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瘋瘋顛顛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時事評述或可親評論的帖子必須建立在事實正確的基礎上.

關閉 [複製鏈接]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32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32
21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4-2 11:28 | 只看該作者
再轉貼瘋老糾正兩位網友事實的帖子, 大家看看, 那個更附合事實?

是誰害了偉大領袖毛澤東?  24樓
1,    ...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0-3-23 21:15

這事到底怎麼, 還要調查. 你先看一下這個. 少到處放屁.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 ... d=835049&extra=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22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3 05: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0-4-3 05:38 編輯
這事到底怎麼, 還要調查. 你先看一下這個. 少到處放屁.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4-2 11:28



怎麼不寫盧山會議? 最關鍵的是盧山會議. 是忘掉了? 還是故意不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32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32
23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4-3 06:21 | 只看該作者
怎麼不寫盧山會議? 最關鍵的是盧山會議. 是忘掉了? 還是故意不寫?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3 05:36

...大躍進是不正確的。這個責任不僅僅是毛主席一個人的,我們這些人腦子都發熱了。完全違背客觀規律,企圖一下子把經濟搞上去。主觀願望違背客觀規律,肯定要受損失。但大躍進本身的主要責任還是毛主席的。當時,經過幾個月的時間,毛主席首先很快地發覺了這些錯誤,提出改正這些錯誤。由於其他因素,這個改正沒有貫徹下去。"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3-22 15:15

你誤會了. 其它因素指的是盧山會議. 彭德懷上萬言書. 把毛澤東原來準備反左的會議, 反而變成了反右. 黨史上是有記載的.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0-3-22 20:53


好先來看看張宏志先生的幾段話. 其他的有空再調查....

