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麻煩的遺產?猶太媒體談教皇方濟各與猶太教和天主教的關係

作者:change?  於 2025-4-21 23: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天主教皇復活節去世 猶太人的今昔心態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主教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右)在梵蒂岡舉行的儀式上親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手。貝爾格里奧後來成為教皇方濟各,並批准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封聖(美聯社/塞爾吉奧·魯賓)



《耶路撒冷郵報》:  麻煩的遺產?教皇方濟各與猶太教和天主教的關係——觀點
猶太社區的許多人認為,梵蒂岡曾承諾在猶太人受到威脅時絕不會袖手旁觀,但卻未能譴責一個公開呼籲消滅猶太人的團體。
作者:GHILA AMATI
2025年4月21日 13:13
 Pope Francis greets cardinals as he appears during the Palm Sunday Mass in Saint Peter's Square at the Vatican, April 13, 2025.  (photo credit: REUTERS/YARA NARDI)
2025年4月13日,教皇方濟各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的聖枝主日彌撒期間向樞機主教們致意。(圖片來源:路透社/YARA NARDI)

教皇方濟各以其謙遜、對貧困的重視以及對全球不公正的直言不諱的批評而聞名。在他12年的統治期間,他表現出牧師的溫暖、對宗教間對話的承諾,以及將教會視為受傷世界的「野戰醫院」的理念。

然而,從教皇任期伊始,一些人就想知道方濟各根植於社會正義運動的拉丁美洲背景將如何影響他對包括涉及猶太人的全球衝突在內的全球衝突的立場。早期的信號是令人鼓舞的:他與阿根廷的猶太領袖建立了友誼,訪問了猶太教堂和以色列,並重申了教會對《反對反猶太主義國際公約》(梵蒂岡第二次會議譴責反猶太主義的文件)的承諾。然而,即便如此,人們還是對他近乎和平主義的傾向產生了質疑。例如,在解決中東衝突時,方濟各經常強調武裝衝突的對話,並強調邊緣化社區的困境,但並沒有明確授權以色列猶太人面臨的生存威脅。

十月七日後時代

2023 年 10 月 7 日之後,這些問題浮出水面,當時全世界的猶太人意識到反猶太暴力和種族滅絕言論仍然威脅著猶太人的生存。梵蒂岡的謹慎反應令超過 400 名猶太學者和神職人員感到震驚,他們於 2023 年 11 月 12 日向教皇方濟各發出了一封公開信,敦促他「毫不含糊地譴責哈馬斯的恐怖屠殺」 — — 他們稱之為「全面大屠殺」 — — 並明確區分哈馬斯的行為和以色列的合法自衛。他們援引《不信猶太教法典》來強調天主教的道德責任,即對抗在此類暴行之後重新出現的反猶太主義言論。

2024 年 2 月 2 日,方濟各在給「以色列的猶太兄弟姐妹」的一封信中譴責任何形式的仇恨猶太人的行為都是「對上帝的罪過」。儘管許多人對他對反猶太主義的譴責表示歡迎,但他們也注意到他並沒有明確點名哈馬斯。人們越來越擔心,他的言論繼續將以色列和哈馬斯雙方視為道德上的對等物。一些人將這種疏忽歸咎於梵蒂岡希望保持外交中立,但這也有可能將恐怖組織和保衛公民的主權國家放在同樣的道德立場上。

當觀察家們注意到弗朗西斯的背景和世界觀較少受到大屠殺時代的影響,而更多地受到解放神學對殖民主義的批判的影響時,這種警惕性就加深了,這可能使他主要通過後殖民主義的視角來看待巴以爭端。儘管這種觀點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它忽視了猶太人脆弱的現實,將巴勒斯坦人僅僅視為被壓迫者,同時懷疑以色列的力量。儘管教皇方濟各多次譴責反猶太主義,但他似乎不願強調以色列的自衛權,這導致一些人得出結論,他的后殖民同情掩蓋了猶太人在 21 世紀面臨的具體歷史和生存危險。

2025年4月20日,復活節當天,教皇方濟各在梵蒂岡聖彼得廣場陽台上發表《致全城與世界》(Urbi et Orbi)文告。(圖片來源:路透社/YARA NARDI)

2024 年 10 月,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當時方濟各引用了約翰福音 8:44 中的一句話——「你們的父就是魔鬼」,並提到戰爭背後的「邪惡精神」。雖然這節經文並非專門針對猶太人,但它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助長反猶太主義。鑒於當時針對猶太社區的威脅日益加劇,這種說法顯得特別不敏感。儘管梵蒂岡堅稱方濟各只是在譴責戰爭的「惡魔」性質,但這並沒有減輕猶太人的擔憂,也給猶太教和天主教的關係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整個教皇任期內,教皇方濟各一直認為,沒有一場現代戰爭是真正「正義的」。從他的通諭《眾位弟兄》到他的許多公開演講,他都指出核時代的戰爭不可避免地會給無辜人民帶來苦難。但對於許多面對幸災樂禍、種族滅絕的哈馬斯的猶太人來說,這種近乎和平主義的立場似乎與阻止這場公開致力於滅絕他們的運動的緊迫性脫節。通過同時批評以色列的軍事行動和哈馬斯的暴行,弗朗西斯似乎掩蓋了故意針對平民的恐怖組織和保衛其公民的主權國家之間的道德差異。他拒絕在侵略者和防禦者之間劃出明確的界限,這有可能助長暴政,而不是倡導善良。

2024 年 11 月發生了另一件事,當時方濟各引用了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的話,稱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是「種族滅絕」——儘管他從未使用這個詞來形容哈馬斯對以色列平民的屠殺。不久之後,梵蒂岡城一幅以巴勒斯坦頭巾為特色的耶穌誕生場景圖片在網路上瘋傳,加劇了猶太人的懷疑。儘管該中心已被解散,而且與教皇方濟各之間沒有直接聯繫,但以色列僑民事務和打擊反猶太主義部長阿米查伊·奇克利 (Amichai Chikli) 甚至指責已故教皇重複古老的「血腥誹謗」論調,淡化猶太人的苦難,其方式近乎否認大屠殺。

對於一些天主教徒來說,這樣的指控可能顯得誇大其詞,但卻凸顯了猶太教和天主教關係已經變得多麼脆弱。教皇方濟各去世后,兩個教派都在重新評估他的遺產。不可否認,他是全球同情心的不懈倡導者和邊緣群體的堅定盟友。在他的領導下,教會在拒絕歷史上的反猶太主義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他在以色列與哈馬斯戰爭期間堅定不移地信奉和平主義,使他看不到這場戰爭是由哈馬斯的屠殺引發的,也看不到應對種族滅絕威脅必須採取武裝衝突的嚴酷現實。

由於未能明確譴責公開呼籲滅絕猶太人的團體,教會無意中模糊了一條重要的道德界限。猶太社區的許多人認為,梵蒂岡曾承諾在猶太人受到威脅時絕不會袖手旁觀,但在必須做出明確、果斷的譴責的時刻,梵蒂岡卻採取了含糊其辭的言辭。

真正的猶太教和天主教的和解需要明確承認反猶太恐怖主義帶來的獨特危險。承認以色列的自衛權、明確指出仇恨行為者、以及極其嚴肅地對待反猶太主義言論,是走向治癒和進步不可或缺的步驟。這些挑戰仍然是教皇方濟各複雜遺產的核心——儘管這一遺產具有進步的里程碑,但它強調了教會迫切需要將其普遍的和平願景與我們時代對正義和安全的具體要求相協調。

Ghila Amati 博士是猶太人政策研究所 (JPPI) 的研究員,也是巴伊蘭大學 Ma'ayan 猶太哲學和可持續性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員。



《前進報》:  關於教皇方濟各和猶太人在其任職十周年之際的 7 個事實

弗朗西斯偶爾會激怒猶太人,但大多數時候他與個別猶太人以及整個社區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Pope Francis places a prayer into the Western Wall on May 26, 2014 in Jerusalem
2014 年 5 月 26 日,教皇方濟各在耶路撒冷的西牆上放置了一段祈禱文
金伯利·溫斯頓
2023年3月10日

2013年3月13日,樞機主教團(the College of Cardinals)選舉布宜諾斯艾利斯大主教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 Jorge Mario Bergoglio,)為羅馬天主教會領袖。他決定自稱教皇弗朗西斯。

過去十年來,方濟各一直在努力打破人們對教皇的刻板印象。現年 86 歲的教皇不願入住豪華的教皇公寓,對同性戀天主教徒表示歡迎,並將關愛環境列為教會待辦事項的首位。可以說,他比他的 265 位前任都更致力於與猶太人建立更密切的關係,儘管他有時也會讓猶太人感到沮喪和憤怒。

羅馬天主教會有著悠久的反猶太主義歷史。但聖約瑟夫大學猶太-天主教關係研究所副主任亞當·格雷格曼認為,方濟各在過去幾十年裡「深化」了猶太-天主教關係總體積極的軌跡。

格雷格曼說:「他非常具有田園風情,強調對話和與人會面,做出象徵和姿態。」他高聲吟唱著方濟各對奧斯維辛和現代政治猶太復國主義之父西奧多·赫茨爾墓的訪問。 「這些都是對猶太社區的有力姿態和有力的形象。」

弗朗西斯就職時,他最親密的朋友之一亞伯拉罕·斯科卡拉比,弗朗西斯認識斯科卡拉比,後者當時是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一位主教。他和斯科卡合著了一本書,並共同主持了一檔電視節目,這位拉比還經常訪問梵蒂岡。據教皇傳記作者奧斯汀·伊弗里 (Austen Ivereigh) 介紹,方濟各與許多其他拉比成為了朋友,他們一起共度平安夜,並確保所喝的酒符合猶太教規。

2014 年,教皇方濟各首次訪問以色列,會見了以色列總理和耶路撒冷大穆夫提(該市伊斯蘭聖地的看守人)。他作為第一位教皇前往猶太復國主義先驅西奧多·赫茨爾的墓地朝聖,並在亞德瓦謝姆親吻了大屠殺倖存者的手。他還通過在耶路撒冷和伯利恆之間的隔離牆前祈禱來讓一些以色列猶太人感到不安,因為對許多巴勒斯坦人來說,隔離牆是壓迫的象徵。他還提到「巴勒斯坦國」,令巴勒斯坦人感到高興。

2015 年,教皇方濟各訪問費城期間,特意前往聖約瑟夫大學為一座駁斥了數百年反猶太主義藝術的新雕像祈福。這座雕塑名為《我們時代的猶太教堂和教會》,是中世紀天主教雕像的更新版本,將教堂描繪成一位美麗的年輕女子(教會)和一位破碎失明的女人(猶太教堂)的形象。但費城的雕像卻將這兩個人物並排展示,以平等的地位互相學習。梵蒂岡發言人將這座新雕像描述為「教堂和猶太教堂兩座同樣尊嚴的姐妹的體現」。

2016 年,方濟各訪問了奧斯維辛-比克瑙集中營,在那裡大部分時間都在默默沉思,但也與集中營的倖存者及其家人進行了交談。在這座由集中營改建的紀念碑的留言簿上,他寫道:「主啊,請憐憫你的人民。主啊,請寬恕如此多的殘忍。」觀察人士指出,方濟各是第一位在二戰後被任命的教皇,他沒有親身經歷過二戰的恐怖。

