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疆 1。 烏魯木齊 吐魯番 火焰山 高昌古城 庫爾勒

作者:BANGZI  於 2016-2-23 01: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旅遊歸來|已有17評論

關鍵詞:烏魯木齊, 高昌古城, 庫爾勒, 吐魯番, 火焰山

在翻點兒陳康爛穀子出來抖落抖落,呵呵。。。
 
04年九月初上海展之前有一個星期實在是想不出幹啥,不知道怎麼打發。為啥呢?客戶到了展覽會上都能見著,暫時又木有哪個客戶有特殊情況需要登門拜訪。天天呆在酒店裡吃吃喝喝貌似又木有意思,於是乎一拍腦門子就去了新疆。當然去新疆的想法以前就有,只是一直不願意專門花時間去跑一趟。其實俺還有個右派的舅舅在新疆石河子,平反后混得還相當不錯。不過俺跟他家聯繫不多所以沒去投奔他。當時俺們一起玩兒的還有另外一家,他那邊還有個同學,幫俺們聯繫了個旅行社,俺們兩家就包了個麵包車從烏魯木齊驅車去了吐魯番,火焰山,高昌古城,民豐,博斯騰湖,庫爾勒,和田,喀什。從喀什飛回烏魯木齊,看了天池,然後烏魯木齊飛阿勒泰遊了喀納斯湖,再飛回烏魯木齊飛上海完事兒。
 
那時候出去玩兒比較隨興,也不做啥研究神馬的,一高興就去了。好在是國內的東西多少也聽說過一些。總體來說出門之前不做功課旅遊的效果的確會打不少折扣。頭天上海飛烏魯木齊,到了之後就快中午了,和那家的同學吃了午飯俺們就開拔向高昌古城和吐魯番那邊去了。記得午飯吃的是大盤雞,覺得味道不咋地。多年後還在和另一個同學干仗,他非得說新疆那邊的飯好吃。俺自我感覺適應能力挺強的,到處跑一般都吃得慣當地的飯菜,可是俺對新疆那邊的飯菜有相當的抵觸情緒,包括中餐。所謂的烤全羊味道也不咋樣,膻氣很重,按那個同學的說法是俺們木有找對地方,隨他去吧!
 
當時去的時候好像還真沒聽說新疆那邊維子鬧事兒,內地去新疆的旅遊還挺火的。現在就完全不是那個意思了,年前有兩個同學去喀什還是找當地上海援藏單位給安排的,全程都得有本地人跟著。這麼鬧也不知道對維子有啥好處,成立東土國就那麼美好么?!俺只能說幸虧俺不是個維子,要不也挺糾結地!
 
出了烏魯木齊就是這個景色,有很多風力發電塔。

 

遠處的火車在大漠里賓士

 

打油的

 

偶爾也有這樣的景色,風吹草低見牛羊

 

更多時是這樣地

 

 

這就是晾葡萄的陰房了。

「收下來的葡萄有的運到城市去,有的運到陰房裡製成葡萄乾。陰房修在山坡上,樣子很像碉堡, 四周留著許多小孔,裡面釘著許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掛在架子上,利用流動的熱空氣,把水分蒸發掉,就成了葡萄乾。這裡生產的葡萄乾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摘自小學課本

摘自百度百科:

高昌故城
高昌城始於公元前一世紀,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故城遺址坐落在吐魯番市東面約四十公里的哈拉和卓鄉所在地附近,北距火焰山南麓的木頭溝溝口(勝金口)約6.5公里,東距鄯善縣城約55公里,1961年3月,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4年6月22日,在卡達多哈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高昌故城作為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一處遺址點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 

 

