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債1881億,上海房地產巨頭暴雷 董事長被抓

京港台:2025-8-29 00:30| 來源:汽車吳論車 | 評論( 5 )  | 我來說幾句

負債1881億,上海房地產巨頭暴雷 董事長被抓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本以為經濟下行的大環境下,受到迫害的只有那些小公司,卻不想就連房地產龍頭企業也突然「暴雷」。

  近期多家官媒爆料,上海某房地產巨頭公司的總債務已經達到了1881億元,如今公司資產相繼被凍結。

  而看到公司董事長因違法被警方留置,才知道這家巨頭企業的隕落完全是他們咎由自取。

  那究竟是哪些公司突然崩盤?這家公司又做了什麼?

  房地產樓盤

  泰禾帝國的崩塌時刻

  在當下,房地產市場依舊處於深度調整期,而泰禾集團這個曾經在行業內叱吒風雲的名字,如今卻深陷泥沼,成為了市場關注的焦點。

  在2025年一季度財報中,泰禾集團呈現出一組令人觸目驚心的數據,其總資產1647億元,這一數字已經相當驚人。

  但更驚人的是,公司的總負債卻高達1881.91億元,資不抵債的窟窿達到234億元。

  這樣的負債規模,讓泰禾集團的財務狀況岌岌可危。

  

  

  早在2023年7月28日,深圳證券交易所就已對泰禾集團下達了終止上市的決定。

  原因是其股價連續二十個交易日低於1元,這一標誌性事件宣告了泰禾集團正式告別A股市場。

  但沒想到退市僅僅是泰禾集團危機的開端,到了2024年,公司已到期未歸還借款本金飆升至734.9億元,超過了許多中小型房企的總資產規模。

  強制退市

  

  更為嚴重的是,其總資產的65%,也就是1070億元資產,已被凍結或查封,這意味著公司幾乎失去了大部分資產的流動性,資金鏈徹底斷裂。

  而這還沒完,在8月22日,泰禾集團再遭重創。

  公司董事長黃其森因涉嫌違法,被遼寧省新民市監察委員會實施留置措施。

  

  

  同一天公司及相關當事人收到中國證監會福建監管局行政處罰決定書,黃其森個人被處以300萬元罰款,公司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罰款600萬元。

  黃其森被譽為「豪宅教父」,他的留置讓泰禾集團的管理層陷入動蕩,也讓市場對泰禾集團的未來更加悲觀。

  「豪宅教父」黃其森

  

  成也黃其森,敗也黃其森

  在1996年,31歲的黃其森帶著父母給的啟動資金,毅然辭去公職,在福建創立了泰禾集團。

  黃其森畢業於福州大學,作為一名高材生,他既有閩商「愛拼才會贏」的冒險精神,又對產品品質有著近乎偏執的追求。

  2002年黃其森做出了改變泰禾集團命運的重大決策,進軍北京房地產市場,打造「運河岸上的院子」項目。

  

  為了實現「森林裡的別墅」這一獨特理念,他不惜成本,堅持保留項目內的每一棵樹,甚至專門建了兩個苗圃來移植古樹。

  2010年泰禾集團成功借殼福建三農上市,成為當年唯一上市的房地產企業,這為其後續的擴張之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而真正的爆發始於2013年,黃其森開啟了激進的擴張戰略,採用「高負債、高槓桿、高周轉」的模式,試圖在房地產市場快速搶佔份額。

  在2013-2017年間,泰禾集團合同銷售額增長超7倍,年化增長率達68.7%,並在2017年銷售額突破千億大關,行業排名躍升至第17位。

  風光一時

  

  而瘋狂擴張的背後是高得驚人的負債,到2017年末,泰禾集團凈負債率飆升至473.4%。

  為了拿地,泰禾集團不惜一切代價,2014年其土地支出高達146億元,遠超全年營收84億元。

  第二年黃其森更是豪擲85億元拿下北京、深圳兩地「地王」,其中深圳項目樓面地價高達7.99萬元/平方米,甚至超過了周邊在售住宅均價。

  黃其森將槓桿用到了極致,通過信託等渠道融資,利息成本高達15%以上

  嚴重負債

  

  當2020年「三道紅線」政策出台,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收緊,泰禾集團徹底喪失了公開市場融資能力,資金鏈瞬間陷入惡性循環。

  到了2024年,泰禾集團利息支出高達89億元,佔全年營收的42.3%,巨額的利息負擔壓得企業喘不過氣來。

  終於到了近期,泰禾集團全面崩盤,房地產巨頭就此隕落。

  那像泰禾集團這樣龐大公司,未來又該何去何從呢?

  公司崩盤

  

  泰禾該何去何從

  泰禾集團公告顯示,即便董事長黃其森被留置,大量資產被凍結,但目前仍按照原有的組織架構正常運轉,各項經營活動也在繼續推進。

  為了擺脫困境,泰禾集團開始大規模出售資產,通過拍賣旗下房產來償還債務。

  同時積極引入長城資產、信達資產等六大AMC機構參與債務重組,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短期的債務壓力。

  努力還債

  

  在當前房地產行業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小而美」成為泰禾集團尋求重生的戰略方向。

  曾經追求千億規模的泰禾集團,如今不得不放下身段,收縮業務戰線。

  參考其他同行的轉型經驗,泰禾集團要想實現重生,必須解決三個核心問題:一是大幅減輕債務負擔、二是恢復盈利能力、三是消除潛在風險。

  但現實情況是,泰禾集團的重整難度遠超融創、佳兆業等同行企業,重新上市的概率據估算不足30%。

  艱難求存

  

  若一切順利,按照樂觀的預測,泰禾集團最快也要到2029年才能提交重新上市申請。

  但房地產行業長期低迷的風險依舊存在,如果債務重組進展緩慢,項目去化率低於預期,泰禾集團很可能陷入「殭屍企業」狀態,最終只能通過破產清算。

  從曾經的千億房企到如今艱難的退市重整之路,泰禾集團的轉型充滿了不確定性,「小而美」的願景雖然美好,但要實現卻困難重重。

  風光不在

  

  泰禾集團的案例是房地產行業變革的一個縮影,它再次證實穩健經營、合理控制債務規模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對於泰禾集團自身而言,在未來的日子裡,需要在債務、資產、業務等方面付出更多努力,每一步都將決定著這家企業能否在絕境中重生。

        更多金融財經 文章    >>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1 09:4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