1959年7月2日—31日,在江西廬山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各省委第一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一些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會議目的是分析形勢,以便從「左」的錯誤中汲取教訓,對工作做出科學安排。
會議開始,毛澤東提出18個問題要大家討論:1、讀書;2、形勢;3、今年的任務;4、明年的任務;5、四年的任務;6、宣傳問題;7、綜合平衡問題;8、群眾路線問題;9、建立和加強工業企業的各項管理制度和提高工業產品質量問題;10、體制問題;11、協作關係問題;12、公共食堂問題;13、學會過日子問題;14、三定政策;15、農村初級市場的恢復問題;16、使生產小隊成為半核算單位;17、農村黨團組織的領導作用問題;18、團結問題。毛澤東在講話中概括了三句話:「成績偉大,問題不少,前途光明。」指出大躍進的重要教訓之一是破壞了平衡。在整個經濟中,綜合平衡是個根本問題,有了綜合平衡,才能有群眾路線。提出要以農業為基礎,要按農、輕、重的次序安排經濟計劃。毛澤東講話后,會議進行分組討論。彭德懷參加西北小組討論,同大家一道,對1958年以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許多批評意見和改進的建議。
7月10日,毛澤東布置討論修改《關於形勢與任務1959年7月2日到X日廬山會議議定紀錄(修正草案)》。
7月13日晚,彭德懷起草給毛澤東的信(即「意見書」)。陳述自己對1958年以來黨的工作的看法。14日,將信呈送毛澤東。
7月16日,毛澤東批示,將彭德懷的信印發到會同志討論。討論中一些人贊同信中觀點,一些人表示反對。黃克誠、周小舟同意彭德懷的信的總的精神,張聞天作長篇發言明確支持彭德懷的意見。
7月23日,毛澤東講了話,對彭德懷的一些意見表示贊同,並作了自我批評(附件二)。
7月31日,毛澤東宣布會議結束。
毛澤東被迫改變主張
8月1日,準備下山的毛澤東被迫改變主張。
8月2日,舉行八屆八中全會。中央委員75人,候補中央委員74人出席會議。中央有關部門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的其他工作同志14人列席了會議。
8月16日,會議通過了《關於以彭德懷同志為首的反黨集團的錯誤的決議》、《關於開展增產節約運動的決議》、《為保衛黨的總路線、反對右傾機會主義而鬥爭》的決議。還通過了《關於撤銷黃克誠同志書記處書記的決定》,但後來一直未向下傳達。
毛澤東何故改變主張?據毛澤東貼身衛士李銀橋回憶:「……回到住處,毛澤東本是吩咐我們收拾東西,準備散會走人。可是有些領導同志不幹了,提議解決彭德懷的問題。當天晚上,我便正式得知不下山了,召開中央全會,……
「毛澤東沒有參加中央全會。會議吵得厲害,吵得聲音很大。吵聲傳來,毛澤東睡不著覺,他睡不著覺是要發脾氣的,叫我去看看。我跑步去了,見許多人同彭德懷吵。回來說一遍舌。毛澤東發火了,寫了批示。中央全會期間,在毛澤東住的房子里,開了幾次政治局會議。……政治局討論決定:只免去彭德懷國防部長職務、軍委副主席職務,仍保留政治局委員和副總理職務。生活待遇不變。」(權延赤:《走下神壇的毛澤東》)
會議於8月16日宣告結束。
廬山會議的毛澤東
彭德懷的「意見書」,給毛澤東出了一個大難題。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劉少奇一些人的「左」傾錯誤,毛澤東花去了6個月(1958.10月—1959.4月)的時間,召開五次會議適才糾正過來,在這6個月中,毛澤東日理萬機,深入農村、工廠,做了深入調查,召開過諸多中央會議。作為65歲高齡的毛澤東,在第一次鄭州會議上領讀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這場面多麼感人!可謂日月經天,江河行地。彭德懷的「意見書」,對毛澤來說,本來是抽身事外的。毛澤東召開的五次糾「左」會議,彭德懷都參加了,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中的「左」傾錯誤是劉少奇等人犯下的,彭德懷心明如鏡。他的意見書,本來就不是對毛澤東的。這種情形,毛澤東是可以仲裁的。但是毛澤東不得不考慮三個問題:其一,「意見書」中所說的問題,是已經改正過了的事,再翻騰這些「陳芝麻、爛穀子」已無意義;而作為歷史教訓來汲取,以便改進工作,這正是會議的宗旨,會議正是這樣進行的。其二,劉少奇作為毛澤東選定的接班人,剛剛(1959年4月)接替了國家主席,在這樣的時候把劉少奇、鄧小平、彭真在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的錯誤抖擻出來,不僅黨的接班人的問題要做重新考慮,而且黨中央領導機關也須重新設置,彭德懷的「意見書」,對全黨來說,真的是牽一髮動全局了。其三,儘管「意見書」中所反映的問題,是實際工作中確實存在的錯誤,但毛澤東一向主張愛護群眾的革命熱情,出現錯誤,不要潑冷水,而要循循善誘。故而毛澤東寧願自己承擔責任,而不去責怪屬下。
毛澤東息事寧人的態度,遇到了兩方面的挑戰:一方面,彭德懷不依不饒,咄咄逼人;一方面劉少奇一些人心懷叵測,欲置彭於死地。劉、彭的衝撞,已勢不可免了!
劉少奇在批評彭德懷的「意見書」發言中狠狠地捅了彭德懷一刀。說彭德懷是魏延的骨頭(按:《三國演義》中的魏延腦後有反骨,被諸葛亮所殺),朱可夫的黨性(按:赫魯曉夫搞宮廷政變,是藉助元帥朱可夫的軍事力量的),馮玉祥的作風(按:即偽君子),與其你篡黨,還不如我篡黨。劉少奇的發言,是說,你彭德懷是一個一貫反黨的偽君子。
會議進行中,意想不到的事就這樣發生了。
毛澤東主動承擔了「左」傾錯誤的政治責任,保護了劉少奇等人,而劉少奇一些人則咬住彭德懷不鬆口。
