樣的人。首先受害的是自己,不是別人,自己起的這個惡念在八識田裡總有一天會發芽,結果。所謂怨親平等,就是要避免自己心中起惡念。
不管對於什麼事,如果學佛后還是忿忿不平,認為對所謂的「壞人」就可以用不好的語言,那學佛就學偏了。外面的事和物只是外境,忿忿不平卻是自己八識田種子起現行。每忿忿不平一次,這種種子就加重一次。這和學佛去掉貪嗔痴就背道而馳了。受害的是自己。佛陀對於提婆達多的態度就是一個很好的楷模,我們從沒有聽說佛陀稱提婆達多為「邪」什麼,相反,認為是善知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1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2 2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發菩提心 11樓 的帖子

作為佛弟子,為維護正法,對於壞正見、滅法眼的內、外道論斷的破斥是合乎菩薩戒戒條和菩薩戒精神的。也就是說,不論廣說不廣說,都不違背菩薩戒。至於要不要廣說,那就要看某種邪說的影響範圍。菩薩畏因,不等於菩薩怕邪。因果不是拿來嚇唬人、不許人開口的。只要持之有據,言之成理,都可以拿出來講,何嘗不是在積集成道資糧呢。如果斤斤計較於個人的得失利害,不以聖教三寶為念,聽任邪說橫行,根基既毀,大廈何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2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2 21: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發菩提心 10樓 的帖子

依法揭露、批駁凈空的邪見邪說不違佛陀教誨
  下述為引用宗舜法師所言:


  「由於相似正法非真正法能障正法,對於佛法的破壞,往往難以估量,所以摧滅相似正法,是菩薩應行之正業。《瑜伽師地論》卷第三十六本地分中菩薩地第十五初持瑜伽處真實義品第四云:
  四者,菩薩能正除遣所化有情隨所生起一切疑惑,護持如來妙正法眼,令得久住。於能隱沒如來聖教像似正法,能知、能顯、能正除滅,當知是名善入如來密意言義勝利之業。
  這就是說,菩薩應該護持正法,使正法久住。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必須對於能夠隱沒遮蔽佛陀正法的相似正法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能了知,不為邪說迷惑(能知)。
  第二,能揭露,不使其迷惑眾生(能顯)。
  第三,能如法摧滅,消除其對佛陀正法的破壞力(能正除滅)。
  這是最能善巧契入如來密意、語言、法義的最為殊勝的行為!
  愛恚贊毀戒。《瑜伽菩薩戒本》云: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凈戒律儀,於他人所有染愛心、有嗔恚心,自贊毀他,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摧伏諸惡外道。若為住持如來聖教。若為方便調彼伏彼,廣說如前。或欲令其未凈信者發生凈信,已凈信者倍復增長。(第39條)
  此戒即明,如果菩薩以貪慾煩惱之心(染愛心)、嗔恨憤怒之心(嗔恚心),讚歎自己,斥責他人,即為違犯。毀,並不完全是指誹謗(毀謗),也有詆毀、詈罵的意思,更有指責,攻擊的涵義(可參見《漢語大詞典》第6卷1496頁的解釋)。這一條戒和四重戒的第1條贊己毀他的區別,即在第1條側重於以不實之辭毀人的誹謗,而第39條側重於對他人進行斥責、攻擊。菩薩斥責乃至攻擊他人,而不犯菩薩戒的情況有四種:
  第一:為了摧伏邪見外道。
  第二:為了維護聖教,住持正法。
  第三:為了調伏對方的煩惱,如馬爾巴大師之於密勒日巴尊者。
  第四:為了令未對佛法生起凈信者生起凈信,已經生起者凈信增長。
  可見,斥責的目的、對象,是考察有沒有違犯菩薩戒的關鍵。佛教講慈悲,但慈悲不是沒有原則的調和。不簡擇內外道的差異的和稀泥,有破失三歸依戒體的危險。通俗不是庸俗,平常心更不是平庸心。對於相似菩薩對佛法的破壞,菩薩戒中是十分警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13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12 22:27 | 只看該作者
阿彌陀佛,以下引用明朝藕益大師的「優婆塞戒經菩薩戒簡注」,供參考。藕益大師是見性的祖師。
第五不說四眾過罪
優婆塞戒,雖為身命不得宣說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所有罪過。若破是戒,是人即失優婆塞戒。是人尚不能得暖法,況須陀洹至阿那含。是名破戒優婆塞,臭旃陀羅垢結優婆塞,是名五重。
【口宣人過,如吐蛆蟲,已是惡口兩舌之業,況宣如來四眾弟子過罪,豈非惡口之最重者。不論實與不實,但令陷沒治罰心說必皆失戒,若獎勸心即僧差說過併名非犯,若有嗔心亦犯輕垢也】

