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童年樂事 · 穿弄堂

作者:8288  於 2019-3-5 09: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6評論

longdang多來弄堂白相,阿拉交關焐心 ^^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

更新記錄

20190222:新增照片、收錄回復


大約在我五六歲開始,父母對我的行動已經不怎麼管束了,我常和弄堂里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我記得當時我們最喜歡做的事之一就是「穿弄堂」。


段段攝於2005年



段段攝於2005年



當時我家附近的許多弄堂都是有多個出口或和其他弄堂相通的,從這個弄堂門進去,東彎西拐,從另一個弄堂口走出來,我們覺得很有趣。後來,我們對這種簡單的穿弄堂覺得不過癮了,喜歡找一種以前沒有走過的,看上去很深的,但猜想應該走得通的弄堂去穿。每當走進一條陌生的弄堂,心裡總有些忐忑不安,一面走,一面東張西望,估計著從哪裡走可以走出去,有時看看似乎走不通了,忽然一拐彎,又進入了另一條弄堂,真如古詩中寫的「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這樣東轉西拐的,最後從相隔較遠地方的一條弄堂里走出(不過有時也會因走進「死弄堂」而「打回票」)。


每次玩穿弄堂回到家,好像是探險家發現了新大陸后凱旋而歸,滔滔不絕地告訴家人哪幾條弄堂可以走得通,從哪條弄堂到什麼地方是近路等等。但是得到大人們的「表揚」往往是:「不要出去瞎兜八兜,小心碰到壞人!」但是我仍對此興趣不減,常常偷偷出去「探險」。

段段攝於2006年



穿弄堂的趣味還在於可以在陌生弄堂看到一些新鮮的東西,如有什麼店,攤,賣些什麼東西;有什麼奇特的建築,人們有些什麼活動等等,我都感興趣。

那時兜過的弄堂,我至今還很清楚地記得裡面的情景,有些還成為我成年後辦事時必走的近路。如在淮海中路陝西南路和襄陽南路之間,有一條叫「
錢家衖」,雖然叫「衖」(弄),其實簡直就是一條小街,「彈格路」的街面不寬,裡面還有許多很老的二層樓的石庫門房子,有一幢的山牆上竟塑出「18xx」年字樣(建造年份)。衖內「老式」的店有不少:「老式」的中藥店,醬園,南貨店、「老虎灶」等。還有,在沿衖兩邊住家的門楣上方,還可以看到有已經字跡斑駁的「xx米號」、「xx鐵木行」、「xx五金號」字樣痕迹,說明原來這裡都是店鋪。

來源於《老上海百業指南》,紅色標記為「錢家衖



大約相當於錢家衖位置偏東南望(段段攝於2006年



位置大約相當於錢家衖東側某弄內(段段攝於2006年



據地方志記載,在清代,這地區有一條叫錢家塘的南北走向的小河,就在現在的錢家衖及附近地區,河旁逐步形成集市,房屋商鋪鱗次櫛比,是一個熱鬧繁榮的商業中心。後來由於現代城市的建設,當年的錢家塘逐漸消失,而現在錢家衖的「老式」建築、商店,就是當年錢家塘集市的遺存。(而且現在當地居民還是將此衖叫做「錢家塘」)。錢家衖過南昌路繼續向南延伸,直達復興中路。我後來也一直穿這條弄堂,並看著它的變遷,2000年,「錢家衖」南昌路以北部分及周圍所有建築被拆除,開闢了襄陽路服裝禮品市場。註:1984年9月,服裝市場首先誕生於華亭路,由於地鐵施工於2000年遷至襄陽路,襄陽路服裝禮品市場已於2006年6月30日21:30分關閉並拆除


俯瞰襄陽路服裝禮品市場,儘管都是臨時建築,但也或多或少地延續了錢家衖的格局(段段攝於2006年



「錢家衖」襄陽路服裝市場謝幕前夕(段段攝於2006年)



還有一條弄堂,位於陝西南路紹興路稍往南,門牌號是271號,故人們習慣叫它「二七一弄」,其實這裡原來是一條東西走向的叫「東沈家浜」的小街。因為就在我住的弄堂對面,我常常進去。從陝西南路的弄口進去,沿弄堂有不少小店,如醬油店,皮匠攤,幾家煙雜店等,弄堂中段還有一家茶館,不少老人在此喝茶,閑聊,有時還從裡面傳出悠揚的絲竹樂聲。


