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雪芹高論】哈佛和藤校是文明史上最大騙局:為什麼?怎麼辦?

作者:change?  於 2025-11-17 03: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子女教育



哈佛大學本是一所旨在培養從事宗教活動的人,即牧師,以便他們研讀聖經,並傳播聖經真理的學校。

哈佛大學隨後鼓勵其他大學的發展,例如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好的。它們統稱為常春藤聯盟。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美國變得越來越富裕,宗教信仰也逐漸淡化。

因此,常春藤聯盟變成了社交俱樂部。這些地方只是美國富人結交朋友的地方。這些人不學習。他們喝酒。他們打扮得像女孩。他們舉辦狂野的派對。他們踢足球。他們冒險。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然後,他們成為了美國的領袖。如果你富有,你就會去這些被稱為常春藤聯盟的社交俱樂部。

仔細想想,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會變得越來越不重要。因為有錢並不代表聰明。所有聰明的人都去了芝加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所以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以預見,芝加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會超越常春藤盟校。明白嗎?

這就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決定設立獎學金項目。所以他想吸引更多聰明的人進入校園。

好的。這就催生了SAT考試。好的。這就是SAT考試的由來。SAT考試最初是一個獎學金項目,旨在選拔全美最優秀、最聰明的學生, 讓他們能夠進入哈佛大學,幫助哈佛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大學。在此之前,他們的孩子只是能夠進入哈佛,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現在他們很難入學。他們必須參加考試。而且他們還要和更聰明的人一起上課。

一方面,它想要招收美國最優秀的學生,但另一方面,它仍然想與校友保持良好的關係。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它創建了一個新的系統。

現在它注重的是全面發展。特別是品格。僅僅聰明是不夠的。你必須是一個好人。但這個詞的出現,基本上是為了把猶太人拒之門外。明白嗎?我們需要有男子氣概、強壯、勇敢的人。我們需要白人。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的這個系統,它不僅僅看考試分數,還要看論文、成績單和老師推薦信,因為他們想識別出猶太人,並把他們拒之門外。明白嗎?所有這些改變的目的都是為了確保哈佛仍然是美國的權力機構。

哈佛對學術不感興趣,它感興趣的是權力。因此,它必須確保進入哈佛的人是那些最有可能成功的人。你可能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學生。他們不在乎。如果他們不喜歡你,他們只會說,「我們不想要你。」

明白嗎?從哈佛的角度來看,優秀僅僅意味著最有可能成功。所以,大多數學生仍然是無論如何都會成功的學生。為什麼?因為他們的家庭很富有。你錄取的是來自三代哈佛畢業生家庭的孩子。明白嗎?這就是進入哈佛的大多數人。

然後你再錄取運動員。好嗎?所以,運動員,傳承,這些人才是大多數。

然後,只有大約 1% 的名額留給像我這樣的人,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但我們有潛力。所以我們不妨冒險一試。比如,在一篇作文中,你寫了些非常有趣的東西,他們笑了,然後就覺得,好吧,我們不妨給這個人一個機會。他們有那 1% 的名額可以冒險。

好,這個體系,精英制度,它目前的設置方式,會造成創傷。

好,讓我解釋一下原因。我們先來看看耶魯大學。然後我們再看看高中。好嗎?然後我們再看看父母的教育。好嗎?所以,你會想,哦,你考上了耶魯,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你會很開心,生活很簡單。好。

事實是當你進入耶魯大學時,耶魯實際上就是一場飢餓遊戲。

你讀過《飢餓遊戲》這本書嗎?那是一場殘酷的競爭,因為一旦你進入耶魯,你仍然在競爭,但現在你競爭的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人。明白嗎?所以也許在學校里,你可以成為最優秀的學生。你的父母愛你。你有很多好朋友。你曾經有過學生自治會。你感覺自己很棒。上了耶魯,你意識到自己只是個無名小卒。你的父母遠在天邊。現在,你正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競爭,他們都想幹掉你,因為這是一場零和博弈。

好吧,只有在課堂之外才能強大或生存。你競爭加入俱樂部和一些叫做秘密社團的東西。

好吧,但你也在競爭研究生院、法學院、醫學院,以及像世界獎學金這樣的獎學金。

好吧,耶魯,聽起來不錯。一旦你進去,從第一天起,就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追求成就的追逐。就是一場接一場的競爭。

無論你走到哪裡,都會有人評判你,明白嗎?你會被教授或同學評判,而且每個人都想幹掉對方。

所以,這非常令人痛苦,而且會讓你極度缺乏安全感以至於你一生都在這樣想。覺得生活就是這樣---每個人都是敵人。我必須取得成就才能自我感覺良好。我不能停止努力,否則我會被別人殺死。好吧。