如果懂唯識學,對於這條戒以及藕益大師的解釋就更明白。

本人學佛的路上有一點想和大家分享的是:佛法是心性的法門,是非關文字世俗學問的法門,也就是「本來無一物」,所以很難把握很容易走錯路,祖師大德都是誠惶誠恐的,小心翼翼的。比較妥當的辦法是看聖賢如何做,如何說。所以學佛最妥當的辦法是以經論為準,以已被認可的過去的祖師大德為準,其他作為參考,這樣比較保險。另外就是凡是和三毒相應的做法都不符合佛法,不管理由是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14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12 23: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發菩提心 於 2012-1-12 23:13 編輯

此戒即明,如果菩薩以貪慾煩惱之心(染愛心)、嗔恨憤怒之心(嗔恚心),讚歎自己,斥責他人,即為違犯。毀,並不完全是指誹謗(毀謗),也有詆毀、詈罵的意思,更有指責,攻擊的涵義(可參見《漢語大詞典》第6卷1496頁的解釋)。這一條戒和四重戒的第1條贊己毀他的區別,即在第1條側重於以不實之辭毀人的誹謗,而第39條側重於對他人進行斥責、攻擊。

====註:和三毒相應的都不符合佛法。戒的精神和目的就是去除三毒

菩薩斥責乃至攻擊他人,而不犯菩薩戒的情況有四種:
  第一:為了摧伏邪見外道。
  第二:為了維護聖教,住持正法。
  第三:為了調伏對方的煩惱,如馬爾巴大師之於密勒日巴尊者。
  第四:為了令未對佛法生起凈信者生起凈信,已經生起者凈信增長。
  可見,斥責的目的、對象,是考察有沒有違犯菩薩戒的關鍵。佛教講慈悲,但慈悲不是沒有原則的調和。不簡擇內外道的差異的和稀泥,有破失三歸依戒體的危險。通俗不是庸俗,平常心更不是平庸心。對於相似菩薩對佛法的破壞,菩薩戒中是十分警惕的。」


====註:阿彌陀佛,這樣也認可啊。和三毒相應還分對象啊。戒的精神是和清凈心相應的,不管目的動機如何。從唯識學上理解就容易些,就是讓自己八識田起現行的都是和三毒不相應的種子。儘管最終目的要轉識成智,識也是分別。但說到底,學佛都是為了去除一切妄念執著,找回不著一切相的清凈心,不管好壞,因為好壞都是自己的執著分別,所謂一切唯心造,這個清凈心也就是不生不滅的心,菩薩行也要「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5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2 23: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發菩提心 14樓 的帖子

