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度眾生外無佛法 ──譚嗣同與佛教

[複製鏈接]

26

主題

174

帖子

10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魯智淺 發表於 2008-1-10 01: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譚嗣同(一八六五年──一八九八年),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年少之時即「倜儻有大志,淹通群籍,能文章,好任俠,善劍術。」甲午戰爭后,譚嗣同象許多仁人志士一樣,憂國憂民,致力於國家民族的進步,發憤提倡新學,有一種強烈的社會批判意識。最後因參與戊戌變法而慷慨就義,年僅三十三歲。梁啟超稱他為「中國為國流血第一士」。

譚嗣同知識廣博,好今文經學,喜讀王夫之《船山遺書》,也嘗學習近代自然科學知識。譚嗣同在京期間,會見了許多佛教學者,對佛學有了認同。這時,他覺得「平日所學,茫無可倚」、「徒具深悲」。他開始對佛教思想進行系統的研究,並且還進行學佛的實踐:

「於是重發大願,晝夜精持佛咒,少不間斷」、「漸漸自能入定,能歷一二點鐘始出定。」

由此可見譚嗣同學佛是有一定的體驗的,不僅僅是理論上的認同。

一八九六年夏,譚嗣同到南京,結識了近代著名的佛學家楊仁山居士,從楊仁山受學佛學一年。就在這期間,他「閑戶養心讀書,冥探孔、佛之精奧,會通群哲之心法,衍繹南海之宗旨,成《仁學》一書」。

據歷史學家吳晗考證,譚嗣同的這部名著《仁學》就是在楊仁山創辦的金陵刻經處內寫成的。譚嗣同《金陵聽說法詩》序中自言:「吳雁舟嘉瑞為余學佛第一導師,楊仁山先生文會為第二導師,乃大會於金陵,說甚深微妙之義,得未曾有。」梁啟超《譚嗣同傳》也說譚氏因從學楊仁山居士,才「遍窺三藏,所得日益精深」

譚嗣同接受佛學,是因為佛學博大精深,並且有著「自貴其心」、積極進取的救世精神。在學術上,譚嗣同認為佛學廣大,「六經未有不與佛經合」,「故言佛教,則地球三教,可合而一。」(《仁學》在應用上,佛學有著捨身救世的大無畏精神。「善學佛者,未有不震動奮勇而雄強剛猛者也(《仁學》)」。在譚嗣同看來,佛教積極入世、普渡眾生的精神與「孔孟救世之深心」是一致的。「度眾生外無佛法」。《仁學》一書,正體現出以佛法求世法、經世致用,積極入世的經世佛學思想。
    譚嗣同最終因參加社會革命而慷慨就義,誠如梁啟超所說:「然真學佛而真能赴以積極精神者,譚嗣同外,殆未易一二見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5 16:5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