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撻與派(下篇)

作者:kylelong  於 2020-8-13 00:0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飲食健康|通用分類:健康生活|已有2評論

撻和派是麵包店裡必不可少的兩個品種,它們的製作水平直接決定了一家麵包店的銷售業績和口碑。那麼,吃過「蛋撻」和「蘋果派」的你,知道「派」和「撻」的區別嗎?


《撻和派的起源》

首先,作為水果、黃油、奶油加麵粉的精(luan)心(cuo)烹(yi)制(tuan)的東西,兩者在歷史上還真有一定的淵源。撻(Tart)和派(Pie)本來是倆雙胞胎,前者主要起源於法國,後者則來自英國。簡單來說,"撻"是英文"tart"的音譯,意指餡料外露的餡餅;表面被餅皮覆蓋,餡料密封的餡餅則是「派」。實際上,目前的情況似乎有點剛好相反。當然,也有混合的情況。


蘋果派


14世紀的法國人將黃油麵團做底、圓形低矮的食物起名為Torta,意為「圓形麵包」,在古法語中為「Tarte」,這就是「撻」的由來。法國與中國,分別是亞歐大陸最西邊與最東邊的國家,兩者同樣中央集權發達,也同樣美食發達。中世紀的法國,貴族生活奢侈,每天想著法子吃美食。他們用撻底盛上各種不同的乳酪、水果、肉類,吃完配料以後,撻一般就賞給僕人或者扔掉了。後來,吃撻的習慣就被延續下來,成為法式甜品中最經典的一個品種。


面點師將法國南部盛產水果,和北部適宜種植的小麥,結合起來,打造成甜品,貨架上裝飾著時令水果的「撻」,像是一個個閃耀著繽紛色彩的糖果色小蘿莉。


雖然都說「撻是派的一種」,但是撻卻出現在派的前面。「撻」起源於14世紀的法國,法國人給這種黃油麵團做底,圓形低矮的食物命名時,有意選擇了拉丁語的torta,意為「圓形麵包」,在古法語中為「tarte」。


後來被英國人借鑒過去,叫做「tart」。不過當時,「撻」不僅僅是現在我們熟悉的那種裝飾著時令水果和奶油的小清新甜點,而是夾著濃甜果醬,或者乾脆是以肉類、魚和乳酪為內餡的餅。

 

派是撻經過演變發展后的結果。法國長期是歐洲文化的中心,引起英、俄等國紛紛企慕效仿。農產品比較匱乏的英國企慕法國美食,就想了一個變通的辦法,把餡料上邊蓋上麵皮來保證餡料的汁水不蒸發外流,派(Pie)就這麼產生了。後來伴隨著英國海外殖民,「派」在美國等地沿著樸實的口味及風格發揚光大,種類增加,與「撻」的區別也就更加明顯了。


「撻」與「派」都是由皮和餡料組成的烘焙點心。「撻皮」類似酥性餅乾,咬一口會掉下很多碎屑,但比派皮結實且淺,邊緣直上直下,多是活底,可以脫模而立,常用奶油和水果裝飾。撻皮混合了低筋麵粉、蛋及奶油,充分搓揉后烤好,裝入糊狀的奶油餡,然後再放上水果,不需要再經過烤制就可以直接食用。「派皮」的輕盈層次多,比撻皮要軟很多。它的製作原料通常不加雞蛋,製作時在麵糰上鋪上餡料烤,烤好后直接上菜。「派」是吃熱的,可口豐厚實,多做正餐,適合分食;「撻」則是冷卻或冷藏后吃滋味,優雅精緻,常作小零食加餐,多在下午茶出現。


中世紀的歐洲,烤是主要的烹飪方式,可是烤爐卻不像現在我們的烤箱,它既不能噴蒸汽,也不能調節溫度。


通過形象的類比來讓你了解下好了:那時的烤箱就像是我們常見的用來烤紅薯的鐵皮桶,裡面燒火,表面發熱。因為不能調溫也不能加水,所以直接烤肉的時候肉汁難以留存,經常把肉烤得干硬難嚼。於是人們就想著在肉的下面放塊麵餅來吸收肉汁,於是便有了「撻」。