2017 年,教皇方濟各在梵蒂岡會見了反誹謗聯盟代表團,討論反猶太主義的復甦問題。教皇方濟各在講話中表示:「令人悲哀的是,反猶太主義今天仍然普遍存在,我再次譴責一切形式的反猶太主義,認為它完全違背了基督教原則和人類應有的一切願景。」

2019 年 11 月,在一名羅馬大屠殺倖存者收到死亡威脅后,方濟各在梵蒂岡的一次公開接見中偏離了他準備好的講話。他說:「猶太人在歷史上遭受了太多苦難。」 「但今天,迫害猶太人的習氣又死灰復燃,兄弟姐妹們。這既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基督徒的信仰。」

2021 年 8 月,方濟各表示《托拉》不會「賦予生命」,這讓許多猶太人感到沮喪。他繼續說道:「它沒有兌現承諾,因為它沒有能力實現它。」他補充道:「那些尋求生命的人需要仰望基督的應許及其實現。」梵蒂岡與以色列及其他地區的首席拉比之間互通信件。教皇隨後解釋說,他指的是聖保羅在《新約》中的具體教義,而不是對《托拉》做出自己的判斷。


更正:該報道的早期版本稱亞當·格雷格曼是聖約瑟夫大學猶太-天主教關係研究所的一名拉比。他並不是一名拉比,而是一名副教授,同時也是該研究所的副主任。
金伯利·溫斯頓是一位屢獲殊榮的自由記者,報道宗教新聞已有 25 年多。

教皇為何要戴猶太小帽?(Why Does the Pope Wear a Kippah?)
猶太電訊社
(JTA 成立於1917年)

您可能知道教皇方濟各不久前訪問了以色列。雖然他確實在人群中脫穎而出,但有一種方法可以讓他融入其中:他的猶太小帽。或者不管他頭上是什麼。

他戴的東西實際上叫做 zucchetto——義大利語,意思是「小葫蘆」。如果您對此感到疑惑,那麼您並不是唯一一個。事實證明,所有被任命的天主教神職人員(以及一些英國國教徒)都有權佩戴它——儘管與猶太人不同,這不是一種宗教習俗。事實上,這一傳統源於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頭腦發熱。還有顏色嗎?教皇可以穿白色衣服。不是教皇嗎?根據您的職業,您可以穿著其他顏色的衣服。約翰·保羅二世(現為聖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有一個習慣,就是將他的那把劍送給給他帶來禮物的人。

猶太小帽和小圓帽之間還有哪些其他區別?

還有美學方面。首先,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西葫蘆頂部有一個小莖(就像一個小葫蘆,明白了嗎?)。另一方面,它們總是排隊。當耶路撒冷下次下雪時,這層額外的衣服可能會非常有用。

看看耶路撒冷的一些帽子:

關注猶太人的故事。
一個多世紀以來,JTA 一直在實時記錄猶太人的歷史。加入我們,支持獨立的、屢獲殊榮的報道,保持我們新聞事業的強勁發展。

支持JTA
2014年6月12日

莎拉·扎羅


無邊便帽:拉比和教皇:有什麼區別?Skullcaps: Rabbis and Popes: What is the difference?
The Jewish Federation
猶太聯合會
2010年6月17日
教皇

紅雀隊球員穿的是紅色的。教皇穿的是白色的衣服。拉比們經常穿黑色的。有什麼區別?

嗯,在這種情況下,形式並不符合功能。讓我們從拉比開始吧。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他們的帽子被稱為 kippot(發音為 keypoat),這是希伯來語中「無邊便帽」的意思。單數形式為kippah(keypah)。您可能還聽說過它們被稱為 yarmulkes(發音為 yamakas),這是一個意第緒語單詞,源自波蘭語中的「無邊便帽」。拉比和許多虔誠的猶太人之所以戴頭巾,是因為宗教書籍《塔木德》命令他們:「遮住你的頭,這樣上天的恐懼就會降臨到你身上。」(the Talmud, orders them to: 「Cover your head in order that the fear of heaven may be upon you.」)

所以從根本上來說,這是對上帝表示尊重的一種方式。

另一方面,紅衣主教和教皇則佩戴 zucchettos,義大利語中意為小葫蘆。 (a small gourd 這可能是因為縫合在一起的面板使帽子看起來像南瓜或葫蘆的圓頂。)

佩戴無邊便帽的傳統與拉比傳統有顯著不同。天主教神職人員最初佩戴它們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他們的短髮和法衣沒有兜帽的問題。修道院過去堅持要求男人剃掉頭頂的頭髮,這是根據保羅的記載:「你們的本性不是指著你們說的,男人若留長發,便是有辱他自己的性情嗎……」(哥林多前書 11:14)

事實上,直到今天,當東正教談論牧師被任命或僧侶進入修道院的日子時,他們指的是他剃度的日子,這是剃度的花哨說法。結合這一點,再加上帶兜帽的盔甲在 13 世紀就已經過時了,你就會明白這個傳統的起源了。是的,冬天的時候他們很冷! (因為我們的大教堂缺乏現代化的供暖設施等。)當然,今天他們不需要它們來保暖,但傳統依然存在。

其他宗教也有類似的遮蓋頭部的傳統。瑣羅亞斯德教徒佩戴托皮帽;德魯茲人有時會戴 doppa,而佛教徒則經常戴 bao-tzu。


《以色列時報》:  教皇發表種族滅絕言論、參觀耶穌誕生場景,質疑他對猶太人的承諾

弗朗西斯視自己為社區的朋友,但在有關猶太人和以色列的言論方面,他的記錄越來越不完整,並且可能對兩國關係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拉扎爾·伯曼
作者:Lazar Berman 關注
2024年12月10日 上午2:19

Pope Francis in central Rome on the day of the Solemnity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December 8, 2024. (Tiziana Fabi/AFP)
2024年12月8日聖母無染原罪瞻禮當天,教皇方濟各在羅馬市中心。(Tiziana Fabi/法新社)Pope Francis in central Rome on the day of the Solemnity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 December 8, 2024. (Tiziana Fabi/AFP)
周六,教皇方濟各與巴勒斯坦官員一起在梵蒂岡為耶穌誕生場景揭幕。

這次活動本來應該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有一個細節卻讓人印象深刻——嬰兒耶穌,一個猶太人,躺在頭巾上,頭巾是巴勒斯坦人的民族象徵。

其他教皇可能被參與與天主教會對話的猶太團體視為無辜,稱其計劃不周或判斷失誤。但對於方濟各來說,這一場景——符合當代試圖抹去猶太人與耶穌誕生地猶太之間的聯繫的敘事——是他在談論猶太人和以色列時令人擔憂的模式的一部分。

上個月,方濟各發表評論,呼籲調查以色列是否在加沙實施種族滅絕。

教皇在根據對教皇的採訪編寫的《希望永不失望:邁向更美好世界的朝聖者》一書中的摘錄中表示:「一些專家認為,加沙發生的事情具有種族滅絕的特徵。」

他繼續說道:「我們應該仔細調查,確定它是否符合法學家和國際機構制定的技術定義。」

2024年12月7日,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舉行的「伯利恆聖誕2024」揭幕儀式上,教皇方濟各在儀式前祈禱,並與聖誕馬槽捐贈者舉行私人接見,並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聖誕樹亮燈儀式。(Andreas Solaro/法新社)
以色列和猶太團體的反應十分憤怒。

國際猶太人宗教間協商委員會這一傘狀組織稱,以色列正在進行種族滅絕的說法是「絕對錯誤的」。


它在一份聲明中繼續說道:「賦予它任何可信度都是非常有問題且令人反感的。」 「這樣做只會阻礙衝突的任何解決,並加劇已經失控的全球反猶太主義。」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領導的對以色列南部的入侵和屠殺期間,巴勒斯坦人站在加沙邊境圍欄的以色列一側。(路透社/Mohammed Fayq Abu Mostafa)
以色列駐梵蒂岡大使亞倫·西德曼表示:「2023 年 10 月 7 日,以色列公民遭遇了種族滅絕大屠殺,自那時起,以色列一直在行使自衛權,抵禦來自七個不同戰線的殺害其公民的企圖。」 「任何試圖用其他名稱稱呼它的行為都是針對猶太國家。」

在猶太領導人與天主教會對話一年多之後,教皇暗示以色列可能犯有種族滅絕罪。

教皇在處理與全球猶太人關係時態度不一,進一步加劇了人們的憤怒。


黃金時代

儘管弗朗西斯最近的言論和行動引起了軒然大波,但毫無疑問,近幾十年來猶太教和天主教的關係正處於黃金時代。關係變革始於 1965 年 10 月 28 日,當時聚集在羅馬參加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的 1700 多名天主教主教發表了一份相當簡短的文件——《Nostra Aetate》。

1965 年,羅馬,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上的天主教主教們。(CC BY-SA,維基共享資源)
該文件啟動了一個持續不斷的進程,消除了教會中幾個世紀以來將猶太人描繪成殺害基督者和無根流浪者的刻板印象。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方濟各已成為連續第三位將反猶太主義描述為與基督教信仰不相容的罪惡並訪問以色列的教皇。教皇訪問猶太教堂幾乎是例行公事。

教會致力於打擊反猶太主義,教皇堅稱上帝與猶太人的約定從未被違背。

「這在 50 年前是絕對不可想象的,更不用說 500 年前了,」前美國猶太人委員會國際宗教間事務主任拉比大衛羅森 (David Rosen) 說。

2015年10月28日,拉比大衛·羅森在梵蒂岡新聞中心公開接見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美聯社/亞歷山德拉·塔倫蒂諾)
與此同時,一些不和諧的領域仍然存在。

梵蒂岡於 1993 年承認了以色列,教皇們表示,他們了解這個國家對於當代猶太人身份認同的重要性。但教會並不願意賦予以色列任何神學意義。

「這裡面有一個悖論,」羅森解釋道。 「如果你說上帝與猶太人民之間的契約是永恆的,這個契約從未被違背,那麼這個契約就特別關注這片土地。因此,說猶太人民回歸其祖籍地沒有神學意義,是非常有問題的。」


教皇和猶太人

即使在方濟各還是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樞機主教時,他在對待猶太人問題上也繼續沿著天主教會的道路前進。他與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的猶太領袖以及拉比亞伯拉罕·斯科卡 (Rabbi Abraham Skorka) 建立了親密的友誼,並與其合著了一本書,至今仍保持聯繫。

作為教皇,他訪問了奧斯維辛,並在以色列期間成為第一位前往猶太復國主義夢想家西奧多·赫茨爾墓地朝聖的教皇。他經常譴責反猶太主義,稱其「既不是人類也不是基督教」。

2014年5月26日,教皇方濟各與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在耶路撒冷會晤。(圖片來源:Alex Kolomoisky/POOL/Flash90)
然而,在涉及猶太人及其敏感性時,他有時不如他的兩任前任那麼謹慎——或者說不那麼細心。

2014 年訪問以色列期間,方濟各臨時在伯利恆和耶路撒冷之間的混凝土安全屏障處停留。據司機說,當他們駕車經過一片塗滿塗鴉的牆壁時,這片牆壁將伯利恆和華沙猶太區進行了對比,這時教皇要求下車。他在那裡祈禱的形象讓巴勒斯坦人激動不已,也讓以色列人感到憤怒。

