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河邊 是是非非(12)公平、平等、正義 (13) 為什麼說川普違背了保守主義原則

作者:light12  於 2016-10-2 02: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2評論

是是非非(13) 為什麼說川普違背了保守主義原則?     時間: 30 9 2016 13:40
作者:河邊  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是是非非(13) 為什麼說川普違背了保守主義原則?
 

大概是去年六月,我的朋友來訪,那時川普剛開始出頭,我對朋友說,川普有戲。朋友是一對白人夫婦,都是保守派,對我的說法不以為然,說川先生是在做廣告。後來的變化比我想的更戲劇化,我的朋友也開始支持川普,后又轉到放棄川普。道理何在,因為說到底,川普的理念完全違背了保守主義原則。
 

什麼是保守主義原則?簡單說,就是自由權利與堅持法治。自由主義(liberal)原則強調民主與正義---就是我前面介紹過的那個正義。兩者合起來才是美國的傳統價值。我更傾向於保守主義,但是支持社會進步,而一旦發現法治受到威脅時,我就變得保守起來。共和黨人雖然算是保守派,但是遇見尼克松這樣的總統也是同聲喊打,遇見麥卡錫這樣的參議員也是要堅決拋棄的,儘管他們都是共和黨。川普剛出來時,首先提出的是非法移民,這是讓我覺得川普有戲的原因,因為這是一個愈來愈嚴重的問題,在我看來已經開始損害到堅守法治的程度了。
 

川普後來又是如何違背了自由權利如堅守法治的原則的?
 

一、國際事務
 

首先引起我關心的是川普在堅持美國利益至上的口號下,提出不管亞洲、歐洲的事務,人家不出錢我就走人,如果人家要搞原子彈就讓他們去搞。美國堅持介入國際事務是二戰得出的教訓,知道了法治不僅國內需要,國際上也需要,否則戰爭就是解決分歧的手段。美國戰後主導的聯合國,以大國為骨幹,就是希望由此建立一個「世界政府」,從此開始建立世界法治。儘管有意識形態的爭執,不能不說二戰後世界70年沒有世界大戰是現代化出現以來從來沒有的,這70年世界的發展累積的財富加起來超過之前人類歷史的總和。
 

美國在這70年裡付出最大,但美國的繁榮在這70年裡也是從為有過的。更重要的是,沒有美國的積極參與世界事務,如今我們恐怕都還生活在共產集權之下。
 

但是,世界的法治也就意味著世界秩序的建立也必須堅持「政教分離」,宗教信仰不能介入美國的國際政策。應當說美國這方面做的一直比較成功,但美國的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的文化輸出對於轉型國家的人們來說,的確威脅到他們的傳統價值,是現代與傳統的衝突。當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衝突為主要問題時,由於兩派都利用傳統國家搞冷戰,這個問題被掩蓋了,一旦社會主義陣營垮台了,問題就顯現出來。因為共產主義國家壓迫信仰自由---主要是基督教信仰的自由,所以很多的美國人將冷戰的勝利也看作是基督教信仰的勝利。911發生,布希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堅持攻打伊拉克的決定,根據現有的證據,他的決定不能排除受到他的信仰的影響,結果是災難性的。加上處置不當,尤其是打垮薩達姆以後不是改編伊拉克軍隊而是徹底解散伊拉克軍隊,希望重造伊拉克,結果引起對於西方理念的反彈,把大批伊拉克武裝分子推入了極端分子陣營,成就了ISIS,發展到今天的局面。
 

奧巴馬的相對收縮政策我以為是有道理的,它至少暫時挽救了美國,使美國不至於陷入更多的地區衝突。但這不等於美國就要從此抽身世界之外,新興的大國如中國所秉持的世界秩序觀念都還不明,對於世界秩序的維持現在看到的是增加了東南亞的動蕩,美國如何做好世界警察,的確是個難題。但美國如果聽任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核武器,那是人類的災難。試想如果極端恐怖分子得到核武器的話世界會發生什麼吧。而要當好世界警察,不和其他大國合作又是不可能的,川普所說的一切以美國利益第一,談不來我就走人,那是一廂情願。在如今世界經濟聯繫如此緊密的條件下,世界沒了秩序,全人類都受難,美國不能置身其外。
 

