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紅軍長征時的「草地密電」是真是假?

作者:趙大夫話室  於 2025-10-1 21: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事件|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6評論

關鍵詞:草地密電, 真假

草地密電是中共黨史、軍史中的一大公案,有人把它比作長征中類似遵義會議的大事件。

 

196010月,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他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諾時,對方提問:你一生中最黑暗的時刻是什麼時候?

 

毛回答:那是在1935年的長征途中,在草地與張國燾之間的鬥爭。當時黨內面臨著分裂,甚至有可能發生前途未卜的內戰。

 

而這一切的起因是一封來自張國燾的密電。

 

1.中央紅軍方面的說法

 

第一個透露草地密電信息的是張國燾的同縣老鄉、當時的政治局候補委員 - 凱豐。

 


紅軍到達陝北后,凱豐在《黨中央與張國燾路線分歧在哪裡?》一文中寫道:因為國燾自己對黨與紅軍的關係,都是這樣糊塗,所以他下面的幹部不能不叫出武力解決中央的話來。在國燾給徐、陳的密令,要徹底對中央開展鬥爭。

 

凱豐的話透露出兩個重要信息,一是武力解決的話出自張國燾下面的幹部,二是張國燾曾發出密令要徹底對中央開展鬥爭

 

19373月,在延安的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說:(張國燾)一到毛兒蓋就反了,要用槍杆子來審查中央,他背著中央電令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並企圖分裂和危害黨中央。」「葉劍英把秘密的命令偷來給我們看,我們便不得不單獨北上了。因為這電報上說:南下,徹底開展黨內鬥爭,當時如果稍不慎重,那麼就會打起來的。

 

在目前的資料中,毛主席只有兩次談到張國燾密電的內容,除了上面這一次,另外一次是在1971828日。在718月的那次談話中,他說:張國燾搞分裂,發個電報給陳昌浩、徐向前,裡面說,要堅決南下,否則就要徹底解決。當時葉劍英同志當參謀長,他把這個電報先給了我,沒有給陳昌浩、徐向前,我們才走了的,不然就當俘虜了。葉劍英在這個關鍵時刻是有功勞的。所以你們應當尊重他。

 

毛的這兩次談話,雖然時隔30多年,但大意卻是一樣的,即張國燾當時要以非正常手段解決與中央的分歧。而且其中也都涉及了一個關鍵人物 - 葉劍英。

 

在《葉劍英傳》中,葉劍英是這樣回憶的:9號那天,前敵總指揮部開會,新任總政治部主任陳昌浩講話。他正講得興高采烈的時候,譯電員進來,把一份電報交給了我,是張國燾發來的,語氣很強硬。我覺得這是大事情.應該馬上報告毛主席。我心裡很著急,但表面上仍很沉著,把電報裝進口袋裡。過了一段時間,悄悄出去,飛跑去找毛主席。他看完電報后很緊張,從口袋裡拿出一根很短的鉛筆和一張捲煙紙,迅速把電報內容記了下來。然後對我說,你趕緊先回去,不要讓他們發現你到這來了。

 

據《毛澤東年譜》記載:193599日,張國燾從阿壩致電徐向前、陳昌浩並轉中共中央,再次表示反對北進,堅持南下,並稱左右兩路決不可分開行動。另背著中央電令陳昌浩率右路軍南下,並企圖分裂和危害黨中央。右路軍前敵指揮部參謀長葉劍英看到張的電令,趕到中共中央駐地巴西向毛澤東報告。

 

當天晚上,毛澤東在紅三軍的駐地與張聞天、周恩來、博古、王稼祥等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率領紅一、三軍(即紅一、三軍團)連夜單獨北上。

 

197951,時任瀋陽空軍副司令員呂黎平應《解放軍報》之約,發表了回憶文章《嚴峻的時刻》,其中提到張國燾「密電」一事,因時間久遠,呂黎平對個別詞不確定,其中「武力解決」一詞,就參考了徐向前在1977919日文章(見后)里的提法。通過《嚴峻的時刻》這篇文章,大家第一次看到了造成紅軍草地分裂的「草地密電」具體的內容。

 