後來,人們又發現,倘若將塔的表面也蒙上麵皮,肉汁就流失得更少了——於是就產生了「派」。所以那時撻和派最主要的區別其實不是在個頭上,而是表面有沒有蒙上那一層麵皮。


從外形來看,「派」分兩種,一種「派」上下都有皮夾著餡料,另一種「派」是把料鋪在皮上直接烤。但不管是哪種「派」吃起來都是有兩種材料相互混合的味道。而「撻」是分開搭配的,不易竄味。很多派都有"蓋";而撻常常是open的,模比「派」深。常見的蛋撻(Egg Tart),則是一種以蛋漿做成餡料的西式餡餅,台灣稱為蛋塔。做法是把餅皮放進小圓盆狀的餅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雞蛋混合而成之蛋漿,然後放入烤爐烤。蛋撻外層為鬆脆之撻皮,內層則為香甜的黃色凝固蛋漿。


西式餡餅其實就是派,(英語:pie),常音譯為「派」或「批」,是一種烤焗食品,由餅皮包著餡料;餡料可以是各類型的食品,例如肉類、蔬菜、水果及蛋醬等,主要按餡料分為咸餡餅和甜餡餅兩大類。派的餡料填充方式可分為三類:一類是把派皮鋪在烤盤上,接著倒入餡料;第二類是先將餡料倒入盤中,再鋪上派皮;第三類是餡料完整的包覆在派皮里。

 

各種西式餡餅:

蘋果派、黑莓派、藍莓派、草莓派、檸檬派、南瓜派、地瓜派、肉派、雞肉派、豬肉派、肉餡餅、英式肉餡餅、仰望星空派。

《撻和派的區別》


撻(Tart)和派(Pie)本是同根生,一開始區別很小,是流傳到各國之後才有了更多的區別。法國人把撻徹底打造成甜品店裡貨架上一字排開,裝飾著時令水果,閃耀著繽紛色彩的糖果色小蘿莉;


而派卻在英國人的不斷創新和美國人的推波助瀾之下,發展成了搞笑兼重口一色,樸實和純良齊飛的可愛大叔。這之後,撻和派就有了更多的區別。

1.派皮和撻皮的區別


撻(Tart)
「撻」是由撻皮和餡料組成的烘焙點心。撻與派的結構類似,撻皮可分為生皮派和熟皮派兩種。常用奶油和水果裝飾。
派(Pie)
「派」是由派皮和餡料組成的烘焙點心。傳統的派皮是用油脂做出的帶有層次的酥皮。依照外型可分為單皮派和雙皮派兩種。


2.麵糰上的區別


撻:基本撻麵糰是混合了低筋麵粉、蛋及奶油,充分搓揉后製作而成的。因製作方法及材料的不同,可以分成基本酥麵糰和甜酥麵糰。不添加細砂糖將切成小塊的奶油揉搓至低筋粉中,是基本酥麵糰;加入了細砂糖,與柔軟的奶油揉搓而成的是甜酥麵糰。不管哪一種都是放入塔模中烘烤,做為塔類或餡餅類糕點的基底使用。


甜酥麵糰和基本酥麵糰,這兩種都沒有水,有蛋,粉,脂肪,糖,鹽等,口感比較酥脆,像黃油餅乾,一般用來做撻。這兩種的區別是黃油一個是打發的,另一個不打發。


甜酥麵糰和基本酥麵糰烤出來就比較硬,彎不了,所以撻盤一般邊緣是直上直下的,而且撻皮足夠硬,可以脫模挺立,所以撻盤一般是活底,以便脫模。
派:混合了低筋粉和奶油,將麵糰推擀開成薄且重疊的狀態,產生多層的口感。以高溫烘烤麵糰時,融化奶油的蒸氣,使空氣能夠進入各層麵糰間,讓麵糰因膨脹而產生酥脆的口感。


因為麵糰較軟,熱的時候有點站不住,很多是放在漂亮派盤裡直接切和吃的,不拿出來。派盤邊緣不是直上直下的,是傾斜的,有的還有波浪的花紋,有的不但底部有皮,上層還有,有的只有上層,這都是因為派皮有一點軟,可以彎曲。


3.外觀、模具上的區別


撻和派的皮都可以使用同樣的麵糰,不過不同的是撻模的四邊是直的,比起派模來要淺;派模的四邊一般是斜的,要深一些。很多派都有"蓋", 而撻常常是open的。塔的形狀比較小,而派的形狀較大!