歷史

高昌城於公元前一世紀,是西漢王朝在車師前國境內的屯田部隊所建。《漢書》中最早提到了「高昌壁」。《北史·西域傳》記載:「昔漢武遣兵西討,師旅頓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勢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漢、魏、晉歷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稱為「戊己校尉城」。公元327年,前涼張駿在此「置高昌郡,立田地縣」(《初學記》卷八引顧野三《輿地誌》)。繼之又先後為河西走廊的前秦、後涼、西涼、北涼所管轄。442年,北涼殘餘勢力在沮渠無諱率領下「西逾流沙」,在此建立了流亡政權。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滅車師前國,吐魯番盆地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轉移到高昌城。460年,柔然人殺北涼王安周,「以闞伯周為高昌王。
高昌之稱王自此始也」(《周書。高昌傳》)。此後張、馬、麴氏在高昌相繼稱王,其中以麴氏高昌統治時間最長,達一百四十餘年(499-640)。這些「高昌王「均受中原王朝的冊封。麴伯雅還曾到隋朝長安朝覲,並娶隋華容公主為妻。640年,唐吏部尚書侯君集帶兵統一了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轄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縣。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國戶籍檔案統計,當時有人口三萬七千。八世紀末以後吐蕃人曾一度佔據了高昌。九世紀中葉以後,漠北草原回鶻汗國衰亡后,西遷的部分餘眾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鶻高昌國。其疆域最盛時包括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龜茲二都督府之地。此外還統有分佈在羅布淖一帶的眾熨及其它一些別的民族或部落,地域範圍遠遠超過了今吐魯番盆地。1209年,高昌回鶻臣附蒙古,成吉思汗賜回鶻高昌王為自己的第五子,並下嫁公主。十三世紀以後,天山以北廣大地區的西北蒙古游牧貴族以海都、都哇為首發動叛亂,堅持「仍舊要生活在草原上,不能到城市地區去」,曾多次南下侵犯臣屬於元朝的回鶻高昌國,1275年一次出兵十二萬圍攻火州(高昌)達半年之久,後來亦都護(高昌王號)火赤哈爾的斤終於戰死在同海都、都哇的戰爭中。這場戰火延續四十餘年之久,高昌城在戰亂中被毀。元延佑三年至五年(1316-1318),受元仁宗冊封繼承高王位的火赤哈爾的斤的兒子紐林的斤,在元朝的支持下,「領兵火州,復立畏兀兒城池」(《元史·巴而術阿爾忒的斤傳》)。由於高昌城在戰火中毀壞過甚,這次重建的火州城已不在高昌舊址,而在原高昌城西(今阿斯塔那居民村附近)。元朝統治瓦解后,火洲部割據處稱「地面」,故《明史》稱:「火州……東有荒城,即高昌國都」。
實地考察,證之文獻資料,高昌郡時期高昌城已經有了現存的內城。外城牆是麴氏高昌時期所建。城北郊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屬於這一時期的文書中有「北坊中城」、「東南坊」、「西南坊」等記載,說明當時此城已經有中、外之分,東、南、西、北之別。見於文書中的城門有青陽門、建陽門、玄德門、武城門、金章門、金福門等。敦煌莫高窟藏經洞發現的《西州圖經》中記:「聖人塔,在子城東北角」,表明唐代西州城是有子城的。早期的宮城在今「可汗堡」內。麴氏高昌時期隨著外城的修建,宮城遂遷移到北部,南面而王,與隋唐時長安城的布局相似。回鶻高昌時期宮城內又曾大興土木。
高昌故城自公元前一世紀建高昌壁,到十三世紀廢棄,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始建時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它是吐魯番地區千年滄桑的見證。

 