彭德懷與劉少奇等人之爭,使會議的演變出現了兩種可能:或者毛澤東與劉少奇等人攤牌,清算他們的「左」傾錯誤;或者把矛頭指向彭德懷,按劉少奇的意圖把彭德懷打成一貫反黨的野心家。前者可能導致黨內分裂,後者必將造成冤案,錯判彭德懷。在「左」傾錯誤所造成的嚴重情勢下,全國人民期盼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渡過難關,黨內再不能折騰了,毛澤東從大局出發,求以加強黨內團結,穩定全國形勢,而無奈地採取了折衷辦法,把彭德懷的問題作為黨內矛盾,而批評他犯下了右傾機會主義錯誤。毛澤東這樣做是違心的!他在8月1日預備會上對彭德懷說:「我66歲,你61歲,我快死了,許多同志有恐慌感,難對付你,許多同志有此顧慮。」(李銳:《廬山會議實錄》,第193頁)神話故事有「打鬼藉助鍾馗」之說,毛澤東作了一次鍾馗。「1965年10月,毛澤東派彭德懷出任大三線副總指揮前,和他談了話。毛澤東說:『我們共事幾十年了,不要廬山一別,分手到底。』我們都是六七十歲的人,應當為後代多想事、多出力。廬山會議已經過去了,是歷史了,現在看來,真理可能在你一邊。對你的事,看來是批評過了,錯了,等幾年再說吧,但你自己不要等,要振作,把力氣用到辦事情上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1949—1980>第122頁)事實上毛澤東對8月召開的批判彭德懷的會議是不滿意的,所以他沒有參加會議。1966年10月24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彙報會議上的講話》中說:「鄧小平從來不找我,從1959的到現在,什麼事情都不找我。五九年八月廬山會議我不是滿意的,儘是他們說了算,弄得我是沒有辦法的。」
毛澤東作為中國歷史上一代豪傑,他襟懷坦白,胸懷宇宙,頭腦里裝的是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他一再向全黨指出:要搞馬列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要團結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陰謀詭計。他還指出:黨外有黨,黨內有派;黨外無黨,帝王思想,黨內無派千奇百怪。毛澤東這番話很值得人們深思!時至今日,一些人似乎理解了毛澤東這番話。
1958、1959兩年,中國革命發生了太多的事;中國共產黨內出現了複雜的鬥爭。關於大躍進運動、人民公社運動中發生的「左」傾錯誤,和廬山會議,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攪亂了。以訛傳訛,越傳越離譜。
廬山會議之後
會後,8月17日,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關於反右傾思想的指示》
這時,毛澤東培養接班人的工作已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政府工作,毛澤東放手交給劉少奇去做;黨的工作交給書記處,由總書記鄧小平主持日常事務。毛澤東自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於考慮黨的方針、政策;研究一些重大理論問題,主要是反修、防修問題。
這種特定的歷史環境,使得1958年8月以來,毛澤東用很大力氣糾正的「左」傾錯誤,故態復萌。劉少奇在廬山會議結束后的第7天,8月24日召開的最高國務會議上說:「這麼幾千萬上山幾億人搞大躍進,大家動手搞,這樣才會得到經驗。我相信,這樣我們進步快。這個是出錢買不到的。而我們是在很短時間取得這個經驗的。我們取得這個經驗,那怕是犯很多錯誤。這個錯誤我們必須犯,現在不犯將來還得犯。我們犯了,將來就可以不犯或者少犯。即使犯了錯誤,發生了問題,也要從積極方面看,犯錯誤也有好處哩。(劉少奇:在第十七次最高國務會議上的講話紀要<1958年8月24日>)劉少奇這番議論,迴避了一個根本問題——毛澤東多次嚴厲批評的浮誇風、共產風。劉少奇一些人颳起的浮誇風、共產風一度攪得天下大亂。迴避浮誇風,空談大躍進的經驗,是偷梁換柱,諱疾忌醫。看來劉少奇是想賴帳。而那些追隨劉少奇的人看透了劉少奇的心思。這裡介紹一下劉少奇樹立的典型、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坐鎮的信陽地區的一些點滴材料,時任信陽地區行政公署專員的張樹藩回憶說:「黨委們就給我們總結了四條『嚴重右傾錯誤』:一、把1959年的特大豐收說成災荒年。不只在地委會議上說,在省委擴大會議上還堅持己見,並在縣、市委書記會上反右傾機會主義、批判彭德懷時,還提出要堅持實事求是。二、在8月份召開生產救災會議時,把災情講的那麼嚴重,否定了『大躍進』的大好形勢。三、在遂平縣進行反瞞產工作時,不但沒反出一斤糧,反而不請示報告省委,私自動用國庫糧700多萬斤。四、對幹部的幹勁不是鼓勵,反倒誣衊說不是共產黨而是國民黨作風。」信陽地區的「反右傾」情況非常糟糕:被批判的幹部,竟有1.2萬人次。
從全國形勢看,由於毛澤東對反對「左」傾錯誤所做的巨大努力,召開了一系會議(前述五次會議)形成了一系列決議,廣大黨員、廣大幹部覺悟程度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1959年4月,毛澤東發出致六級幹部的公開信以後,浮誇風在全黨基本上受到了遏制。所以廬山會議后的浮誇風除個別地區複發外,對全國形勢未造成重大損害,基本上保持了全黨、全國大局的安定。
七千人大會
1960年秋,中共中央開始糾正1958年8月在廬山召開的八屆八中全會關於「反對右傾機會主義」的錯誤,彭德懷就自己的問題向中央表明態度、要求平反。1961年1月27日,劉少奇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亦稱七千人大會)上講話說:「所有人都可以平反,惟彭德懷同志不能平反」。文化大革命中,某某人背著毛澤東主席,秘密指示紅衛兵從三線建設工作崗位上揪回彭德懷,反覆進行批鬥。事實一再說明,打擊彭德懷的不是毛澤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24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3 06: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0-4-3 07:12 編輯
1959年7月2日—31日,在江西廬山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各省委第一書記、中央和國家機關一些部門的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會議目的是分析形勢,以便從「左」的錯誤中汲取教訓,對工作做出科學安排。