依法揭露、批駁凈空的邪見邪說不屬於說四眾過

  其實,說在家、出家眾破戒之事和批判邪見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而維護凈空的人往往分不清甚至將批判邪見的討論等同於打罵出家人,用在家人不要說出家人過失的護身符保護邪見。  下述為引用宗舜法師所言:
  「菩薩戒中說四眾過戒,是指不得說在家、出家眾破戒之事,而非指不可說破見之事。所謂過,就是過失、罪過,泛指一切犯戒行為。
  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卷三初篇說過戒第六中解釋說過的六種情況云:
  一,見地上菩薩為物逆行,謂非而說。二,見三賢菩薩及四果聖人微失而說。三,說自和上、闍梨之過。四,說傳法住持人過。五,說同類凈戒過。六,說破戒人、無戒人過。此六皆初重次輕,應知。
  此段的意思是說,有六種情況,就算犯了說四眾過戒:第一,見到登地菩薩(初地以上)為了度化眾生,方便示現種種犯戒之象,如濟公之飲酒吃肉,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二,見地前菩薩(三賢菩薩即位居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在登初地之前)及證得四果(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的聖人有輕微的過失,而說其犯戒之過。第三,講說自己的親教師(和上)、教授師(阿闍梨)的過失。第四,講說傳法人(如上師)、住持人(過去的住持多為領眾修學者,如禪宗的叢林,住持往往為開悟的善知識)的過失。第五,講說同受凈戒的戒兄弟的過失。第六,講說破戒人、無戒人(未受戒或失去戒體者)的過失。這六種情況中,說前面的比說後面的要嚴重。」
  濟群法師說:「尤其應該注意的是,說四眾過是指犯戒的事,若是四眾弟子有對佛法見解上的錯誤,放心大膽指出,這是沒話好說的。」
  最著名的邪師莫過於佛在世時的提婆達多,他是不是出家的法師?我們可不可以批駁他的邪說?佛陀當時那些佛弟子們對提婆達多的批評也是犯「說四眾過」?也來看看佛陀是怎麼做的吧,難道作為表率的佛陀也犯「說四眾過」?
  在《增壹阿含經》中佛說:「我不見提婆達多有毫釐之善法。以是故。記彼提婆達多受罪一劫不可療治。所以然者。提婆達多愚痴。貪著利養。起染著心。作五逆惡。身壞命終。入地獄中。所以然者。利養心重。敗人善本。令人不到安隱之處。諸比丘。頗有見提婆達多清白之法乎。然復提婆達多為惡深重。受罪經劫不可療治。於我法中。不見毫釐之善可稱記者。以是之故。我今說提婆達兜諸罪之原首不可療治。猶如有人而墮深廁。形體沒溺。無有一凈處。」
  在《五分律》中佛說:「在舍利弗。汝往調達﹝提婆達多﹞眾中。作是唱言。若受調達五法教者。彼為不見佛法僧。」
  佛陀也殷殷教導我們要破除邪見。
  在《優婆塞戒經》中佛說,「若教千人,於佛法中生清凈信,若壞一人殷重邪見」。也就是說,教化千人對修習佛法產生信心,與摧壞清除一個人的深重邪見是一樣的。
  佛在《藏經》中說:「若有教令遠離般若波羅蜜多者。是為菩薩惡知識。若於般若波羅蜜多。自所宣說轉教他人。復為他人廣示魔業及魔過失。勸令覺了覺已復令遠離。又復勸令不離諸佛。須菩提當知。是人被大乘鎧大乘莊嚴安住大乘。是為菩薩摩訶薩善知識。」
  除了凈空和清海無上師之外,還有很多現出家相的邪師,難道我等佛子眼看著佛陀教法遭到破壞、邪說肆意泛濫橫行而贊僧或者靜默?比如,海空「上師」和傳中華崑崙女神功的妙航邪師等,妙航邪師竟然說出下述昏話,難道不應該指出來以使眾生警惕?
  妙航邪師說:「釋迦出生不久,其母去世,他長大后決定出家探索生死的奧秘。他先苦修了六年瑜伽功,能量已達4.4級,眉輪具足明亮的秋月,又在樹下打坐入定七天七夜,能量達4.9級,把秋月煉成摩尼珠。隨後去林中打坐入定48天,能量達7.4級。女神功的修持法,實際就是釋佛的修法。女神功系列功法,先講三部聖典,就是先把理搞明,傳出九陰功,就是要把摩尼珠煉出來,然後再煉九陽功,就是解決大顛和尚五步行中的后三步。這種一步一步朝前走,刻苦實修的精神,貫穿在女神功整個的修持過程之中。」
  如果李x志先出家披上袈裟再傳播邪說,是不是也不能駁斥他的邪見了呢?!邪師們可以肆意傳播邪見,別人卻不可以指出嗎?可見,即使出家人有邪見,作為在家人也不能駁斥的這種說法,表面上是在維護佛法,而實際上卻是在變相地敗壞佛法,嚴重地違背了釋迦牟尼佛依法不依人的諄諄教誨。
  在佛經中不僅有維摩詰白衣居士經常呵責、制止出家眾的種種不正確的見解的經典案例(其中被斥責的大比丘很多,被斥為邪說外道的例子也不少),甚至還有經典記載,佛在世時生地某寺院的當家主持因為是個煩惱增勝的惡性比丘,故而被在家佛弟子不僅強行趕出了其所在寺院,而且還不允許他停留在生地的所有其他寺院。
  譬如:「生地諸優婆塞聞此生地尊者曇彌(比丘)。生地尊長。作佛圖主。為人所宗。凶暴急弊。極為粗惡。罵詈責數於諸比丘。因此故生地諸比丘皆舍離去。不樂住此。生地諸優婆塞(居士)聞已。即共往詣尊者曇彌所。驅逐曇彌。令出生地諸寺中去。」《中阿含經》
  顯然,僧絕對不是不能議,而是怎麼議的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6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2 23: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發菩提心 15樓 的帖子