現狀

登高眺望,故城平面略呈不規則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為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總面積約200公頃。外城牆基厚12米,高大11.5米,周長約5公里;夯土築成,夯層厚8—12厘米,間雜少量的土坯,有清楚的夾棍眼;外圍有保存完好凸出的馬面。南面有三個城門,其餘三面各有兩個城門。西面北邊的城門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瓮城。內城在外城中間,城牆全為夯土城,西、南兩面保存較好,其建築年代較外城為早。宮城在最北面,外城的北牆就是宮城的北牆,內城的北牆是宮城的南牆。
高昌故城保存最好的部分首推外城牆,結構完整,宏偉壯觀。
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佔地近一萬平方米,由大門、庭院、講經堂、藏經樓、大殿、僧房等組成。從建築特徵和殘存壁畫上的聯珠紋圖案分析,其建築年代約在公元六世紀。寺院附近還殘存一些「坊」、「市」遺址,可能是小手工業者的作坊和商業市場。外城的東南角也有一所寺院,保存有一座多邊形的塔和一個禮拜窟(支提窟),是城內唯一保存有較好壁畫的地方。從壁畫的風格和塔的造型分析,為回鶻高昌後期(公元12-13世紀)的建築。
內城北部正中有一平面不規則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壘,當地叫「可汗堡」。堡內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達十五米的夯築方形塔狀建築物;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雙層建築物,現僅存地下部分,南、西、北三面有寬大的階梯式門道供出入,規模雖不大,但與交河故城現存唐代最豪華的一所官署衙門建築形式相同,可能是一宮殿遺址。解放前,一支德國考察隊曾在堡內東南角盜掘出一方「北涼承平三年(445)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沮渠安周是在高昌建立流亡政權的北涼王,據該碑推斷,此堡可能是當時的宮城,並有王室寺院。
北部的宮城內留存許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三米半至四米左右,可以看出其中有高達四層的宮殿建築遺址。
高昌城北面原是一片茫茫戈壁,居民死後大都葬在這裡。整個墓群從城東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東西長約五公里,南北寬兩公里,佔地十平方公里左右。本世紀初以來,在這裡發掘清理墓葬五百多座,出土文書、絲毛棉麻織物、墓誌、錢幣、泥塑木雕俑、陶木器皿、繪畫、農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種歷史文物,數以萬計。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戴白帽子的是個回族的小導遊,也說不出的啥道道來。

 

高昌故城就在吐魯番市附近,其實附近還有其他幾個景點。但是俺們事先木有做功課,只能隨司機導遊糊弄了。

 

離高昌古城沒多遠就是火焰山了。倒是挺形似神似。俺婆娘的「雨神」稱號就是打此地開始的。司機說這兒從不下雨,結果俺們在那兒的時候居然淅淅瀝瀝的下了幾滴。

 

火焰山(新疆火焰山)
新疆火焰山是吐魯番最著名的景點,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絲綢之路北道,它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羅紀、白堊紀和第三紀的赤紅色砂、礫岩和泥岩組成。當地人稱「克孜勒塔格」,意即「紅山」。
 
火焰山古稱赤石山,位於吐魯番盆地的北緣,古絲綢之路北道。呈東西走向。火焰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唐人以其炎熱曾名為「火山」。 山長100多公里,最寬處達10公里,海拔500米左右,主峰海拔831.7米。火焰山童山禿嶺,寸草不生,飛鳥匿蹤。每當盛夏,紅日當空,赤褐色的山體在烈日照射下,砂岩灼灼閃光,熾熱的氣流翻滾上升,就像烈焰熊熊,火舌撩天,故又名火焰山。
氣候
火焰山是中國最熱的地方,夏季最高氣溫高達攝氏47.8度,地表最高溫度高達攝氏70度以上,沙窩里可烤熟雞蛋。吐魯番屬典型的大陸性乾旱荒漠氣候。雖然年平均溫度只有14.5℃,然而超過35℃以上的日數卻在100天以上,即使38℃以上的酷熱天氣也有38日之多。多年測得的絕對最高氣溫為49.6℃(1975年7月13日),而地表溫度能達到83.3℃,是名符其實的「中國熱極」。火洲多年平均降水只有16毫米,夏季佔一半,而托克遜年降水量只有5.9毫米,終年不雨或雨而未覺亦不足為奇,可以算得上是「中國干極」。

