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低迷、人口下降 崛起中的中國遭遇經濟困境

京港台:2025-9-14 02:05| 來源:德國之聲 | 評論( 3 )  | 我來說幾句

經濟低迷、人口下降 崛起中的中國遭遇經濟困境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科隆城市報》發表客座評論寫道,在國際舞台上,中國正在努力打造穩定而強大的形象,但細究之下卻不難發現,當年成就了中國經濟奇迹的發展模式已然失效,經濟奇迹的種種後遺症卻在日益凸顯。這篇題為《中國隱秘的弱點》的評論寫道:

  「在外部世界看來,中國正變得越來越強大,也越來越具有影響力。美國陷入內外交困難以自拔之際,北京似乎正在成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穩定支柱,中國希望將自身打造成新型多級世界秩序的可靠捍衛者。過去一段時間裡,這種趨勢表現得極為明顯。20多個國家的領導人參加了天津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人數之多前所未有。兩天之後,其中的大多數領導人又趕往北京,觀看精心安排的閱兵式,以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

  這種實力的展示,也是為了給本國民眾留下深刻印象。因為細究之下並不難發現,這個國家遠沒有閱兵式所希望展示的那麼強大。和許多西方國家一樣,民眾對生活條件的不滿,在中國也相當普遍。自發或有策劃的抗議活動時有發生,只是很快就會受到壓制。就在幾天之前,一名已逃往英國的男子以遙控方式將條幅投影到重慶的一座高樓外牆上,呼籲推翻中國共產黨的統治。

  低迷的經濟形勢成了中國現在的軟肋,這一點令北京當權者和普通民眾都憂心忡忡。主要問題在於,依靠對房地產和出口經濟的大舉投資,中國實現了數十年的快速增長,但同時也積累了巨額債務。而數以百萬計的農民湧入城市,又為這一增長進程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但這些條件現在均已不復存在。恰恰相反,新冠疫情之後,結構和信任危機已經佔據了主導地位。」

  客座評論作者Klaus Larres是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的歷史與國際關係學教授,前不久曾前往中國進行講學和考察。他認為,房地產市場的崩盤、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以及日趨老齡化的人口結構是造成當前中國經濟困境的主要原因:

  「面對經濟困境,消費者變得格外謹慎。消費陷入停頓,經濟增長自然也會停滯。在危機和全球政治不確定的當下,中國的儲蓄率躍居世界前茅,甚至超過了最愛存錢的德國人。汽車等昂貴消費品的銷量直線下降,在其他方面,中國人也是能省則省。這也導致了經濟增長率的下滑。目前官方發布的數據仍是5.2%,但實際情況恐怕並沒有這麼樂觀。

  出口經濟也不再是增長的保障。至遲從特朗普的第一個總統任期開始,越來越多的國家就開始從自由市場轉向保護主義的經濟政策。而中國工廠的產量又遠超本國市場的需要,於是乎,西方國家開始指責中國以政府補貼方式,人為造成產能過剩,企圖以廉價產品淹沒西方市場,擊垮西方生產商,並在電動車、太陽能板以及電池等產品領域佔據霸主地位。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限制進口中國產品。

  凡此種種,都意味著中國已陷入一場長期而深刻的經濟和債務危機。有鑒於此,中國能否主導新的世界秩序,還遠遠沒有成為定論。」

        更多大陸資訊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4 06:3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