會後,8月17日,中共中央向全黨發出《關於反右傾思想的指示


怎麼把反左傾為目的的會議變成反右傾了? 難道毛主席事先估計錯誤. 當時沒有左傾?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32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32
25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4-3 07:22 | 只看該作者
怎麼把反左傾為目的的會議變成反右傾了? 難道毛主席事先估計錯誤. 當時沒有左傾?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3 06:58


好好讀一下上文, 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大知識分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26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3 07: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0-4-3 07:47 編輯
好好讀一下上文, 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大知識分子?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4-3 07:22



只要請你正面回答問題就行, 不要把責任都推給網文. 事實就是把一個準備反左傾的會議變成了反右傾的會議, 難道不是嗎?  觀點可有千白種. 而正確的事實只有一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32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32
27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4-3 07:45 | 只看該作者
只要請你正面回答問題就行, 不要把責任都推給網文. 事實就是把一個準備反左傾的會議變成了反右傾的會 ...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3 07:26

什麼推不推的? 那篇已經寫的清清楚楚的.

還有, 從59年4月起, 劉少奇鄧小平就主持一線工作. 他們有的是時間可以糾正大躍進的錯誤. 還讓困難持續了三年. 鬼才相信三年困難時期都是毛澤東的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28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3 07: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0-4-3 09:56 編輯
什麼推不推的? 那篇已經寫的清清楚楚的.

還有, 從59年4月起, 劉少奇鄧小平就主持一線工作. 他們有的是 ...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4-3 07:45



可是盧山會議是毛主席召開的. 又以中央的名義向全國發出"關於反右傾思想的指示" , 中國共產黨是個紀律嚴明的政黨. 劉少奇敢公開不聽中央指示? 你倒真敢信口開河..把網友都當成傻瓜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匿名  發表於 2010-4-4 11:56
什麼推不推的? 那篇已經寫的清清楚楚的.

還有, 從59年4月起, 劉少奇鄧小平就主持一線工作. 他們有的是時間可以糾正大躍進的錯誤. 還讓困難持續了三年. 鬼才相信三年困難時期都是毛澤東的錯.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4-3 07:45

可笑!
58年就反右,大家都怕自己不左,總理都差一點兒被替換掉
劉少奇鄧小平 他們敢糾正大躍進的錯誤?
那麼文革可能會提早發生!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30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7 06: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0-4-7 06:30 編輯
可笑!
58年就反右,大家都怕自己不左,總理都差一點兒被替換掉
劉少奇鄧小平 他們敢糾正大躍進的錯誤?
...
Guest from 60.43.109.x 發表於 2010-4-4 11:56

什麼推不推的? 那篇已經寫的清清楚楚的.

還有, 從59年4月起, 劉少奇鄧小平就主持一線工作. 他們有的是時間可以糾正大躍進的錯誤. 還讓困難持續了三年. 鬼才相信三年困難時期都是毛澤東的錯.