很多執著邪法的人,如果有人依佛陀正法律指出其邪見,情況往往是,他不僅繼續堅持執著非法不舍,反而指責對方執著於法,實在是太可悲了!生死未度,不可舍法;知法如幻,已非執法;生死已度,法亦應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17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15 00:52 | 只看該作者
註:法藏法師我不了解,我引用這段文是因為讚歎他的對於不同觀點的態度所用的語言以及他對會集本的合理疑問疑問,特別是第二,第六,第十,第十一條疑問提得很合理如法,即使這樣,這位法師也只是說供參考,引起反省而不是因此給別人什麼「邪師」的帽子。更強調的是引用此文不代表我認可別人對凈空法師的評價,其實我是不認可網上對凈空法師的評價,更不敢苟同有人將凈空法師和某某功比較,真是阿彌陀佛,這樣的話也說得出。凈空法師如何,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我認為至少一點,還不至於到了和某某功比較的地步,不論從哪個角度,從修為,對佛法的認識,已經對佛法的正面的影響(比如我們見到的很多的正信的免費結緣書來源於凈空法師的佛陀教育基金會,還有很多人念佛),還有沒有因為跟隨凈空法師而「自焚」「遊行」之類,就是說還沒有很壞的社會影響,我知道的凈宗的很多人念佛很精進,還有凈空法師推崇的人基本都是大家比較認可的,比如印光法師,夏蓮居居士,李炳南居士。雖然我不是凈宗的人,也對凈空法師了解不多,聽他講的經不多,因為不太契機。雖然他說話有時嚴謹性和邏輯性不強,但都無法抹殺他的對佛教的貢獻,更不敢苟同「邪師」的說法。印光法師不認同王龍舒的的集經,卻同樣讚歎他。


《凈土深義》裡面關於會集本的一段  台灣法藏法師宣講

下面還有十五分鐘時間接著要稍微講一下另一件事情,希望你們用心聽,但是也不要認為我在批評人,我覺得作為一個出家人,固然是無諍,但既然我們有自己對佛法的認識,這裡把我們的疑慮談出來,希望給大家參考。就佛法的立場來說,這種事情應該公開討論,那就是有關《無量壽經》會集本的問題。從古以來這個會本總共有三會一節,就是有三種會集本,還有一種節錄本,把《無量壽經》竟然節錄成一卷。很有意思的是這三會一節的作者都是白衣居士,最早的是宋朝的王日休,但是後來遭到了蓮池大師的批評。既然大師的批評在前,我有將自己疑慮公開說出的責任。這牽涉到我們怎麼去尊重經典以及將來佛法流傳的權威性的問題,這需要大家了解一下。其次,面對會本已經流通的事實,最大的疑慮是佛法在將來二百年以後,後代子孫如何面對分歧的事情。我作為一個凈宗行者,有責任將這個時代當中對待會本的另一種看法表達出來。對會本我提出十八條質疑,希望大家仔細地思考。