4.烤制上的區別


撻皮烤好后裝入糊狀的奶油餡,然後再放上水果,不需要再經過烤制就可以直接食用。
派烤后可直接上菜,而撻則需冷卻或冷藏后才食用;
辛緹國際西點老師對撻和派的總結:
從外觀形狀上來說,撻比較小,多是以水果裝飾;
從模具上來說,撻模的邊是垂直於塔底的;
從餡料上來說,撻的餡料比派的少;
從麵皮上來說,撻皮硬一些,口感酥脆,而派皮是酥鬆柔軟的;
從烤制上來說,撻皮烤好后裝入糊狀的奶油餡,然後再放上水果,不需要再經過烤制就可以直接食用。


《世界上知名的撻和派》


蘋果派Apple


 pie法國的蘋果派常常將蘋果切成片擺在派的表面來烤,而英國的蘋果派常常是將蘋果和葡萄乾或者其他水果煮成餡料,放進派皮里來烤。


櫻桃撻Cherry tart


做法也有多種,常常使用紅色的櫻桃來做。


乳酪派Cream Cheese pie


其實和烤乳酪蛋糕的方法一樣,不同的是將乳酪放在派殼裡來烤。


葡式蛋撻Custard


常常使用酥皮Puff pastry來做撻皮。


胡桃派Pecan pie


是著名的美國甜點,酥脆的胡桃和焦糖味道非常好吃!

 

果碎派Mince pie


是一款非常傳統的迷你派,內陷是用朗姆酒浸泡的乾果和果脯皮做的。


南瓜派Pumpkin pie


世界知名美國甜點,用南瓜和香料做的餡料,但是和其他派不同的是上面沒有蓋上派皮蓋,是敞開的。


檸檬撻和派Lemon Meringue tart and pie


檸檬撻和檸檬派不同的是,檸檬派上面蓋上蛋白霜,然後用噴槍的火燎一下,呈現金黃色。

中國派(英文:Chinese Pie;法文:Le paté chinois,Pate Chinois)是加拿大法裔地區(安省北部以及魁北克省等地,尤其是蒙特利爾)非常有名的一道菜。中國派名為「中國派」,其實卻不是地道的中國菜。傳說在19世紀末,加拿大法裔鐵路工人(一說是中國鐵路工人)修建北美(魁北克)鐵路時,聘請了一位來自中國的廚師。因其原料都是非常容易獲得和準備的,所以中國的廚師把這些原料混合在一起,做成了加拿大流行的食品――「?派pie」。那些修建鐵路的工人非常喜歡這種混合在一起的食物,在鐵路修建好之後,將這種美味食物的做法帶回了自己的居住地,傳授給當地人,並稱之為Le paté chinois,即中國派。

中國派(Chinese Pie;Le paté chinois)在蒙特利爾很受歡迎。它主要是由牛肉、洋蔥、玉米和土豆做成的,是一道焙盤菜(Casserole)。做法很簡單,只要有烤箱和最基本的原料,大家都可以自己做。最後做出來的樣子,很像湖北武漢的豆皮,當然,味道則大不一樣。

有些地方,也把這道菜稱之為「Shepherd』s Pie」,但與真正的Shepherd』s Pie(牧羊人派)還是有區別的。Shepherd』s Pie的配方,含有牛肉、洋蔥、蘿蔔、玉米、青豆、土豆等;而武漢的豆皮,含有乾子、瘦肉、肥肉、香菇、糯米、白面、雞蛋等。筆者強烈懷疑:那個魁北克的中國廚師是武漢人!

中國派原料:土豆1斤;黃油;牛奶;牛肉1斤;半個洋蔥;玉米粒(2罐);鹽和黑胡椒;長方形或圓形的烘烤容器(1個);

  製作:

  1.將土豆削皮,煮熟;

  2.將煮熟的土豆搗成泥,並加入適量牛奶和黃油;

  3.將牛肉切成豌豆大小,並加入洋蔥碎片后炒熟;

  4.牛肉炒熟后,放入烘烤容器中,壓平於底部;

  5.將玉米粒平鋪在牛肉上面;

  6.再將搗爛的土豆泥平鋪在玉米粒上;

  7.撒上少許鹽、糖和黑胡椒粉在土豆泥表面;

  8.將烤箱溫度預熱到175°C(350°F)左右;

  9.將容器放入烤箱中30-40分鐘,直到土豆泥表面變成金黃色即可。

小帖士:根據容器的深淺,牛肉和玉米可以交替夾2層;還可以在玉米中加入青豆,以增加色彩;通常配番茄醬吃;喜歡吃辣味的朋友,也可以用花椒粉代替黑胡椒粉。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來美六十年 2020-8-13 04:30
Key lime pie, Shoestring pie.
回復 kylelong 2020-8-13 21:35
來美六十年: Key lime pie, Shoestring pie.
中國派很有特色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1: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