2014年5月25日星期日,教皇方濟各在前往伯利恆馬槽廣場參加彌撒的途中站在以色列西岸安全屏障旁。(美聯社/Ariel Schalit攝)
2019 年,專家敦促教皇在提及「虛偽的」法利賽人時要更加謹慎,這種刻板印象加劇了天主教徒和猶太人之間幾個世紀以來的仇恨。

兩年後,方濟各在一次接見中表示,猶太律法「並不能賦予生命,它不能提供應許的實現,因為它本身無力實現。律法是一段旅程,一段通往相遇的旅程……尋求生命的人需要仰望應許,並尋求它在基督里的實現。」

首席拉比發了一封信表示抗議,稱「這實際上是對猶太人和猶太教的『蔑視教義』的一部分,我們曾以為這種教義已被教會徹底否定。」

Shimon Peres and Pope Benedict XVI meeting in Jerusalem in 2009. (photo credit: Avi Ohayon/GPO/Flash90)
2009年,西蒙·佩雷斯與教皇本篤十六世在耶路撒冷會面。(Avi Ohayon/GPO/Flash90)
梵蒂岡回應稱,教皇無意被視為對《托拉》律法作出評判。

羅森堅持認為:「他對猶太人的評論是錯誤的」,並指出教皇傾向於引用《新約》中的段落,以負面的眼光看待法利賽人和拉比。 「本篤十六世絕不會這麼做。」

羅森看到了一種令人擔憂的模式,他預計這種模式不會改變。 「我們嘗試過很多次,用很多不同的方式提醒他注意。他已經被警告過很多次了,但他還是繼續犯錯。」

羅森發帖稱:「我認為他並沒有深刻理解我們的感受。」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主教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右)在梵蒂岡舉行的儀式上親吻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手。貝爾格里奧後來成為教皇方濟各,並批准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封聖(美聯社/塞爾吉奧·魯賓)

這種脫節可能是因為,與他的前任不同,弗朗西斯沒有親眼目睹大屠殺,而且大屠殺也沒有塑造他年輕時的世界觀。

他的背景可能以其他方式塑造了他的觀點。 「作為一名拉丁美洲牧師、主教和耶穌會士,他深受解放神學的影響,」天主教-猶太關係專家默里·沃森告訴《以色列時報》,「這非常重視與窮人和受苦受難的人站在一起。」

作為阿根廷耶穌會的會長,貝爾格里奧經歷了該國殘酷的軍事獨裁統治,這可能影響了他對軍隊的看法。

聖約瑟夫大學教授菲利普·坎寧安說,在整個加沙戰爭期間,弗朗西斯一直對其人員傷亡深感震驚。

2024 年 12 月 4 日,流離失所的巴勒斯坦人在位於加沙地帶中部布雷吉難民營 Abu Hmayseh 學校附近的臨時營地檢查損壞情況,以色列稱襲擊是針對恐怖基礎設施的襲擊。(Eyad BABA / AFP)
「這就是讓他著迷的地方,」坎寧安說道。 「他的言論基本都是『讓我們阻止人類互相殘殺和大規模死亡』。」

坎寧安認為,教皇可能也反映了天主教會內部的一種更廣泛的趨勢。西方對戰爭規則的態度深深植根於天主教正義戰爭理論,該理論肯定了各國以道德的方式進行衝突並贏得勝利的可能性。

天主教社區對於戰爭是正當的和必要的認識正在發生改變。

耶路撒冷王國俱樂部對「哈丁角」戰役的重演展示了 12 世紀左右十字軍戰役的場景。 (IAA 供圖)
「人們非常懷疑正義戰爭的條件是否真的存在,」坎寧安說,「尤其是在這個擁有足以毀滅所有人口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時代。天主教社區一直傾向於對戰爭的正當性持懷疑態度。」

其他學者對教皇的言論的反應則更為批判。

「我確信弗朗西斯並不理解他所說的話的含義,」以色列猶太-基督教理解與合作中心前學術主任拉比尤金·科恩說道。 「畢竟,他是一位牧師,而不是神學家,而且他 88 歲的高齡肯定會影響他的言論。」

耶路撒冷拉丁宗主教區拒絕對本文發表評論。

後退一步
沃森說,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馬斯襲擊事件發生后,方濟各一直努力堅持一些關鍵原則。

他呼籲儘可能限制戰爭;強調衝突各方的尊嚴,特別是那些最脆弱的人;願意在幕後擔任中間人;指出「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在逐漸爆發」;並儘力保護巴勒斯坦基督徒。

教皇曾多次會見人質家屬並釋放人質,與他們一起祈禱並告訴他們,他將竭盡全力確保被關押在加沙的人質獲釋。

2024年11月14日,教皇方濟各在梵蒂岡會見以色列人質奧德·利夫希茨的女兒莎朗·利夫希茨時握手。(梵蒂岡媒體)
但教皇的言論和推文有時讓猶太人感到困惑,有時又讓他們感到受到攻擊。據報道,方濟各在 2023 年 11 月與以色列總統艾薩克·赫爾佐格的通話中表示「禁止以恐怖回應恐怖」。

南非首席拉比沃倫·戈德斯坦對此回應稱,教皇「重複了納粹時期教皇庇護十二世的罪行,暗中支持試圖消滅猶太人的邪惡勢力。」

羅馬首席拉比里卡多·迪塞尼博士表示對教皇「非常失望」,並警告稱猶太教和天主教的關係「倒退了許多步」。

2024 年 10 月 7 日,義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左)與羅馬拉比里卡多·謝穆埃爾·迪塞尼在羅馬猶太教堂共同紀念 2023 年 10 月 7 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遇難者一周年。(基吉宮新聞辦公室/法新社)
10月7日襲擊事件發生后不久,數百名猶太領袖和學者給方濟各寫了一封公開信,要求教會明確譴責哈馬斯的襲擊,並將恐怖主義與以色列對該組織的戰爭區分開來。

教皇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才在一封信中作出回應,譴責反猶太主義,重申教會與猶太人之間的聯繫,並強調「看到聖地發生的一切,看到如此巨大的分裂和仇恨的力量,他的心都碎了」——但沒有提到哈馬斯。

德國天主教神學家格雷戈爾·馬里亞·霍夫嚴厲批評了教皇的回應:「僅僅譴責暴力行為是不夠的,還不能明確指出肇事者。當猶太夥伴不得不在自己的國家和邊境為生存而戰時,援引『友誼、團結與合作之路』也於事無補。」

插圖:2023 年 10 月 7 日,以色列士兵走過哈馬斯恐怖分子在尼爾奧茲基布茲造成的破壞,該基布茲位於以色列南部,靠近以色列和加沙邊境,2023 年 11 月 21 日。(Chaim Goldberg/Flash90)
教皇的另一封信是在 10 月 7 日一周年紀念日寫給中東天主教徒的,這封信讓那些關心天主教和猶太教關係的人們感到困惑。

弗朗西斯宣稱「仇恨的導火索」在前一年被點燃(儘管值得注意的是他沒有說明是誰點燃的),並哀嘆「煽動戰爭的邪惡精神」。

然後,他引用了《新約》中最常用於為基督教反猶太主義辯護的經文之一,寫道這種精神「從一開始就是殺人的」,是「騙子的,謊言之父」。

2018 年 10 月 29 日,匹茲堡發生致命槍擊事件,11 名猶太人在參加安息日儀式時被殺害,事件發生后,生命之樹猶太教堂外豎立著一座臨時紀念碑。 (美聯社/馬特·魯爾克)
這節經文,即約翰福音 8:44,被用在納粹德國的兒童讀物中,匹茲堡生命之樹猶太教堂致命襲擊的兇手在其社交媒體資料中也引用了這節經文。

維拉諾瓦大學教授伊桑·施瓦茨寫道:「無論怎樣強調,這對猶太教和天主教關係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天主教會關係首席拉比委員會在給教皇的信中寫道:「我們不僅要表達深切的關切,還要表達對您的信息中所說的內容和明顯省略的內容的絕對失望。」

進入冰河時代

據以色列首席拉比前任總幹事、以色列首席拉比與梵蒂岡關係負責人奧德·韋納 (Oded Weiner) 稱,以色列首席拉比仍未決定如何回應方濟各的言論。

梵蒂岡媒體於 2023 年 11 月 6 日拍攝併發布的這張照片顯示教皇方濟各正在梵蒂岡會見歐洲拉比會議代表團。 (資料/梵蒂岡媒體/法新社)
「我們正在考慮如何應對,」他表示,並補充說天主教關係委員會的一些成員希望暫停與梵蒂岡的關係。

韋納表示,委員會在得知種族滅絕言論的消息后「感到非常困惑」。

「現在反猶太主義在歐洲猖獗,這麼說合適嗎?」他問道。 「這些年來,我們一直被指控血腥誹謗,猶太人是殺人犯。現在,在阿姆斯特丹事件之後,在法國事件之後,在仇恨和反猶主義席捲歐洲各地之後,你竟然在這個時候找到了說辭?」

這張從視頻中拍攝的照片顯示,2024 年 11 月 7 日,人們在阿姆斯特丹阿賈克斯體育場附近舉著巴勒斯坦國旗遊行。(美聯社照片 InterVision)
坎寧安呼籲大家保持冷靜,並讓猶太教和天主教之間數十年的對話繼續下去。他說:「我感到的緊迫性是,對話不能成為衝突的犧牲品,而且我認為在天主教徒中我並不是唯一有這種感覺的人,我們必須繼續對話。」

羅森表示,這種對話不會結束,但「肯定會經歷一段冰河期」。

羅森哀嘆道:「教皇曾被​​視為猶太人民的偉大朋友,他也將自己視為猶太人民的偉大朋友。」 「在猶太人聚居區,他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受到正面評價。」

2015年10月28日,拉比大衛·羅森在梵蒂岡新聞中心公開接見后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美聯社/亞歷山德拉·塔倫蒂諾)
與此同時,一些不和諧的領域仍然存在。


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教皇方濟各生平重要事件

梵蒂岡城——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教皇方濟各生平重要事件,他於周一逝世:

1936 年 12 月 17 日: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 (Jorge Mario Bergoglio) 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是義大利會計師馬里奧·何塞·貝爾格里奧 (Mario Jose Bergoglio) 和義大利移民女兒雷吉娜·瑪麗亞·西沃里 (Regina María Sívori) 的五個孩子中的長子。

1969 年 12 月 13 日:被任命為耶穌會牧師,在阿根廷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的殘酷獨裁統治期間,他擔任該會的省長。

1992 年 5 月 20 日:被任命為布宜諾斯艾利斯輔理主教,並於 1998 年接替安東尼奧·誇拉西諾樞機主教擔任阿根廷首都大主教。


2024 年 3 月 12 日星期二,大衛·A·祖比克主教坐在東卡內基聖保羅神學院的辦公室里。
匹茲堡郵報
祖比克主教:教宗方濟各「提醒我們,慈悲是福音的核心」
2001 年 2 月 21 日:被聖約翰保羅二世提升為樞機主教。

2007 年 5 月:協助起草在巴西阿帕雷西達舉行的第五屆拉丁美洲主教會議的最終文件,綜合了他作為教皇最終關心的窮人、土著人民和環境問題以及傳教教會的需要。

2013 年 3 月 13 日:當選為第 266 任教皇,第一位來自美洲的教皇、第一位耶穌會士,也是第一位以聖方濟各的名字命名的教皇。

2013 年 4 月 13 日:組建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八名紅衣主教組成的內閣,幫助他管理教會並重組其官僚機構。

