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 第七章 永生書 12-18節
12、三千年前,人類還未完全知道人體的奇妙結構,對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結構一無所知,但當時一個聖經執筆者卻寫道:「我還是胚胎的時候,你的眼睛就看見我了。」(詩篇139:14) 他所指的是誰呢?「能力充沛」、產生宇宙萬物的是誰呢?
13、我們的三種生活:①、物質、肉體、衣食住行;②、意識、思維、社會活動;③、靈魂、心靈、宗教。
14、只有解決我們最大的痛苦(自我死亡)才能得到最大的快樂。若死無續存,我們活著就毫無意義,自己的一生被死亡所終止實在是一件徒呼奈何的事。
15、受損傷的骨骼、組織、器官能自行癒合,身體新陳代謝,生生不息。在我們一生中,體內的生化結構更新過不知凡幾。當我們得著屬靈的身體,取代屬塵土的身體時,神奇的自我更新過程就會延續到永遠,「死亡歸於無有」了,這就是永生。
16、我們被創造、活在世上的目的:信神,讚美神,榮耀神,保持與神交通,獲得永恆的心靈快樂,永遠以神為樂,永遠與神同在。
17、受造的眾生受制於徒勞的景況,不是出於自願,而是由於上帝讓眾生受制於這種景況。不過,眾生仍然有希望,就是受造的眾生都獲得釋放,不再受腐敗所奴役,反而得享上帝兒女榮耀的自由。
18、我們所知的生命一方面深受物理學定律的形式所影響,同時也深深有賴於某些看來出於偶然的巧合,由自然界為各種不同的粒子質量,力量強度等制定實際的數值。一言以蔽之,假如由我們來扮演上帝,只要隨意旋弄一套把手就為各種量,定出它們的值來,我們就會發現,幾乎每個把手的定位都會使宇宙淪為一個不宜居住的地方。有些事例表明,看來不同的把手必須調校到百分之百準確的位置才行,否則生物就無法在宇宙中生存。事實上,即使目前的情況有些微變動,人類也許無法察覺,但這些變動也可以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