這位網友說得很對. 周恩來口頭上不敢反左, 但在行動上盡量不做的太左. 毛澤東很不滿意. 曾一度想用柯慶施來取代周恩來. 后經周恩來檢討后才作罷. 有些人看網文把腦子看糊塗了.

1958年,柯慶施險些取代周恩來(圖)
時間:2010-01-26 09:24  來源:山西新聞網 山西農民報 



1954年9月15日至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舉行。這次會議任命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圖為毛澤東在填寫選票。



1958年,對張春橋來說至關重要——這一年,他第一次引起毛澤東的注意,並一躍成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



1958年,對柯慶施來說也至關重要——這一年的5月25日,中共八屆五中全會上,柯慶施一躍而被增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柯慶施善於揣摩



柯慶施和張春橋能夠在1958年 「大躍進」,要從1957年暮秋說起。那年秋天,在柯慶施的辦公室里,柯與張一次又一次苦苦思索:年底,中共上海市第一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柯慶施的報告的基調應該是什麼呢?



之前的中共上海市第一屆代表大會上,柯慶施的報告曾受到毛澤東表彰。這一回,柯慶施注意到,中共浙江省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比上海早半個月召開。中共浙江省委第一書記江華的工作報告,受到正在杭州的毛澤東極大重視。毛澤東在1957年12月17日給機要秘書葉子龍寫了一封信:



葉子龍同志:



請於今日上午八、九時通知舒同、曾希聖、江謂清、劉順元、柯慶施、葉飛、周總理等七位同志看《中國共產黨浙江省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浙江省第二屆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工作報告》這個文件,在下午一時以前看完。其他工作,可以移到明天上午去做。



毛澤東 12月17日上午



沒有這個文件的,由你立即向浙江省委找到,分發各人。



毛澤東信中提到的七人之中,除周恩來外,其餘六人除劉順元,皆為華東各省市第一把手。後來,《人民日報》在1957年12月28日以《堅持黨的正確路線,爭取整風運動在各個戰線上全勝》為題,發表了江華的報告。



江華的報告受到毛澤東重視,柯慶施要與江華爭高低。負責起草報告的張春橋,細細聽著柯慶施傳達來自 「最高層」的消息:主席對1956年6月開始的「反冒進」似乎頗為反感,對1958年的工作,主席注重的還是「反對保守主義」。



摸准最高領袖的思想對柯慶施來說,是「緊跟」的前提。張春橋於是根據柯的要求,為柯起草了洋洋數萬言的長篇報告,標題為 《乘風破浪,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



張春橋起草報告「受到」讚揚



柯慶施的報告很快送到毛澤東處。那時毛住在杭州西子湖畔。



「乘風破浪,好!」毛澤東一看標題,就發出了讚賞之聲。他還親自動筆,修改了這一報告。



1958年《人民日報》的元旦社論題目只用了四個字:《乘風破浪》!不言而喻,《人民日報》社論從柯慶施的報告那裡獲得了「靈感」。



1958年1月,毛澤東在廣西南寧召開了有部分中央領導和部分省、市委書記參加的會議,史稱「南寧會議」。



那時,毛澤東正著手發動「大躍進」,所以他在會上猛烈抨擊「反冒進」。毛澤東說,「反冒進」使全國人民泄了氣。他甚至言辭激烈地說,那些主張「反冒進」的同志,離右派只有50米了。毛澤東批評的那些主張「反冒進」的同志,指周恩來和陳雲。



1958年1月15日,毛澤東在南寧會議上表揚了《人民日報》元旦社論「乘風破浪」提得好。



《人民日報》總編輯吳冷西出席會議。據他回憶:



在南寧,15日晚,毛主席找我和胡喬木到他住處去談話。我們一到那裡,毛主席就問:元旦社論是誰寫的?喬木說是人民日報的同志寫的。我補充說,這篇社論經喬木同志作了較多的修改,並經少奇同志和周總理定稿……毛主席說,社論寫得好,題目用 《乘風破浪》也很醒目……我們現在是要乘東風壓倒西風,十五年趕上英國。你們辦報的不但要會寫文章,而且要選好題目,吸引人看你的文章。新聞也得有醒目的標題。



緊接著,在1月16日的會議上,毛澤東又稱讚了柯慶施的報告《乘風破浪,加速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上海!》。



毛澤東當眾「質問」周恩來



力平所著《開國總理周恩來》一書這麼寫道:「(1958年1月)16日,毛澤東還在會上拿著柯慶施的報告對周恩來說:『恩來,你是總理,這篇文章你寫不寫得出來?上海有一百萬無產階級,又是資產階級集中的地方,工業總產值佔全國五分之一,歷史最久,階級鬥爭最尖銳,這樣的地方才能產生這樣的文章。』」



毛澤東如此當面稱讚柯慶施,併當眾質問周恩來,內中的 「潛台詞」是準備以柯慶施代替周恩來,出任國務院總理!



