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特有民間藝術(3)--台閣

作者:kylelong  於 2011-11-22 23:3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藝術欣賞|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5評論

 

 

 

台閣,又名「抬閣」,是中國一種歷史悠久、分佈廣泛的妝扮型廣場遊藝表演。以木板為台架,架上豎立鐵桿,再把苗條體輕的兒童(或為成人)若干,化妝打扮,分數層綁在桿上,妝扮成戲曲、故事中的人物或仙佛鬼神之類,有的再飾以各種圖案為背景,由多人前後抬杠(有時用舟船承載,現在有的地方用機動車運載),在迎神賽社或節慶時在街道廣場上(有時在水上或露台上)遊行表演。「台」可理解為承載裝置的平台,也可同於動詞的「抬」;「閣」則形容裝置高聳,層層如樓閣。對這種民間藝術,古代文獻中多稱之為「台閣」,亦有名之為「抬閣」者;當今學者有的歸之為遊戲,多數歸之為遊藝。至於流傳至今的各地民間稱謂則五花八門,不勝枚舉,有抬閣、飄色、鐵棍、彩擎、高抬、彩架、扎故事、彩亭、桌子戲、龍閣等,蔡欣欣教授從各省《民族民間舞蹈集成》、《舞蹈志》以及相關資料中就梳理出58種。

 

    台閣這種遊藝形式應該是受到佛教「行像」儀式的啟發而被創造的。「行像」是用寶車載著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種宗教儀式。贊寧的《大宋僧史略》上說:「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親睹佛,由是立佛降生相,或作太子巡城相。」大約第四世紀以後,行像的儀式自西域傳入中原。據《魏書·釋老志》載,世祖初即位(424),亦遵太祖太宗之業,於四月八日,「輿諸寺佛像,行於廣衢,帝親御門樓臨觀散華,以致禮敬」至孝文帝時於太和二十一年(497),詔迎洛京諸寺佛像於閶闔宮中,受皇帝散華禮敬,歲以為常例。

 

    台閣原產地江南地方的情況如何呢?張岱在《陶庵夢憶》中生動地記述了越中楓橋楊神廟迎台閣盛況:楓橋楊神廟,九月迎台閣。十年前迎台閣,台閣而已;自駱氏兄弟主之,一以思致文理為之。扮馬上故事二三十騎,扮傳奇一本,年年換,三日亦三換之。其人與傳奇中人必酷肖方用,全在未扮時一指點為某似某,非人人絕倒者不用之。楓橋鎮在浙江省諸暨市,楊神廟始建於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供奉敕封紫微侯的楊神,稱紫微侯廟,近人又稱楓橋大廟。廟內有鐘樓、鼓樓、前廳、戲台、中廳、后廳、東西廂房等建築。整座廟宇雕樑畫棟,造作精緻,氣氛雄偉。

 

    閩南地方迎春時亦有台閣表演:明朝迎春妝扮故事百餘架,點綴春光,俱是里長答應。用桌一隻,后造一屏,二人扛抬,飾小兒為男女坐桌上,無甚好衣服。鼎革后,春架借各班戲子妝扮,新造高大木架,用四人扛,倩好女兒童三四人飾新鮮衣服,演熱鬧故事,更相競賽(己巳康熙二十八年)。明代台閣在地域上已擴展到南北方,妝扮表演內容有神佛、故事,特別突出的是戲劇故事,說明明代戲劇活動的繁盛。表演者明確以兒童為主,間有娼妓。製作工藝上也有進步,除木製架子外,鐵桿數丈,彎曲成勢,飾樓閣、煙雲等,凡數層,尤其是用衣服彩帶等隱蔽鐵架,使妝扮兒童如凌空飛架,驚險刺激。

 

明清鼎革,經過一段波動后,社會進入相對安定階段,經濟、文化繼續發展,從康熙年間開始,各地民間賽社、演劇之制度迅速恢復或興起,隨即進入高潮且持續不斷,餘續一直延至民國抗戰前夕。作為賽社活動的重要表演項目――台閣,也五彩紛呈,爭奇鬥豔,幾乎遍及全國各地,而尤以江南一帶最盛。台灣島也有台閣表演習俗:「台俗:賽會,出喪,常招妓裝扮雜劇,名為『台閣』。」同時,出現了水上台閣,以船承載。《清稗類鈔·時令類》:「青浦朱香涇有月寧侯水神廟。每年端午將屆,衙署胥役輒斂貲賽會,迎其入城,備物齋之。水中賽龍舟,且有飾成鳳形、虎形之船,船中有台閣,有鞦韆,自初一至初五,無日不然。」

