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漁夫心得(3):河道與大壩

作者:kylelong  於 2011-6-14 02: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哲學哲理|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7評論

 

 

 

魚在水中游;水分為海水和淡水;淡水又分為湖泊和江河。江河水的最大特點就是流動性,相對而言,魚兒更加喜歡這種流動的水,因為流動的水可以帶來上游的新鮮食物,而且魚兒可以在水中嬉戲,展示自己的游泳本領。

 

人類征服大自然的第一個工程,便是攔河築壩。建於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現存的最古老而且依舊在灌溉田疇,造福人民的偉大水利工程。早期的大壩用於灌溉,現在的大壩還具有發電、抗洪、抗旱、航運等功能。同時,江河中的魚兒,很多都是洄遊性的。如此一來,人類和魚兒之間就游矛盾了。魚兒們會說:河道自古就是我們的路,你們人類為何橫插一刀?不讓我通過?讓我有家難回?有朋難聚?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些國家在修建大壩時,充分考慮了魚兒們的「議案」,在大壩靠近河岸的一端或兩端修建一條魚兒專用通道,類似於特殊通道或緊急通道一樣,讓魚兒們自由上下通過。當大壩兩邊的河水不在同一水平時,還有專用的升降機,為魚兒們「免費」運輸,真可謂是非常人道!非常和諧!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兩個哲理:

 

1)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可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要學會換位思考;既要保證自己的利益,更要維護他人的利益;不可以認為自己的利益最大,別人的利益微不足道;要學會尊重他人、學會利益平衡,走中庸之道。

 

在這個故事中,人類的利益的確很重要,但魚兒們失去的不僅僅是利益和自由,而是自己的家園、甚至是傳宗接代的生活,還可能會導致某些魚類的滅絕。

 

長江的葛洲壩和三峽工程是長江上兩個最偉大的工程,但卻沒有魚兒們的專用通道。長江里最古老最大型的魚――中華鱘原本是一種洄遊的魚。鱘類最早出現於距今23千萬年前的早三疊世,一直延續至今,生活於我國長江流域,別處未見,真可謂「活化石」。 每年911 月間,由海口溯長江而上,到金沙江至屏山一帶進行繁殖。孵出的幼仔在江中生長一段時間后,再回到長江口育肥。每年秋季,當中華鱘溯江生殖洄游時,在各江段都可捕到較大數量的中華鱘,故有「長江魚王」之稱。

 

葛洲壩和三峽工程修建之後,上游的中華鱘無法洄遊到海口,絕大部分滅絕;中下游的中華鱘,其產卵場從金沙江一帶轉移到了葛洲壩下游。由於改變了生存環境,小中華鱘的生存率急劇下降,導致目前中華鱘的數量大大減少。每年春秋兩季,國家相關部門不得不花費大量財力物力人力在長江中下游放流大量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幼苗,以增加長江中華鱘的自然數量,減少基因流失、增強基因交流,保護這個世界上最獨特的物種!

 

看來,人類在尊重大自然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教訓啊!

 

2)河道的上中下游是一個整體,不僅是一個水體上的整體,更是一個生態上的整體。大壩的最大危害,還不僅僅是對幾種魚兒的危害,而是對整個河道的生態系統的危害。除了魚兒,還有大量的微生物、浮游生物、底層生物、水生動植物在河道中生存,數量和種類之多,不是可以計算和測量的,至今每年還有大量的新物種被發現,就說明了這個問題。

 

從生物圈的角度來講,大壩的建立隔斷了自然的水流;上游的天然食物和養分不能到達下游,或者大量減少,下游的微生物、浮游生物、底層生物、水生動植物等不能上游,生物圈被破壞了。雖然新的生物圈可以逐漸形成,但原有的生物圈是經過幾十億年形成的一個穩定的環境和體系,新的生物圈對河道、對人類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無人可以下結論。當然,這裡並非表明三峽工程是造成最近幾年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異常的主因,而是要說明三峽工程對於長江河道水系和生態體系的影響是存在的。河道與大壩和平共處了,人類與大自然也就和睦了!

