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令中共狐疑的國民黨新主席江啟臣的前世今生

作者:change?  於 2020-3-10 10: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博你一笑


江啟臣

江啟臣以68.8%的得票率,打敗郝龍斌當選國民黨主席。

以近七成票數奪下中國國民黨黨魁的江啟臣,3月9日宣誓就職。致詞中未提及中國大陸所認定的「九二共識」,僅強調堅守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制度價值,力求兩岸和平共同福祉。

江啟臣當選國民黨主席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罕見未按慣例致賀電,僅由大陸國台辦表示,盼江啟臣珍惜和維護國共兩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

江啟臣是誰?

今年48歲的江啟臣是國民黨立法委員,是黨內的「青壯派」代表。在參選過程中,他緊抓世代議題,以68.8%的得票率,打敗67歲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被台灣媒體解讀為藍營內的本土派及年輕世代的勝利。

學者出身的江啟臣,從政經歷與國民黨內的資深政治人物相去甚遠。2010年馬英九執政期間,他被延攬擔任台灣行政院新聞局局長,2012年辭職局長后,投入立委選舉勝出,2016年取得連任。

國民黨的支持者以長輩居多。

江啟臣當選主席,為國民黨帶來一股新鮮的氣息,許多中生代的黨員皆盼望這個百年政黨能通過他的帶領,擺脫老舊思維,甚至擄獲台灣年輕人的心,但這條漫長路困難重重。

3月9日出席就職典禮時,江啟臣表示,世代間需要的是「對話」而不是「對抗」,需要的是「合作」而不是「衝突」,他希望自己能促成黨內不同世代的理解與合作。

習近平未發賀電

兩岸關係上,江啟臣則強調,國民黨必須先重新贏得台灣社會的信任,才能有意義地去談如何拉近兩岸共識。

值得注意的是,江啟臣當選黨主席后,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罕見地未循慣例致賀電,僅由國台辦發言人表示,希望江啟臣珍惜和維護國共兩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基礎。

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罕見未按慣例致賀電對此,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兼任講師關仲然向BBC中文分析,北京可能試圖以「不表態」的方式,讓外界各自解讀。

他向BBC中文表示,中國其實不希望國民黨走向年輕化及本土化,因為這違背了「與中國合作」的方向,因此「中國比較希望郝龍斌當選」。

不過,他也不排除北京可能仍在思考未來如何和國民黨合作,以及對台政策將怎麼去調整。

美國學者、台灣大學歷史系訪問學者夏威廉(Bill Sharp)也表示類似看法,他認為北京錯估形勢,以為郝龍斌會勝出。他說:「習近平自以為他最了解台灣,但他根本不了解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想法。」

他並向BBC中文表示,習近平正面對許多棘手難題要解決,像是新冠狀肺炎、香港抗議、美中貿易戰等,因此台灣並非他需要優先處理的議題。

不提「九二共識」

江啟臣就職致詞中,並未提及「九二共識」,僅表示堅守中華民國自由民主的制度價值。過去在競選國民黨主席時,江啟臣曾經表示:「九二共識顯得過時、欠缺彈性,也逐漸流失民眾信任」。

這明顯與國台辦期待的堅持「九二共識」不同。事實上,國民黨在台灣總統選舉中大敗后,黨內就掀起改革聲浪,齊聲呼籲應該調整兩岸論述。


中國官媒《新華社》3月8日發表評論批評國民黨內部拋棄「九二共識」的聲浪。並在一篇名為「寫給重新出發的中國國民黨」的評論中寫道:「以為丟掉『九二共識』就能與民進黨『搶票』,根本就是自欺欺人的政治幻覺,在兩岸政策立場上隨民進黨起舞或『拿香跟拜』,只會讓原有支持者大失所望、大幅流失。」

夏威廉說,國民黨在上次大選中挫敗就已意識到「九二共識」是主因,因此正要擺脫這樣的論述。他說:「隨著台灣意識升高,這樣的論述已經很難得到台灣人的心。」他認為,未來國民黨可能走親美路線。