1982312,葉劍英傳記組把呂黎平文章中所述的密電內容用大字謄抄了一份,帶到軍科院2號院請葉劍英確認。葉劍英看后表示,意思是這樣的。

 

不久,呂黎平在《黨史研究資料》1982年第 5 期發表《對〈關於張國燾要武力解決中央密電的質疑〉的回答》,堅持這個密電是存在的。

 

呂黎平先是用毛澤東主席、周恩來、聶榮臻等領導人的講話肯定密電的存在,接著說徐向前在一九七七年九月寫的《永遠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一文中,就用了武力解決一詞。

 

2.四方面軍

 

我們再來看看另外一位當事人張國燾的回憶。19373月,毛澤東在延安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發言后,輪到張國燾發言時,張國燾並未承認自己發出過這封徹底鬥爭的密電,他的說法是:發展到陷害總司令和武力解決革命同志,如果這樣做便是反革命了。他並不承認自己下達過要求武力解決的命令。

 


據時任四方面軍電台總台長的宋侃夫回憶:有人說張國燾給陳昌浩發過一個電報,說對中央要武力解決。當時我主管機要電報,收發報都要經過我,我不記得發過有此內容的電報。

 

此外,還有兩位重要的當事人,也就是徐向前和陳昌浩。

 

徐向前元帥的態度前後不一。

 

1977919,人民日報發表了徐向前元帥的署名文章《永遠堅持黨指揮槍的原則》,其中寫道:張國燾對於中央的多次指示,充耳不聞,擅自命令左路軍停止北上。並且發出密電,指使他的支持者,妄圖裹脅黨中央和一方面軍全部南下,如果黨中央不南下,就用武力解決。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葉劍英同志發現了這份危害黨中央、毛主席的密電。在這千鈞一髮之際,葉劍英同志立即把它送到毛主席手中。

 


前面提到的呂黎平的文章就引用了徐帥上面的說法。

 

1993年,廖蓋隆發表了文章《徐向前元帥生前的肺腑之言》,其中記錄了他在1982年採訪徐向前時的談話。徐向前元帥說:「1935年(左路軍)南下時,張國燾是否發過武力解決中央的電報問題。1977年的文章說有這樣的電報,是不對的。我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報。

 

接到張國燾要我們南下的電報后,我們最大的錯誤就是同意南下。至於(張國燾)是否發過要用武力解決中央的電報,我負責地對你們說,我是沒有看到過的。

 

而陳昌浩作為當事人之一,晚年通過他的妻子孟力放話,說壓根兒就沒這回事兒,還給出了兩個理由:

 


理由一:壓根沒收到過所謂的草地密電。


陳昌浩給出的第一個理由十分直接,他說自己和徐向前根本就沒見過什麼草地密電。他表示,在193598日晚上,張國燾確實發來一封電報,內容是要求他帶領右路軍南下,至於什麼草地密電、武力解決中央的說法,完全子虛烏有。

 

理由二:更狠,陳昌浩直接搬出了歷史檔案。

 

他指出,如果真有這麼一封電報,而且內容還如此嚴重,要求武力解決中央,那在批判張國燾的時候,這肯定是重罪。可事實上,延安的文件里壓根兒就沒提過這事兒,這一點著實耐人尋味。

 

4.如何解讀雙方的意見分歧

 

按照目前中國官方的定位:毛澤東、張國燾同屬黨和軍隊的創始人,只是後來一個成了偉大領袖,一個成了叛黨者;徐向前和葉劍英,不同於林彪,同屬十大元帥中的正面人物。

 

幾個好人在如此關乎黨和軍隊前途的重大事件上,說出了截然相反的「真相」,這個確實難以解釋。

 

中共黨史、軍史中如此重要的一封「密電」,一方說「有」,另一方說「無」。而且說話的雙方同屬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黨和軍隊的締造者。那肯定有一方說了假話,那是誰說了假話?這就成了黨史中最大的公案之一。

 

 

「草地密電」原件沒能保存下來,有研究者認為,出於保密的目的,當時收發電報原稿均按要求被銷毀,銷毀前會將內容抄錄在電報本上。這就存在著張國燾對內容敏感電報下令直接銷毀不抄錄的可能。