段段攝於2007年



這弄堂的居民也很雜,最多是城市平民,也有住在後面洋房裡的有錢人,還有「羅宋癟三」,「江北人」(多為三輪車夫)等等。二七一弄中的建築也是各種各樣,它有一條條的支衖,支衖的房子式樣有石庫門的,有新式洋房,還有花園住宅。如有一條支衖中就是一所中西結合式樣的大宅子,四周是三層樓房,當中是院子,有假山、花木和一對石獅子——據說,這原來是黃金榮的大徒弟金九齡的私宅,解放后曾做過合作醫療診所。在它旁邊的的一條支衖的衖口山牆上則用水泥塑出許多宣傳基督教的浮雕和文字對聯,當中是聖母懷抱耶穌的浮雕——這條弄堂的建造者大概是一個天主教徒。這些浮雕不知何時已毀於斧鑿。271弄的東端都是小型的西式洋房,很靜。


五十年代中期時,我還在弄堂東頭髮現一座小的尼姑庵,庵的房子是新式的小洋房,門前還有一隻一人多高的香爐,我覺得很神秘。二七一弄的弄堂很深,我一次次試探著往裡走,後來終於走到了底,通過一扇小門,進入了一條多為花園洋房的叫「曲園」的弄堂,從「曲園」出來,那裡已經接近打浦橋了。

在「東沈家浜」的正對面,隔著陝西南路,還有一條弄堂,門牌號為550弄,傳統地名叫「西沈家浜」,過去那裡是由棚戶簡屋組成的一大片居民區。這片棚戶區範圍真的很大,東從陝西南路進去,西至襄陽南路,南達建國西路,北接嘉善路,裡面除了外圍有幾條大一點的「彈格路」作為通道外,其他地方外人走進去馬上會陷入「迷魂陣」。我們幾個小孩有時會在大孩子的發起帶領下進去走走,像「石秀探庄」一樣,在一幢幢破瓦房(有的房頂上還安裝三個作為避邪的啤酒瓶)之間的小道里走來走去走不出來,最後不知怎麼從某個出口被「釋放」出來了,非常刺激。現在,因嘉善路打通工程,這片棚戶區已經被完全消滅了。


段段攝於2005年



我還把我外婆家(在石門一路、威海路)附近的弄堂也穿了個遍,如大中里昇平街張家花園等等,在那裡看到過各種各樣的石庫門房子,很大的西式花園洋房等等。


段段2007年攝於大中里



現在,當年還是兒童的我已經步入了花甲之年,離開以穿弄堂為遊戲的時代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了,曾經穿過的弄堂大部分隨著城市開發的推進而消失得無影無蹤,或改建得面目全非。但是當年我曾看到過的各種弄堂以及弄堂里的彎曲小路,那些帶水泥浮雕的石庫門房子,帶花園的西式洋房,弄堂里的店鋪小攤,還有弄堂里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在我的腦海里組成了一幅幅老弄堂的圖畫,縈繞在我的腦海中。我常常會做這樣的夢:夢見我突然走進一條從來沒有走過的老式弄堂,看到許多從來沒有看到過的老房子,碰到許多曾經相識的人……


段段攝於2005年



現在很多弄堂口都安裝了不防君子不防小人不防小偷的防盜鐵門,給依舊喜歡到處亂竄的人們製造了些許麻煩(段段攝於2018年)


====  收錄回復  ====

弄堂論壇弄堂里的家

樓主的穿弄堂走捷徑一是要熟悉本地的地形,二是到陌生的地方要有人引領一次,往往是小人比大人在行。時間再早一點那時的弄堂大都是各自為陣的它們之間要用各種東西如磚石來分割,也只能通過屬於自己的弄堂口進出。打通弄堂的壁壘最早是58年出現到70年代又有一次更徹底的弄堂打通,這樣由一個弄堂口進到另一個弄堂口出普遍起來。暢通無阻也不見得好近些年牆頭又見,在弄堂的交介面裝十字門來限流也有。

弄堂論壇老木匠

看得很親切

我小辰光是住勒新村裡格,不過也很喜歡穿弄堂,每次到外婆家去,總歸想方設法要走弄堂穿來穿去,迭格大概是小朋友格天性伐?