2013 年 5 月 12 日:將「奧特朗托殉道者」封為聖人,1480 年,813 名義大利人因不服從土耳其侵略者的要求皈依伊斯蘭教而被殺害。僅憑一次儀式,方濟各就幾乎將聖約翰·保羅二世在其二十五年任期內冊封的聖人數量翻了一番,而約翰·保羅二世在位期間冊封的聖人數量為 480 名,比他所有前任在位 500 年的總和還要多。

2013 年 7 月 8 日:首次離開羅馬,前往西西里島的蘭佩杜薩島會見新抵達的移民,並譴責對潛在難民表現出的「全球化冷漠」。

2013 年 7 月 30 日:宣稱「我有什麼資格評判?」當在新聞發布會上被問及同性戀牧師時,這表明了對 LGBTQ+ 群體更為歡迎的態度。

2013 年 11 月 26 日:在《福音的喜樂》 (Evangelii Gaudium) 中發表教皇任期內的使命宣言,譴責排斥窮人的世界金融體系,並宣稱聖餐「不是完美者的獎品,而是弱者的強效藥物和營養品」。

2014 年 5 月 25 日:在以色列與約旦河西岸城鎮伯利恆之間的隔離牆前臨時停留祈禱,以表示對巴勒斯坦事業的支持。

2014 年 6 月 8 日:在梵蒂岡花園接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總統進行和平祈禱。

2015 年 3 月 20 日:在成年男子指控蘇格蘭樞機主教基思·奧布萊恩性行為不端后,教會接受了他的「權利和特權」辭去職務。

2015 年 6 月 18 日:發表環境宣言《願禰受讚頌》(Laudato Si),呼籲進行文化革命,以糾正「結構性反常」的全球經濟體系,該體系利用貧困人口並將地球變成「一堆巨大的污穢」。

2015 年 7 月 10 日:在玻利維亞為天主教會在殖民時期征服美洲期間針對土著人民犯下的罪行道歉。

2015 年 9 月 8 日:徹底改革婚姻無效程序,使其更快捷、更便宜、更簡單,以便離婚的天主教徒可以在教堂再婚。

2015 年 9 月 24 日:教皇首次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要求國會採取行動解決氣候變化、移民和減貧問題,重新發現美國的理想。

2015 年 11 月 29 日:在中非共和國班吉大教堂(而非梵蒂岡)打開聖門,開啟慈悲禧年。

2016 年 2 月 12 日:在哈瓦那停留期間會見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基里爾,並宣稱「我們是兄弟」,這是 1000 多年來教皇和大牧首之間的首次會晤。

2016 年 2 月 18 日:為美墨邊境的遇難移民祈禱,後來表示當時的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因為想要修建邊境牆而「不是基督徒」。

2016 年 4 月 8 日:在「Amoris Laetitia」(「愛的喜悅」)文件腳註中開闢了讓離婚和民事再婚的天主教徒領受聖餐的道路。

2016 年 4 月 16 日:訪問希臘萊斯博斯島的一個難民營,並帶著 12 名敘利亞穆斯林乘坐教皇專機前往羅馬,呼籲聲援移民。

2016 年 9 月 19 日:四名保守派紅衣主教致函質詢他,要求澄清他對離婚和再婚天主教徒的態度。

2017年12月1日:在孟加拉國與緬甸羅興亞難民會面時宣布:「今天的上帝之臨在也被稱為羅興亞。」

2018年1月19日:訪問智利期間指控性虐待受害者誹謗,進一步損害了天主教會的信譽。隨後命令梵蒂岡對智利的虐待危機進行調查。


2018 年 4 月 12 日:承認在智利性虐待醜聞的判斷中犯了「嚴重錯誤」。隨後,智利主教們被傳喚到羅馬,要求他們辭職,並邀請虐待受害者到梵蒂岡道歉。

2018 年 8 月 3 日:宣布在任何情況下死刑都是「不可接受的」,這是教會官方教義的改變。

2018 年 7 月 28 日:接受樞機主教西奧多·麥卡里克辭去樞機主教團職務的請求,命令他在接受對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性行為不端指控的調查期間進行懺悔和祈禱。

2018 年 8 月 26 日:梵蒂岡退休大使卡洛·馬里亞·維加諾大主教發表重磅指控,聲稱美國和梵蒂岡官員二十年來掩蓋了麥卡里克的性行為不端,要求方濟各辭職。

2018 年 9 月 22 日:梵蒂岡與中國簽署有關主教提名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協議。

2018 年 10 月 14 日:在保守派樞機主教們阻撓了數十年的封聖程序后,被殺害的薩爾瓦多大主教奧斯卡·羅梅羅被封為聖人。

2019年2月4日:與艾資哈爾大學伊瑪目簽署《人類博愛》文件,建立天主教徒與穆斯林之間的合作關係。

2019 年 2 月 16 日:梵蒂岡調查發現麥卡里克對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實施性虐待,隨後解除其神職。

2019 年 2 月 21 日:梵蒂岡舉行首屆兒童保護峰會,警告主教們信徒要求採取行動,而不僅僅是譴責神職人員性虐待。

2019 年 5 月 9 日:頒布新的教會法,要求在教會內部報告神職人員性虐待行為,但無需向警方報告;建立對被指控的主教、紅衣主教和宗教上級進行調查的程序。

2019 年 10 月 25 日:保守派活動人士從梵蒂岡地區的教堂偷走土著雕像並將其扔進台伯河以示反對教皇,教廷向亞馬遜地區的主教和部落首領道歉。

2019 年 11 月 24 日:訪問日本廣島和長崎期間宣稱使用和擁有核武器是「不道德的」。

2019 年 12 月 17 日:廢除在神職人員性虐待案件中使用「教皇機密」的規定,允許主教與執法部門分享有關施虐者的內部文件。

2020 年 2 月 12 日:在亞馬遜主教們提出上訴后,拒絕批准已婚男子擔任牧師,迴避了文件「Querida Amazonia」(「親愛的亞馬遜」)中的問題。

2020 年 3 月 27 日:在聖彼得廣場長廊向面臨冠狀病毒大流行的世界發表孤獨的晚禱。

2020 年 10 月 4 日:發布通諭《Fratelli Tutti》(《眾位兄弟》),指出疫情證明市場資本主義理論失敗,需要一種新型政治來促進人類友愛。

2020 年 11 月 10 日:梵蒂岡對麥卡里克的報告發現,梵蒂岡、美國主教、紅衣主教和教皇淡化或駁斥了有關性行為不端的報道,但放過了方濟各。

2021 年 3 月 5 日至 8 日:成為首位訪問伊拉克的教皇,並會見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高級神職人員。

2021 年 7 月 4 日:在羅馬 Gemelli 醫院接受腸道手術,切除 33 厘米(13 英寸)的結腸。

2023 年 1 月 5 日:主持教皇本篤十六世的葬禮彌撒。

2023 年 1 月 24 日: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宣稱「同性戀不是犯罪」。

2023 年 3 月 29 日:因呼吸道感染入住羅馬 Gemelli 醫院;於 4 月 1 日發布。

2023 年 6 月 7 日:接受手術切除腸道疤痕組織並修復腹壁疝。

2023 年 10 月 4 日:召開關於讓教會更加響應普通信徒的宗教會議,期間女性首次被允許與主教一起投票。

2023 年 11 月 28 日:由於出現新的急性支氣管炎病例,取消前往迪拜參加聯合國氣候大會並概述新的生態宣言「Laudate Deum」(「讚美上帝」)的行程。

2023 年 12 月 16 日:梵蒂岡法庭判定樞機主教安傑洛·貝丘犯有貪污罪,並判處他五年半監禁。這是一場複雜的金融審判中的幾項判決之一,這場審判揭露了這個城邦的醜聞,並考驗了其司法系統。

2023 年 12 月 19 日:批准對同性伴侶進行祝福,只要他們不像婚姻,這引發了非洲、亞洲和其他地區保守派主教的強烈反對。

2024 年 7 月 5 日:梵蒂岡以分裂主義為由將主要批評方濟各的大主教卡洛·瑪麗亞·維加諾逐出教會。

2024 年 9 月 10 日:約 60 萬人(佔東帝汶人口的一半)參加方濟各在帝力舉行的彌撒,據信這是按人口比例計算參加人數最多的教皇活動。

2024 年 12 月 26 日:2025 年禧年正式開幕兩天後,打開羅馬雷比比亞監獄的聖門。

2025 年 1 月 16 日:他的右臂因摔傷而戴著弔帶,幾周前他的下巴又因另一次摔傷而受傷。

2025 年 2 月 14 日:支氣管炎惡化並發展為複雜的肺部感染和雙肺炎后住院。

2025 年 2 月 28 日:他的醫生在出現呼吸危機后曾短暫考慮暫停治療,但最終決定採取有器官損傷風險的激進療法。

2025年3月13日:是他住院期間當選教皇12周年紀念日。

2025 年 3 月 23 日:經過 38 天的治療后出院,但看起來虛弱無力。

2025 年 4 月 17 日:繼續他的聖周四傳統,與最不幸的人共度時光,探望羅馬 Regina Caeli 監獄的囚犯。儘管他說他無法以謙卑的姿態為 12 個人洗腳的儀式,但他說他想和他們在一起,「做耶穌在聖周四所做的事情」。

2025年4月20日:說「兄弟姐妹們,復活節快樂!」並從聖彼得大教堂的涼廊上向全城及全世界傳達復活節的祝福,然後乘坐教皇專車繞廣場、沿著和解大道 (Via della Conciliazione) 行駛,讓下面廣場上的 35,000 名民眾感到驚訝,這也將成為他對信徒的最後告別。

2025 年 4 月 21 日:教廷總管凱文·法雷爾樞機主教在方濟各居住的聖瑪爾塔酒店教堂宣布,教皇於上午 7 點 35 分去世。

首次發布:2025 年 4 月 21 日,上午 6:01




西奧多·赫茨爾靠在他的聖誕樹上


作者:David Breakstone
2016年12月21日

他有著標誌性的黑鬍子、莊重的燕尾服、魁梧的身材和嚴肅的面容,你絕對不會認錯他,當他示意我過去和他一起喝咖啡和吃薩赫蛋糕時,我很高興。他抗議道:「他們再次玷污了我的名譽。」 「一個多世紀前寫下的回憶,已經成為每個猶太人拋棄我們傳統的借口。」

赫茨爾指的是他 1895 年 12 月 24 日日記中的一篇記錄,他向我抱怨這篇日記被隨意傳播,玷污了他的名聲。我正要為孩子們​​點亮聖誕樹,[維也納莫里茨首席拉比]蓋德曼來了。他似乎對這個『基督教』習俗感到不滿。好吧,我不會讓自己承受壓力。

今年光明節和聖誕節恰逢其時,據報道,越來越多的猶太人正在實現娜塔莉·波特曼最近宣稱的「每個猶太人都想擁有一棵聖誕樹的秘密願望」。赫茨爾並不想因這一現象而受到指責。