一、古德不弘疑:會集本古即有之,但古來大德皆不弘揚,唯有民國以來才有少數人弘揚。

二、康本流通疑:古來凈宗大德皆採用康僧鎧譯本,持誦、註疏、弘揚,現在福建莆田廣化寺佛經流通處印行的《凈土五經》中的《無量壽經》,是印光大師選定的,也採用康本。

三、能證非人疑:會集本的證明者——慧明老法師,並不專修凈土,也不是學教之人,據雲是參禪有悟,而且也修密。如此的背景,不合做為證明者。

四、勤苦非證疑:有人說會集本的作者很專心、很辛苦地會集佛經。經云:「歷劫勤苦非涅盤因。」錯用了心,辛苦努力,又能代表什麼、證明什麼呢?佛法「寧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著魔。」法是法,必須拿法的證據出來,佛陀講:「依法不依人」,不能以「很努力」來做為法或非法的證明。

五、感應非證疑:弘揚會集本的人,宣稱有很多人讀了會集本,得了感應。其實感應只代表了眾生有誠、菩薩有感的事實罷了。感應並不能證明會集本的無誤可信,不能純拿感應印證會集本之正確。

六、割裂經文疑:有些人同情地說,都是經文嘛,應該一樣讀誦受持、為人演說。《優婆塞菩薩戒經》上講,倒說經律,抄前著后,犯菩薩輕垢罪。更何況割裂經文!

佛以一圓音說法,天台判四教,華嚴判五教,南山律過判三教,凈土宗判二教……這些都是為了避免佛法混濫而做的。所以不能說——都是佛法,都是經文,所以就可以一樣讀誦受持、為人演說!佛說:不得增減經法。所以,對於經法,我們應當明確無誤地傳承。

七、願數不同疑:古來有關彌陀本願之說明、註疏等,皆以四十八願為本,所謂「四十八願度眾生,九品咸令登彼岸。」《觀無量壽經》也講四十八願。而會集本僅二十四願。

八、三輩對應疑:康僧鎧譯的《無量壽經》十八願(信)、十九願(願)、二十願(行),三願與三資糧了了相應。經文下卷也有三輩往生,以對應此三願。而會集本將三願抄前著后,完全混濫,無法與三輩往生文相對應。

九、三願明確疑:彌陀攝取眾生的三願,十八願以「信」為主,願、行為輔;十九願以「願」為主,信、行為輔;二十願以「行」為主,信、願為輔,這樣,三資糧的組織次第清晰、明了。而會集本則完全看不出此三願各具的信、願、行。

十、有違古例疑:古德也有不滿前人譯本不盡善盡美的,因此找出梵本,重新翻譯,但是絕對不採用會集的作法。且會集佛經,從古至今都是白衣居士所為;古今高僧大德,歷代以來,從來沒有出家人做會集本的事情。

十一、輕視梵本疑:《無量壽經》十二譯,均屬出家大德所為,都採用由梵本重譯,表示對法的慎重,對梵本的重視與尊重。

十二、分經招報疑:昭明太子分《金剛經》為三十二段,一字未改,也未抄前著后,竟慘遭地獄苦報,更何況會集本分割五部經文,抄前著后,又另立標題。要知佛陀無盡的智慧,無量的功德,你讀《華嚴》才懂——「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可系,無人盡說佛功德。」佛的功德,並非凡夫俗子小心小量所能測度的。而且佛意深廣、圓妙,昭明太子強以已見分經,尚有地獄慘報,何況會集五本,令各經文意大亂呢?

十三、各解不同疑:佛以一音說法,眾生隨類得解;況且佛在不同地方說同樣的法門,自會有不同的經文產生,這也是梵文原本各有不同的原因之一。而會集本全然不考慮梵本各有不同的存在事實,硬是牽強附會地將不同的譯本進行會集,自然大失原貌,也讓眾生失去接受不同經典的熏陶機會。

十四、體系不同疑:應知會集本採用的五種現存版本,是在不同的時代,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佛法背景下所譯的。不但各時代用字、遣詞不同,而且各譯本所據的梵文原本更是完全不同。尤其是各大譯師對佛法、對凈宗的立場、認識亦不盡相同,因此他們所譯的經文,其內容、立場亦有大同小異之處,從而各自形成體系。如今會集本無視文句、體系不同的客觀事實,而完全以個人私見做所謂的「整合」,只有壞亂佛法、貽誤眾生罷了。

十五、信力不足疑:古德譯經者無一不是有修有證者,方能譯經。如安士高、玄奘法師、久遠劫來發願譯經的千佛譯師鳩摩羅什等。而會集佛經的人,修證並未得到普遍之認可。而且古代譯經,大多奉詔而譯,皇帝集天下之人力、物力、財力於譯經場所,是如履薄冰一樣地謹慎從事。今只一人,修證尚未受到普遍之肯定,輕率地以一已之力而會集佛經,信力何在?