 

也有另一種說法,長征中的電報保存得非常完整,因為在長征中怕遺失發送電報的底稿和接收電報的抄稿,所以當時都是用本子記的,不是一張張的紙。四個本子,左路軍發給右路軍的電報和左路軍接收右路軍的電報各兩個本子。這些本子中,所有的編號是挨著的,沒有一個缺號。這四個本子的電報中沒有「草地密電」。

 

按照現在國內外法律界通行的說法,所有證據中,直接證據是最重要的,不管何種原因,缺乏直接證據,只靠「人證」,是不可靠的,很難定罪。

 

而徐帥前後兩次的說法不一,也可以解讀為,迫於形勢需要,第一次違心地說了假話,因為那時剛剛粉碎四人幫,葉帥在政壇的地位如日中天,僅次於華主席。

 

毛澤東和張國燾作為創黨元老及內鬥高手,雙方可能都沒說實話。「草地密電」只是政治鬥爭的一個工具,存在與否並非最重要的事情。非常可能的是,張國燾沒發過「密電」,但的確實動過「武力解決中央」的念頭;毛澤東可能編造了「密電」,但他對張想用武力并吞中央的判斷並不離譜。

著名學者馮勝平曾以一個結論,就是「查無實據,事出有因」。「草地密電」可能是子虛烏有,是毛葉編造的,但是當時的情勢,毛澤東所擔心的張國燾下毒手,又確實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張國燾的八萬多精兵強將,一旦翻臉,對付毛的七千叫花子一般的疲兵,那結局不言而喻。

 

毛澤東三十六計走為上。這麼逃之夭夭總得對全黨、全軍交待個說得過去的理由,「草地密電」於是橫空出世,張國燾也冤也不冤。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wcat 2025-10-1 22:24
"是毛葉編造的",其實就是說葉劍英編造的。沒有葉劍英,毛澤東不可能編出這麼個東西來。可是葉劍英編造的動機是什麼?1982年徐向前年紀大了(81歲),記不清了是完全可能的。
回復 浮平 2025-10-1 22:40
您換了標題,內容重發 ---- 「草地密電」

這是您去年的舊博文:【草地密電:毛、葉、張、徐,誰的話可信?】

這是我去年的評論 ---

可相信這幾條:

1)以猜疑作為事實基礎帶風向:使用「可能」「擔心」等語言讓毛的決策看起來合情合理,給人一種無論事實如何,毛的行動似乎「必然」是對的。這是一種典型的歷史敘事技巧,通過混淆事實與推測,塑造合乎邏輯的敘事。

2) 以「反賊」學者作為公正依據:引用立場上看似反共的學者,以此營造出一種「連反對者都承認」的共識感,藉此增強某種歷史敘述的說服力。但本質上,這仍是一種敘事包裝,不能作為事實的依據。

3)歸根結底,這些都是猜疑,毫無意義。 真正重要的,不是揣測歷史人物的動機,而是在和平時期通過記錄事實、保留證據來提升認知和推理能力。否則,這種猜測和分析僅僅停留在算命八卦的層次,遠遠達不到學術研究的基本要求。

利用公共宣傳去猜疑專政集權暗箱操作的歷史事件是一種輿論操縱手段, 為塑造對集權者絕對正確,絕對權威的個人崇拜服務。也是學政混合觀念所造成的,以政宣取代人文領域尋找真相,在方法上的低質量學術研究瓶頸效應。

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382538/article-398429.html
回復 Wuming123 2025-10-2 01:57
歷史是偶然也是必然!張國燾有沒有起心動念靠武力控制」中央「?當然有,正常人都會有。歷史上內部奪權自相殘殺的比比皆是。太平天國內訌,自相殘殺沒有一個心慈手軟。毛是熟讀歷史的人,當然知道其危險性,預先開溜也是合情合理。至於密電的事,真真假假已經不重要。但是葉劍英的確是個關鍵人物,至少是導致毛下決心開溜關鍵。這也就是為什麼開國之後,毛把南方半壁江山放心的交給他,從來沒有起過疑心,甚至有點像當年,永鎮雲南的沐王府。

