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怪異恐龍 甲龍祖先有超狂裝甲奇特功能曝光
來源:倍可親(backchina.com)
根據化石模擬的非洲刺圈龍長相。(路透)
全球已知最奇怪的恐龍,比過去所了解的更奇怪了。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團隊27日發表的研究指出,生活在侏儸紀中期的甲龍類恐龍「非洲刺圈龍」(Spicomellus afer),身披異常厚重裝甲和前所未見的長刺與骨板,其尾部結構顯示甲龍類特有的尾槌,可能比原先認為的更早約3000萬年出現,改寫這類恐龍的演化歷史。
研究團隊27日發表新聞稿指出,刺圈龍是全球已知最古老的甲龍,1億6500多萬年前生活在相當於現在的非洲摩洛哥阿特拉斯山脈北部的布勒曼鎮(Boulemane)一帶。最初對這種恐龍的描述是在2021年發表,當時是根據一具肋骨化石。之後古生物學家新發現的刺圈龍化石,進一步揭開這種恐龍的奇特面貌。
伯明罕大學研究團隊指出,現在所了解的刺圈龍,骨質突刺與肋骨融合併向外突出,是已知其他現存或滅絕嵴椎動物未見的特色;其頸部有一圈有如「項圈」的骨板,左右伸出長達87公分的巨大突刺,研究人員相信,此物種存活期間,可能更長。
共同率領這項研究的伯明罕大學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梅德曼(Susannah Maidment)表示,「在一種早期甲龍身上,發現如此繁複的裝甲,改變了我們對這種恐龍如何演化的了解」,這也顯示,非洲恐龍化石的重要性。
她說,刺圈龍有多樣的骨板、突刺,從其身體各部位突出,包括一公尺長的頸部長刺,髖部巨大向上突出的棘刺,以及如刀刃般的突刺、甲片,「我們從未在任何動物身上見過這樣的型態」;尤其奇怪的是,由於這是已知最古老的甲龍,令人會預期較晚出現的物種,或許會遺傳類似的特徵,「但是卻沒有」。
另一名研究共同負責人、該校嵴椎動物古生物學家巴特勒(Richard Butler)形容,「第一次見到和研究刺圈龍,令人毛骨悚然」,其怪異程度前所未見,「令人難以相信」。
團隊推測,非洲刺圈龍身上的巨大突刺,除了防禦作用,也具有求偶或向對手示威功能。不過其他甲龍尚未發現有類似的展示性裝甲,更晚期物種的裝甲更偏向防禦,一種解釋是,隨著白堊紀較大型掠食動物演化,掠食風險升高,可能促使甲龍的裝甲變得更簡單、更重防禦。
至於尾部,部分尾部已融合成柄狀結構,這一點通常只見於有尾槌的甲龍,研究人員相信,尾部突刺和保護髖部的裝甲層,意味著許多甲龍的重要演化調適,在刺圈龍生存的年代就已存在。
這份研究報告27日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
非洲刺圈龍模樣俯瞰圖。(路透)
根據化石模擬的非洲刺圈龍長相。(路透)