十六、有違傳承疑:中日蓮宗歷代祖師,皆以康僧鎧之譯本做注。而會集本一旦推行,將使祖師註解漸趨無效,也等於斷了蓮宗傳承。

十七、今人不許疑:今日有許多法師,或默默摒除會集本,將其束之高閣;或作少分說明,不應受持會集本。例如台灣性梵老法師就講:「會集本不能當作另外的譯本。」慧凈法師也講:「會集本不了彌陀三願,混亂彌陀三願。

十八、舍利非證疑:有人說會集本的作者臨終后燒出舍利,證明他道德修持好,從而肯定會集佛經這件事沒有做錯。其實,一個人稍有修行,就以為他所說、所做的一切都對,這正是泛修行論!如此將造成依人不依法的過失。對泛修行的迷信,將導致壞亂佛法,貽誤眾生,罪過真是大極了!彌陀法門是特異、一乘、圓頓、究竟、了義的捷徑法門,居士肯修行,蒙佛接引,燒出舍利是很平常的事,常看《凈土聖賢錄》、《法華經持經記》等,就明了深信了。但這並不意味會集本就是上契佛陀之理,下契眾生之機!

以上是對會集本的十八點質疑。一部經的弘揚,牽涉到法門的興衰。我是愛護法門,所以提出膚淺的看法,希望能普遍引起有心護法的大德的反省。彌陀法門難解、難信、難思。我誠摯希望護法大德在弘揚凈土的作法上,能更加謹慎。這是眾生之幸,佛教之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主題

466

帖子

2100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2100
18
xu3331 發表於 2012-1-16 00:52 | 只看該作者
「 ..........

    下面我們對台灣的凈空法師作一分析。
    我們首先了解一下凈空法師:釋凈空,俗姓徐,名業鴻,民國十六年(一九二七)二月十五日生於安徽省廬江縣,幼居福建建甌。抗戰時,求學於貴州國立第三中學,勝利後就讀於南京市立第一中學。一九四九年來台灣,服務於實踐學社,公餘之時研讀經史古文,先後追隨方東美先生,章嘉大師,李炳南老居士等研習哲學、佛經十三年。

    一九五九年於台北市圓山臨濟寺剃度,法名覺凈字凈空。受具足戒後,在國內外,弘揚佛法,講述《華嚴經》、《法華經》、《楞嚴經》、《圓覺經》、《六祖壇經》、《金剛經》、《凈土五經》等大乘經論數十種,三十六年無間斷。法師在國內先後創辦華藏法施會、華藏精舍、華藏佛教視聽圖書館、華藏講堂、及佛陀教育基金會。凈空法師在世界各地辦了幾所中華古文化學校,教人向善,以儒家的經典著作作為教材,以仁義禮智信要求老師和學生,推崇以孝為先的道德理念,而且遊走於各國元首、聯合國官員之間,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使人類的道德能夠得到改善,使道德敗壞的趨勢能夠扭轉。
作為一個普通人,凈空法師教人向善,廣做善事,使一些地方的道德得到提升,社會風氣得到改善,人與人能夠和睦相處,而且以身教示於人。從凈空法師的作為看,凈空法師不失為一個好人。

    我們再從修行人角度來看,釋迦牟尼佛傳法的本意是為了使人脫離輪迴之苦,不是為了解決人類的道德問題,但是修行者的作為是人們行為的榜樣,必然會帶來社會道德的提升。其實從東西方覺者、聖人出現的時間及結果來看,都是在人類道德衰敗的時候下世而來,一方面使有緣者脫離苦海,另一方面使人類下滑的道德得到截窒,並在很大程度上進行提升,這樣人類又可以延續一段時間。凈空法師以提升人類道德為主線,偏離了釋迦牟尼佛傳法的本意,整天忙於此等事物,心在人上,不在佛上。