他並強調,習近平在2019年1月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上的對台灣談話,已經「扼殺」了「九二共識」,因為當時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劃上等號。而無論哪個政黨,都沒有人支持「九二共識」。

江啟臣曾表示將設置駐美辦公室作為重要的目標。針對訪問美國的規劃,他在3月8日受訪時說,因疫情關係,必須等疫情緩和或者結束再來考慮出訪行程,因此日期目前還沒有定案。

江啟臣麻辣問政 蘇內閣回鍋首度過招【02152019即時受訪】


擺脫「親中」路線

國民黨向來以與中國關係良好,能為台灣謀取經濟紅利為政黨主軸,隨著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大勝,「親中」路線明顯不是大部分台灣人民的選擇。

強調要堅守自由民主、力求兩岸和平的江啟臣,接下來一年多的任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除了面臨最近的罷免韓國瑜行動,明年還有該如何帶領國民黨打贏地方選舉,都是考驗。

中國專欄作家蘭斌強3月9日發表評論稱,「是否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是檢驗台灣政黨是否有『台獨』意識的標準。」

對於兩岸論線尚未有明確論述的江啟臣,蘭斌強稱他為「分裂意識濃厚的政客」,並強烈質疑江啟臣扛下主席大任后,國民黨在兩岸問題上能否延續國民黨原來的路線。

不過,國民黨未來的兩岸路線可能和中方期待有些不同。關仲然認為,未來國民黨將會盡量淡化並避免主動提及「九二共識」,但面對未來的選舉,仍必須在兩岸關係上有清楚論述,這將是國民黨的最大困難。

團結國民黨

國民黨現在是台灣最大的在野黨,黨內仍有許多非常有影響力的大人物如吳敦義、王金平等人。關仲然認為,江啟臣能否改變國民黨仍得靠黨內其他資深黨員願不願意給他空間,如果背後仍動作頻頻,「那誰當主席都沒有分別」。

關仲然表示,從投票結果來看,黨員明顯都希望政黨能有所改變。但他說,國民黨能否年輕化,並非關係到年紀而是思維問題,江啟臣接下來選誰擔任黨內的領導階層將至關重要。

台北市國民黨中央黨部前寫著「革新團結」,如今要如何團結是國民黨的最大課題。

另外,美國學者夏威廉也指出,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許多台商或台灣幹部可能選擇回台灣或到東南亞,將使台灣人的主體意識越來越強烈,國民黨在台灣生存會越來越困難。


正在現場直播:行政院長蘇貞昌今(3月10日2020年)赴立法院,進行施政報告總質詢。

江啟臣(1972年3月2日-)是中華民國政治人物,現任中國國民黨主席兼第八至十屆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曾任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局長,生於台中市豐原區,是台中紅派代表人物,過去亦曾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2012年以政務官學者之姿代表中國國民黨投入台中市第八選舉區立法委員選舉后均取得勝利,其得票率亦逐屆成長,2020年甚至成為中國國民黨立法委員當選人中得票率最高者,連任至今;中國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與重要幹部在2020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挫敗后總辭。同年1月25日江宣布辭去中常委黨職並投入黨主席補選,獲得中生代從政黨員支持而擊敗前副主席郝龍斌當選黨主席,成為首位立法委員兼任黨主席的中國國民黨黨員。

服兵役時屬於中華民國陸軍101兩棲偵察營(中華民國海龍蛙兵)退伍。

He earned a master's degre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followed by a doctorate at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both in the United States. He then taught at Soochow University, and worked in multiple positions at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0年被馬英九政府延攬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有「少年胡志強」之稱), 2012年辭職局長代表中國國民黨投入台中市第八選區立委取得勝利, 2016年亦取得勝選。