 

   清代台閣在規模聲勢、表演技藝、結構奇巧方面,遠勝前代。小說《紅樓真夢》描述道:皇太后萬壽聖節……京師九城街市,全扎了燈彩牌樓。自清和園行宮直至大內,沿路各鋪戶人家無不張燈結綵。還有金碧輝煌的各種台閣,有仿黃鶴樓的,有仿滕王閣的,有仿金山寺、平山堂的,也有仿會稽蘭亭的,爭華鬥麗,色色不同。

 

    還有一類台閣不以真人扮演,而以竹、木、紙、紡織品等物質材料製作成各類戲劇、故事人物或吉祥圖案,仍由2人、4人或8人抬扛,巡遊表演。乾隆中期進士李聲振在《百戲竹枝詞》中介紹了北京一種名「台歌」的藝術:「作台閣狀,中設機械,扮十餘歲童,為雜劇,數重,猶如掌上見舞人者,甚可觀。」四川大巴山地區,迎神賽會時有「扎社火」的表演。其做法是在木製平台上豎一根支架,架上綁紮戲劇人物。人物用竹蔑綁紮骨架、彩色紙糊裱外裝。4人抬著遊走,配以鼓樂。山西省長治、潞城一帶迎神賽社時有「皇杠」表演。皇杠也叫「硬杠」,用木料仿製寶塔形狀製成,橫插有一定彈力的木杠以備抬扛。皇杠下部為方形木框,彩繪圖案,內置重物以平衡。上部一般分三層,用綵綢、花朵、明鏡、斗等裝飾扎拼而成,同時書寫「風調雨順」、「封土立社」、「祈福報功」等,最上面要插雞毛撣。硬杠在「圓神」時由數人抬扛,上下顫動,以示狂歡。

 

2006.10.5,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廣東省文聯、廣州市文聯、廣州市番禺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在番禺舉行。此次展演活動共有來自浙江、江西、廣西、青海、甘肅、廣東等16個省、市、自治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28支代表隊、800多人參加。展演匯聚了大江南北風格各異的飄色(抬閣)藝術。飄色(抬閣)以故事傳說為主要內容,巧妙運用力學原理,融美術、裝飾、雜技於一體,設計精巧,色彩艷麗,具有鮮明的地域風格和藝術特色,充分展示了我國民間藝術的風姿與成就。展演期間還舉行了盛大的巡遊活動。通過展示和評比,四川江油市高抬戲表演藝術團、廣東省廣州番禺區化龍潭飄色隊、山西省民間抬閣藝術團等10個隊伍和廣東省吳川市民間飄色藝術團、青海湟中縣攔隆口鎮千戶營飄色表演隊等18個隊伍展演的節目分別榮獲第八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暨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優秀入圍獎和入圍獎。

 

「飄色」這一廣東地方名稱非常生動、形象,「色」指小演員裝扮成各類角色,「飄」則形容妝扮表演者如凌空飄動。飄色以「板」為單位,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色櫃,即活動小舞台;二是色梗,即支撐用的粗鋼枝;三是扮「色」的小演員,坐在下面的叫「屏」,一般由1012歲的小孩扮演,上面凌空的叫「飄」,一般由3歲以下的小孩扮演,均以戲曲、神話、傳說故事為主。廣東飄色有傳統色板200多種。自近年恢復以來,除創作反映現實生活如「囊括七雄」、「為國爭光」、「青雲直上」等新板色外,還挖掘整理出72板色。其中有「精忠報國」、「護國庇民」、「三調芭蕉」、「飛劍伏魔」、「哪吒鬧海」、「大鬧天宮」「水浸金山」、「柳毅傳書」、「梅開二度」、「喬松跨鶴」等。飄色色彩艷麗,造型大方,裝置奇妙,講究力學,內容含蓄。飄色遊行時,每兩板飄色之間往往配有一台八音鑼鼓櫃,形成了聲、色、氣組合表演的流動立體舞台。晉中一帶均將台閣稱為「鐵棍」,製作與表演相近。