所以川普的想法顯示了他對於世界政治知道的太少,想把搞商業的一套用到世界政治中去,那是行不通的。而川普所表現出的性格特徵又使得他會率性而為的可能性極大增高,所以在美國現有的法治制度下,川普當三軍統帥是不合適的,有著難以預料的風險。
 

二、國內事務
 

美國的國內事務的焦點就是經濟問題。對於酷愛自由的美國人民來說,經濟早已等同為自由,不管主觀意識里是否認識到這點。過去近30年的全球化,總體而言是資本主義的勝利,世界上從未有過如此多的人口獲得了如此大的自由。只要看看中國、印度等國家就可以得到結論。而與過去相比,非洲國家的進步總體而言更大一些。
 

資本主義的開放與流動性是全球化的推手,科學與技術進步是勞動生產率飛速提高的原因。而這兩項合在一起,在這一波的全球化中卻未給美國人帶來與其一直相信的美國夢相一致的變化:人人都有成功的機會。
 

全球化把很多工作移到了落後國家,美國因此少了工作,得到了更便宜的消費品。如果美國人又有了新的更高附加值的工作,這就是一個「理想」世界了,這之前100年的美國經濟就是如此過來的:東部先富,再向南部、西部擴展,東部的工作又升級,所以總是因為技術進步而更加富裕。可是,這次的技術進步卻進步到很多高科技的工作只需要很少的人力卻能創造巨大的價值,現在的經濟不再完全是需要人來操作機器的「機器經濟」了,而是智能機器操作機器的新一代「智能機器經濟」。一台高級激光儀器的製作只要幾個人,很少的物質材料,卻能創造30萬元的價值,遠比生產汽車更有效率。並且,這種趨勢還在迅速向已有的產業擴張,需要人力來操作機器的工作愈來愈少,只有服務業還是出路,但是時間也不多了。
 

上述趨勢不是幾個人就可以扭轉的趨勢。比較而言,民主黨提出的積極開發新能源、加大基礎建設的更新等來提供工作機會,比較川普的把美國企業弄回來、讓大企業把資金拿回來創造更多的工作的想法,民主黨的政策要更符合現實。美國缺少工作從來不是因為資金短缺,而是生產同樣產品的成本以及擴大生產後產品的銷路問題。把大企業弄回來,在美國現有的生活水平下,產品的成本必然高企,如何與他人競爭?搞關稅壁壘等於把自己的市場限制在一國之內,從來就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或許真正的解決辦法是「智能機器經濟」發展到美國人也可以用機器人來生產勞力密集的產品而只需付出與發展中國家一樣的成本時(例如用機器人生產牛仔褲或運動鞋的成本與在亞洲生產的成本一樣),世界的經濟又會發生新一輪的重組。或者,在世界經濟的總生產能力極大過剩的條件下弄出更好的分配辦法等。總之,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現已存在的非法移民問題的根結是美國經濟在過去快速發展時對於勞力的需求,不是某一黨的政策造成的,這個局面在歐洲發達國家一樣存在,除了少數發達的人口很少的國家,如瑞士。所以,經濟好時大家都不說話,經濟不好了就來怪罪非法移民,這是人性的短視的結果。因此,堅持保守主義的法治原則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長期堅持,不能實用主義,因時而異。在現有的局面下,這是我們美國人要解決的問題。川普提出的一攬子辦法,把非法移民統統遣返,姑且不論在道德上是否有違美國精神,在實際操作上就受到法治的約束,除非能先修法,否則就會破壞法治。而美國法治的設計原則之一就是穩定而可變,因此修法是極為耗時的事。出路只有仔細思考,找出大家可以接受的辦法。要接受教訓,未來一定要堅守法治,不能搞此一時彼一時。同時,也只有讓墨西哥真正發展起來了,問題才能解決。所以資本主的全球化不能放棄,只能一步步有序的推進。我這裡當然只是紙上談兵了。
 