他顯然很激動,拿出一些最近的新聞剪報,引用了他對那個很久以前的夜晚的描述。 「看看他們寫了什麼,」他怒氣沖沖地說。他們建議我祝福這種做法。其中一篇呼籲讀者不要感到壓力,呼籲他們慶祝光明節、聖誕節,以及慶祝人類體驗的統一。《前進報》最近刊登的一篇文章聲稱我已宣布聖誕樹與基督教無關。他們不知道的是,那是我擁有的最後一棵聖誕樹。他打開日記,指出了他後來記錄的觀察:「反猶太主義日益增長,並且還在繼續增長——我也是如此。」

「還有這個,」他興奮地說,「這個怎麼樣!」他展開一本泛黃的《猶太燈台》手稿,這是他1897年第一次猶太復國主義大會召開后不久發表的一篇短篇小說。他開始讀道:「從前,有一個人……早已不再為自己的猶太血統操心……但那股古老的仇恨再次爆發……和許多人一樣,他相信這場運動很快就會平息。但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雖然他本人並未受到影響,但每一次攻擊都讓他痛徹心扉。漸漸地,他的靈魂變成了一道流血的傷口……」他抬起頭。 「這是關於我的,」他自信地說。 「請您自己讀一下。」

我接著他的話繼續說:「這件事引導他找到了問題的根源,也就是他的猶太人身份,結果他經歷了一種在更好的時代可能永遠不會經歷的改變……他開始熱烈地熱愛他的猶太教……這種熱愛如此強烈,以至於他模糊的感情凝聚成一個清晰的想法,他表達了出來:擺脫猶太人苦難的唯一方法就是回歸猶太教。」

「是的,是的!」他讚賞地承認。 「還有這個,」他把手伸進口袋,掏出在巴塞爾發表演講的筆記:「猶太復國主義首先是回歸猶太人的懷抱,其次才是回歸猶太人的家園……我們確實渴望回到祖先的居所,但我們希望在那裡培育的是猶太精神的新花朵。」

他告訴我,聖誕樹是他早年信念的遺迹,即只要猶太人擺脫祖先信仰的束縛,接受他們所生活的世界的方式,猶太人的問題就能得到解決。他用來代替猶太教燈台的燭台象徵著他在德雷福斯事件期間得出的結論:除了我們自己的國家,在任何國家我們都會永遠被視為陌生人,他越來越堅信「希望擁有自己國家的猶太人將會擁有它......馬加比家族將再次崛起。」

「那麼,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我問道,並向他展示了一張光明節襪子和猶太星形狀的聖誕樹頂飾的照片,這些都是我最近去美國旅行時在 Bed, Bath and Beyond 書店發現的,更不用說各地聖誕市場上出售的光明節灌木和聖誕樹裝飾品了。 「猶太人最終在美國找到了你們在維也納未能找到的家園嗎?歐洲猶太人目前感受到的不適感是否遠不止於此?你們夢想中的猶太國家是否已成為我們時代的不合時宜之物?」

他皺起眉頭,開始撫摸他那濃密的黑鬍子。 「想想吧,」我從椅子上站起來說道。 「我得走了。120年前,你用你的推論挑戰我們,今天我要做一場關於猶太復國主義思想的演講。我還得想清楚該講些什麼。或許我可以跟他們講講你的聖誕樹,讓他們思考一下這些象徵符號的深層含義。」

大衛·布雷克斯通博士是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副主席兼赫茨爾博物館和教育中心主任。他在 WZO 和猶太時代代表了世界範圍內的 Masorti/保守派運動。

本文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本人,並不一定反映《前進報》的觀點和意見。在觀點中發現更多觀點。如需聯繫觀點作者,請發送電子郵件至opinion@forward.com。

Herzl Against His Christmas Tree

By David Breakstone
December 21, 2016

With his iconic black beard, stately tuxedo, imposing physique and stern visage, there was no mistaking him for anyone else, and I was delighted when he motioned me to come over and join him for a coffee and sachertorte. 「Again they are sullying my reputation,」 he protested. 「One recollection scribbled more than a century ago and I』ve become every Jew』s excuse for forsaking our heritage.」

Herzl was referring to an entry in his diary dated December 24, 1895, which he complained to me was being carelessly bandied about, tarnishing his name in the process. 「I was just lighting the Christmas tree for my children when [the Chief Rabbi of Vienna Moritz] Guedemann arrived. He seemed upset by the 『Christian』 custom. Well, I will not let myself be pressured.」

With Chanukah and Christmas coinciding this year, more and more Jews are reported to be fulfilling what Natalie Portman recently avowed to be 「every Jew』s kind of secret wish to have a Christmas tree.」 And Herzl doesn』t want to be blamed for the phenomenon.


Clearly agitated, he pulled out some recent clippings from the press citing his account of that long-ago evening. 「Look at what they』ve written,」 he fumed. 「They』re suggesting I』d give my blessing to the practice. One appeals to its readers not to feel pressured either, calling upon them to celebrate Chanukah, to celebrate Christmas, and to celebrate the unity of the human experience. And a recent piece in the Forward alleges that I』ve decreed the Christmas tree has nothing to do with Christianity. What they don』t know is that that was the last Christmas tree I ever had.」 He opened his diary and pointed to a later observation he had recorded: 「Anti-Semitism has grown and continues to grow — and so do I.」

「And this,」 he said excitedly, 「what about this!」 He unfolded a yellowed manus**t of 「The Menorah,」 a short story he published back in 1897, just after convening the First Zionist Congress, and began reading: 「Once there was a man who … had long ceased to trouble himself about his Jewish origins… when the age-old hatred re-asserted itself… Like many others, he believed this movement would soon subside. But instead of getting better, it got worse. Although he was not personally affected by them, each attack pained him anew. Gradually his soul became one bleeding wound…」 He looked up. 「It』s about me,」 he confided. 「Please, read for yourself.」

I picked up where he』d left off: 「This had the effect of steering him to its source, namely, his Jewishness, with the result that he experienced a change he might never have undergone in better days…: He began to love his Judaism with a great fervor… so powerful that his vague feelings crystallized into a clear idea to which he gave voice: that there was only one way out of this Jewish suffering — namely, to return to Judaism.」

「Yes. Yes!」 he acknowledged appreciatively. 「And this, too,」 reaching into his pocket for the notes from a speech he』d delivered in Basle: 「Zionism is a return to the Jewish fold even before it is a return to the Jewish homeland… It is true that we aspire to return to the abode of our forebears, but what we wish to cultivate there is a new blossoming of the Jewish spirit.」

The Christmas tree, he told me, had been a vestige of his earlier belief that the Jewish problem could be solved if the Jews would only shed the trappings of their ancestral faith and embrace the ways of the worlds in which they lived. The menorah with which he replaced it was a symbol of his later conclusion, reached during the Dreyfus Affair, that we would forever be cried down as strangers in any country but our own, and his growing conviction that 「the Jews who wish for a state of their own shall have it… The Maccabees will rise again.」

「What, then, do you make of this?」 I asked, showing him a picture of Chanukah stockings and tree toppers in the shape of Jewish stars that I』d discovered in Bed, Bath and Beyond on a recent trip to the States, not to mention the Chanukah bushes and tree decorations on sale in Christmas markets everywhere. 「Have the Jews finally found in America the home that eluded you in Vienna? Is the discomfort that European Jews are currently feeling anything more than that? Has the Jewish state you dreamed into being become an anachronism in our time?」

He furrowed his eyebrows and began stroking that thick black beard of his. 「Think about it,」 I said as I rose from my chair. 「I』ve gotta go. Giving a talk on the relevance of the Zionist idea today, 120 years after you challenged us with your deductions. And I still have to figure out what I』m going to say. Maybe I』ll tell them about your Christmas tree and ask them to consider the deeper meanings of symbols.」

Dr. David Breakstone is the vice chairman of the World Zionist Organization and director of its Herzl Museum and Educational Center. He represents the worldwide Masorti/Conservative movement on the WZO and Jewish Age

The view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in this article are the author』s own and do not necessarily reflect those of the Forward. Discover more perspectives in Opinion. To contact Opinion authors, email opinion@forward.com.


「令人震驚」:聖彼得堡主教對教皇方濟各去世的反應


【部分留言]

@imkane319
1小時前
他已經病重五六周了。  他享年88歲。  這不應該令人震驚。


@m.s.3798
54分鐘前
無論一個人患病多久或年齡多大,死亡總是令人震驚的。


@NancySanders-om4ic
53分鐘前
​ @m.s.3798 是的,我同意****

@dmc1605
53分鐘前
如果他們能夠稍微拼湊一些基本事實並得出合理的推斷,那麼世界上的宗教人士就會少很多。


@Joshua-l9c4d
50分鐘前
確切地

@hoosierhyperwatch5884
46分鐘前
​ @dmc1605,有些人信仰基督,但不信教。但我想我知道你的意思。我的回答直接來自聖經……
「愚昧人心裡說:『沒有上帝。』」

@1958凱迪拉克-v2g
43分鐘前
因為他的病已經好了,被送回家了。並在去世前幾個小時向公眾發表了講話。

@elizabethtucci3305
43分鐘前
是的,從令人震驚的意義上來說,這確實不具有新聞價值。並非所有事情都如此聳人聽聞。他的身體狀況長期不佳,是時候離開了。

@Lizperez-bg3bu
41分鐘前
當你重要的人去世時,你總會感到震驚。驚訝和震驚之間是有區別的,你知道嗎

@cmain3931
37分鐘前
​ @Lizperez-bg3bu 所以你認識他嗎?


@dmc1605
37分鐘前
@hoosierhyperwatch5884 信仰需要陪伴;如果沒有其他人,信徒就必須面對自己只是個傻瓜的可能性。

@AB-jz9ns
35分鐘前
同意。當有人去世時,悲傷和悲痛是人們會產生的情感,尤其是在 88 歲且身患多種疾病的人去世時。震驚絕對不是其中之一。當有人在晚年因事故而非自然原因去世時,我們會感到震驚。

@kendalgreene8688
32分鐘前
我不認為如果有人活了 100 歲,第二天還能活動,那麼這絕對令人震驚

@jackievanburen9301
31分鐘前
每年當你得到灰燼時:你來自塵土,歸於塵土……

@eddserrano6967
30分鐘前
沒錯。每天有數百萬人死去,他的死有何特別之處?他和其他人一樣都是人。

@eddserrano6967
28分鐘前
@dmc1605
正確的。宗教是生意也是權力,但幾千年來人們一直被欺騙,以為它會在精神上幫助你。我信仰上帝,但鄙視宗教。對不起。

@nicholasforrester8587
25分鐘前
同意☝

@nicholasforrester8587
24分鐘前
@m.s.379不,不是

@dreadfuldonkey
24分鐘前
@m.s.3798 是的,每個人都有機會


@dorcasmcleod9439
23分鐘前
並不令人震驚。
80多歲了!
但羅馬天主教崇尚復活節,這是他們自己創造的節日,因此,他死於他們認為的「聖」日。

@jesustorres4082
23分鐘前
相反,信徒在內心深處確信上帝存在並且愛我們,如果我們繼續服從他,那麼在經歷今生的磨難之後,我們就會與他同在。即使其他人的想法不同也沒關係。信仰和理性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nicholasforrester8587
22分鐘前
這種對教皇的崇拜是數百萬人離開天主教堂的原因。

@leticiashafer163
22分鐘前
有點像我們在「現在的國家」的情況

@GendySupreme-h4i
22分鐘前
JD Vance 殺了他

@NateWilliams190
16分鐘前
@dmc1605
什麼?  您是否認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岩石就會聚集、直立、變得有知覺並開始解決數學問題?  因為這種情況並不比化學物質聚集更愚蠢。 。 。

@TheUssrcjak47
14分鐘前
@m.s.3798 不是真的

@dmc1605
13分鐘前
@NateWilliams190 作為一名分子生物學家,這是我要走的路,是的。

@rsync9490
12分鐘前
有趣的是,他在復活節后一天去世了。

@ShimayahBenson
8分鐘前
IDC 這太可悲了,我相信他是一位偉人。

@fernandosanchez9226
8分鐘前
正確的


@Cklert
26秒前
​ @dmc1605 信仰不需要陪伴。真是愚蠢的想法。

@askquestions5431
24分鐘前
慶祝復活的人,而不是死去的人。

@gaagsl
15分鐘前
我不再信教了。我曾經是一名天主教徒,但看到他去世我感到非常難過。他可以說是現代最好的教皇,因為他是一個好人。我會懷念他對那些受苦受難者的同情和憐憫。**

@christinecalifornia8136
39分鐘前
為什麼令人震驚...自從他被任命為教皇以來,這個人就一直在死去!