力平隨後在《開國總理周恩來》中又寫道:「當時情況,南寧會議上,毛澤東是有以柯慶施代替周恩來為總理的設想的。雖然沒有正式提出來,但是以周恩來的敏銳,當然是感覺到的。周恩來的襟懷是從不計較個人的上下得失。作為人民政府的總理,周恩來覺得應當向人民負責。總理是由主席提名經人民代表大會通過的,既然自己被認為是錯誤的,他可以不再當總理。但如果他直接提出辭職,容易被誤解為進一步頂抗。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金沖及主編的《周恩來傳》也有這樣的記載:「周恩來向中共中央提出 『繼續擔任國務院總理是否適當的問題』。與此同時,彭德懷也向中央提出『不擔任國防部長的工作』。1958年6月9日,毛澤東在中南海游泳池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討論他們提出的請求。會議決定:『他們(周恩來和彭德懷)應該繼續擔任現任的工作,沒有必要加以改變。』」「此後,周恩來遇事發表意見就比較少了。」



毛澤東談「個人崇拜」



促使周恩來主動提出 「我擔任總理是否合適」,還有其他原因。



1958年3月8日至26日,中共中央在成都召開有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參加的工作會議,史稱「成都會議」。



毛澤東在成都會議上講話,談及了個人崇拜問題:「個人崇拜有兩種:一種是正確的。如對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正確的東西,我們必須崇拜,永遠崇拜,不崇拜不得了……;另一種是不正確的崇拜,不加分析,盲目服從,這就不對了。反對個人崇拜的目的也有兩種,一種是反對不正確的崇拜,一種是反對崇拜別人,要求崇拜自己。」



其實,按照傳統馬克思主義觀點,反對一切個人崇拜的,不存在所謂「正確」的「個人崇拜」。就在這次會議上,柯慶施也「緊跟」毛澤東,說出一段「名言」:「我們相信毛主席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我們服從毛主席要服從到盲從的程度。」



成都會議結束后不久——195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舉行八屆五中全會,增選林彪為中共中央副主席、政治局常委,增選柯慶施為政治局委員。



葉永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31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0-4-7 07: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非常時期 於 2010-4-7 07:20 編輯

百度百科:

葉永烈目錄[隱藏]