2017年10月31日,舉行記者會宣布角逐台中市長黨內初選,正式宣布參選。2018年1月,中國國民黨提名協調小組邀集黨籍立委盧秀燕與江啟臣協調台中市長提名事宜。會後轉述表示,黨中央決定採取「台東模式」不舉辦初選,由兩人分別選擇民調公司,加上共同推派第三家民調公司,以民調決定由誰出選。2018年2月2日,江啟臣舉行「大台中市政願意發表會」,前市長鬍志強,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前交通部長葉匡時,前立委楊瓊瓔、時任立委林為洲、顏寬恆、馬文君、許毓仁及數十位藍營議員都到場力挺,表達對他的支持。在發表會中江啟臣提出「台中躍起,大城新生」的市政願景,並提出「U VOICE」六大途徑,分別是UNITED TAICHUNG整合大台中、VIBRANT TAICHUNG活力台中、OPEN TAICHUNG開放台中、INTELLIGENT TAICHUNG 智慧台中、CARING TAICHUNG 關懷台中以及ECO TAICHUNG生態台中。2018年2月9日,國民黨公布台中市長黨內初選民調結果,盧秀燕獲得50.308%支持率出線,與第二名的江啟臣49.692%民調僅相差約0.616%。儘管在誤差範圍內,江啟臣當場承諾輔選,尊重民調結果與提名機制。但許多基層支持者仍有不滿情緒,認為采全民調方式並不能營造藍營團結,何況差距這麼小,在誤差範圍內,且民調在台灣易成操弄工具,這次初選期間,地方就傳言不斷,如傳出江啟臣的岳父借錢給黨中央、民進黨介入國民黨初選並動員支持者灌票等。另外。許多基層支持者認為,民調方式也有缺失,民調是打市內電話訪問,但現在大家都用手機,會在家裡接電話多是老人,這些對年輕支持者較多的江而言,吃虧許多。

2020年繼續代表中國國民黨在立法委員選舉取得原選區勝利,因中國國民黨在總統選舉里大敗(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輸民主進步黨籍現任總統蔡英文265萬票)與立委選舉里持續未過半,江啟臣數日後率先辭去中常委一職,並呼籲中常委一同辭職負責,讓國民黨真正的反省與改革,隔日連任立委的蔣萬安、台北市議員徐弘庭、落選立委黃昭順、彰化縣議長謝典林、落選立委沈智慧、勝選立委楊瓊瓔都陸續跟進請辭中常委。2020年1月25日宣布參與中國國民黨主席補選。2020年3月7日以68.8%的得票率大勝對手郝龍斌,順利當選,成為最年輕的中國國民黨主席。


家族
乾隆年間,原居廣東潮州府潮陽縣貴山都之先祖江敦厚,渡台至現今台中市清水區開墾,子孫散居苗栗縣之苗栗市、頭屋鄉、卓蘭鎮及台中市之新社區、豐原區。遠祖由福建漳州府詔安縣二都下刈(霞葛)入潮陽定居,屬客家族群。

爺爺:江水源(曾任豐原市東陽里里長,年資42年)
叔公:江秋桂(曾任豐原市農會理事長)
岳父:劉盛良(曾任立法委員)
堂叔:江春男(曾任國家安全會議副秘書長)
堂伯公:江漢津(二二八事件受難者)
妻舅:劉哲彰(現任新北市議員)


江春男(1944年4月24日-),台中市豐原區人,台灣記者、作家、政治評論人,筆名司馬文武。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及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在東海大學讀書時,受到郭榮趙老師影響,立志學好國文和英文,而打下堅實的漢語及英語基礎。在宋楚瑜擔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時期,一些外國記者來台灣,採訪過政府機構后,常找司馬文武了解情況,他被人戲稱「地下新聞局長」。透過與西方新聞記者的接觸與互動,司馬文武逐漸意識到新聞專業主義的重要性。

