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人生哲理99條(第二輯)(69):民族凝聚力才是國家強大的基礎

作者:kylelong  於 2015-4-7 06: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哲學哲理|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7評論

關鍵詞:人生哲理, 凝聚力, 國家, 民族

 

有些中國人(尤其是海外華人)一談到「民族凝聚力」,就說制度問題、政黨問題、文化問題等等,甚至有人說中國人是一盤散沙,毫無凝聚力。這是典型的偏見。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全球傳遞火炬,每年春節的喜慶氣氛在全球傳播,就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也有人說:一個國家要強大,必須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有人把「漢字文化」和「孔子文化」看成是中國的軟實力,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其實,這兩種文化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中華民族凝聚力應該是在歷史發展長河中,維繫整個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一種內在力量。

 

有位海外華人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改變了國籍並不等於就改變了民族感情;而且沒有一個民族像我們這麼依戀故土的。的確,一個民族的民族凝聚力,首先就表現在情感方面。但民族凝聚力又不完全為情感所包容,如果把民族凝聚力做個定義,有人認為:「它是一種觀念形態(感情、理想、價值觀),它蘊藏在每一個民族成員之中,是中華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民族凝聚力是一種合力,包括了民族整體(通過執政黨、中央政府等民族領導核心)對民族成員的吸引力、民族成員對民族整體的向心力和民族成員之間的親和力。民族凝聚力是這「三種力」的有機統一,其中民族整體對民族成員的吸引力處於主導地位,它經常制約和影響著民族向心力和民族親和力的狀況。」 

 

從上述關於民族凝聚力的定義可以看出,民族凝聚力還包含了民族成員和民族整體的關係,而這種關係又是與代表著民族整體的國家聯繫著的。因此,國家的執掌者與民族凝聚力的產生有著直接的重要關係。僅從這點來看,除了民族凝聚力以外,與國家的執掌者相關,不能排除民族離心力也有產生的可能。而中國抗日戰爭的歷史,恰恰從兩個方面都驗證了民族凝聚力與民族離心力產生的條件。所謂的民族離心力,與民族凝聚力正好相反,它表現出了對民族的情感淡漠,而與這種淡薄相關的是民族整體對民族成員缺少吸引力,及由此造成的民族成員失去了對民族整體的向心力。 

 

    如果一個國家沒有「執政黨、中央政府等民族領導核心」,是否也會有民族凝聚力呢?有人說依靠「漢字文化」和「孔子文化」,這顯然是不實際的。亞洲、歐洲、美洲很多地方也有「漢字文化」和「孔子文化」,依然不存在民族凝聚力。可見,「三種力」的有機統一,才是國家強大的基礎。中國現在的問題,也就是這「三種力」能否有機統一的問題。

 

    一般來講,民族凝聚力的產生有兩個特別顯著的時間條件:第一,當一個民族的生存受到極大威脅而面臨著滅亡的危險時刻,它容易產生內部的凝聚力量,這是任何一個民族都曾經發生過的民族自我保護的必然反應;第二,當一個民族正處於上升而走上振興道路的時候,民族整體與民族成員的利益最大限度地保持了一致,在它的內部,離心力將被向心力所取代,而產生出巨大的凝聚力。 

 

    只有產生出巨大凝聚力的民族,一個國家才能強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 個評論)

回復 十路 2015-4-7 07:03
好思考!

屬於人性方面的基本價值觀一致才會從根本上有凝聚力,因為我們先是人,然後才會去有其它方面的屬性。 缺乏了核心內容,其它容易成為空洞的口號。
回復 蘭黛 2015-4-7 07:51
好文
「    只有產生出巨大凝聚力的民族,一個國家才能強大!」
回復 唐貝勒 2015-4-7 08:25
  
回復 唐貝勒 2015-4-7 08:51
Very good article. Thanks!
回復 foxxfam 2015-4-7 09:47
環球日報
回復 xu3331 2015-4-8 02:26
不知怎麼的,對 民族、國家,這類說辭很不以為然。
無非造就一幫 民族、國家的代表,一批政客、兼帶個把  偉人。
回復 arkone 2015-4-8 08:37
魁北克的法裔人口就是民族凝聚力強大的實例,法語榮獲獨特法律地位,民族凝聚力強大到了要鬧獨立。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23: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