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淺論消除文化差異在詩詞翻譯中的重要性

作者:劉小曼  於 2016-2-21 00: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詩詞翻譯|通用分類:詩詞書畫|已有15評論

淺論消除文化差異在詩詞翻譯中的重要性



我認為在翻譯詩詞的過程中,如果譯者不消除文化差異,翻譯出來的作品就不地道,不能讓讀者看得明白,更勿論欣賞詩詞文學的美了。

要消除文化差異,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是指人們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思維方式,知識,語言,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文化上的差異會導致人們對同一句話,同一樣事物的不同理解和解釋。譬如,你吃了嗎?這是中國人常用的問候語, 如果直譯成,「Have you eaten yet? "  就會讓聽者莫名其妙,對方以為你會要請他吃飯。我開車去超市買些東西,不能翻譯成 "I' ll open car to the superstore to buy something."  要翻譯成,「I'll drive to the superstore to buy something." 「I'll drive to the superstore to pick up something."   I drive=我開車, Pick up=買。但英語句子的敘述里卻沒有這個字。Pick up something在這裡解讀為買,不能理解為去拿東西,在中文裡,去超市拿人東西就是偷東西的意思。  再譬如, I'll  bring/take my car to the dealer to fix the broken window.  我要把車送到車行去修爛掉的車窗。 Bring/take--不能翻譯成」 ----我要把車帶到車行去修爛掉的車窗, 不是地道的中文。 因為車不是小狗,我們不能帶它去,所以翻譯時我們用這個字去替代。翻譯這些一般常用語的時候要知道這些英語文化習慣,不能直接把中文思維生搬硬套過去,詩詞翻譯亦然。  

中國有著浩如煙海的經典古詩詞,如何有效地把優美的古典詩詞翻譯成英詩,讓英語讀者了解中國古典文學藝術,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 這個工作需要譯者熟識基本的兩國文化背景和熟練掌握兩種語言。從大方向來看,把唐詩宋詞翻譯成為英語詩的時候, 可以考慮用拜倫式的敘事詩風格來翻譯。  因為詩詞是韻律感強的文體,詩詞的語言是優美的,含蓄的,而且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拜倫式的敘事詩的特點是押韻,講求音節對稱,(追求浪漫主義自由的拜倫,他的詩有些地方音節要求也會比較鬆散)。他的名詩The Vision of Judgement里的句型都是韻律體:
http://www.poemhunter.com/poem/the-vision-of-judgment-2/



I
Saint Peter sat by the celestial gate:
   His keys were rusty, and the lock was dull,
So little trouble had been given of late;
   Not that the place by any means was full,
But since the Gallic era "eighty-eight" [5]
   The Devils had ta'en a longer, stronger pull,
And "a pull altogether," as they say
At sea — which drew most souls another way.
押韻格式是ABABABCC  
再譬如:Don Juan里的句型:http://www.poetryfoundation.org/poem/173084

40

       The languages, especially the dead,
      The sciences, and most of all the abstruse,
    The arts, at least all such as could be said
      To be the most remote from common use,
    In all these he was much and deeply read:
      But not a page of anything that's loose,
    Or hints continuation of the species,
    Was ever suffered, lest he should grow vicious.

押韻格式是ABABABCC

把中文詩詞翻譯成英語的時候我們可以考慮用拜倫的風格,也可以採用英雄雙行體的格式,譬如羅伯特佛洛斯特的Nothing Gold Can Stay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Her early leaf's a flower;
But only so an hour.

Then leaf subsides to leaf.
So Eden sank to grief,

So dawn goes down to day.
Nothing gold can stay.


中國的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長篇敘事詩等都可以考慮用拜倫和英雄雙行體來翻譯。 無論是翻譯成什麼韻律風格, 我認為歸化譯法是首先要考慮採用的譯法,也可看情況採取直譯--譬如,中國一些偉人的話語,譬如孔夫子和毛澤東,西方世界都很熟識了,但一些西方人不熟識的東西,如果直譯就要作很多註解,西方讀者讀起來會失去耐性,感覺枯燥,如同嚼蠟, 甚至生氣, 一生氣順手就扔了那書,試想想,哪一個翻譯家喜歡看到自己的翻譯被扔到一邊的?  簡單地說歸化翻譯就是意譯。 因為詩詞是含蓄的,而且有高度的概括能力。詩人把景物和情感都濃縮在區區幾十個方塊字里。翻譯成英語的時候,我們要把濃縮的精華句揉碎掰開,展現給英語讀者。 首先我們要 理解透作者詩詞里表達的意思,再用地道的英詩格式去轉換成地道的英語詩。歸化和異化翻譯相輔相成。