 

由以上梳理可知,台閣初現時主要妝扮仙佛鬼神,其次為故事,到後來,尤其是清代以降,基本上是演戲曲、扮故事,而沒有仙佛鬼神之類了。這說明此類藝術娛神的功能逐漸減退,娛人的成分逐漸增多。非常有趣的是,它的出現與中國戲曲的形成幾乎同步。我們知道,扮演(故事)是戲劇的本質屬性,扮演也成為今天戲劇學中一個基本的工具概念。雖然早在漢代就有《東海黃公》的裝扮表演,以後又有《代面》、《撥頭》、《踏謠娘》等歌舞戲,扮演早已出現,但仍然不太普及,沒有形成規模,所以一直讓今天的戲劇史家在中國戲劇形成的問題上爭論不休。漢代的百戲、隋唐的散樂絕大多數是廣場藝術,雖然有以人扮獸的表演(魚龍曼延、舍利、蟲魚、大鯨魚變黃龍等),但基本上沒有「扮故事」者。而南宋「台閣故事」的出現,說明扮演不僅是戲曲的基本形態,也已經流行於廣場藝術中,這從另一個側面透露齣戲曲的形成及其影響的擴大。台閣不僅是傳統廣場遊藝表演藝術的新創舉,也在戲曲發展史上具有非常特別的啟示意義,是今天治戲曲史的學者不可忽略的歷史現象。以後,台閣扮演主要從戲曲中汲取營養。因為戲曲已經非常成熟、繁盛了,直接「拿來」,為我所用,既方便,又符合大眾欣賞口味,何樂而不為。當然,藝術貴在創新,儘管是搬用傳統戲劇,但有時也要做到保密,給人以驚喜。如鎮江都天會每年辦一二十座台閣,參與人數眾多,準備時間較長,但直至出會之前一日,外人尚不知今年之抬閣是何戲劇,其慎密如此,實為不易。當然,歷代台閣都有反映時事的新內容、新妝扮。如清代有《觀妓詩》云:「鳳城二月好春光,社鼓逢逢報賽忙;百戲具張全不顧,爭圍抬閣看新妝。」民國五年(1916)雙十節慶典,上海「錢業救火會所扎之台閣,為六君子。其餘各台閣,為辛亥年火燒上海道台衙門,……尚有台閣一座,乃身穿御服,頭戴御帽,諒指袁世凱夢想做皇帝不成之形狀。」

 

    高蹺、背棍、馬上故事等眾多表演者雖然也要形成一組故事,但每位表演者基本上是獨立活動的,即使是「背棍」等,捆綁式表演者也只有2人,最多不過3人。而台閣則不同,它是一種典型的捆綁式表演活動,人數最少為3人,一般在10人左右,多時可達30多人。大家在表演時的用力、步伐都要充分配合,高度協調,充分體現了合作精神、集體意識,最能代表迎神賽社這種全民性狂歡活動的參與意識與群體理念。這種在共同信仰(地方保護神靈的崇拜)的旗幟下,在祈福禳災的共同利益趨驅使下的捆綁式表演藝術形式,在意識形態以及社會行為方面,具有極大的社區整合功能。此外,台閣集扮演、美術、裝飾、雜技於一體,設計精巧、色彩絢麗、動感鮮明,極具觀賞性,堪稱廣場藝術的典範。

 

(編輯)

 

 

清光緒間四川綿竹年畫

首都博物館藏清代《天後宮過會圖》局部

中國首屆民間飄色(抬閣)藝術展演之飄色

山西潞城市賈村2006年皇杠表演

晉中一帶均將台閣稱為「鐵棍」

廣州畨禹飄色

(編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世外閑人 2011-11-23 20:17
沙發。
原來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表演。
回復 kylelong 2011-11-23 22:26
世外閑人: 沙發。
原來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表演。
按照文獻,似乎是江浙一帶是起源。
回復 世外閑人 2011-11-24 19:11
kylelong: 按照文獻,似乎是江浙一帶是起源。
有可能。
回復 我愛月季 2012-1-13 06:29
早有耳聞,沒見過。
回復 kylelong 2012-1-13 07:04
我愛月季: 早有耳聞,沒見過。
估計是你回國時間不對,錯過了機會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8 21: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