上面這些複雜的問題,對於普通民眾來說並不清楚。美國的長時間存在的消費文化在很多地方助長了反智傾向,很多新移民就更不知道其中的原委。中國新移民的一個特點---就我的觀察---就是極為重視教育。不論你去那家圖書館,總能遇到中國人家長帶著孩子在那裡看書,在check-out的地方看到父母抱著大摞的書。但是,奇怪的是,那一大摞書里全是孩子看的書,沒有父母看的書。還有的一個現象是父母在家堅持要孩子說中文,結果孩子因為辭彙不夠而只好減少甚至不與父母進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兩代人形同陌路。真是一大悲劇!我們如果連自己在美國長大的孩子都不了解,又如何可能了解美國?
 

說了上面這些,是希望給大家提出一個新的視角,希望網友們批評,讓我們對於當下的美國政治有更好的了解。畢竟這裡是我們的家園。

是是非非(12)  公平、平等、正義   時間: 29 9 2016 16:51
作者:河邊  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是是非非(12)  公平、平等、正義
 

對於中國人來說,公平、平等、正義是幾個相似而容易混淆的問題。下面是通常的釋義:
 
公平:Fairness 
平等:Equality 
正義:Justness 

公平是一個自源的的概念,詞典記載該詞最早見於《戰國策》,所以距今有兩千年的歷史了。平等是一個外來詞,有記載說最早隨佛教傳入,後來基督教也在不同的意義上再次介紹了這個概念。正義是近代傳入的概念,例如《正義論》是羅爾斯的A Theory of Justice 翻譯,說的是在道德的基礎上如何決定社會責任與成果的分擔與分配問題。這些概念很重要,對於我們理解西方社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所遇見的很多問題的理解都有幫助,所以我談點我的看法。
 

 
 
1、公平問題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互動,互動的基礎是付出與獲得,公平自所以是一個原始的概念,是因為它是對於付出與獲得的量度。例如君臣關係,君向臣提供保護,包括生活物質,臣向君提供服務與效忠。在如夫妻關係,也是付出與獲得。甚至親子關係也是如此,父母因為人類天性的需要而願意付出勞動來撫養另一個生命。這些互動中的付出與獲得的度量幾乎都是各自的主觀判斷,所謂「願打願挨」就是這個意思。但多數情況下,即便是「願打願挨」,這裡面的公平也是很可疑的。例如,奴隸當慣了的人對於「願打願挨」的接受程度與自由人就完全不同。 

在更大的社會層面上,例如統治者用法律來管理社會時,這時的互動就複雜起來。同一個統治者會在不同時候與不同的個體互動,這時就需要有一個共同的度量標準,這時就有了公平的問題。公平最早出現在《戰國策•秦策》:「法令至行,公平無私。」顯然是有它的道理的。
 

到了現代社會,人際互動再不是只限於家庭,或部落,社會關係極端複雜,公平問題也愈來愈突出。例如,現代社會的統治者要被統治者授權,辦法是投票,那麼這投票權如何確定就搞了幾百年才最後定下為一人一票。可是,現在又有人覺得這不公平。如此一來,哪什麼人可以爭取能獲得授權的候選人呢?問題真的很複雜。還有如社會福利、醫療保險、入學標準,凡是牽涉到人際互動的地方,只要不是只有兩個人,就有一個牽涉到第三者的問題,於是就有一個公平的問題。
 

2、平等問題
 
平等與公平是不同的概念,儘管容易引發混淆。平等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在高於他們的權威前面的地位的評判。例如,兩個或三個孩子在父母眼裡的地位;一群被統治者在皇帝眼裡的地位。 

對於人來說,由於人的判斷總是從自身向外,從血緣向親友,然後再向外,因此無法對不同的人做出平等的判斷。所以只有切斷了所有的血緣關係時,才可能有「人人平等」的概念。
 

例如佛教里有「眾生平的」的說法,因為大家在佛的眼裡都是一樣的,都逃不脫六道輪迴,所以是平等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平等是指生來平等,不是說後面個人有不同的行為後,還是一樣的平等。
 