翻譯過程就是解決文化差異的問題。在翻譯的過程中譯者要消除文化差異帶來的困擾,譯者要站在英語讀者的角度來讀自己的譯作,這樣才能體會英語讀者的感受。 逐字的直譯是不能把原詩信息轉換出去的。英語和漢語,在語言學中最重要的一個區別就是意合與形合的對比---著名翻譯理論家奈達(E.Nida)在其著作《譯意》(Translating Meaning)一書中所提出的。 漢語是以意合為主的語言,舉個例子,譬如李清照的【烏江】詩:

生當作人傑,
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

句與句之間沒有連接詞,但不妨礙它做信息的表達。
英語是形合為主的語言,邏輯性強。 讀羅伯特佛洛斯特的Nothing Gold Can Stay的頭兩句即可見一斑:
Nature's first green is gold,
Her hardest hue to hold.

第一句的Nature ' s first green 邏輯聯繫是第二句的Her hardest hue


中國人一看便明白項羽與江東的關係。項羽是秦末農民起義軍的領袖,在楚漢之爭中落敗至烏江邊,想到自己帶領的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西上,最終落得無一人還。 覺得自己愧對江東父老,沒有面目再相見,遂自刎。 要翻譯這首名詩,譯者必須要了解詩人的創作背景和心情。這是一首雄渾宏闊的詠史詩,也是一首膾炙人口的言志詩。
此詩另有題作夏日絕句,李清照南渡之後,建炎三年(1129)年趙明誠罷守江寧,李清照與丈夫具舟去蕪湖。沿江而上時經過和縣烏江(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處)。該詩可能作於此時。李清照在這首詩中,不以成敗論英雄,對楚霸漢之爭中最後以失敗而結束了自己生涯的楚霸王項羽,表示了欽佩和推崇。這首五絕,通過歌頌一位失敗了的英雄——項羽,表現了詩人崇尚氣節的精神風貌。對南宋統治者的苟且偷安,也是一個有力的諷刺。

在翻譯的時候,譯者在理解整首詩的背景和表達的意思后,就得用英語讀者能看得懂的英語去翻譯---歸化翻譯。 我們先來看為何逐字翻譯的不可行性:

機器的翻譯:

As a VIP,
Death for Ghost male.
Since SI Xiang Yu,
Refuse to jiangdong.

機器不懂人的感情,也就只能刻板地做字面翻譯了,不知所云。所以機器翻譯是不可取的。
我們來看李清照的【烏江】的各種翻譯文本:

 



首先,XXX的翻譯:


。。。。。。(為避免紛爭,暫時省略譯者和譯文)


Be a hero...祈使句,讓人去做英雄。 這個理解是錯誤的。這幾行英語連起來讓人莫名奇妙。 四句話之間毫無關係,就是勉強湊合一起。勉強湊合的,如果是夫妻,沒有幸福,如果是文字,讀者讀著沒有感覺快樂。

以下幾個版本:

李清照是南宋文學家,其《烏江》又稱《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據說至今為止,學界對《烏江》的翻譯有七種,以下引號部分來自網路:
「王守義先生的翻譯:

when you are living,
be heroic
even dead
stand tall among ghosts
I remember
how general Xiang Yu
killed himself
rather than come back a failure.

再看看王知還先生的翻譯:
Living, he towered above men;
Dead, he's hero of the ghosts.
I've oft pondered o'er Xiang Yu, when
Having lost his hometown-enrolled host,
He'd rather die of self-slit throat,
Than crossing th'River in a boat.
楊紀鶴先生的翻譯:
Be an outstanding man if you've a breath,
Be a heroical ghost after your death.
Up till now Xiang Yu is still remembered,
Because he rather died than surrendered.
胡品清先生的翻譯:
Living, one should be an outstanding man,
Dead, one should be an outstanding ghost.
Even today, I forget not Hsiang Yu,
Who refused to go the east side of the river.

王澗中先生的翻譯:
Alive we should try to stand out from the throng,
And prove ourselves heros of ghosts when no more.
Xiang Yu the warrior is remembered all along,
For he refused to retreat to the river's east shore.
許淵沖先生的翻譯:
Be man of men when you are alive,
And soul of souls when you were dead.
Think of Xiang Yu who'd not survive
His men whose blood for him shed.

