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蘆笛 略談中美衝突的實質與前景(二)

作者:light12  於 2019-5-15 01:3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蘆笛 略談中美衝突的實質與前景(二)   時間: 14 5 2019 13:31
作者:蘆笛 在 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四、西方左右派聯手玩壞了資本主義 


過去幾十年內,世界上一直在發生「財富東流,難民西流」,而就是這背時現象造成了西方世界深重的政治經濟危機。 

2008年初,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促使我注意到了全球化的弊病。當時我寫了《中美的好日子過到頭了》,《全球化利弊面面觀》等文章,提醒大家注意全球化導致西方經濟脫實向虛,加重了貧富兩極分化。此後我更注意到全球化對西方世界多方面的破壞,多次撰文指出這問題。在2012年1月間寫的《21世紀中國的撅起與歐米的沒落》中,我作了總結,指出: 

「在全球化造成的世界性利潤分割中,中國一方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受惠者,……要駁倒我,需要的是、而且僅僅是證明世界財富不曾發生從西向東的流動。可任何一個長了眼的人都能看見,在過去三十年中,中國的GDP年平均增長率是兩位數,而發達國家基本原地不動。這難道不說明,人類在此期間內創造出來的財富,基本落在了中國和其他后發國家(所謂金磚四國)中?…… 

財富分配不均,其實只是全球化給西方的次要打擊。全球化對西方最嚴重的損害,還是使得它發生了社會經濟結構的惡性改變。東西方腦體力分工的結果,是西方扔掉了製造業,代之以金融『產業』、高科技與第三產業等『無煙工業』。但前兩者都不是勞力密集型產業,不能提供大量就業機會,而第三產業則全靠東方來的廉價消費品支撐。這完全是一種無比脆弱的病態經濟構型。所謂金融『產業』,說白了就是在全球範圍內炒錢,其風險被放大到了全球規模,一旦投機失誤,立即累及全世界,使得復甦分外艱難。 

更嚴重的是,製造業的喪失,使得第三產業成了最主要的就業方式,從而使得整個經濟養成了對進口廉價消費品的依賴,一旦金融危機使得西方失去購買力,隨之而來的就是難以消除的失業問題。這與經典的經濟危機造成的失業不一樣。在經典的經濟危機中,失業主要是實體經濟蕭條造成的,當實體經濟進入復甦期后,失業也就不復存在了。然而如今西方業已大量喪失製造業,失業主要是第三產業蕭條造成的。要第三產業復甦,唯一的希望是恢復原有的購買力,但錢從哪兒來?只能靠金融『產業』與高科技去掙,可前者是靠錢生錢,如今沒錢了,還怎麼去炒啊?高科技當然能生錢,可那錢在世界範圍內作了分割之後,剩下來的也落不到消費大眾手上,大眾沒有消費能力,第三產業的復甦還有什麼指望? 

因此,全球化給西方造成的致命打擊,是使它喪失了實業,使得許多西方國家成了『夏洛克之邦』(關於夏洛克的來歷,請參看莎士比亞的反猶劇本《威尼斯商人》),變成了泥足巨人,其最嚴重的惡果,是打斷了西方社會的脊樑——中產階級。」 

在2012年9月間寫的《抗日經濟學與財富東流》(http://club./dispbbs.asp?id=8650519&boardid=1&read=1)中,我再次大聲疾呼: 

「改革開發三十多年,財富一直在發生從西向東的大規模流動。西方的資本與技術大量湧向東方,致使中國的GDP連續三十年以兩位數增長,而西方卻停滯不前,這說明西方的資本與技術主要只在東方增值。財富在國際上發生的這種『一江春水向東流』,肥了東方,瘦了西方,迅速縮小了東西方的生活水平差距。在發生了這種史無前例的財富轉移后,郎咸平、宋鴻兵等人還要鼓吹『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宣稱萬惡美帝對中國發動了居心險惡的『貨幣戰爭』,靠的完全是臉皮的厚度趨近於頭半徑。」 

先知先覺總是寂寞的,這些文字貼出后,備受積極分子們的質疑。《撅起》文貼出后,沙彌網友還代18世紀的非洲酋長寫了篇宣言,宣稱非洲崛起與美國衰弱,以反諷方式凸顯其可笑。 

可惜後來不知怎的,這位同志又成了川粉了。可我上面那些話,不就是川普上台前後一直在吵鬧的事嗎?他不就是被全球化的受害群體選上去的嗎?而且,川普只是說美國給了中國多少多少錢,卻只敢賴在前任政府頭上,沒敢說明那錢是大資本家們及其右派代表送出去的。當然,他心裡也明白,向中國增收關稅,目的就是想促進實業迴流。

其實這不過是一廂情願。實業根本不會迴流美國。這原因再簡單不過:先不談勞動力的高成本,光是技術問題就是過不了的坎。武功荒廢已久,再撿起來就難了。美國早就喪失了工程師和技工隊伍,需要起碼20年的時間,才能重新培養出來。即使政府有心,也招不到足夠學生去學工。不信您在本地了解一下,有多少學生對工科感興趣,有幾個大一學生會解一元二次方程。 