基督教里也一樣有在神的面前都是平等的概念,但一樣不是說將來都有同樣的機會上天堂。
 

中國文化中因為沒有發展出系統宗教,在「天道」的概念下,因為沒有將它真正發展成神,所以只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再進一步就是「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注意,如上一段的論述,公平是指人際互動的量度,平等是指人在權威面前的地位,只有當權威絕對化后才能產生「眾生平等」或「生而平等」的概念。老子講完天地,再講聖人,因為聖人也是人,不可能逃脫人的局限,所以從這裡可以看出,中國傳統文化從一開始就是將公平與平等混同一體,從此就指望完美無缺的聖人來給眾生平等,又指望聖人來公平地統治社會。這就使得中國人從來就是生活在「假想」世界里(培根語),總是迷信權威與傳統。
 

3、正義問題
 

正義屬於道德,是對於公平與平等的判斷提出質疑的根據。例如,為什麼「願打願挨」就是公平的?再例如,如果「人生來平等」,同時哈佛對於全社會公開招生,為什麼有的家庭很多代人都是哈佛畢業生,有的家庭卻想進哈佛無門,這算不算平等?所謂正義問題就是討論這樣一些東西。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科學出現以前的信仰-國家合一的統治,一旦被打破后,唯一的出路就是將絕對權威由神轉變為法,所以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就是法制的本質,如此才能避免人治下的不公。法律還是人定的,但制定法律的人也是在他主持制定的法律之下,與其他人一樣。所以,在被管理的時候,同樣的法律適用所有的人。
 

依照同樣的原則,在競爭機會時,大家依照同樣的規則爭取同樣的機會。這就是機會均等原則,建立在平等的理念之上。機會均等,其實就是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下,每個人都有同樣的權利。於是,立法與釋法就成了法治國家的根本大事。
 

一條法律的設立,它一定會符合某些人的利益卻不符合另一些人的利益,所以在多數決定的前提下,法治並不是就沒有了壓迫,不過是多數對於少數的壓迫。民主制度從來就不是完美的制度。
 

5、公平與權利的矛盾
 

在科學實證的原則下,權利的基礎首先不是善惡,而是人的存在。例如,因為我們是人,人的智慧必然尋求自由,所以追求自由(也就是幸福)是個人的權利。只有在此基礎上,才有其他的信仰自由、言論自由等。
 

再例如,人生來就有同樣的大腦、有同樣的決定了人的本質的DNA,所以人必須是平等的,種族歧視是不成立的,等等。
 

但是,人儘管生來有同樣的大腦,但卻需要提供合適的環境才能發育,「眾生平等」並不能保證人來到世界上都有同樣的發育機會。即便有,微小的差別也會造成後來的不同。這是人無法擺脫的「不可確定性」。這種不可確定性實際上使得「生而平等」基礎上的「機會均等」對於很多人來說成了一句空話。例如前面舉的入學哈佛的問題,如果在機會均等的前提下卻使得很多人永遠進不了哈佛,這樣是否算的上正義?如果算,為什麼?如果不算,那麼實行Affirmative Action 是不是一個好的辦法?而這樣的做法是不是又等於剝奪了另外一些人的機會?
 

這些問題在美國(恐怕以致整個工業化國家)都沒有解決。我曾經介紹過柏林與羅爾斯的不同觀點。前者認為這是一個人類理性無法解決的問題,後者通過分析認為人類會找到解決的辦法。無論辦法有沒有,如何找,法治都是現代社會的制度基礎,不能被破壞。對於不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同胞,請記住這句話說的是「沒有人可以高於法律,大家都受法律的同等管轄」。記住了這句話,這個社會上至少會少了很多污言穢語。
 

修改了一次,加了最後一句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徐福男兒 2016-10-2 03:23
河邊先生這篇文章寫得極好!
回復 light12 2016-10-2 03:53
徐福男兒: 河邊先生這篇文章寫得極好!
川普這事也無解。科技進步不需要人生產了。可是人照樣生產人。沒事幹更要吸毒,生孩子,又要維持一定生活水平只好領救濟形成社會負擔。資本家賺錢去幫窮人買毒品養一大堆孩子?只好移民吧。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6:4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