卓振英先生的翻譯:
Be a man of men with mettle while alive,
And a soul of souls even doom'd to die!
Xiang Yu, who would rather perish than survive
By crossing th'river, is held in esteem high. 」


翻譯中要消除文化差異,一定要熟識兩個文化的背景,思維方式,語言,價值觀,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文化背景方面,譬如當譯者讀到【長恨歌】關於唐玄宗和楊貴妃被群臣反對的愛情故事時候就應該想到亨利八世休妻而另娶新皇后而與當時的羅馬教皇反目的故事。而語言的細節上,具體事情做具體的思考。

我以【長恨歌 】為例分析語言差異造成的譯文不能達意的情況。【長恨歌】是白居易長篇敘事名詩,是一個關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故事。 全詩主題圍繞一個字張開敘述。 這是一首值得翻譯和介紹給西方讀者的詩。目前我只讀了XXX, XXX的翻譯版本。

......(為避免紛爭,我把這部分的人名和作品先抹掉。)

結語:消除文化差異--消除思維,語言,觀念上的差異在詩詞翻譯中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英語讀者能讀得懂譯文。要消除文化差異,譯者必須熟練掌握兩國的文化和語言才能在兩種語言轉換過程中遊刃有餘,翻譯的最終目的是讓目標語讀者讀能看得懂,能體會到原作品詩人的感情,欣賞原詩充分表現出的文學藝術美。

Refernce:
1
http://www.foreign.nkfust.edu.tw ... img/919/J02_05B.pdf
2
http://www.***/content/14/0819/19/17132703_403149129.shtml
3)中國古典詩詞入門淺談 http://www.shiciku.cn/changshi/83.html
4) 方壺齋(美國於嵐教授)喬姆斯基深層結構與翻譯https://www.academia.edu/1853076 ... ure_and_Translation
5
http://wenku.baidu.com/view/d69547d876eeaeaad1f33076.html
6
http://baike.baidu.com/view/1337686.htm

 

作者:劉小曼  Dec.1, 2015

多謝不吝賜教! 多謝關注我的【英詩精選漢譯100首】自序:https://big5.backchina.com/blog/358517/article-242650.html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5 個評論)

回復 sousuo 2016-2-21 01:09
翻詩其實是重寫,你首先得拿英文可以寫詩才行。

能翻詩,要求兩邊都是詩人。

如木旦。
回復 劉小曼 2016-2-21 01:20
sousuo: 翻詩其實是重寫,你首先得拿英文可以寫詩才行。

能翻詩,要求兩邊都是詩人。

如木旦。
謝謝你sou suo! 「穆旦(1918年-1977年),原名查良錚,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海寧,與金庸(原名查良鏞)同一家族。中國著名詩人和翻譯家,亦是九葉詩派成員之一。」

我最近學習過查先生的一些翻譯作品。
回復 sousuo 2016-2-21 02:18
劉小曼: 謝謝你sou suo! 「穆旦(1918年-1977年),原名查良錚,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海寧,與金庸(原名查良鏞)同一家族。中國著名詩人和翻譯家,亦是九葉詩派成員
他的兒子和我同學。
回復 人間的盒子 2016-2-21 02:34
這淺論的,咱只有佩服的份。
回復 越湖 2016-2-21 03:38
多讀。
回復 劉小曼 2016-2-21 07:24
sousuo: 他的兒子和我同學。
幸會Sousuo先生!

查先生是著名詩人和翻譯家,他翻譯了拜倫的煌煌巨著【唐璜】,很不簡單。
穆旦詩選:http://www.shigeku.org/xlib/xd/zgsg/mudan.htm#20
回復 劉小曼 2016-2-21 07:25
人間的盒子: 這淺論的,咱只有佩服的份。
多謝人間的盒子的鼓勵!
回復 劉小曼 2016-2-21 07:26
越湖: 多讀。問好越湖!
回復 風天 2016-2-21 09:32
耶,過江東啦。
回復 劉小曼 2016-2-21 10:03
風天: 耶,過江東啦。
    問好天風!是的,剛剛過了江,稍後回來。
回復 sousuo 2016-2-21 10:56
劉小曼: 幸會Sousuo先生!

查先生是著名詩人和翻譯家,他翻譯了拜倫的煌煌巨著【唐璜】,很不簡單。
穆旦詩選:http://www.shigeku.org/xlib/xd/zgsg/mudan.htm#20
他從52年就開始挨整,一直在圖書館。後來剛有可能平反就過世了。
回復 劉小曼 2016-2-21 11:21
sousuo: 他從52年就開始挨整,一直在圖書館。後來剛有可能平反就過世了。
太不幸了,我同情查先生的遭遇。
回復 風天 2016-2-21 14:45
劉小曼:      問好天風!是的,剛剛過了江,稍後回來。
過了江,
就是猛龍啦。
回復 劉小曼 2016-2-22 02:29
風天: 過了江,
就是猛龍啦。
   哈哈風天,在你們各位大拿面前我是小泥鰍。潛水去也。
回復 風天 2016-2-22 10:13
劉小曼:    哈哈風天,在你們各位大拿面前我是小泥鰍。潛水去也。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17: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