 

這兒還有個什麼景點,感覺是後來建造的。

 

陰房內部

 

驅車往民豐縣城夜宿

吃晚飯的地方還有維族歌舞,兩個維族美女和一個維族小夥子,的確是能歌善舞。這是表演后收費照相。

 

蘇公塔

摘自百度百科:

蘇公塔
蘇公塔位於新疆吐魯番市東郊2公里處的葡萄鄉木納爾村,是一座造型新穎別緻的塔形伊斯蘭教建築。蘇公塔是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古塔,建成於公元1778年,迄今已有230 多年的歷史,它是清朝時期維吾爾族著名愛國人士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為了恭報清王朝的恩遇,表達自己對真主的虔誠,並使自己一生的業績流芳後世,而自出白銀7000兩建造。蘇公塔又名額敏塔,之所以稱作蘇公塔,完全是因為該塔由額敏郡主的兒子蘇萊曼建造完成,故得名於此。

 

建築特色

蘇公塔是一座造型新穎別緻的伊斯蘭教古塔,它是新疆境內現存最大的古塔,全部用青灰色磚建成。高44米,塔基直徑為10米,塔身下大上小,呈圓錐形。塔內有螺旋形台階72級通往頂部。塔身周圍不同方向和高度,設有14個窗口。塔的表面分層砌出三角紋、四瓣花紋、水波紋、菱格紋等15種幾何圖案,具有濃厚的伊斯蘭建築風格。位於吐魯番市東南2千米許一處開闊的空地上,塔的南面就是安樂古城遺址。
蘇公塔全是用一式的灰黃色磚砌成的圓形巨塔,塔高37米,基部直徑10米。塔門入口處有兩通陰刻石碑立於塔下,一為維吾爾文,一為漢文。漢文碑記全文如下:
大清乾隆皇帝舊仆吐魯番郡王額敏和卓,口領扎薩克口蘇來曼等。念額敏和卓自受命以來,壽享八旬三歲。口口上天福庇,並無纖息災難,保佑群生,因此報答開恩,虔修塔一座,費銀七千兩整。爰立碑記,以垂永遠,可為名教,恭報天恩於萬一矣。乾隆四十口年端月吉日立。
很明顯,修建額敏塔是為了恭報清王朝對額敏和卓一家的知遇之恩,並使額敏和卓一生的業績能留芳千古。「以垂永遠,可為名教」而建造的。
旁邊建一可容納千人作禮拜的清真寺。塔體簡樸,明快,有14種幾何圖案和整體向上均勻收縮的圓錐體形,十分悅目。更妙的是塔的內部結構,這裡不用一根木料,而是在塔的中心用磚砌出72級螺旋式階梯當作中心柱體,既代替木結構支撐加固了塔身,又可作梯攀登通達塔頂,這是木材奇缺的吐魯番維吾爾族建築大師們創造的具有伊斯蘭建築風格的藝術珍品。
額敏和卓是吐魯番維吾爾族的領袖,由於維護祖國統一,功勛卓著,被清王朝冊封為郡王。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耗銀7000多兩在額敏和卓83歲時建成此塔。塔基下的一塊石碑,記載著建塔的原委,是額敏和卓晚年為慶壽、報答安拉的天恩並使額敏和卓一生的業績能流芳千古,,「以垂永遠,可為名教」而建造的。表達對清朝皇帝的忠誠。該塔已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每年來這裡參觀禮拜的人絡繹不絕。
與蘇公塔相鄰的蘇公塔禮拜寺,是新疆境內大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之一,佔地2500平方米,室內寬敞,建築莊嚴、古樸、可容納上千人做乃瑪孜。每逢肉孜節、古爾邦節,穆斯林群眾,近的三人一群、五個一簇湧向禮拜寺;遠的,騎毛驢、騎自行車、坐汽車從四面八方雲集這裡,頒經禮聖,祈求福佑。[2] 