所以,川普能做到的,充其量也就是把實業逼到東南亞國家去。然而這些國家擁有的技術隊伍與基礎設施,與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檔次。中國的教育雖然弊端重重,出不了天才,但其普及程度只有南韓與越南可比。合格技術人員的絕對數量舉世無雙,難以代替。基礎設施之優越就更不用說了。 

就算把外資企業全逼到南亞東南亞去了,那還不是財富東流?並不是迴流到西方世界。只要全球化不逆轉,則西方世界的財富外流趨勢就絕不會被逆轉,不流到最終徹底脫陽倒地決不罷休。這是資本家的貪婪本性決定的,不管哪個強勢總統上去,都無法力挽狂瀾,逆轉全球化。套黨的話來說,這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歷史潮流不可阻擋不可阻擋。 


財富東流是右派乾的好事,難民西流則是左派的功勞。出於人道主義以及黨派政治考慮,左派政客對穆斯林難民慷慨張開了懷抱。從人道主義的觀點來看,這種作法無可厚非。但實際上造成的危害卻是難以估量的。 

關鍵在於,穆斯林移民絕無可能認同西方價值體系,整合到主流社會中,只會形成針插不進、水潑不入的穆斯林社區,關起門來發動轟轟烈烈的「子宮戰爭」,使得人口比例在普遍喪失了生育熱情的西方迅猛上升,給西方世界造成了「異化」威脅。 

萬維網上有篇文章(http://news.***/world/2017/02/03/1781810.html),值得全文引用: 

「當穆斯林人口在一個國家少於2%時,他們是愛好和平的少數民族,不對其它民族構成威脅。這樣的國家為:美國 0.6%、澳大利亞 1.5%、加拿大 1.9%、義大利1.5%。 

當穆斯林人口在2-5%時,他們開始爭取政府授權他們在穆斯林聚居區行使伊斯蘭法,從監獄和街頭吸收新成員,穆斯林聚居區會發生小騷亂。這樣的國家為:丹麥 2%、德國 3.7%、英國 2.7%、西班牙 4%、泰國 4.6%、神州 3%。 

當穆斯林人口到5-10%時,穆斯林聚居區會發生大騷亂,他們會推動對清真食品引進,確保清真食品從業人員由穆斯林擔任;對連鎖超市施加壓力,在貨架上標註清真特性,威脅不願遵守的人群。這樣的國家為:法國 8%、菲律賓 5%、瑞典 5%、瑞士 4.3%、荷蘭 5.5%。 


當穆斯林人口接近10-20%時,會發生全國性騷亂,穆斯林提出一系列要求,如在聚居點大造清真寺、給予超國民超法律的待遇、強制非穆斯林遵守穆斯林習俗,把「表達對伊斯蘭不滿」定為非法。這樣的國家為:印度13.4%、以色列 16%、俄羅斯 15%。 

當穆斯林人口在20-60%時,聖戰武裝零星屠殺異教徒,焚燒基督教堂和猶太教堂;其它民族要麼因怕被殺而改信伊斯蘭,要麼被穆斯林殺掉;國家會經歷大屠殺和持續不斷的恐怖襲擊。這樣的國家為:衣索比亞 32.8%、波斯尼亞 40%、查德 53.1%、黎巴嫩 59.7%。 

當穆斯林人口到60--80%時,就要以伊斯蘭教法取代世俗法律,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權,以國家名義迫害所有其它異教徒,迫害血洗基督教徒,以伊斯蘭教法為武器對異教徒加稅。這樣的國家為:阿爾巴尼亞 70%、馬來西亞 60.4%、卡達77.5%、蘇丹70%。 

當穆斯林人口到80%--99%時,國家每天都在恐嚇、暴力和聖戰之中,進行種族清洗和屠殺,由國家驅逐異教徒。這樣的國家為:孟加拉國83%、埃及90%、印尼 86.1%、伊朗98%、伊拉克 97%、巴基斯坦 97%、巴勒斯坦 99%、敘利亞90%、土耳其99.8%、阿聯酋 96%。 

當穆斯林人口為100%時,伊斯蘭人民迎來了「伊斯蘭和平之家」。按理說這時應該是和平的,因為大家都是穆斯林,和諧共處不再內鬥,而事實上完全不是如此,和平並沒有實現,因為100%純伊斯蘭國家不同派別的穆斯林團體會相互攻擊、爭當國內伊斯蘭教法領導者,以各種各樣的理由消滅另一穆斯林派別。這樣的國家為:阿富汗 100%、索馬利亞 100%、葉門100%。」 

老蘆沒做過專門研究,不知道這作者是否危言聳聽。我能說的只是我親眼目睹的瑞典的教訓。 

在《再訪瑞典》一文中,我指出,在全民充分就業的前提得到滿足時,民主社會主義是可行的。在上世紀70年代前,瑞典就是這種人間天堂。不幸的是,從70年代開始,全球化使得瑞典失去了實業,失業人口劇增,動搖了民主社會主義的存在前提。它接納的外國移民又拒絕與主流社會同化,因而始終是低收入的不滿群體,成了騷亂的主力軍。在我眼中,瑞典就是典型的「財富東流、難民西流」的受害者。 

在不同程度上,歐美國家都有相當大的社會主義因素,都面臨著紅旗與綠旗左右夾攻的困境。 

(未完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5:2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