弄堂論壇弄弄大

「穿弄堂」作為小時候一種白相、「探險」,就像是白相「迷宮」遊戲。吾相信人天生就有探險和發現基因的。

發現「新大陸」、「抄近路」,常常可以炫耀自己「頭子活絡」,甚至見多識廣、「路道粗」,等,回想起來真的很有趣,呵呵

弄堂論壇洋鐵碗

記憶中,我小辰光經常穿的弄堂:

1.從延安中路到巨鹿路:延安中路四明村或者模範村都可以通到巨鹿路。近巨鹿路個地方有過街樓。記得第一次,是跟爸爸一起推著車子把敲好爛泥磚頭送到巨鹿路一個窯里去燒;後來讀書後就經常穿白相。

2。威海衛路到南京路:有兩條。一條是從林邨到滄州別墅;還有一條是靜安別墅直穿;

3,陝西北路到江寧路。從西摩路小菜場進去,里廂七拐八拐的;

4.安義路到南京西路:安義路小菜場附近都是石庫門房子,但是穿過石庫門房子到南京西路口就是洋房了;

5.南京路到吳江路:從博步皮鞋店隔壁小弄堂進去;

6.海倫路到嘉興路:從兒童公園邊上小弄堂進去就,經過美德新村;

7.海倫路到四平路:中間要經過浙興菜場;

還有不少,慢慢回憶。爺叔帶起我兒時美好的記憶。謝謝!

弄堂論壇平江

高福里我知道,就在讀過的小學附近,是清水牆的石窟門建築群,以前還有同學住在裡面。聽說曾有不少名人住在裡面過,但現在眼光看,這種房子是大大落伍了。本來盧灣區已經把它拆遷,但動遷經歷了七年以上,因為居民的不配合,加上開發商缺錢,看來項目會遙遙無期。


高福里本來是東方海外開發的,隨著資本轉讓公司兼并,現在開發商應該就是大名鼎鼎建業里的開發商。要是也像開發建業里那樣搞開發,上海目前為數不多的石窟門建築群,又將消失一個。現在高福里還有1000多戶居民居住。


高福里和周邊小弄堂









弄堂論壇亭子間爺叔

有許多弄堂是「豐」字形的,即當中一條大的通道,兩旁相對的一條條小的通道,步高里就是這種,我不久將專門寫一篇步高里印象的文章。還有一種弄堂是「E」字形的,這類弄堂大都為石庫門,比較簡單。我喜歡兜那種小街演變過來的弄堂,如271弄。想起你曾住過,我回憶的這些對嗎?你看見過嗎?很遺憾,打浦橋那裡有一個「新新里」我一直走過卻沒有進去「探險」過。現在拆光了。

弄堂論壇平江

現在的弄堂房子基本多數難逃這個結果,實際也不難理解,本身石窟門裡弄並不是為72家房客模式設計的,而隨著歲月更替,居民都在一代代繁衍,有不短的一個時期,老居民的孫子們都還在原來的房子里生活,擁擠生亂相。任何東西本身都有一個壽命周期,老房子已到垂暮之年,還要負擔那麼多人口的重壓,也很難為的。


楊家弄我比較熟悉,從那條附近路況最差的石子路走到巨鹿路小菜場。有時候不願走那條這裡懷舊派喜歡的彈硌路,就從成都路走。楊家弄里好像小流氓比較集中,估計和這些人的家庭背景有點關係。我們那個時候有「刮颱風」,「颱風」基本都會把楊家弄的子弟吹進去一些。那時聽說還有個「女大王」,大約是現在文藝作品所表現的女頭領一類,總之楊家弄這個寨子,對我們雖近,但多少還是有點距離感的。

楊家弄有一家老虎灶,大概三四開間的門面,生意做得熱氣騰騰,除了泡開水,還兼營茶館店,兩三隻破檯子,五花八門的破椅子、破凳子,撐起一個不小的市面。據說夜裡還有混堂功能,讓老茶客洗澡。八十年代時,我在浦東大樓上班,中午飯基本到家吃,從楊家弄穿過,走快點基本也就五分多鐘。那時菜場末尾已有鄉下人來擺攤,有個賣黃鱔的女人就天天問老虎灶要一鉛桶開水泡黃鱔划鱔絲,每每走過那氣味難聞得不是一點點。老虎灶對過有一陣還有幾個當時的待業青年做生意,用小煤爐燒面擺麵攤,拎一隻方凳做檯子,放幾隻不知哪來的小矮凳做座位,生意好像淡得很,看到過幾次那個泡黃鱔的買了他們的面當中飯吃。