 

 

蘇公塔之後就去看坎兒井

百度百科:

坎兒井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而新疆維吾爾語則稱之為「坎兒孜」。坎兒井是荒漠地區一特殊灌溉系統,普遍於中國新疆吐魯番地區。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達1100多條,全長約5000公里。
坎兒井是開發利用地下水的一種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築物,適用于山麓、沖積扇緣地帶,主要是用於截取地下潛水來進行農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 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井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

歷史沿革編輯

代尤其是武帝的主要功績之一是開發了廣大的西北地區。當時把移民實邊和修渠屯田作為抗擊匈奴侵擾的組成部分,這時西北地區成為僅次於關中的水利重點地區,水利工程技術也大大提高。新疆特殊的水利工程型式——坎兒井也創始於西。據《書·西域傳》記載:宣帝時遣破羌將軍辛武賢將兵萬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轉谷。積居廬倉以討之 ,三國人孟康說: 大井六,通渠也,下流湧出,在白龍堆東土山下.可以看出。這個工程有6個豎井,井下通渠引水,顯然是近代的坎兒井。坎兒井是新疆特有的灌溉取水工程型式。
在新疆一些沖積扇地形地區,土壤多為砂礫,滲水性很強,山上雪水溶化后,大部滲入地下,地下水埋藏也較深。為了將滲入地下的水分引出,供平原地區灌溉,開挖井渠是比較方便的。而井渠技術已在龍首渠的施工中應用,新疆勞動人民大約吸引了井渠法的施工經驗,並將它引用到新的地理條件下,創造出新型的灌溉工程型式。
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吐魯番市郊五道林坎兒井、五星鄉坎兒井,可供參觀遊覽。

建造條件

在吐魯番盆地大量興建的原因,是和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分不開的。吐魯番是中國極端乾旱地區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米,而蒸發量可達到3000毫米,可稱得上是中國的「干極」。但坎兒井是在地下暗渠輸水,不受季節、風沙影響,蒸發量小,流量穩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
吐魯番雖然酷熱少雨,但盆地北有博格達山,西有喀拉烏成山,每當夏季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滲入戈壁,匯成潛流,為坎兒井提供了豐富的地下水源。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峰高達5445米,而盆地中心的艾丁湖,卻低於海平面154米,從天山腳下到艾丁湖畔,水平距離僅60公里,高差竟有1400多米,地面坡度平均約四十分之一,地下水的坡降與地面坡變相差不大,這就為開挖坎兒井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條件。吐魯番土質為砂礫和粘土膠結,質地堅實,井壁及暗渠不易坍塌,這又為大量開挖坎兒井提供了良好的地質條件。
「坎兒井」是「井穴」的意思,其結構是由豎井、暗渠、明渠、「澇壩」(積水潭)四部分組成。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後再依地勢高下在井底修通暗渠,溝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渠道的出水口與地面渠道相連接,把地下水引至地面灌溉桑田。正是因為有了這獨特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兒井,把地下水引向地面,灌溉盆地數十萬畝良田,才孕育了吐魯番各族人民,使沙漠變成了綠洲。

 

夜宿民豐縣招待所,條件比較艱苦。第二天接著開拔往庫爾勒方向去了。這裡已經是塔克拉瑪干沙漠了。

 