所以耶魯的學生都有一種深深的不安全感,即使是那些來自最富裕家庭的人。他們總是追求成就,而這正是耶魯所希望的,哈佛所希望的,因為這些人會在生活中最成功。明白嗎?他們不滿足於一百萬美元。他們想要十億美元。

要進入耶魯,你必須上高中。而高中必須為你進入耶魯做好準備。所以這也是一場競爭,也是一場飢餓遊戲, 為了讓你為高中做好準備,你的父母必須採用不同的育兒方式。

好的。那我舉兩個育兒的例子。第一種方式,也是健康的育兒方式。你對孩子說我愛你,無條件地愛你。無論你做什麼,我都會支持你。我會永遠在你身邊陪伴你。如果你每天都對孩子說這些話,你的孩子就會快樂、滿足、有安全感。但是這個人最終可能會成為一名老師。

現在,你也可以對孩子說,我沒有時間陪你,但是如果你贏得了游泳比賽,或者你在數學考試中得了第一名,或者如果老師說了你好話,他們就會帶你去吃冰淇淋。所以,這是一種忽視孩子,同時又要求孩子。明白了嗎?這就是創傷。

大多數孩子都會被這個體制所創傷。但有些孩子會在這個體制中如魚得水,而這種創傷會激勵他們,驅使他們不斷努力,最終考上耶魯大學,參加飢餓遊戲,繼續在人生中競爭,並繼續競爭。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精英統治。

而且,正如我稍後會解釋的,它正在摧毀美國和世界。哈佛校友的成功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美國億萬富翁最多的都是哈佛畢業生,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多。

2024年,哈佛將擁有127位億萬富翁。第二名是斯坦福。好吧。其他學校都無法接近。3000萬美元。哈佛仍然是第一。好吧。好吧。所以,他們的畢業生是全美最成功的。

但不僅僅是富人。美國精英階層中的每個人。好吧,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是精英大學的畢業生。精英大學。

為什麼精英制度如此偉大?嗯,它造成了美國極端的不平等。它摧毀了教育體系,因為現在人們只關心成績,對吧?人們甚至不再關心學習了。他們想要的只是成績。呃,受過創傷的孩子。好吧。

好吧。如果你看看中國的精神疾病發病率在美國,簡直太瘋狂了。美國夢和社會流動性的破滅。你不會比你的父母更富有。你就是不會。

呃,財富、權力和地位在1%人群中的貢獻。富人,最富有的人越來越富有。政治分歧在左派和右派之間。好吧,所以你現在在美國面臨著所有這些政治分裂。

腐敗。華爾街一直在偷竊、偷竊、偷竊,卻沒有人能阻止他們。

美國身份認同的破壞,全球化,移民,覺醒意識形態。好吧。

呃, 無能的管理不善。看看新冠疫情。看看美國現在負債37萬億美元。精英階層冷酷無情、平庸無能、缺乏想象力。好吧,巴拉克·奧巴馬,JD萬斯,還有這個叫約翰尼·金的傢伙。好吧,他們就像機器人。哦,還有唐納德·特朗普。好吧,所以謝謝你們--美國的精英統治摧毀了世界。

所以真正的解決辦法是摧毀常春藤聯盟。明白嗎?有很多方法可以摧毀常春藤聯盟。最好的方法是讓它們公立化,明白嗎?這樣政府就可以介入並控制它們。但這不會發生,因為正如你所看到的,哈佛和耶魯都太強大了。

作為個人,你最好的選擇是認識到這個體系有多麼邪惡,並選擇自主學習。

明白嗎?因為當你去耶魯、哈佛或普林斯頓時,你以為自己在學習,但實際上並沒有。你被灌輸思想,被洗腦,被創傷,最終變成一個只關注成功的機器人。所以,你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對自己誠實,專註於真正的學習。


【好笑的是】 當初猶太人被限制入哈佛和藤校,現在猶太人把藤校和所有名校變成全球化的豬圈,被限制的已經徹底顛倒了。對比當猶太人為了奪權需要Fake西方文明的時候,和現在猶太人覺得可以為所欲為干你娘不用裝的是的原形畢露狀態,這些名校就成了反人類反文明的魔鬼特工訓練營--它的影響從非洲到中國,不用說歐美了。稍微注意一下,就能看到,猶太人正在培育大量中國人長相的猶太人。