如果當年張收拾了毛的「中央」,以張國燾後來的表現,也就是石達開第二的下場。斷沒有爭霸中原的智商。
回復 successful 2025-10-2 07:26
Wuming123: 歷史是偶然也是必然!張國燾有沒有起心動念靠武力控制」中央「?當然有,正常人都會有。歷史上內部奪權自相殘殺的比比皆是。太平天國內訌,自相殘殺沒有一個心慈
有沒有這個電報?  只有葉劍英最清楚. 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 本來已經就是殺氣騰騰. 即使沒有這個電報 ,葉劍英說 有; 人們相信也是理所當然. 不管有沒有, 毛澤東都會率軍北上, 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 葉劍英向來詭計多端, 毛澤東去世以後, 鼓動傻逼華國鋒, 汪東興 軍事政變逮捕四人幫 ,也是葉劍英的謀略, 而葉劍英在毛澤東生前裝扮得非常的老實, 中厚, 背後暗藏殺機. 根據葉劍英的 一貫為人, 和當時的主要動作者, 草地密電, 很大的機率是葉劍英編造的 ,
回復 Wuming123 2025-10-2 23:13
successful: 有沒有這個電報?  只有葉劍英最清楚. 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 本來已經就是殺氣騰騰. 即使沒有這個電報 ,葉劍英說 有; 人們相信也是理所當然. 不管有沒有, 毛澤東都
當年葉靠向毛,是因為他覺得毛有前途,而張雖然兵強馬壯,但是潛力不如毛。況且那個時候投靠毛是雪中送炭,靠向張是錦上添花。至於」密電「,真假並不重要,只是幫助毛下決心開溜的一根稻草。這個密電,或許是真的電文,也可能是葉手下(電報員)拍發出的的幾個暗語,甚至是葉的親信偷聽到了什麼,派人送的一個紙條。關鍵是葉在最危急,詭譎的時候站在了毛一邊。這就是為什麼毛說」葉是呂端大事不糊塗「。