@02hreblue30
36分鐘前
令人震驚?  他的一側肺被切除,需要吸氧,曾患有或正在接受肺炎治療,只能坐在輪椅上,88 歲,溝通困難,經常進出醫院。   這很令人震驚嗎?


@knowledgeuntamed9177
20分鐘前(已編輯)
我祈禱*新教皇不是邪惡的。走耶穌的道路

@jacobford8415
1小時前
88 歲患有雙肺炎的老人去世總是令人震驚。
我確信他未來幾十年的人生還很充實。

@WalkswithJESUS777
33分鐘前
那位教皇並不是聖父。我們的聖父在天堂。耶穌是通往天父的唯一道路。


@Hen-m9u
59分鐘前
「震驚」?   真的嗎?


@VP27012
59分鐘前
什麼震驚?他的病情顯然比報道的要嚴重


@ReddMoss
55分鐘前
現在是時候直接向僱主彙報了


@jamesberwick2210
25分鐘前
為他的逝去向所有人祈禱。

@fjm7596
14分鐘前
如果我們相信主流媒體的說法,他已經 88 歲了,而且病得很重。  並不令人震驚。

@veravaughan5876
22分鐘前
教皇不是聖父


@Grandadcm
28分鐘前
聖地無人
聖彼得堡有值得說的話。

@safemoonboricua7172
32分鐘前
讓你的孩子遠離這些掠食者。


@consumerisms
36分鐘前
不應該讓任何人感到震驚

@mariannajones8149
3分鐘前
教皇始終對所有人抱有同情和同理心。這正是此時所需要的。

@joeweeks7256
52分鐘前
他現在正在和法官交談!

@lizzieb6311
13分鐘前
該男子已88歲,身體狀況非常差!他們很震驚??我很驚訝他活到了88歲!願上帝保佑他的靈魂……但這遠非「令人震驚」

@King_Aquarius96
32分鐘前
真的嗎?這老傢伙死了,令人震驚嗎?


@TheOneNeo390
18分鐘前
他和我們其他人一樣,只是個普通人,今天有很多人死去,而他並不比其他人更重要。願今天去世的每一個人安息。

@sheik9956
55分鐘前
唯一令人震驚的是他堅持了這麼久。撕開

@jayman9312
43分鐘前
如果你能活到 70 歲,那你已經活了很長時間了,對不起,但他已經 88 歲了,這有什麼好震驚的?我 50 歲了,每天醒來我都感到驚訝和感激

@blackthought6133
18分鐘前(已編輯)
如果這個人病了,而且已經 88 歲了,為什麼他在復活節星期天乘坐教皇專車向人們揮手致意,然後與 JD Vance 等人合影。對我來說毫無意義*


@karensimpson7773
35分鐘前
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不比別人平等的人。我只讚美上帝**我讚美耶穌**。

@sdsmt99
50分鐘前
他對一位 88 歲老人的去世感到震驚?

我很震驚這個機構仍然存在,發生了這麼多虐待兒童的事情。  你們這些人真可恥。

@MsKimLorraine
59分鐘前
不管你們怎麼稱呼教皇;他是一個人。願他的靈魂安息。 **❤️‍*


@AnthonetteDillard
7分鐘前
教皇贏得了安息,他一直是上帝善良而忠實的僕人!!❤


@jontruss3781
24分鐘前
謝謝你們接待剛剛離世的教皇。他正在摧毀天主教,而我們和他現在的情況要好得多。

@OnTheWallsOfZion
11分鐘前
主教稱他為「聖父」?沒有人應該被稱為聖人。只有上帝是神聖的。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羅馬書 3:23

@djs10261026
10分鐘前
震驚?他快90歲了

@TheElizabethashby
1小時前
他回來死去並不令人震驚,我們知道這是會發生的

@June19-s7i
29分鐘前
停止種族滅絕*

@ThatOpalGuy
33分鐘前(已編輯)
又一個腐敗分子消失了。

@JigglyPuffsthebomb
25分鐘前
為什麼生病的人死了會讓人震驚?

@DystopianUtopia8
51分鐘前
震驚?這些人的妄想。

@andyv324
16分鐘前
無論多少祈禱都無法讓他脫離困境。


@servadei3510
1小時前
今天,每個人都在為教皇的去世而哀悼和祈禱嗎?我祈求主賜福於你們所有人。請忽略此處所有對死者發表惡語的評論。通過這樣做,他們向全世界宣告,他們確實認識基督。因為他們明顯不理解基督的愛。這真是令人傷心。請為他們祈禱。正如教皇本人所做的那樣。我向所有天主教兄弟姐妹表示最深切的同情。 *


@usmancarlucci9
7分鐘前
一位身體狀況極差的 88 歲老人去世,令人震驚嗎?妄想。

@JoseCastro-fn9xs
54分鐘前
耶穌讓他再過一個復活節。沒有人能夠否認這一點。上帝是仁慈的。


@studebakerhoch
28分鐘前
他知道自己要走了,所以一直堅持到復活節,我的祖父也做了同樣的事情,我的侄女懷孕了,他正要離開,他說「在我見到我的曾曾孫女之前,我哪兒也不去」,在她生下孩子並帶她來看他之後,不到一周他就去世了。

@maitabolos9155
50分鐘前
教皇弗朗西斯安息吧。 ***這是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


@brett4932
44分鐘前
令人震驚的是,一位長期患病的老人去世了。更令人震驚的是,世界上仍然有如此多的宗教狂熱分子。真令人沮喪。


@sharonnoble979
33分鐘前
可悲的是,教皇受到了震驚!*

@rynocrunch
4分鐘前(已編輯)
唯一令人震驚的是他們一直在謊報他的病情。

@giancarlozarlengo1096
36分鐘前
所有的爸爸媽媽最終都會死去,就像我們所有人一樣。  他的繼任者將是另一個人,而他的繼任者也將逝世,再之後的繼任者也將逝世。  這個「震驚」標題的意義何在?

@griyitooutlaw
7分鐘前
88 歲又病了,這些人都震驚了,**‍♂️

@jackieoesterman6688
51分鐘前
我認為教皇弗朗西斯強烈地感受到自己即將死去,他用最後一個復活節讓眾人看到他,然後他最後一次出去,去祝福那裡的每個人。他可能已經精疲力盡,只想回到自己的住處安詳地死去。真是個出色的男人。教皇弗朗西斯安息吧。 ❤❤❤

@Thecrustcheesus
24分鐘前
該機構有眾多前受害者,這可能比這個人的死亡更讓你震驚!

@TammieDuckworth
34分鐘前
上帝是我們的天父,而不是人類。


@dannyvestal299
3分鐘前
不再需要太擔心美國政治或邊界問題。安息吧。教皇。

@sneslive1556
37分鐘前
一位 88 歲的老人在醫院住了數周後去世,這確實令人震驚。

@jackashmore
22分鐘前
他深受愛戴,但又有那麼多樞機主教不同意他的言論,看看他們會邀請誰來主持大局將會很有趣。


@DonnaHugg-h5y
1小時前
弗朗西斯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糟糕的教皇


@OnyxLuna-m9c
3分鐘前
真的震驚嗎?這傢伙已經奄奄一息好幾個月了!
讓他安息吧!


@Lizzyjesus247-wg1yb
41分鐘前
願教皇方濟各的溫柔靈魂安息,阿門! ***

@AndySaenz924
4分鐘前
震驚?他已經88歲了!過去幾個月他一直在與呼吸問題作鬥爭!什麼震驚?

@elijahsherwood2901
56分鐘前
是的,帕克斯先生。教皇違背了他的諾言,你看到了這封信。

@CClifton5678
21分鐘前
震驚??? 80 多歲,患有肺炎……已經病了一個多月了……很確定他每天醒來都是一種震驚,而不是死亡。


@NadeneBeach
23分鐘前
為什麼令人震驚?幾個月來,這一點已經很明顯了。

@mommamomma3607
24分鐘前
這並不令人震驚*他已經在病床上躺了一個多月了。 *

@NancySanders-om4ic
50分鐘前
我的愛人,為教皇弗朗西斯祈禱*************


@samwallace8654
22分鐘前
是的,令人震驚的是,一位 88 歲的老人去世了。瘋了,誰會想到呢?

@esthellinapeterson4357
45分鐘前
我認為這是一個遇見主的美好日子,他為上帝服務。他現在很平靜。復活節是主的復活。


@JekaMandra
34分鐘前
知道這位父親收養了多少名 18 歲以下的男孩嗎?他打破了奧維奇金的紀錄嗎?

@JasonCondon-h6l
1小時前
感謝上帝,他走了,孩子們安全了一些


@13mrservon
52分鐘前
令人震驚的是,一位 88 歲身體狀況不佳的老人去世了。真是令人震驚。

@CaptainMyCrapton
32分鐘前
JD Vance 周末來訪,現在又發生這樣的事情。  *


@lorimill187
22分鐘前
他可能只是堅持熬過最後一次復活節守夜。他已經病了很長時間了。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感到震驚。


@frankh.4226
1小時前
有什麼震驚?他快要死了!

@legionmartin
15分鐘前
震驚???在過去的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裡,這個人已經奄奄一息了。


@WilliamThee4th
59分鐘前
他把假偶像帶進禮拜場所

時機太合適了


@browngreen933
32分鐘前
不管你是誰,遇到撒旦都不會有好結果*

@PreachG206
1小時前
別再說了,辛普森一家告訴我們這會在2025年發生

@TilerBlevens
39分鐘前
他88歲了。這就像看到天空變藍一樣令人震驚


@AlmaG-l8o
42分鐘前
**** 是時候了,但安息吧**謝謝你,我們會想念你的❤❤❤❤❤


@MNP208
42分鐘前
這怎麼能叫「震驚」呢?他們已經在媒體上討論此事好幾個星期了! ***


@cagedfecalfightdeathmatch6153
1小時前
梵蒂岡的許多孩子都鬆了一口氣。


@ca8547
11分鐘前
感謝主上帝耶穌、復活的基督造就了我們大家,感謝你永恆的仁慈,阿門,阿門! *⚔️❤️


@AngelaJoHarnestSchroeder
52分鐘前
紅舞鞋不見了


@KathleenMorgan-h2r
23分鐘前
這並不令人震驚......每個人都知道他的日子不多了。

@cold02rex
56分鐘前
你是說他實際上並不是不朽的?那麼只是人類嗎?   不可思議!