 

其實,國家管理與社會前進也是如此。河道好比是歷史潮流或社會前進的方向,大壩好比是國家管理或政府統治。從「國」這個漢字就可以知道,把一塊土地圍起來進行管理,才是「國家」,正如大壩一樣。一個社會總是要前進的,但因為在前進的道路上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因此,就需要對國家進行管理或統治。正如大壩對於整個河道的生態系統來講是一種危害,國家管理也是;因為大壩或國家最終是要消亡的,只是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大壩或國家有其存在的理由。一個好的大壩或國家,會將整體體系看作一個生態系統,必須對於某些特殊環境進行疏導或扶持,而不是進行阻斷或隔絕;當這樣的大壩或國家在完成對整體體系的管理或統治之後,促進了社會的進步,達到了一定的繁榮,大壩或國家也就消亡了。

 

因此,一個大壩存在的好壞,關鍵看其如何維護河道以及整體生態系統的穩定,促進整個流域的可持續發展;一個國家存在的好壞,也要看其如何維護整個社會及其民族的穩定,促進整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達到管理或統治的目的。

 

 

 

相關閱讀:

 

漁夫心得(1):膚淺與深刻

https://big5.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93417

漁夫心得(2):湖泊與江河

https://big5.backchina.com/home.php?mod=space&uid=250647&do=blog&id=108605

 


高興

感動
1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3

支持
9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7 個評論)

回復 真水無香紫金媛 2011-6-14 03:22
   怪不得鯉魚跳龍門呢!
回復 kylelong 2011-6-14 03:55
真水無香紫金媛:    怪不得鯉魚跳龍門呢!
  
回復 紅妹子 2011-6-14 04:52
估計沒有龍哥沒吃過的水產品吧,樣樣都嘗試了么?
回復 kylelong 2011-6-14 06:58
紅妹子: 估計沒有龍哥沒吃過的水產品吧,樣樣都嘗試了么?
的確吃過很多種,尤其是大西南山區的,但還是有很多沒有吃過呀。
回復 周蓉蓉 2011-6-14 07:00
換位思考,利益互得。太對了。
回復 kylelong 2011-6-14 07:06
周蓉蓉: 換位思考,利益互得。太對了。
   謝謝支持、理解。
回復 Giada 2011-6-14 12:48
從大禹治水的時候就開始起了,水壩是人類想馴服自然古老話題。
回復 kylelong 2011-6-14 19:16
Giada: 從大禹治水的時候就開始起了,水壩是人類想馴服自然古老話題。
是啊,在發展相對落後的年代,大壩是需要的。經濟發達之後,大壩就不需要了。
回復 Giada 2011-6-16 13:03
kylelong: 是啊,在發展相對落後的年代,大壩是需要的。經濟發達之後,大壩就不需要了。
可是已經造了,又不能拆。
回復 kylelong 2011-6-16 19:42
Giada: 可是已經造了,又不能拆。
現在是需要大壩,當然不能拆。看看城市裡的高樓,30層,40層,才10幾年,不需要了照樣拆。
回復 Giada 2011-6-18 13:02
kylelong: 現在是需要大壩,當然不能拆。看看城市裡的高樓,30層,40層,才10幾年,不需要了照樣拆。
   這麼大的壩,拆了水往哪兒放啊?跟大樓不同。
回復 kylelong 2011-6-18 20:38
Giada:    這麼大的壩,拆了水往哪兒放啊?跟大樓不同。
江水大小有不同季節,可以調節的。
回復 Giada 2011-6-19 12:50
kylelong: 江水大小有不同季節,可以調節的。
這些水還可以放回去?
回復 kylelong 2011-6-19 22:39
Giada: 這些水還可以放回去?
三峽大壩,本身就不是一個壩,有一系列的壩。另外,水的循環依靠的是自然蒸發和降雨。這裡講的調節,是指枯水季節,大壩沒有什麼作用了,可以不用大壩,如果到了大壩該毀滅的時候。
回復 Giada 2011-6-21 13:02
kylelong: 三峽大壩,本身就不是一個壩,有一系列的壩。另外,水的循環依靠的是自然蒸發和降雨。這裡講的調節,是指枯水季節,大壩沒有什麼作用了,可以不用大壩,如果到了 ...
那就看吧。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回復 kylelong 2011-6-21 22:41
Giada: 那就看吧。只好走一步看一步。
  
回復 Giada 2011-6-22 12:00
kylelong: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7 20: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