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火葬場也成中國滲透目標 專家揭駭人目的

京港台:2025-10-16 22:31| 來源:NOWnews | 評論( 5 )  | 我來說幾句

連火葬場也成中國滲透目標 專家揭駭人目的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不少中國投資者來到日本,便重金投資房地產等物件,就連日本火葬場都成為中國企業投資的目標。

  有專家指出,中國企業積極參與投資不僅是為了牟利,更可能是間諜活動的一環,目的在於竊取死者的戶籍等個人資訊,從國家安全形度來看,構成了極為嚴重的問題。

  表面日本企業,實為「中國資本的掩護企業」

  根據PRESIDENT Online刊登前警視廳公安部外事課勝丸圓覺所著作的《間諜為「什麼」在日本》(スパイは日本の「何を」狙っているのか)一書的部分內容,近年來,表面上看似日本企業,但實際上由中國資本操控的「掩護企業」急速增加。

  這是中國為了收購日本國內的水源地、觀光地、離島,以及濱海公寓等不動產而進行的滲透行動之一,日本的土地和企業資產可說是正在悄悄地被侵蝕。

  對於中國的這些動作,部分政治人物和媒體終於開始加強警惕,其影響也擴及到不動產業。有些不動產公司甚至開始避免與中國資本進行交易。

  巧妙的「去中國化」收購手法

  同時,中國資本也開始採用消除「中國色彩」的巧妙交易手法。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由已歸化日本籍的中國出身者擔任社長或董事,那麼在「帝國數據銀行」或「東京商工調查」等企業資料庫中,這家公司將會顯示為「日本企業」。因此,即使資金來源是中國,從外觀上看起來也完全像是日本公司。

  還有更巧妙的手法是,讓日本人挂名成為「傀儡社長」,同時將中國的資金分散成多個小額出資者名義。

  

  有些案例便是,起初中國資本持有有40%的股份,其餘由日本人持有,但在收購后,他們會分階段改變資本比例和董事會組成,最終使其成為一家完全由中國資本控制的公司。

  火葬場是「情報彙集的十字路口」

  這些「假面企業」大多集中在房地產業,收購土地、飯店和觀光設施等的所有權。其中,就連「火葬場」都被納入目標,這是極其嚴重的問題。

  火葬場會成為目標的原因很明確,因為火葬場掌握著死者戶籍、死亡確認等關鍵資料,同時也是行政機關、醫院、警察等各機構密切相關的情報交匯點。在這裡獲得的資訊,有可能被輕易地轉用於其他間諜活動。

  報道指出,有一家經營多加火葬場的企業,其背後有中資介入,並將其併入子公司。表面上以與日本企業的合資形式進行,但實際上是為了讓中國資本滲透其中。

  據勝丸圓覺採訪的相關人士透露,火葬場經營權爭奪的過程中,充滿大量壓力與操作。也就是說,這不只是單純的收購,而是以情報目的為主的「生活基礎設施滲透」,屬於極嚴重的國安問題。

  

  圖為橫濱唐人街。(圖/美聯社/達志影像)

  這已非經濟問題,而是國家安全問題

  涉中國資本的企業在商業上已有漲價等行為,但其本質不在於追求利潤,而是意圖獲取資訊與影響力。掌握火葬場可獲得行政管道、社區信任,甚至死者相關信息,對間諜活動而言是效率極高的據點。

  日本各地仍有許多民營火葬場,未來中國企業收購的風險仍高,尤其財政困難的地方自治體,容易被外資投資誘惑。遺憾的是,日本的法律對這種「無聲的侵略」尚無足夠的防範,必須及早警覺並採取防範措施。

  將火葬場作為目標,對日本人來說或許異乎尋常。但若背後存在國家層級的情報操作意圖,這已不再是經濟問題,而是安全保障問題。

  通過與「遊民」結婚,企圖取得日本國籍

  一旦掌握火葬場的經營或管理權,就等於掌握對身分不明者火化程序及登錄資訊的存取權。這不僅涉及「身分盜用」行為,更可能成為更廣泛的情報工作,是絕不能放任不管的狀況。

  文中再次強調,火葬場並非單純的基礎設施,而是極為重要的情報中樞,而針對它的間諜活動,已是不能不面對的現實。

  中國間諜戰略另一手法是「配偶簽證濫用」。透過與日本人結婚,合法取得長期居留簽證,建立情報據點。

  公安情報顯示,有中國人為了非法滯留日本或取得長期簽證,透過購買戶籍來達成。他們會尋找在河邊生活的日本遊民,以50萬或100萬日圓的價格,請求他們「假裝結婚」,並完成入籍手續。

  一旦獲得「日本人配偶」的身分,就能取得配偶簽證,進而開啟取得永久居留權或未來歸化日本國籍的途徑。中國籍人士要歸化日本國籍並不容易,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年限、語言能力和生活穩定等各種要求。

  盜用「死亡者」或「失蹤者」的戶籍

  中國資本收購日本國內火葬場的消息令人震驚,但除了這個問題之外,「身分盜用(背乘り)」這種手法,也是必須認真認識的嚴峻威脅。

  「身分盜用」是指第三方冒用已死亡或失蹤者的戶籍,是部分國家間諜活動中使用的技術。朝鮮與俄羅斯擅長此法,過去日本曾發現實例;現今中國特工可能也透過此法滲透日本社會。

  

  掌握火葬場可獲得行政管道、社區信任,甚至死者相關信息。圖為日本my number card(同身分證)示意圖。(圖/取自PAKUTASO)

  例如,中年無親屬的流浪者過世后,行政會安排火化,並將其安葬於無緣墓地。但若其戶籍被掌握,間諜可能濫用該戶籍。

  過去東京也發生過「失蹤者戶籍被他人用來轉入登記」的事件,即著名的「黑羽‧烏多文事件」,被認為是俄羅斯間諜工作的一環。

  看似「認真的戀愛婚姻」也可能是間諜活動

  在上述事件中,原本的當事人消失后,另一人冒用其戶籍在日本生活數十年,並以商人身分活動了三十多年,還娶了日本女性為妻。一旦掌握戶籍,就能以「另一個人」的身分在社會中活動。在身分盜用時,甚至還會與未曾謀面的對象結婚。

  中國的間諜活動中,也有看似正常戀愛結婚的案例。例如,情報人員接近日本技術人員或研究人員,建立戀愛關係后結婚。隨後透過共同生活,獲取目標人物的情報、人脈和其工作單位的存取權等,這也是一種常見的手法。

  曾有酒吧或夜總會的服務人員全是中國女性駐店,她們不僅在店內進行類似美人計(Honey Trap)的活動,也觀察到她們以與日本人結婚為目的的動向。

  「結婚」和「配偶簽證」已成為間諜工具

  這些行為早期在中國經濟困難時代多為個人動機,例如為了定居日本。然而,隨著當前中國經濟水平的提升,情況發生了變化。最近,甚至出現了國家情報法框架下,政府要求在酒吧工作的女性「為國家合作」、「接近特定男性」的案例。換言之,現在的情況已不再是「自發的結婚意願」,而是越來越傾向於「基於國家命令的接觸任務」。

  因此,結婚和配偶簽證這套制度本身,正成為間諜活動極為有利的工具。一旦不再需要頻繁更新簽證,情報人員在日本進行長期活動和建立據點就會變得輕鬆許多。

        更多國際觀察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8 00: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