@Your_pixels_are_showing
23分鐘前
他已經老了,為什麼這會令人震驚?難道他能長生不老嗎?!因為那會更令人震驚。


@adrianbrown7586
1 小時前(已編輯)
你認為他會為自己的罪行付出代價嗎?他的許多教義與聖經直接衝突


@ohyababyohyea
1小時前
上帝厭倦了他的褻瀆**


@kdallas636
21分鐘前
他見到了萬斯,然後買下了農場。  天哪。萬斯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有害的。


@sarahderemer7971
57分鐘前
他死了。你的祈禱對他沒有效果。現在他要麼與主同在。或在地獄。


@lisarussell8874
23分鐘前
這沒有什麼令人震驚的。

@GeoginahMueni
1小時前
願永恆的光芒*️照耀著他*️*️*️*️


@TIZNYC
50分鐘前
他年事已高,並且已經病重數月了。我很震驚……


@用戶-yb2id8fw4q
55分鐘前(已編輯)
作為一名基督教新教徒,我確實相信上帝。儘管教皇被當作神一樣對待,但他不是神。我也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天主教徒需要向牧師或教會領袖懺悔。上帝無需中間人就能聽到我們的祈禱。你可以直接向上帝祈禱並懺悔你的罪過。上帝是聖父!

@pearl_kill_Gaming
30分鐘前
JD太糟糕了。波普下班了。


@jmd12127
53分鐘前
復活節期間,他們讓他多次公開露面,把他累得筋疲力盡。


@LilianGarza-f8o
47分鐘前
沒什麼令人震驚的...
他已經病了很長時間了。現在權力鬥爭開始了……

@nadi945
55分鐘前
他是最差勁的教皇。

@TGravee
37分鐘前
死亡是罪孽的證明。只有犯罪的靈魂才會死亡


@terencem8795
57分鐘前
震驚?!噢,請幫幫我!

@hhluvzmagik
30分鐘前
拜託,我們都知道他與萬斯見面后因畏縮而死。

@mariadelosangelesrivera121
47分鐘前
我對損失深感抱歉

@johnswatching4156
28分鐘前
也許服務員把 JD 和教皇的飲料弄混了!

@pavitrajaimungal1889
55分鐘前
嗡香蒂。他在地球上的時間已經結束了。世界已經準備好迎接新教皇。願他安息。

@1961Duane314
24 minutes ago
Hardly a shock.  He was in poor health for some time.


@marthacardenas7064
44分鐘前(已編輯)
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接收他的靈魂。♥️**


@potheadmike8510
25分鐘前
怎麼感覺很震撼啊?一周前他們還在討論是否停止對他的生命支持。

@KNOW_SELF-j7c
1小時前
我是唯一一個將這個和秘密會議聯繫起來的人嗎?

@fernandoratinoff9227
26分鐘前
他給我們留下了巨大的痛苦,但這不是他的錯。人們因為罪孽而猶豫不決,但據說耶穌是道路,是生命,相信他並跟隨他的人將活著,將永遠看到光明,永遠不會再死......我相信他並且我愛他
教皇弗朗西斯,我們心中有您,我們想念您!


@groupvucic2235
55分鐘前
他是天主教會的禍害,他將同性戀牧師合法化,並做了許多其他殘暴的事情,我希望下一任教皇能夠結束天主教會高層的褻瀆和異端時代。

@ChikeCamara
7分鐘前(已編輯)
* 她說,這位客人「很榮幸能親自會見教皇……」聽聽他使用的關鍵詞,他說他們會秘密會面,然後他又糾正自己說他們會私下會面,把點聯繫起來吧,夥計們


@OgSilent19
1小時前
震驚?呃,我不知道這個


@Smiley-ps1yc
47分鐘前
震驚?一位高齡老人去世令人震驚?臉紅眼下垂



@用戶-dc6tr3qe3w
1小時前
不算太令人震驚...


@Divine_Justice100
5分鐘前
我是上帝的現代兒子。我的表達很純粹。我的靈魂充滿仁慈。


@LarryBatchlear
55分鐘前
JD Vance 做了什麼?當他向爸爸伸出手時,他的右手上有什麼化學物質? ???


@MarieKasinger
3分鐘前
上帝是我們唯一的聖父,不是人類*



@LokistarLokistar-r1e
1小時前
安息我們的聖父教皇方濟各****


@hjames78
50分鐘前
震驚為什麼?因為復活節....他是一個病懨懨的老頭子,搖頭嘆息


@yvetteandjorgenlarsen9753
39分鐘前
覺醒的教皇從來就不聖潔,充其量只是在駕駛時睡著了,他反對聖經和上帝的話語,但他並沒有被「忽視」。  上帝警告了他,全世界都看到了。  上帝是不會被嘲笑的。


@katg6274
10分鐘前
上帝給了教皇時間來懺悔他幾十年來隱瞞戀童癖牧師的行為,幫助政府公司因二氧化碳和其他宣傳和錯誤教義而譴責人類,自稱耶穌,崇拜假瑪麗和聖徒而不是效忠基督,隱瞞聖經的深層含義,囤積教會的財富*不與上帝有需要的孩子分享*總的來說,他誤導了人類,並因他們的無知而將數十億人打入地獄!



@joeweeks7256
57分鐘前
宗派就是分裂,謊言就是讓你跟隨


@elizabethesquilin6357
4分鐘前
❤安息教皇方濟各*



@lizarce272
11分鐘前
為什麼震驚??他病得很重,身體很虛弱,但他們從未告訴我們到底發生了什麼。為他的靈魂祈禱。


@stephenb7902
45分鐘前
Vance 做了什麼,因為他是魔鬼的得力助手


@JosefinaOcampo-f2r
51分鐘前
對我們來說這是悲傷的一天。


@OpeningsOpenings
25分鐘前
我覺得這很重要,不僅因為他在復活節禮拜後去世,還因為他在美國去世,而且發生了這麼多事
這是神聖的信息

1 個回復

@GeoginahMueni
1小時前
很抱歉我們的教皇 raha ya milele umpe ee BWANA na mwanga wa milele umwangazie apumzike Kwa amani amina *

@CraigGrant-sh3in
17分鐘前
當一位 88 歲的老人去世時,您會感到怎樣的震驚?

@rafaelramoscardona3108
55分鐘前
令人震驚的新聞更新----我今天早上醒來。

@marcg4441
30分鐘前
如果人們知道他們把精力奉獻給誰……


@redcharm6173
18分鐘前
我相信沒有人會感到震驚。他已經病了一段時間了。願教皇方濟各安息。 ❤*

@JenniferSmith-oy4gm
6分鐘前
他不是教皇。

@craw1963
13分鐘前
一位88歲老人去世,為何讓人們震驚?讓我把這件事弄清楚。他不是凡人,也不是上帝,所以在生命的某些階段他會死去。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死亡。希望他的靈魂和他所有的進步信仰都能得到寬恕,他不會因為他所信仰的所有不屬於上帝的負面事物而下地獄。只要他懺悔,在上帝眼中就有救贖,我希望他能懺悔他所有的罪孽。


@Audicjdhro1739
10分鐘前
他已經88歲了!有人感到震驚嗎?

@StephenRahrig
8分鐘前
人們。他們之所以感到「震驚」,是因為時機太奇怪了,恰逢復活節后的第二天,尤其是考慮到他的復活節演講。他們並不感到震驚,因為他們認為他還能再活 20 年。


@whenturtlesattack
26分鐘前
他媽的。這是糟糕的時間線

@atedejong5620
14分鐘前
令人震驚。很明顯他的生命已經走到盡頭了。然後在電視廣播中播放他生命最後的日子。這才是恥辱,而不是他去世了!!!

@jamilabagash149
12分鐘前
我不知道 Vancy 是否與他的觸摸有關。


@X862go
19分鐘前
我的意思是,他已經 88 歲了。誰會感到震驚呢?

@magical8013
35分鐘前
人真是奇怪,有人活到 90 歲,有人卻震驚地發現自己已經不在人世了**

@cubiculez
7分鐘前
也許下一次,紅衣主教們可以選出一位不是坐在棺材邊上的教皇……


@scottybeck100
22分鐘前
JV Vance 感到尷尬后對 Pope 發起了攻擊。

@LaptopJusts
49分鐘前
願主耶穌憐憫我們所有人,祈禱,願教皇弗朗西斯受到歡迎
天堂作為一位聖父,他說了很多語言,握了很多手,這一切都
歷年。 @USAtoday


@nicholasforrester8587
22分鐘前
看看這個傢伙,又軟又圓。過上美好的生活。

@TheVGMajor
4分鐘前
感謝上帝,異教徒終於走了。

@DavidVanHelden1
34分鐘前
為什麼要震驚...那老傻瓜已經奄奄一息很久了。


@lynnmikel725
11分鐘前
愛與光明圍繞著教皇和我們大家。

@Tea2-k1l
21分鐘前
狂喜


@ForeverFree-w4t
23分鐘前
88 歲老人去世了,這太令人震驚了

@tyrionLord
12分鐘前
JD Vance 應該參觀一下威斯特伯勒浸信會教堂。更具有他的速度

@Hagduuffjbt
30分鐘前
是的,一個 88 歲病弱男子去世並不令人震驚,但看到一個人前一天看起來還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卻發現他去世了,這令人震驚

@Igotstaknowit
4分鐘前
波普正在康復的路上,這時萬斯前來探望他。


@jamesrunions4553
17分鐘前
為什麼人們對待他就像對待耶穌一樣。他並不聖潔,他不能原諒你。只有父親才能做到這一點。

@markjoslin9912
28分鐘前
他把教堂變成了垃圾桶里的火。他是隱藏的掠食者,併發起了宗教會議的廢話。現在他正在向萬王之王彙報。

@cheesemuffin8129
39分鐘前
他已經老得像泥土了,這怎麼會令人震驚呢?


@postprodbrobot7144
37分鐘前
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教皇?

@K.R.I.P.A.C
36分鐘前
罪人在復活節那天死去。天知道他在做什麼!感謝上帝賜予這樣的禮物,幫助解決烏克蘭戰爭比像這樣的虔誠的人更好!

@Tanya-n8g
35分鐘前
我認為我們的國王在上個復活節給教皇送禮物是件很特別的事。高一的,幹得好。


@marybethfa​​ntozzi2258
11分鐘前
上帝保佑教皇弗朗西斯。願他安息。 *


@MaureenCash-i7o
18分鐘前
******上帝與你同在,我們所有人都祝你一切順利!

@bdflatlander
6分鐘前
為什麼令人震驚?該男子已年滿88歲,身體狀況一直不佳。

這些宗教人士中有些人沒有常識,但是你對相信童話的人有什麼期望呢?


@i1-L22白俄羅斯
38秒前
一位 88 歲的老人長期住院後去世,這真的令人震驚嗎?