博斯騰湖風景區
博斯騰湖古稱西海、敦薨浦,是一個斷裂成因的湖泊,位於焉耆盆地東南部,介於和碩、博湖兩縣間。湖面海拔1048米,它是開都河的尾閭,又是孔雀河的河源,成為一座天然的大型調節水庫。
旅遊資源
博湖東西長55千米,南北寬25千米,平均水深8。4米,呈扁平碟形,分大湖和16個小湖群,面積980平方千米,蓄水量可達80億立方米,是新疆也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淡水湖。近幾年,湖面不斷上升,已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大湖
水域遼闊,煙波浩淼;西南小湖區,河道蜿蜒,蘆葦叢生,荷花怒放,禽鳴魚躍,一派江南水鄉景色,故有「西塞明珠」之美稱。博斯騰湖是新疆最大的漁業基地,盛產青、草、鰱、鯽、鱅、五道黑等24種魚類,年產魚1000多噸。 這裡產的大頭魚和尖嘴魚,不僅肉嫩、脂多、味美、而且個體特別碩大,小者幾千克,大則10多千克,甚至數十千克。到博湖旅遊,品賞博湖「魚宴」這已成了一個重要的旅遊節目。博湖又是我國四大蘆葦生產基地之一,蘆葦最高可達成10米,竹桿般粗細,葦林總面積達4萬公頃,年產干葦40萬噸,是造紙、 紡織的優質原料。葦林中還大量放養珍貴毛皮動物——麝鼠,每年產麝鼠皮10~20萬張, 經濟價值很高,這裡已成了「麝鼠之鄉」。博湖風光瑰麗,集大漠與水鄉景色於一體,距南疆重鎮庫爾勒市只有60多千米。近年博湖的蓮花湖、相思湖大河口、回歸大自然、阿洪口、揚水站等旅遊景點的旅遊設施已初具規劃,開闢了遊艇或摩托艇游湖,滑水、水上降落傘、潛水、跳水、垂釣、湖濱浴場等娛樂項目,還有白鷺洲,該景點以「曠」「奇」「野」著稱,北鄰美麗的博斯騰湖,南鄰艾勒遜烏拉沙漠,一邊是極端殘酷、極端乾旱的沙漠環境,另一邊是「兩隻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水鄉澤國的浪漫情調令人陶醉,形成強烈的反差。還可以品嘗到烤魚和原汁原味的博斯騰魚宴。博湖是南疆一個重要的新興水上遊樂旅遊區,被譽為新疆的「夏威夷」。

博斯騰湖戲水

 

接著往庫爾勒走

 

拖拉機排隊賣西紅柿給西紅柿醬工廠,十分壯觀

 

鐵門關景區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焉耆盆地與塔里木盆地之間的一道天險,位於庫爾勒市北8千米處的霍拉山庫魯克山之間的峽谷中。孔雀河水從峽谷蜿蜒流過。古絲綢之路北道(後山中道)即沿霍拉山麓開鑿,「兩山夾峙,一線中通,路倚危石,側臨深溝,水流澎湃,日夜有聲,彎環曲折,幽遂險阻」(謝彬新疆遊記》),歷來被看作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過」的軍事要塞。唐代名相張九齡寫道:「鐵門千(於)術,回鎮咽喉」,凸顯它軍事地位的重要。因其險固,又是北疆通往南疆的唯一通道,故稱鐵門關。峽谷稱鐵關谷,也叫遮留谷。[6] 
 
很有歷史的感覺,不過看著這個鐵門關咋像是新建的呢?記得在停車場里看見了一個人從車裡出來就遭到了飛鳥的空襲,頭上連中兩元鳥糞。呵呵。。。

 

 