延中綠地開發時候,楊家弄推平了,成了歷史,現在的楊家弄是這般模樣



弄堂論壇亭子間爺叔

想不到瑞金一路長樂路口還有這麼大的弄堂,是靠西面的還是東面的?我以前到外婆家去,知道這段瑞金一路很鬧忙,有醬園、中藥店、東升食品廠、高橋食品廠等等,一直到鉅鹿路菜場。老弄堂往往和小菜場有關。

弄堂論壇平江

這一塊基本就是原來長一小學長樂路對過的區域,通長樂路、巨鹿路、瑞金一路,本來估計也早就給推平開發完了,但動遷過程和開發商的問題讓它暫時還存在著。瑞金路對面你說的一些地方早就拆沒了,不久將來是一個豪宅區,現在茂名路一側已完工,就等瑞金路一側開建。


弄堂論壇8號三層樓

錢家弄南頭是南昌路550弄,北頭是淮海中路987弄,西頭叫廣阜街,街南為550弄的乙弄,街北為987弄的乙弄,電影譯制演員丘岳峰家就住在南昌路550弄里的。弄內不僅是2層石庫門,也有相當多的新式里弄和四層高的鋼筋水泥建築,恰恰沒有棚戶區。此地塊後來動遷時,動遷居民就是按房子的結構與官方談價錢的,新里是新里的價,舊里是舊里的價。錢家弄里有一組古老建築,如果95年不拆放到現在的話,可能也好算作歷史文物了,住在裡面的大多姓錢。此地居民都稱伊為老客堂,有點像錢姓人家的祠堂。錢家塘名稱其實是以訛傳訛,是從錢家老客堂而來。狹義的錢家塘就是指這個老客堂,再後來把錢家弄叫做錢家塘,再到後來把淮海路陝西路襄陽路南昌路四圍叫做錢家塘地塊。90年代初,中法合作試點改建石庫門建築,987弄甲弄里有5個門牌的居民全部動遷。改建后留皮不留芯,外觀一點不變,裡面全部是現代設施,全部出租給外國人。

弄堂論壇wh2398

復興中路到永康路是北丁家弄;永康路到永嘉路是南丁家弄,南丁家弄也可以從中國中學旁的弄口出。

食硯無田

穿弄堂,盤佯貓,兒時記憶。亭子間爺叔寫得有趣,贊一個!

老釘

圖文並茂,生動有趣。一下子回到兒時穿弄堂的樂趣里,小夥伴們結伴上下學不走平常路就喜歡穿行在各種弄堂里,曲里拐彎找同學、東張西望探人家。

思樂

想起了我讀小學時,有過幾次,放學后我們幾個小鬼頭在屋頂上穿弄堂「探險」,從曬台翻出去,摸著老虎窗。串到同學家,是蠻危險。

黃伊剛

我讀小學時天天穿過錢家塘去上課,我住興業里,小學在小桃源弄里(復一小學)。從淮海中路進,南昌路出。估計作者當年也是我家附近的,且與我為同齡人(我是76屆的)。

益民

錢家塘有澡堂 小時候經常去洗澡

hj

哈!小辰光拔相弄堂!這是除「好人壞人」遊戲、撐高(撐山羊)、頂橄欖核石卵子、打彈子、豆腐刮子…之外的扎勁拔相!拔相「捉人」有辰光碰著死弄堂,捉的人最開心!

liudw77

陝西南路550弄叫「黃家衖」,」黃家衖「直通襄陽南路383弄,至於尼姑庵地方,大概指的271弄東面(或者建國西路130弄萬福邨3號斜對面),有一個禮教復興堂地方?(待大家考證)。

老陸

哪幢房子上1828數字估計不是建造年代,那時候上海還沒有出現這種式樣的房子了。

winter999

你是住在陝西坊的嗎?我小辰光也是住在陝西坊的

想當年,放學和小朋友一起穿弄堂,穿前後門,就像探險,穿到熟悉的大路或迴路有種發現世外桃源的感覺,迷路也很吃雞,問生煤球爐的爺叔,XXX小學怎麼走,很是機智啊。後來發現探險時總會被表哥,老爸抓回去。用現在話說,探險活動一下被穿越回來。