【隨機幾個留言(有很多)】

@Quincy_Morris

2周前

托馬斯·索維爾曾說過,他從哈佛學位中得到的最大收穫就是,他不再對有人上過哈佛這件事感到印象深刻了。

1850

28條回復

@TZack-cc7it

2周前

哈哈,太棒了。

2周前

我有些朋友去哈佛交換了一個學期,他們都說非常失望,教育方面沒什麼特別的。

@kahunab7400

2周前

如果像索維爾這樣愚蠢的人都能通過,那上哈佛真的沒什麼意義。

18

回復

@MrDKdeka

2周前

@kahunab7400 你看這個頻道,卻討厭索維爾???這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4

回復

@MatrixJockey

2周前

F THOMAS SOWELL

15

回復

@kahunab7400

2周前

@MrDKdeka 你可以看一些東西而不完全同意。或者只部分同意。我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支持索維爾,不過話說回來,本·夏皮羅和喬丹·彼得森也被視為知識分子,但他們倆只不過是舉止更文雅的拉什·林博而已。

10

回復

@Bestpartofthechimpkin

2周前

@kahunab7400 你和索維爾在哪些方面存在分歧?或者具體說說你不同意的哪一點?我想聽聽對他的批評。

6

回復

@kahunab7400

2周前

@Bestpartofthechimpkin 我建議你把《非理性經濟學》的批判分成兩部分來寫。我沒心情在這裡寫好幾頁。

4


回復


@okillah2011
2周前
⁠ @Bestpartofthechimpkin

https://youtu.be/Ez4RDWTw-kc?si=WmB5rtS0CRmtzOL3

3


回復


@Dane26-u4f
2周前
⁠ @MatrixJockey 為什麼*



回復


@oarmilton1521
2周前
 @kahunab7400 Sowell 絕對不是一個白痴朋友..這個評論充滿了互聯網巨魔的味道*

7


回復


@桃子1535
2周前
我有時會看到一位 YouTuber 談論腐敗,但她喜歡把她著名的常春藤名校學位拋給每個人。這真是滑稽又矛盾

13

回復

@jamesprivet

2周前

精彩的評論!❤*

1

回復

@George-q6p

2周前

@okillah2011 既然你來這個論壇指責索維爾,那你應該先簡要概括一下你不同意他的具體觀點。沒人願意被你通過一個鏈接引到互聯網某個偏僻角落,去閱讀一篇關於索維爾的隨機「論述」;除非你事先給出一兩個要點,表明其中可能包含一些有價值的內容。

5

回復

@George-q6p

2周前

當然,索維爾完全可以不把別人畢業於哈佛這件事看得那麼重。他自己也畢業於哈佛,而且他的才華足以與世界上任何頂尖人才比肩。如果你沒上過哈佛,那你可就沒資格對哈佛不屑一顧了。

眾所周知,一個人離某件事物(包括某個機構)越近,就越不會對它心生敬畏。我敢打賭,哈佛的清潔工們肯定不會對哈佛的教職員工和學生感到敬畏,因為他們見過其中一些人最糟糕的一面。無論一個人表面上多麼令人印象深刻,在真正了解他的人眼裡,他永遠也達不到那種程度。熟悉真的會滋生輕蔑!但只有天真的人才會把這種「輕蔑」當作證據,證明一個能力公認的人其實並不具備人們賦予他的能力。

18

回復

@George-q6p

2周前

是啊,對你朋友來說,在哈佛待一個學期就像是魚子醬配將軍。簡直就是把珍珠丟進豬圈。他們完全沒理解哈佛的精髓。顯然,他們一開始就不屬於那裡。

7

回復

@Fool901

2周前

@George-q6p 你真是個可悲的人。

19

回復

@ronnyhamouie296

2周前

@George-q6p 你連「literally」這個詞的用法都不懂**

3

回復

@George-q6p

2周前

@ronnyhamouie296 你說的完全沒道理:你把「literally」當名詞用,但它不是。如果你連詞句都說不清楚,就沒資格批評我或者其他人不懂。

1

回復

@inigomontoya8943

13天前

@kahunab7400 如果你想讓別人認真對待你,我建議你把「I」的首字母大寫,尤其是在批評托馬斯·索維爾的時候。

回復


@kahunab7400
13天前
​ @inigomontoya8943 考慮到索維爾糟糕的閱讀能力,我不會太擔心語法錯誤。

1


回復


@haggaisimon7748
12天前
我也沒有印象。說實話,我不喜歡所有的學術界。



回復


@christopherpearman3422
10天前
 @George-q6p,喬治,你在哪裡上大學?



回復


@andso7068
1天前
 @George-q6p 使用人工智慧回複評論有什麼意義?