看完了鐵門關夜宿庫爾勒。好像木有什麼古迹,都是普通現代建築,沒有拍片片。別又給司導忽悠了吧。。。才知道新疆還有蒙古自治州。

庫爾勒
庫爾勒市(Korla),縣級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成立於1979年9月30日。庫爾勒市地處歐亞大陸和新疆腹心地帶,塔里木盆地東北邊緣,北倚天山支脈庫魯克山霍拉山,南距「死亡之海」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直線距離僅70公里,是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樞紐和物資集散地,也是該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庫爾勒」維吾爾語意為「眺望」,因盛產馳名中外的「庫爾勒香梨」,又稱「梨城」,是西北五省區第一座「全國文明城市」。[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8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7 個評論)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16-2-23 03:53
二十多年曾遊此地,,,變化不多
回復 BANGZI 2016-2-23 05:06
來美六十年: 二十多年曾遊此地,,,變化不多
自然環境在那兒擺著,發展空間不大。看見他們搞滴灌倒是不錯,搞好了能把植被擴大不少。
回復 xqw63 2016-2-23 05:12
好地方
回復 BANGZI 2016-2-23 05:25
xqw63: 好地方
這伊斯蘭貌似比較偏好在沙漠里傳播,呵呵。新疆有些地方的確不錯。俺們只去了南疆,烏魯木齊和阿勒泰。南疆比較貧瘠,靠北邊據說很富饒。
回復 xqw63 2016-2-23 05:27
BANGZI: 這伊斯蘭貌似比較偏好在沙漠里傳播,呵呵。新疆有些地方的確不錯。俺們只去了南疆,烏魯木齊和阿勒泰。南疆比較貧瘠,靠北邊據說很富饒。
真正的地大物博
回復 BANGZI 2016-2-23 05:53
xqw63: 真正的地大物博
看看地圖上新疆,西藏,內蒙古,青海和寧夏占的的面積就知道多數人住在不足一半的國土上,難怪擁擠不堪。還是要往這些地區多移民開發。
回復 xqw63 2016-2-23 06:02
BANGZI: 看看地圖上新疆,西藏,內蒙古,青海和寧夏占的的面積就知道多數人住在不足一般的國土上,難怪擁擠不堪。還是要往這些地區多移民開發。
如果交通便利就好了
回復 fanlaifuqu 2016-2-23 06:11
陳糠爛穀子還是陳米爛稻柴?
回復 BANGZI 2016-2-23 07:18
xqw63: 如果交通便利就好了
交通現在好多了,高速公路已經通了,高鐵估計也快樂,呵呵,快了。就是這個維子鬧事兒的問題得解決。
回復 BANGZI 2016-2-23 07:19
fanlaifuqu: 陳糠爛穀子還是陳米爛稻柴?
呵呵。。。反正不是新鮮的就對了。
回復 南沙2 2016-2-23 17:02
好像比較荒涼,LZ有啤酒喝嗎?
回復 xqw63 2016-2-23 22:33
BANGZI: 交通現在好多了,高速公路已經通了,高鐵估計也快樂,呵呵,快了。就是這個維子鬧事兒的問題得解決。
漢人多了,通婚多了,就平和多了
回復 BANGZI 2016-2-23 23:12
xqw63: 漢人多了,通婚多了,就平和多了
問題是現在這個情況誰趕去啊!而且和維子通婚就得飯衣珍珠,他們的規矩好像是只許進不許出。十幾年前的喀什街上漢人很少,現在估計也沒啥改變。
回復 BANGZI 2016-2-23 23:15
南沙2: 好像比較荒涼,LZ有啤酒喝嗎?
還是您了解俺!啤酒倒是有,就是沒啥好啤酒。好在那時不像現在這麼挑,有啤酒喝酒很嗨皮了。搬了一箱在車上,幸虧中國不像美國管的這麼嚴。
回復 xqw63 2016-2-24 04:26
BANGZI: 問題是現在這個情況誰趕去啊!而且和維子通婚就得飯衣珍珠,他們的規矩好像是只許進不許出。十幾年前的喀什街上漢人很少,現在估計也沒啥改變。
  
回復 澳客 2016-2-27 06:21
感覺新疆的菇涼比西方的土耳其/中東的漂亮是不是?聽說北疆的維族人還好是不是?
回復 BANGZI 2016-2-27 08:40
澳客: 感覺新疆的菇涼比西方的土耳其/中東的漂亮是不是?聽說北疆的維族人還好是不是?
沒這個感覺。土耳其中東那邊也去過。新疆漂亮菇涼的比例也不高,木有滿街美女的感覺。土耳其中東啥的比例也不高。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08: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