@kevinlamitie8210
9分鐘前
他不是一個好人,對我們的孩子沒有好處,也沒有幫助世界變得更安全。誰的政治和道德,並思考我很高興他不是教皇。


@Raider870
14分鐘前
這傢伙和傑弗里·愛潑斯坦不是最好的朋友嗎****。再見,費利西亞****

@StacyBrown-m3h
24分鐘前
請停止獲取評級。  讓他休息一下。

@ComebacKid11
27分鐘前
震驚?一周前他已奄奄一息。人有啥毛病?


@JuanGonzalez-wq9hy
13分鐘前
現在是 DEI 任命有色人種女性教皇的時候了。


@Greenminded1
19分鐘前
我想我們想知道的是,既然教皇的身體狀況良好,能夠舉行復活節禮拜,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他的病情迅速惡化呢?
這與他生命最後幾個小時發生的事情有關嗎?

他是否遇到了一些黑暗訪客,並在他康復期間將他帶走?

誰會想傷害這位偉人呢?

我認為 JD Vance 的來訪與教皇方濟各的突然離世沒有任何關係。

網上有這麼多人暗示復活節星期天的美國之行是事件原因,這很不禮貌。


畢竟他已經 80 多歲了,之前還身體不好。

@richclay4209
10分鐘前
對他的死感到震驚嗎?   這傢伙已經瀕臨死亡好幾個月了。

@seanadderley7531
10分鐘前
讓他活下來的是科學,而不是上帝

@HealingSavage1119
13分鐘前
就我個人而言,我不會讓 JD Vance 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如此接近非常脆弱的教皇弗朗西斯;就像他們倆都戴著面具一樣。象徵性的萬斯進來並吸走了最後一絲希望,這確實是猶大之舉。我希望天主教徒做正確的事並選出另一位進步的教皇。善良的復活為人類帶來的邪惡塗上了油彩。教皇方濟各安息

@AsteroidJesus
39分鐘前
這是我們經歷過的最不信奉基督教的教皇之一。毫無骨氣去捍衛基督的意志。

@josebravo5125
44分鐘前
是的,這並不令人震驚。老人病得很重。

@ShawnaGraham50
10分鐘前
為什麼他們總是挑選那麼老的呢?他們為什麼不選一個更年輕的呢?  人們總是在它們半死不活的時候才採摘它們。

@Wally535
28分鐘前
願他現在安息在我們救世主的懷抱中。

@carli2194
55分鐘前
教皇在復活節安息。現在和他的靈魂對話,他仍然在你身邊


@CC-zc3ri
9分鐘前
上帝保佑您,教皇弗朗西斯!  我們愛你爸爸!


@kahliquehall1995
24分鐘前
可憐的教皇弗朗西斯……被 JDVance 的罪孽玷污,在邪惡的煙霧中死去!!!!

@adambrunt7290
12分鐘前
他已經 88 歲了,而且一直生病。除了這個傢伙還有誰感到震驚哈哈哈

@stephensavage3081
28分鐘前
我認為耶穌叫他回家是為了讓他遠離麻煩。如果教皇說不接受基督作為主和救世主也可以上天堂,那麼他不應該指望自己能長壽!


@Truthisliberty_John146
54分鐘前
令人震驚的是,任何人都相信這個邪惡的教皇去了天堂……根據聖經,天主教傳統的目的在於引導人們遠離聖經中耶穌的真理,走向異端的謊言。導致人們背棄耶穌,走向地獄


@roannetom3240
13分鐘前
聽到教皇弗朗西斯去世的消息我感到非常難過!


@scottboyne8305
21分鐘前
好吧,也許他們現在可以選出一位遠離政治的教皇。  政教分離到底發生了什麼


@MrTexxan8
22分鐘前
沒什麼好震驚的……他已經病了一段時間了。

@CarlosJavierCuesta-zq8tv
8分鐘前
虐待一個被選中的人大約 50 年並不是一件好事.....教皇在復活節后一天去世也不是一件好事....***********❤❤❤❤❤❤❤❤❤❤❤❤❤❤❤❤❤

@HP-dr9sh
27分鐘前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在陽台上看起來就像死了一樣,只是像殭屍一樣做著各種動作。 ****

@douglase.deblase4097
40分鐘前
記住,正是這位黑人教皇剝奪了維加諾的神職

@SUPCarlsbad
11分鐘前
一位老人去世,令人震驚

@AraceliBasilio-se6xx
19分鐘前
為什麼震驚?無論如何,他都不適合。


@Carolyn-d2z
33分鐘前
他已經 88 歲了!


@politicallil7060
44分鐘前
美好的生活可以在瞬間改變*很高興他有機會再次融入人群中,因為這成為了他令人震驚的告別

@shanejoseph1700
39分鐘前
這對我來說一直很陌生,作為新教徒,我們追隨上帝而不是人,但每個宗教都是不同的

@MarkTurner-vs7uc
32分鐘前
他不是一個好教皇,不是一個好人,或者說不是一個好人。

@PeterWirtz-t6m
35分鐘前
看起來有些事情真的很可疑

@RoscoPColtrane17
24分鐘前
也許我們現在可以讓一位天主教徒來掌權


@sheilareza2188
30分鐘前
耶穌:不要稱呼任何人為你的爸爸或主人❤

@vincentbyrd5350
4分鐘前
我是一個天生的基督徒,這與我無關,但願教皇得到平靜。現在要做的就是* 回頭看看故事情節的展開*

叮咚,女巫死了。

@ahmedjawad9298
18分鐘前
他為了發布《上古捲軸:湮沒》而犧牲了自己***

@EverydayWithBobby
20分鐘前
哈哈,他們說這是一個「震驚」,因為他們試圖讓他看起來好像沒有那麼嚴重。這本身就是一種奇怪的方法。

@jimnoyb1209
10分鐘前
我不知道有哪個穆斯林會對我將其作為個人節日感到震驚


@dukkim844
35分鐘前
如果他是神人,他就不應該像普通人一樣死去。


@bt.c.1829
18分鐘前
上帝的時機是完美的。*******


@WillStephensArt
30分鐘前
我要去哪裡付錢才能赦免我的罪?

@mattstickle2725
43分鐘前
教皇在復活節向人群致以雙重問候。愚蠢的人

@Divine_Justice100
17分鐘前
他失去了邪惡的生活和所有的消費能力。

@Bobman450
17分鐘前
根據聖經,我認為耶穌不會認可任何教皇。它們的地位已接近假偶像。褻瀆。


@ChaosGodofTreachery
17分鐘前
我是黑人,而且很窮,我不在乎


@theresasalazar5822
32分鐘前
好的!!也許現在他們會選一個相信聖經的人當教皇,而不是隨心所欲地編造


@ioanpopovici
52分鐘前
我並不高興他死了,但他是近代歷史上最糟糕的教皇……

@douglase.deblase4097
41分鐘前
恢復維加諾的職位,提拔他為紅衣主教,任命他為教皇……我們要維加諾


@vernthomas714
20分鐘前
教皇是人創造的,不是上帝創造的


@Nsamity
39分鐘前
我這麼說並非不尊重,但我一點也不在乎


@dockslide
28分鐘前
誰會在乎這傢伙不是個什麼人物


@kwitseo
25分鐘前
這並不是什麼意外。他這個年紀就患有肺部感染。這意味著他不會逗留太久。


@marystacey4796
23分鐘前
為什麼有這麼多可惡的人?

@guitargangster66
41秒前
並且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東西丟失。

@markolson3855
43分鐘前
他看上去好年輕啊!感謝上帝,這是最後一任教皇。


@Bellthorian
23分鐘前
當教皇將南美帕查媽媽的偶像帶入梵蒂岡時,我知道他百分之百受到了撒旦的影響。

@jackievanburen9301
36分鐘前
一位 88 歲、身體狀況極差的老人去世怎麼會讓人「震驚」呢?太可笑了*

@ernestomartinez3091
51分鐘前
很遺憾。教皇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基督徒。我曾經是一名天主教徒。


@NSBlack_Stallion
32分鐘前
好吧,這個混蛋製造了復活節。我不認為他會這麼做。


@WISER-Thanthau
25分鐘前
我猜「祈禱」沒有起作用。

@ReGa-d5u
36分鐘前
耶穌自己說過不要稱呼任何人為父親,
弗朗西斯和其他人一樣都是罪人,卻被稱為聖父,這個稱號只屬於上帝。

這是褻瀆和異端的頂峰。
人們醒醒吧。


@JMY-z5q
32分鐘前
他不是任何人的聖父!聖經說,不要稱呼任何人為父親,而要稱呼天上的父親!

@jamaruperi5715
57分鐘前
世界並沒有終結。每當發生一些平凡的事情時,你們就試圖說世界末日即將來臨。他和我、你一樣,是另一個會流血的人。沒什麼特別的事情發生

@ProFisher360。
31分鐘前
我曾擔任過格雷戈里主教


@stevevaughn2040
30分鐘前
幾周前因呼吸系統疾病差點喪命的 88 歲老人去世,這讓人們感到震驚?


@kellyaustin7487
17分鐘前
震驚是新的妄想*

@edwardknudsen4806
31分鐘前
震驚?他是一個凡人。


@samcalvinist4986
56分鐘前
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和教皇本篤十六世信仰主耶穌基督,是真正的基督徒,因此得到了救贖。
與此同時,弗朗西斯一生都信仰卡爾·馬克思。
事實是只有信仰主耶穌基督的人才能得到救贖


@rob3rtoantonio1barra
46分鐘前
嗯,他實際上並不是一個聖人,他沒有為人類做任何事,只是說了一些甜蜜的小謊言,他還沒有上天堂,他沒有與窮人分享錢,我會厭倦所有戲劇性的 BS 浪費時間和金錢。


@nathanhammond8077
25分鐘前
允許牧師結婚生子

@jamesdarby7781
43分鐘前
誰在乎。我可以說一些非常糟糕的話,但我保證我會在 YouTube 上為此獲得認可。


@Jam-rq3sj
51分鐘前
他要下地獄了

@williamharrington4975
48分鐘前
他是一個罪人,但希望接受耶穌作為救世主


@maitreyiseraph
14分鐘前
JayDee 殺了他。



@leopluerodong4244
35分鐘前
每次教皇去世,你們都會說這「令人震驚」。這哥們兒老了。


@williamwest9204
12分鐘前
他從行動靈活、身體健康突然變得身體虛弱,而且非常肥胖。我們都預見到了這一點

@RobertTung-wl5ww
26分鐘前
萬斯嚇死他了


@PrepperJ-dg6bc
32分鐘前
馬太福音 23:9 只有一個父親,不是教皇。馬修告誡我們不要稱呼世俗之人為父親,除了我們的親生父親。


@celiasennon1494
57秒前
他不是一位神聖的父親。人們很容易受騙




@mercoid
48分鐘前
聽聽這個新聞。這真是令人震驚!!!


@bolt4694
48分鐘前
教皇並不是一個得救的人。


@A.D.D.O.G.
15分鐘前
副總統毒害了他


@lynned.7253
51分鐘前
我想說的是,他從未真正從住院中完全康復,而且他的身體最終垮掉也並不是一件令人完全震驚的事。


@ericgendell8874
29分鐘前
天哪,他又胖又老又體型走樣,他的死真是令人震驚。


@williamjones6053
40分鐘前
教皇是覺醒派(woke)……毫無損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28 07:5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