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河邊 是是非非(11) 多數與少數 

作者:light12  於 2016-9-28 16:4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河邊 是是非非(11) 多數與少數     時間: 26 9 2016 22:09
作者:河邊  驢鳴鎮 發貼, 來自 http://www.***

是是非非(11) 多數與少數
 

法治社會的基本原則是多數決定,本質上是多數對於少數的壓迫。那樣一來,是不是有的人就成了「被壓迫階級」了?
 

這樣的事在古代極為可能,因為那時的社會經濟不發達,人群的利益兩極分化,除了極少數幾個富人,其他的都是窮人。甚至少數比較富裕的地方的人口,如希臘的城邦人口中,其中很大部分是通過戰爭俘獲的奴隸,甚至有通過國家權力分給公民的奴隸,曾經達到平均一位公民擁有三個奴隸。富人還可以通過交易得到更多的奴隸,大的莊園主擁有幾十個奴隸。所以,古代社會搞民主,例如希臘的城邦民主,如果搞全民投票,富人一定會成為壓迫的對象。因此,那時的民主搞得是少數人投票,按產權分配占票率。但是,民主的怪異就在於它是作為一個包容體系才能生存的制度,否則必然死亡。這個道理要從希臘民主的產生說起。
 

澳大利亞歷史學教授赫斯特(Hirst)介紹說,希臘民主的起源不在和平時期的共商國是,而是與戰爭活動緊密相連。雅典城當年戰事平凡,但沒有專職的軍隊,只有常備軍。他們平時靠奴隸供養,專心習武,能征善戰。戰爭爆發了,雅典的元老院的執政者就會通告全城,公民立即拿起武器集合起來準備打仗。
 

軍隊出發前,雅典的領袖照例要把已經準備好的關於部陣與出擊等計劃擺在集團軍面前,給大家過目,激發鬥志,軍隊便高呼口號,高唱軍歌前去迎敵。久之,集團軍開始根據自己的經驗與地位,要求對戰事計劃發表看法。這樣就開始建立了投票表決制度。開始一共設193票,其中的步騎兵與貴族加上一等軍士的票數加在一起共算作98票,剩下的屬於二等以下等人數眾多的軍士。由於98票已經是多數,所以後面的低等級軍人的票無足輕重,少數有錢人就把事情搞定了。(有馬的步騎兵以及裝備優良的一等軍士通常也是有錢人。)
 

後來那些不被重視的下等軍士開始不滿起來,覺得自己的意見完全不受採納,於是開始「罷戰」。結果有錢人只好退讓,於是投票權開始平均起來,再後來這種投票法又介紹到對於城邦的管理上,最後形成了雅典城邦的大民主制度。這就是雅典民主的起源,如同後來科學方法的產生一樣,都是歷史演化的結果,不是某個人的研究發明。
 

現代社會的民主,其形式與內容已經和古代的大民主遠遠不同。原因在於現代社會這樣的以權利保護為目的的法治,其設計的基礎是「人民權利」的概念,雅典人沒有這種概念。加上現代社會的分工也遠比古代雅典複雜100倍,所以民主的實施遠比古代的複雜。一人一票的理念是建立在每個人都有同等權利這個理念上的。現代社會是超複雜的經濟社會,每個個人的利益都會因為社會的流動性而流動,所以才有富人也有各種不同的意見,窮人也有不同的意見。一個人某日在A問題上是多數派,換一天在B問題上則是少數派。這是正常的現代化社會的一般狀態。
 

由於技術進步與全球化,在發達國家的很多地方過去20~30年來出現的社會的流動性下降,形成了社會人口在一些問題上出現固定分化,對於民主制度形成嚴重挑戰。一個現代社會最怕固化,像中國當年把人固定為某一種身份,祖祖輩輩不變,結果就是社會僵硬,階層固化,固定的群體間形成相互仇視,這才是全體社會成員的噩夢。
 

我認為新一代的移民當然有自己的民主選擇權,但應當了解我們移居的國家的問題所在,要為子孫後代著想,知道我們生活的社會的兩極分化不是好事,仇恨與歧視絕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歷史一再說明了這一點,我們是曾經身歷其境的人。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26 09: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