簡介
【生平】
【著作】
【獲獎】
 
[編輯本段]簡介
  筆名: 蕭通、久遠、葉楊、葉艇
  性別: 男
  民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0年8月30日
  現職:一級作家、教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
  浙江溫州人。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學系。上海作家協會一級作家、教授。以兒童文學、科幻、科普文學及紀實文學為主要創作內容。曾任中國科學協會委員、中國科普創作協會常務理事、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11歲起發表詩作,18歲起發表科學小品,20歲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21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麼》主要作者編寫。此後,多年從事科普創作,受到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方毅的關心,並對葉永烈作了兩次批示:「調查一下,如屬實,應同上海商量如何改善葉永烈同志的工作條件。」(1979年1月6日)「我看要鼓勵科普創作,這項工作在世界各國都很重視。」(1979年3月4日)
  由於方毅同志的關心,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國科協聯合舉行隆重儀式,授予葉永烈「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稱號。
  曾先後創作科幻小說、科學童話、科學小品、科普讀物700多萬字。曾任中國科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上海市科協常委、上海市科普創作協會副理事長、世界科幻小說協會理事。
  電影《紅綠燈下》(任導演)獲第三屆電影「百花獎」最佳科教片獎,《小靈通漫遊未來》獲第二屆全國少年兒童文藝作品一等獎,《借尾巴》獲全國優秀讀物獎,根據葉永烈長篇科幻童話改編的6集動畫電影《哭鼻子大王》獲1996年「華表獎」(即政府獎)。
  後來轉向紀實文學創作。主要新著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6卷本《葉永烈自選集》;此外,還有《毛澤東的秘書們》、《陳雲全傳》、《葉永烈採訪手記》、《星條旗下的中國人》、《我的家一半在美國》、《一九九七逼近香港》、《商品房大戰》、《何智麗風波》等。
  即將出版《葉永烈文集》,共50卷,其中科普作品24卷。
  1989年被收入美國《世界名人錄》,並被美國傳記研究所聘為顧問。1998年獲香港「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
[編輯本段]【生平】
  自11歲起發表詩作。現已出版180多部著作,是國內少有的勤奮高產的作家。早年曾是上海科教電影製片廠的編導,業餘科普作品為多,是《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作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科幻小說佔了中國的半壁江山。
  但真正圓了他「作家夢」的還是科普小品的創作。1959年,還在北大上學時,他寫了一本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寄給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這家出版社並沒計較作者的資歷,出版了這本書。這也為葉永烈成為該社《十萬個為什麼》最早、最年輕的作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文筆活潑,葉永烈深受出版社的青睞。二十歲的葉永烈的一個個「為什麼」,被比他只小几歲的讀者廣泛閱讀、傳誦。到新版,也即第五版《十萬個為什麼》問世,葉永烈共為該書寫了500多篇科普小品。《十萬個為什麼》一次次修訂再版,總印數超過一億冊。新版《十萬個為什麼》增寫了許多新的「為什麼」。最近,《葉永烈文集》正在分批出版之中。
  一九七六年春,在文化大革命尚未結束的年月里,時任上海電影製片廠編劇的葉永烈發表了十年動亂後期第一篇科幻小說《石油蛋白》,標誌著中國科幻在大陸掀起第二次高潮。
  在寫了《十萬個為什麼》之後的第二年,完成了另一部新著——《小靈通漫遊未來》。《小靈通漫遊未來》雖然直到1978年才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但是一出版就印了300萬冊,也產生了廣泛影響。小靈通」是該書中的形象。《小靈通漫遊未來》完成於1961年秋,書中的小靈通漫遊未來世界,報道未來科學技術。《小靈通漫遊未來》是我國「文革」后出版的第一本科幻小說,出版后立即引起轟動,一下子印了一百幾十萬冊,成了當時的暢銷書。後來,以展望新的技術革命的燦爛前景為主線,葉永烈又創作了《小靈通再游未來》, 於1984年出版,後來又出版了《小靈通三游未來》。
  隨著年歲的增長,葉永烈轉向紀實文學的創作,寫出《歷史選擇了毛澤東》等數十部長篇。1984年後成為專業作家,以寫知名人物、高層人物、歷史傳記為多,人稱「舊聞記者」。主要新著為300萬字的七卷本《葉永烈自選集》;120餘萬字的《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還寫了150萬字的長篇系列《「四人幫」傳》;還有《陳伯達傳》、《陳雲全傳》、《胡喬木傳》、《反右派始末》、《星條旗下的中國人》、《五七年的血淚》、《毛澤東的衣食住行》、《馬思聰傳》、《真實的朝鮮》等大部頭著作。作品曾獲獎80 余次,作品曾在美、英、法、日、韓、德、意、泰、香港、台灣出版或發表。1979年3月,文化部和中國科協授予葉永烈「全國先進科普工作者」稱號。1989年被收入美利堅合眾國《世界名人錄》,並被美利堅合眾國傳記研究所聘為顧問。1994年受聘香港文學藝術家協會榮譽會員。[編輯本段]

【著作】

  著有長篇紀實文學《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陳雲之路》、《葉永烈採訪手記》、《星條旗下的中國人》、《胡喬木傳》、《馬思聰傳》、《傅雷與傅聰》、《梁實秋的黃昏戀》,科普小說叢書《十萬個為什麼》(合作)、《小靈通漫遊未來》、《中國福爾摩斯》,紀實文學集《葉永烈文集》(50卷)、《葉永烈自選集》(7卷)、《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和蔣介石》、《江青傳》、《張春橋傳》、《姚文元傳》、《王洪文傳》、《陳伯達傳》、《反右派始末》、《追尋歷史真相——我的寫作生涯》、《行走美國》、《行走俄羅斯》、《行走中國》《我的家一半在台灣》,,中短篇小說集《愛的選擇》,散文集《葉永烈筆下風情》,雜文集《人才成敗縱橫談》,寓言集《偵探與小偷》,相聲集《圓溜溜的圓》等,共出版文學著作150餘部。[編輯本段]

