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蝦」重創印尼蝦出口 數百萬家庭生計受威脅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今年8月出口到美國的一批蝦被檢出放射性污染后,印尼蝦產業的銷售量大幅下滑。(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印尼蝦農協會週五表示,自從今年8月出口到美國的一批蝦被檢出銫137放射性污染后,印尼蝦產業的銷售量大幅下滑,減少約三成五左右,恐引響到數百萬蝦農家庭生計。
這批蝦來自雅加達近郊一處工業區,後續檢驗發現區域受到銫137污染。印尼國家核能機構目前正調查污染範圍,評估可能的影響。
路透社報導,印尼是全球第5大蝦類出口國,約佔國際市場的6%,其中三分之二銷往美國。雖然此次事件僅涉及一家企業PT Bahari Makmur Sejati(BMS),但印尼蝦農協會理事長坦西爾(Andi Tamsil)指出,國際買家,包括美國在內,正觀望印尼蝦是否整體安全,這也導致部分地區的蝦價下跌達35%。
坦西爾表示,自BMS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列入「紅色名單」后,農民的蝦類銷售吸收量立刻下降三至三成五。他警告,若情況持續惡化,將有數百萬依賴蝦產業的家庭,從養殖到加工環節,都可能失業。
產品受到銫137污染
根據印尼政府數據,2024年該國出口蝦類約21.5萬噸,總值約17億美元,其中美國市場佔比高達63.7%,日本則居次。坦西爾批評,這起事件源於嚴重疏失,已嚴重動搖國際信心,「這個致命錯誤,讓美國開始懷疑我們食品的安全性。」
在美國FDA發布警告后,印尼政府成立了跨部會工作小組,應對危機。FDA已提醒美國消費者、經銷商與餐飲業者,勿食用或販售BMS旗下品牌的冷凍蝦,因其產品與銫137污染有關。目前FDA已將10個與BMS相關的品牌列入清單。
根據FDA網站資訊,銫137主要來自過去的核子試爆或核災,例如車諾比與福島事故,殘留在環境中,對食品安全造成潛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