司馬文武是黨外運動的先驅。1986年民進黨成立;1987年台灣解嚴;1988年解除報禁;一系列大事件的發生,讓他覺得大功告成,可以安居樂業。

媒體經歷
早年曾擔任《中國時報》政治和外交記者。1979年因為受命做美國要與中華民國斷交的深入報道,及與黨外運動人士走得太近的關係,被迫離開《中國時報》。

1979年與康寧祥合作創辦黨外刊物《八十年代》,並曾任創刊總編輯、發行人。

1987年與王健壯、南方朔(王杏慶)、周天瑞等人共同創辦《新新聞》,歷任該刊總編輯、社長、發行人、董事長等職。曾任《台灣日報》發行人。

1989年6月,與康寧祥創辦《首都早報》,集合了60多個小股東,以為這樣可以獨立辦報、不被財團和政客控制,後來才知道報紙出問題時沒有人願意負責。1990年8月,《首都早報》因為資金和經營問題停刊。

1999年,被《自由時報》老闆林榮三找來擔任台灣第一份英文報紙《台北時報》(Taipei Times)創報發行人兼總編輯。

在擔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期間,辭去所有媒體職務,短暫離開媒體業。公職生涯結束后,又重回媒體業,出任《台灣蘋果日報》顧問,固定撰寫〈司馬觀點〉專欄,並以該專欄獲得第32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

政治經歷
1997年10月5日,時任《新新聞》董事長的江春男承認:
不可諱言的,民進黨的庸俗化與墮落化日益嚴重,它與國民黨的界限日益模糊。民進黨籍立委助理涉及不法弊端,民進黨元老所主持的民視電視台爆發以秘密錄音帶逼迫新聞部主管走路的醜聞,凡此事例均可讓國民黨產生「德不孤,必有鄰」的快感。在「誰比誰爛」這場政黨競爭中,民進黨雖向上仰攻,但已有逐漸看齊的趨勢。傳統支持民主運動的人士莫不大感失望。

2000年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稿及2004年連任的總統就職演說稿,都請江春男撰稿。(李登輝1996年首任直接民選總統就職演說撰稿人是杜正勝;馬英九2008年台灣第2次政黨輪替的總統就職演說撰稿人是蘇起和高朗。)

2000年10月6日,張俊雄第1次組閣,行政院秘書長由原任國安會副秘書長邱義仁轉任,總統府發表由江春男接任國安會副秘書長,江春男辭去所有媒體職務。江春男歷經庄銘耀、丁渝洲、邱義仁、康寧祥4位5任(邱義仁在康寧祥卸職后又回任)國安會秘書長。

2003年間,媒體曾報導江春男將由國安會副秘書長轉任台灣政府駐以色列代表,最後他續任國安會副秘書長。

2004年6月16日,《中國時報》曾報導江春男被內定為台灣駐加拿大代表,但在他在卸任國安會副秘書長后回到報界。

2005年10月3日,江春男在〈司馬觀點〉批評,陳水扁政府最令人難以相信的是把裙帶關係和政治酬庸帶到高峰,「下台的縣市長,落選的立委,或黨內初選失敗的候選人,不是出任副首長,就是國營事業負責人。這種情況在國民黨時代也有,當時是懷著一種抱歉的心情;現在卻已形成風氣,人人視為當然,連反對黨也懶得批評了。」

2007年4月26日至2008年1月15日,江春男與卜大中在《香港蘋果日報》連載專欄〈台灣風景線〉;2008年1月23日至2012年11月21日,〈台灣風景線〉由卜大中單獨執筆。

2012年7月19日,江春男在〈司馬觀點〉批評,民進黨的社會形象與道德標準每況愈下,這是危險的警訊:以前的民進黨,黨紀很嚴,「曾有人牽涉到關說疑雲,只看到人影,沒有講話聲音,就立刻被開除」;現在的民進黨,步步妥協,「被起訴未判刑不算,還在上訴的不算,發回更審的不算;簡單講,沒坐牢都不算,尺度不斷放寬,向國民黨看齊」;早期的民進黨選在新北市新店區燕子湖的楓橋飯店,召開全國黨員代表大會;現在的民進黨則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召開全代會,黨代表住在五星級的台北君悅大飯店以方便中央黨職選舉綁樁,「這是什麼反對黨,不是腐敗是什麼」。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 21: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