【獲獎】

  科普小說《小靈通漫遊未來》獲全國第二屆少年兒童文學創作一等獎,長篇童話《哭鼻子大王》(同名電影)獲中國電影華表獎,電影《紅綠燈下》(導演)獲中國第三屆電影百花獎,《借尾巴》獲1982年全國優秀少兒讀物獎,報告文學《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獲1986年《北京文學》獎、《梁實秋的夢》獲1988年中國潮報告文學獎、《傅雷之死》獲第二屆優秀報告文學獎,1998年獲香港文學藝術中華金龍獎最佳傳記文學獎等。
    【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
        葉永烈的文章《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被加入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中。
        原文: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真理。
  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很善於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中看出問題,追根求源,終於把「?」拉直,變成「!」找到真理。
  就拿洗澡來說,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然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的主任謝皮羅教授卻敏銳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時,水的漩渦總是朝逆時針方向旋轉。這是為什麼呢?謝皮羅緊緊抓住個問號不放,進行了反覆的實驗和研究1962年,他發表了論文,認為這種漩渦與地球的自轉有關,如果地球停止旋轉,就不會產生這種漩渦。他認為,在北半球,洗澡水朝逆時針方向旋轉;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渦將朝逆時針方向旋轉;而在赤道,則不會形成漩渦。他的這個見解,引起了各國科學家的極大興趣,他們紛紛在各地進行實驗,結果證明謝皮羅的結論是完全正確的。
  無獨有偶。17世紀的一個夏天,英國著名化學家波義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試驗室走去,剛要跨入實驗室大門,陣陣醉人的香氣撲鼻而來,他這才發現花圃里的玫瑰花開了。他本想好好欣賞一下迷人的花朵,但想到一天的實驗安排,便摘下幾朵紫羅蘭插入一個盛水的燒瓶中,然後開始和助手們做實驗。不巧的是,一個助手不慎把一滴鹽酸濺到紫羅蘭上,愛花的波義耳急忙把冒煙的紫羅蘭用水清洗了一下,重新插入花瓶中。誰知當水落到花瓣上后,濺上鹽酸的花瓣奇迹般地變紅了,波義耳立即敏感地意識到紫羅蘭中有一種成分遇鹽酸會變紅。那麼,這種物質到底是什麼?別的植物會不會有同樣的物質?別的酸對這種物質會有什麼樣的反應?這對化學研究有什麼樣的意義?這一奇怪的現象以及一連串的問題,促使波義耳進行了許多實驗。由此他發現,大部分花草受酸或鹼的作用都會改變顏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為明顯它遇酸變成紅色,遇鹼變成藍色。利用這一特點,波義耳製成了實驗中常用的酸鹼試紙——石蕊試紙。在以後的三百多年間,這種試紙一直被廣泛應用於化學實驗中。
  最有趣的是一位奧地利醫生。一次兒子睡覺時,他發現兒子的眼珠轉動起來。他感到很奇怪,連忙叫醒兒子,兒子說他剛才做了一個夢。這位醫生想,眼珠轉動會不會與做夢有關呢?會有什麼關係呢?他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他以兒子、妻子、鄰居為實驗對象,進行了反覆的觀察實驗,最後得出結論:當睡覺的人眼珠轉動時,他確實正在做夢。如今,人們研究夢的生理學,便根據眼珠轉動的次數和時間,來測量人做夢的次數與夢的長短。
  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然而「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卻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
  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有很多,它說明,科學並不神秘,真理並不遙遠,只要你見微知著 ,那麼當你解答了若干個問號之後,就能發現真理。
  當然,見微知著、善於發問並不斷探索的能力,不是憑空產生的。正像數學家華羅庚說過的,科學的靈感,絕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領域的發現有什麼偶然的機遇的話,那麼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有準備的人,給那些善於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捨精神的人。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32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4-9 11:17 | 只看該作者
除歷史的真實外, 誠實和坦率應是做人的基本人格..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6 12: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