回復


@喬治-q6p
1天前
​ @andso7068 ​​ 我正在回復的你和人工智慧機器人有什麼區別?



回復

@0verride881

1天前

不幸的是,托馬斯·索維爾受制於米爾頓·弗里德曼,而弗里德曼是猶太復國主義者,這就是為什麼他會傳播猶太復國主義的論調,包括「為什麼巴勒斯坦停火談判從來都不簡單或有利可圖」這種說法,真是可笑。

不幸的是,他還為剝削性的保險和醫療行業辯護。路易吉也會把這類人視為潛在的攻擊目標,但這並不意味著他這樣做在道德上是正確的。

我特別喜歡引用托馬斯·索維爾關於工資差距的錯誤且帶有厭男色彩的觀念的論述。

@nsj9

@George-q6p 我其實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理解為什麼人們把生活比作一場戲,因為我無法讓你真正了解生活,從而打破那層幻象。我最近在服用迷幻蘑菇后看了《小丑:雙重瘋狂》(Joker Folie a Deux)。在裡面,哈莉·奎茵說:「我們擁有的只是幻想。」

這就像我們意識不到自己一直處於瘋狂之中。

@DxModel219

3小時前

聰明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努力,以及如何運用你所學到的一切去獲得成功和幸福。

@Invisible_Difference

2周前(修改過)

我高中時的一個好朋友是黑人和墨西哥人的混血。他來自廉租房,後來被哈佛錄取了。他才華橫溢,卻因為家境並不顯赫而無法被哈佛的同齡人接納。沒有人真正關心他的想法——他們只關心他是否有可以利用的人脈。最終,他轉學回到了我們家鄉的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雖然他的生活在某種程度上恢復了正常,但哈佛內部的種種經歷讓他感到非常失望,並長期處於抑鬱狀態。

859

回復

27條回復

@aeneas333

4周前

我80年代在哈佛讀本科。即使在那時,情況也和江描述的一樣。

1019

回復

和江一起學習歷史

·

21條回復

@TranNguyen-mg9qq

3周前

是的,先生。我來自越南,那裡的父母痴迷於孩子的學業成績,卻忽視了他們的心理健康和情感福祉。雖然我聰明伶俐,考入了頂尖學校,但教育體制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創傷。現在我決心在鄉村過簡單的生活,在家教育我的孩子。

1108

回復

和江老師一起學習歷史

·

33條回復

@ragemydream

3周前

江老師,請您保重。

571

回復

9條回復

@Xianne027

3周前

沒錯,不惜一切代價保護這位教授!

37

回復

@stevenbaker7025

2周前

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心中懷有足夠的仇恨,足以點燃一場革命!

4

回復

@Murct-n8e

2周前

這傢伙是個騙子,只會煽動情緒,哈哈。他會沒事的。沒人會擔心他。

6

回復

@EllezClio

2周前

@Murct-n8e 真的,這些都是些情緒化的、非常基礎的論斷。這種分析有什麼原創性可言?競爭激烈,有錢人更容易成功,因為他們有關係和金錢?競爭有很多種形式(例如性競爭)。認為名牌大學(我知道他指的是「資本主義」)是造成創傷的原因,這純粹是民粹主義。

2

回復

@Murct-n8e

2周前

@EllezClio 是啊,很多網路「大師」都搭上了民粹主義的順風車很久了,真讓人噁心。

2

回復

@vuhairick

2周前

@Murct-n8e 你的笑聲說明你才是那個情緒化的人。

4

回復

@herecomesforego1787

6天前

@Murct-n8e 兄弟,誰不是騙子啊?一切都是為了博取你的情感,真是無語。

回復

@neltins5308

5天前

事實是,一代又一代的父母忽視孩子,剝奪他們所有的心理需求,用成就或表現來束縛他們,僅僅依靠控制或恐懼來教育孩子,這對世界造成的傷害遠大於益處。

1

回復

@pattijacobs8961

2天前

每當我跟別人說「晚安」,而他們回復「注意安全」時,我都會徹底崩潰,因為在那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很安全,這顯然是一種錯覺,我立刻會感到不安全和焦慮。
@DrTimWhatleyDDS

2周前

我勉強考上了常春藤盟校,然後決定去。我原以為常春藤盟校的「徽章」意味著人們會認為我很聰明,但後來發現它意味著人們會認為我很有錢。

101

回復

@aashishchaudhary5296

3周前

世界各地的億萬富翁都向常春藤盟校捐贈巨款,以確保他們的孩子能夠入學。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17 03: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