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和平之手竟在猶太博物館遭遇「覺醒」恐怖襲擊的謀殺
作者:大衛·伯恩斯坦
發表於2025年5月22日下午6:20(美國東部時間)
在華盛頓特區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兩人死亡后,人們在首都猶太博物館外舉著標語和以色列國旗以示支持。
法新社 via Getty Images
周三晚些時候,兩名以色列大使館工作人員——薩拉·米爾格里姆和亞倫·利辛斯基,兩位20多歲、即將訂婚的年輕外交官——在參加美國猶太人委員會為早期職業外交官舉辦的活動后,在華盛頓特區被殘忍槍殺。
我深感悲痛。這項活動是我近20年前擔任美國猶太人委員會區域主任時參與發起的。
目標很簡單:促進世界各地新興外交官之間的理解與和解,即使是來自歷史上關係緊張的國家。
這曾是溝通橋樑、和平共處的典範。如今,這裡卻成了犯罪現場。
初步報告顯示,涉嫌襲擊者並非隸屬於聖戰網路,而是一個名為「社會主義與解放黨」的激進社會主義組織。
該組織此前曾支持暴力反以色列抗議活動,並呼籲對其所謂的西方帝國主義進行「武裝抵抗」。
了解更多
曾煽動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被佔領的反以色列組織稱讚華盛頓特區槍擊案兇手:「這是團結與愛的體現」
以色列駐華盛頓特區大使館工作人員遇害后,克里斯·科莫抨擊民主黨:「管好你的狗」
恐怖嫌疑人埃利亞斯·羅德里格斯的父親受左翼民主黨議員邀請出席特朗普的演講
這並非一次孤立的爆發——而是一種世界觀的體現。
我們正在目睹的,是一種意識形態框架的致命後果,它將人民和國家僵化地劃分為二元對立:壓迫者和被壓迫者。
我在2022年出版的《覺醒的反猶主義》一書中,就我在進步激進主義領域觀察到的一種令人不安的趨勢發出了警告。在這些圈子裡,我越來越多地看到猶太人——尤其是猶太復國主義者——被描繪成天生享有特權和壓迫者。
這種誹謗很快就從言語發展成威脅,正如我們過去兩年在大學校園和城市街頭所看到的那樣。
現在,它以謀殺的形式呈現。
自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以來,激進左翼運動與伊斯蘭主義意識形態之間的結盟——分析人士稱之為「紅綠聯盟」——愈演愈烈。
他們共同創造了一個強有力且一觸即發的敘事:以色列是世界上最為殘暴的壓迫者,任何反抗其所謂罪行的行為都是正當的。
這種敘事既錯誤又極其危險。
事實證明,它對美國年輕人尤其具有誘惑力。
周三槍擊案的嫌疑人並非來自中東,也並非在穆斯林國家長大。據說,他是一名西方激進分子。
最應該讓我們感到恐懼的是:這種意識形態不再僅僅通過極端主義清真寺或外國媒體傳播,而是通過美國精英校園、社交媒體,甚至是K-12課堂傳播。
關注今日最重要的新聞
關注晚間更新,掌握最新動態。
現在,我們的許多學校教授的框架,將整個歷史和社會簡化為權力統治的等級制度。
即使是小學的學生,也被要求將自己置於壓迫矩陣中——而猶太人憑藉其成功,常常被置於「壓迫者」的一邊,即使他們成為暴力目標。
這是一種道德顛倒,使學生對猶太人的苦難麻木不仁,並將反猶仇恨正常化為一種英勇抵抗的形式。
如果我們不從根源上——在我們的教育機構、公民話語和行動空間——根除這種意識形態,我們將繼續看到其後果在鮮血中上演。
反猶主義並不總是戴著納粹黨十字記號。有時它戴著頭巾。
有時它高呼「解放」的口號。
有時它出現在跨宗教對話中,並拔出一把刀。
二十年前,我在猶太社區學院 (AJC) 發起的活動建立在外交高於教條、人際關係高於意識形態純潔性的信念之上。
周三晚上發生的事情是對這種精神的褻瀆。
這也必須給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每一位政策制定者以及我們每一位珍視公民社會的人們敲響警鐘:我們機構中對意識形態極端主義的崇拜已經失控。
我們必須立即鼓起勇氣,停止資助它,揭露它,並摧毀它——以免更多的鮮血以虛假正義的名義流淌。
大衛·伯恩斯坦(猶太人)是北美價值觀研究所(North American Values Institute https://navivalues.org/about/)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著有《覺醒的反猶太主義:進步意識形態如何傷害猶太人》f 「Woke Antisemitism: How a Progressive Ideology Harms J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