精選留言

  •  3
    高大
    六十年代我從南京西路藍棠皮鞋店旁邊的花園公寓開始穿到安樂坊,再穿到重華新邨,再穿到靜安別墅,那是橫的穿,穿過靜安別墅過威海路就穿威海別墅和康樂邨,再過延安中路就穿過民德里就到巨鹿路了。當時的弄堂真是四通八達的。
  •  2
    PK
    老底子的弄堂之間是用牆隔開的,一般是不通的。後來大鍊鋼鐵時,把牆拆了,弄堂就變的四通八達了
  •  1
    PK
    還有楊家弄有好多出口
  •  1
    William虞
    小時候我等常喜歡穿弄堂白相。文里提到的錢家塘,以前叫做錢家衖(同弄音),我有同學在弄內居住,我們也常去他家玩,那裡平房諸多,挨家挨戶,類似72家房客,老式兩三層樓房也有好幾幢,擠在弄堂內,平時也相安無事。弄堂內有個浴室叫淮海浴室(文中圖裡的「環龍浴室」),冬季時每隔一、兩周,我會約鄰居或同學一起去洗澡。那裡是我們洗去塵垢,重振精神,暢敘友情的好地方。該弄堂主街是南北向,我們可以穿過弄堂到南昌路菜市場買小菜,是一條買小菜的捷徑……
  •  1
    zu yao zhang
    在錢家弄東面還有一條有名的「興業里」。還有淮海路靠近華亭路有一條「大德里」從淮海路通到延慶路,好像現在還在。真十分感謝能夠回首往事。
  •  1
    陳正和
    錢家塘弄堂最出名的,我認為是錢江浴室。每到過年的時候,一早就有長長的排隊洗澡的隊伍。 平江留的照片,除了慶福里、中和邨、同福里,還有隔高福里兩條馬路遠的昇陽小籠館的后弄堂灶台,卻沒有一張是高福里。 高福里早在2017年初,就通過了第一次徵詢,而後因為是否要保護而擱置至今。
  •  
    zhang
    我中學讀書就在錢家塘隔壁,襄陽南路對過的滬光中學(1970-1974年),這條弄堂四通八達像迷宮一樣,錢家塘外圍(淮海中路、襄陽南路、南昌路、陝西南路沿馬路一圈的房子較好,比如:高塔公寓、天津館、錢塘大樓、第二食品廠、美心酒家、上海計算尺廠等,但走進去么幾步就是一層的棚屋,裡面居住的人有許多是解放前的馬路混混,無業,靠吃淮海路過活,講難聽點就是地痞流氓,這些人的後代基本上也好不到哪裡去,文革時期這裡出了好幾個「撐市面」的人,這些人心狠手辣,沒人敢惹,後來上山下鄉這批人都去農村,阿拉覺得時機到了,應該教訓伊拉一次。記得我在弄堂論壇寫過一篇「三打錢家塘」
  •  
    名揚
    有一個特點,凡事彈格路的弄堂,都是四通八達,不會是「死弄堂」。
  •  
    weili
    把時間帶回童年時代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7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9-3-5 09:44
算高檔地段!
回復 8288 2019-3-5 10:06
fanlaifuqu: 算高檔地段!
也不全都是
回復 tea2011 2019-3-6 00:43
我小時候常穿的弄室,從西門路(自忠路)進,可以從淡水路出,也可以從重慶路上巴黎新村出。中學時從重慶南路268弄穿到思南路……
回復 8288 2019-3-6 02:21
tea2011: 我小時候常穿的弄室,從西門路(自忠路)進,可以從淡水路出,也可以從重慶路上巴黎新村出。中學時從重慶南路268弄穿到思南路……
我小時候也是弄堂里竄進竄出
回復 徐福男兒 2019-3-6 06:39
我讀小學格辰光,中上向放學帶勒小朋友穿弄堂回家吃中飯,結果下半日上課之前被老師罵特一頓。
回復 8288 2019-3-6 09:54
徐福男兒: 我讀小學格辰光,中上向放學帶勒小朋友穿弄堂回家吃中飯,結果下半日上課之前被老師罵特一頓。
罵怕啥那時候還竄來竄去蠻扎勁格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6: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