    有一件事情是凈空法師和他的信徒們認為的偉績,就是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合為一體。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凈空法師是這樣講的(大意):「我們要使他們對你信任,我們要注意與他們的禮上往來」,凈空法師給新加坡每一門宗教100萬,作為聯繫的紐帶,九大宗教就這樣團結起來了。我覺得似乎有點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意思,在巨額金錢的作用下把水火不相容的九大宗教集合到了一起,這體現出來的是金錢的魅力,而沒有發現佛的魅力。這九大宗教拿這些錢幹什麼呢?辦養老院、學校。這些本是政府做的事情。出家人干涉正常的社會活動,已經偏離了宗教的宗旨。

    凈空法師慈眉善目,一臉的笑容,他能夠使人們都接受他的觀點(他的講經)。為了使基督徒接受佛教,使佛教徒接受基督教,他講佛祖就是你們的上帝呀!上帝就是你們的佛祖呀!這種把佛祖和上帝混為一人的做法似乎有點萬法歸一的一貫道的說法。

    而且凈空法師熟讀各種史書、各種佛教經典、各種哲學著作、各種基督教經典,不但講佛經,而且講聖經。真修的佛教徒都知道修佛要不二法門,凈空法師什麼經書都熟讀,不知是釋迦牟尼佛該管他呢?還是上帝耶穌該管他?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耶穌和釋迦牟尼是一體之說。

    再返回來說凈空法師辦學之事,法師自己也知道,通過這種方式改善人的道德很渺茫,他在嘗試。作為一個高僧(許多人這樣認為),應知一切皆有因果之理,豈是人類所能為的,殊不知一切皆有定數,佛道神也只能順天意而行。

    按照一個修行人的標準去看待凈空法師,他誤人誤己,使他的一些信徒也熱衷於這些俗事而不知修行的真意為何。個人認為,凈空法師一個大好人,是一個哲學家、佛學家,卻不是一個真正的出家人。

    這裡僅拿凈空法師來分析何為真修者,沒有對法師的不敬,他的信徒們也不要給我拋磚頭扔雞蛋,如有不同的見解,歡迎討論,也願真想修行之人仔細思考   .......」

本人之所以有 以上一段引文,因為同樣是質疑,甚至否定,凈空法師,但有事實依據,有邏輯推理。
本人籲請學佛者,心平氣和討論問題。
如 William 所說,即使世間法也不許隨便毀謗。
何況佛教從來無宗教裁判、十字軍之類,凈空法師也一再強調,佛教是佛陀的教育。
樂天知命, 隨遇而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19
 樓主|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1-16 0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xu3331 19樓 的帖子

任何宗教的狂熱都是危險的!真理超越任何宗派,種族,地域,時空,不為任何人的意志而轉移和改變。
所有宗教中的崇拜,偏執和迷信。他們奪去了數百萬人的生命,阻礙了意識和科學的發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20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1-16 21: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發菩提心 於 2012-1-16 22:13 編輯

回復 圓宇妙心 20樓 的帖子

這幾天,看一些反對的文章,有時候想這些這麼狂熱反對別人的人是否也曾坐下靜靜思維一下:我的邏輯性,嚴謹度,行為,語言等等是否比被我反對的人還差。
難道我就一定對嗎?
只有佛陀才有一切智。所以過去即使已見性的古德,比如虛雲和尚,知道某件事是錯的,說話都留三分也很中道,和平。道理很簡單,對錯都是自己的妄執。一切都是因緣生滅法,所以佛教史上很少有象其它宗教的血腥的歷史。可惜的是現在的佛教,火藥味卻很濃,象這個世俗的世界。有些人象現在的美國。不少剛接觸佛教的人感到的不是佛教的寬容,和平,寧靜。所以,有時候我想,到底這些所謂的正法維護者,到底在維護正法,還是在消滅正法。
佛陀時期外道「邪師」很多,如果佛陀整天都在批評外道,而且用敵對的辦法,不但沒有那麼多外道「邪師」皈依佛陀,我們現在也不能聽到這麼多佛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14: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