至於毛死後他主導的軍事政變,說穿了也就是自保。因為文革派上台,他肯定難」保南霸天「的位置。這一次,他又賭贏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以及兒孫的榮華富貴都沒人敢動絲毫。只是葉家子孫,自葉三之後,再無對政治野心。
回復 劉龍珠律師 2025-10-3 03:03
給我們華人朋友們的一封信
                                              劉龍珠律師
今天我想和大家談一位名叫查理·柯克(Charlie Kirk)的年輕人。查理雖然不是華人,但他的一生和犧牲都展現了非凡的勇氣。如果你細心聆聽他的言辭,就會發現他所捍衛的,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堅守的價值觀。他敢於在年輕人鮮少開口的地方直言,為生命、公平、秩序、孩子的未來以及教育的純潔而戰。這些並不是所謂的「保守主義價值」,而是中國價值,是我們家族世代相傳的信念,是父母歷經千辛萬苦來到美國仍不放棄的精神根基。
當我們的祖輩移民來美時,他們沒有帶來財富,而是帶來了傳統——對家庭的重視、對紀律的堅持、對尊重的信仰。他們相信這些傳統在美國會受到保護和敬重。然而今天,這些價值正在遭受攻擊。查理·柯克的聲音之所以讓我們感到親切,是因為他提醒美國人去珍惜我們早已懂得的真理。他的離世留給我們一個問題:我們是否會為這些共同的價值挺身而出?還是在沉默中眼睜睜看著它們被一點點摧毀?一、守護生命
查理·柯克直言,墮胎就是摧毀無辜的生命,不存在所謂「道德的墮胎」。在美國,很多人覺得這話過於激進。但我們都明白,生命自始至終都是神聖的。
在中國家庭里,孩子從來不是「負擔」。他們是祖先犧牲的見證,是家族未來的希望。孩子的出生意味著血脈延續,家族傳承。人為切斷生命,不只是個人悲劇,更是斬斷了過去與未來的紐帶。
移民父母用自己的經歷證明了這一點。他們在異鄉忍受低薪、辛苦與孤獨,只為讓孩子有未來。他們的犧牲是為了生命延續。既然他們願意付出這樣的代價讓我們活著,我們又怎能轉身去接受一個視未出生生命如草芥的文化?
如果孩子被當成負擔,「家庭」的意義便不復存在。父母的犧牲被譏笑,祖先的希望被抹去。這就是為什麼查理的堅持不僅僅是「美國人的戰鬥」,更是我們的戰鬥。守護生命,就是守護家庭。
二、        勤奮與教育
查理·柯克堅決反對所謂「多元、公平、包容」(DEI)政策。他看得很清楚:這些政策並不是為了公平,而是降低標準,以身份取代能力。
我們的社區一直堅信,進步靠努力,不靠施捨。幾代華人移民來到美國,心中都有同一個信念:只要孩子更加努力學習,更加辛勤工作,以成績證明自己,就會被認可。但DEI政策卻在否定這一切。它告訴我們:努力、學習和犧牲都不重要,只要你屬於「正確」
的身份群體。這是對我們家庭付出的羞辱。我們從未要求特殊待遇,只要求憑實力得到公正的評價。
如果政治取代了能力,不僅對個人不公,更會動搖整個社會。標準會崩潰,優秀不再被鼓勵,下一代會學到「努力沒有意義」。查理反對這一切是對的,因為一旦失去公平與能力,父母的犧牲就毫無價值。
三、        移民與法律查理·柯克呼籲嚴格的邊境管理和移民執法。他說得很直白:獎勵違法者,就是羞辱守法者。
我們的家庭對此體會最深。我們填寫過繁瑣的表格,支付過高昂的費用,忍受過多年的分離
,只因為我們尊重法律。我們相信美國會獎賞誠實與自律。
但如今非法入境被縱容甚至被讚美,我們的犧牲被拋在一邊。這傳遞的訊息是:守法是愚蠢的,公平不值一提。它讓孩子們以為秩序和誠信都沒有意義。
我們絕不是為了看見「違規者得獎賞」才忍受移民過程的艱難。強有力的邊境不是拒絕移民
,而是尊重那些遵守規則、為合法機會付出代價的家庭。
四、        保護孩子
中國家庭一直強調給孩子一個穩定、清晰的成長環境。父母拚命工作,不僅是為了養家,更是為了讓孩子有明確的身份和責任感。
但今天,學校和機構卻在動搖這一切。他們告訴孩子:性別是流動的;男孩可以以女孩身份參賽;女孩必須接受男孩進入更衣室;甚至讓未成熟的孩子去懷疑自己的身份。
查理看得清楚:如果孩子得不到保護,社會必然崩潰。保護孩子不是文化偏好,而是父母、學校和社區最基本的職責。如果這一點都做不到,其他一切努力都毫無意義。
五、        反對洗腦
查理一再警告:美國的學校正在淪為意識形態的戰場,不再是學習知識的地方。孩子們被教導輕視父母,背棄傳統,相信謊言而不是事實。
我們對此有切身的體會。為了孩子的教育,我們辛勤工作,放棄享受,搬到更好的學區。教育對我們而言,從來不是奢侈品,而是立身之本。
當教育被腐化,我們的犧牲就付諸東流。課堂若傳授的是怨恨而不是知識,不會培養未來,反而會摧毀未來。洗腦不會讓孩子貢獻社會,只會讓他們困惑、敵視自己的家庭。
我們的責任查理·柯克也許是美國人,但他說出的是真理:尊重生命、獎賞勤奮、遵守法律、保護孩子、維護教育。這些不是「激進思想」,而是中華文化的根本。它們是父母離鄉背井時帶來的精神行囊。
查理為守護這些價值而獻身。問題是:我們是否讓他的聲音就此消失,還是勇敢接下這份責任?
作為華人社區,我們懂得艱辛,懂得犧牲,懂得為了子女的未來而拼搏。如今,輪到我們了。
如果我們沉默,傳統將被抹去,犧牲將化為烏有。但如果我們發聲、站立、行動,查理的精神就會活在我們心中,也活在我們的子女身上。到那時,美國的未來不會因混亂與軟弱而沉淪
,而會因這些讓我們家庭堅強的價值而重新振作。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0 03:1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